《低空突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低空突击-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亲,“去吧。”

  大刀正在忙着收拾东西,往背篓里装着一些山里的特产,远方的战友来信叫他一起去的,一是为儿子的事,二是战友之间聚聚。

  李建设看到煤油灯下,父亲的脸上都忙得出了些细汗。“爸,我来帮你。”说完也不等父亲答应,就拿起东西试图往背篓里装起来。

  大刀忙伸手拦住了他,“建设,这装东西不是你这么随便装,要一步一步地来,你看这背篓虽不大,但要装下很多的东西,那就得每一样东西都要放好位置。”父亲边说,边把东西有序地放了进去。

  李建设看着父亲仔细的样子,仿佛悟到了什么。

  天亮了,山里的早晨有些淡淡的薄雾,群山若隐若现,如仙境般地迷人。

  大刀背着满篓的东西,不时跟院子里的人打着招呼。

  李建设跟在父亲后面,院子里的人都没有急着吃早饭,孩子们蹦嘣跳跳,这也是山里人的一种纯朴,有人要出远门,都会自觉地送送,送上一两句祝福语,话虽没有文化人那样动听,但心意却是真诚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丝的羡慕,走出大山是一种光荣,回到大山是一种情怀。

  老人的手,如枯树枝般,却很有力,紧紧地握住了自己学生,似不舍,又似给学生鼓励。“建设,一定要争气啊,记住我们山里人,就象这大山一样墩实,再大的风,再大的雨都压不垮我们。”

  李建设没有说话,静静地任由老师拉着手,这个时候他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鼻子里似有东西要流出来,酸酸的,这大山给自己的东西太多了。

  李建设,“闻老师……。”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闻则远,“去吧。”老人松开了手,挥了挥。

  李建设,“嗯。”转身跟着父亲上路了,后面乡亲们的眼光送了很远。

  山路很难走,全是羊肠小道,路边的小草沾满了露水。

  “妈,你回去吧。”母亲一直跟在后面,已经送了很远了。

  “我再送送。”母亲回答,对儿子的依依不舍。

  大刀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秀,你回去吧。”

  “建设,一定要回来看妈。”母亲快要哭了。

  李建设,“妈,我一会回来的。”

  母亲的眼泪终于滚出了眼眶。

  大刀,“好了,儿子都说了要回来的嘛,别哭了,回去吧,我们走了。”

  走了很远了,李建设回头仍看见母亲那弱小的身影站在山哑口,朝他们望着,他从没有想到过,这一眼,却是看到母亲的最后一眼。

  火车跑了好几天,对于第一次坐火车的李建设来说,新鲜感使他特别的兴奋,家里的牛的力气够大了,但这玩意比牛的力气还大,拉着好多的人都比家里的牛跑得快。

  窗口外面的景色不断地倒退,被火车抛在了后面,开始是山,渐渐地势越来越平,平得一点山都没有了。

  火车终于停了,两父子走下了火车。

  眼前的景色和山里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天地,这里有楼房,还有从没有见过的有四个轮子的东西,后来才知道那叫汽车,也知道了这个城市有一个名字——北京。中国的首都。

新兵入伍3
这一年是正是1969年。

  也是在这一年,中央开始部署我国重型直升机的研制项目,当时的一名老帅指示的目标很明确,要求这种直升机可运载一个排的兵力,这型直升机后来被命名为直-7。直-7采用六片桨叶的旋翼系统,装两台792涡轴发动机。设计指标为:最大起飞重量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航程350千米,实用升限5000米。

  在这里不得不回顾一下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1959年,那是一个充满热情但缺乏理性的时代,有句话叫,“胆子有多大,产量就有多高,”竟能吹到亩产上万斤的粮食,社会各行各业争先恐后,浮夸成风,这也催生了我国直升机工业。

  “同志们,现在兄弟单位来人了,苏联老大哥也派人来了,我看啊,把直升机搞出来完全是没有问题。明朝有个叫徐正明的苏州人,他很牛气啊,他一个人都能搞出直升机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现在这么多人,还真不信抵不过一个徐正明,不能把这直升机搞出来……”会堂很多人,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坐在主席台上,扯着嗓子讲着话。

  会场被掌声打断了几十次,台下面坐着的人群都面露兴奋的神情,显得异常的激动。把巴掌拍得山响。

  领导看着台下人群,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双手平举,示意大家安静,他还要接着讲话。

  “希望同志们,能够团结一致,借现在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的东风,我们要超英赶美,把直升机这颗“卫星”放上天。同志们,有没有信心?”说到这时,台上的领导把手掌重重地拍在桌子吼了出来。

  “有。”台下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回答声。

  这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在厂礼堂举行的直5仿制动员大会,带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是在“大跃进”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但他仍标志着中国在直升机科研应用的一个开始,这一年是1958年。

  1959年01号机进行了试飞试验,该机共进行了11次飞行试验,飞行时间总计11小时31分,试飞小组认为该机性能可靠,可以交付使用。

  首架飞机上天后,未经鉴定就陆续投产45架,总装了lO架,但这种未经过质检就投产的行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10架飞机全部存在质量问题而不能正常使用。

  1959年12月16日,工厂选择了质量较好的第6架飞机提请国家鉴定委员会验收鉴定,经过工厂努力争取,该机勉强通过了鉴定,于1959年2月19日颁发了鉴定证书。

  1960年12月,国防工业贯彻“竣工产品质量第一、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求数量”的方针,决定对一些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整顿,直一5直升机也列入了彻底整顿的范围,要求重新进行试制。经过2年多的努力,改进后的直一5试制成功,并重新申请验收。

  1963年7月,原三机部派遣技术组到哈尔滨飞机厂进行验收,12月11日颁发了新的鉴定证书,准予定型转入批量生产。

  从1963年定型转入批量生产到1979年停止生产,直…5型直升机共生产了545架,包括基本型437架、客运型86架、林业型7架、水上救生型13架、海测型2架。

  直…5直升机存在发动机功率低、高温高原性能差、载荷较小等缺点,根本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

  1966年8月,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设计师提出采用792涡轮发动机(即涡轮5,由湖南株洲肮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和哈尔滨发动机厂研制生产)的直…5改进型设计方案,希望用这种改进型直一5来取代直…5,改进型直…5后来被称直…6。

  在方案论证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可行性试验,如模型样机的试制、模型风洞试验、全机静力试验等。方案提出后,立即生产了协调样机,确定直…6是在直…5基础上改型设计和换装发动机的以空降为主的多用途中型直升机,这架协调样机利用直…5的后机身,接上手工生产的改进型前机身组合而成。

  1967年3月完成装配。

  1968年直…6的研制计划获上级批准,正式列入国家项目。由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负责设计,哈尔滨飞机厂负责制造。经过一年多的试制,6001号试验机完成lO个项目60个状态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直一6的机身、操纵系统、发动机架起落架、减速器等结构部件的强度性毹符合静力试验大纲的要求,在静力试骀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后来也得到解决;6002号机于1969年12月初完成装配。

  1969年12月15日,飞行员王培民驾驳这架直升机进行了成功首飞,为了首飞成功,王培民曾预先在直一5直升机上做了三次模拟发动机空中突然停车,和用旋翼自转着陆的试验飞行。

  直升机这玩意,不是说想搞就搞得出来的,最后直6因为摔下来才没有进行大量生产。

新兵入伍4
说到直七,不得不说一九六二年的那战边境自卫还击战。

  中国军队这次杀鸡真是用的牛刀,快,狠,准,就象用刀切豆腐似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全歼印军3个旅,重创印军3个旅,另歼印军5个旅的一部。

  这次自卫反击共击毙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00余人,俘印军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00余人。缴获各种炮300余门,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00多台,各种枪6400余支(挺),各种弹药400余万发,及其他军用物资。

  在缴获的大量新式装备中;其中包括两架直升飞机;一架米4,另一架是才出厂正在试用涡轴式发动机的高原型米8;这玩意当时中国还没有,是好东西,当然不能还给他们;印军索要这架飞机,中国硬是说没有这架飞机,最后不了了不之,我军搞回来于1966年开始进行研究,这就是后来的直7。

  直7的上马研制,可以说从上中央,下到参与研制的人员,无不对直7寄予厚望,大家都是憋足了劲,一心要把这玩意弄上天。

  直7的研制是在极其保密的环境开始的,抽调了中国直升机科研领域的精英中的精英,其保密措施的级别不亚于中国的第一颗核弹的保密级别。

  这里四面环山,山头被繁茂的植被覆盖,从高处往下看,整个山谷中间就象是一块盆地,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简易公路通向外界,几幢不高的建筑散落在谷地,让人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直7的研制基地。

  但是,如果你熟悉这里面的情况,就会发现这里的秘密。

  整个基地由一个连队的兵力担负警卫,在基地出口建有高高的围墙,上面拉有电网,在此设有大门哨,24小时都有两名荷枪实弹的哨兵警卫,进大门后有两条公路,一条通往警卫连,另一条公路往里走约2公里,这里是进入基地后的第二道关卡,同样由两名全副武装的哨兵警卫,整个基地可以看到来回走动的巡逻哨,为了防止从山顶潜入,山顶设有瞭望哨,另树林中专门布置了潜伏哨,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保护,可以看出对这个基地的重视程度。

  远处传来车轮声,大门哨兵精神一震,很自然地将胸脯挺得高高的,说实在话,这山沟沟虽然景色不错,但人要是在这地方呆久了,就会感觉到很无聊,每天都在这大门守着,很少见到有人来过,今天怎么会有车来,不由得提高了警惕,睁大了眼神望着车声传来之处。

  车进了大门,朝基地驰去。

  山沟里从此热闹起来,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车进进去去,哨兵也感觉到这守大门也不是那么无聊了,哨兵从来没有问过这些人进去后做什么,进连队的时候他就背得滚瓜烂熟了,“不该知道的不问,不该说的秘密不说,……反正有十多条吧。”

  据传闻,有一个排长不信邪,平时大大咧咧的,口无遮拦,无意间说多了一句话,最后被判了十年刑。

  一晃进来的人都快十年了,哨兵都成了老兵油子了,全连最老的兵,连长都换过了,就他还在当他的兵,普普通通的一个哨兵。

  直到1979年6月份的一天,这天哨兵看到来了好几辆小车,后面还跟着几辆大客车,客车是空的,可能是准备给人坐的,哨兵按往常一样查看了证件,被证件上的人哧了一跳,这地方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大的首长,有多大,哨兵也不知道,反正他当兵见到的首长就是连长,哨兵在连长面前是个兵,那连长在这些人面前也只能算个兵。

  这些首长进去后呆了大半天,出去的时候发现大客车还是空的,怎么会没有人坐车呢?

  天黑了,整个山谷静悄悄的,哭声,从基地内传来,哨兵不由得警惕起来,怀疑是不是自己长年紧张,得了神经衰竭,使劲地摇了摇头,可以肯定还是有哭声,先是一个人,紧着两个,三个……越来越多,最后是一片的哭声。开始还是抽泣,紧接着是放声痛苦。哭声在静静的山谷上空来回飘荡。令人听之动容……

  第二天,来了几辆车,把里面的人全接走了,哨兵发现,这里又平静了下来,回到了几年前的样子,很少见到车进来。

  多年后哨兵才知道,他原来警卫的就是直7的科研基地,听到哭声那晚就是科研人员得到直7下马的消息后失声发出的,说实话,哨兵也为那些科研人员感觉到心酸,几年的时间全泡在山沟里,进去后从没有走出来过,就在里面默默无闻地努力着,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进去到出来就是三十了,眼看离成功根本就没有一步之遥了,说不搞了就不搞了;换做谁谁都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

  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直7在当时下马是必然的,怪它出生得不是时候,可以说是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埋没了它。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多种磨难的国家来说,是百废待兴,很希望能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上的支援。

  1979年2月,中越自卫还击战打响,这是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拿着同样的武器,吃着同样的大米,然后在战场上进行你死我活的战争,两支军队同样都打败过世界上装备最强大的美军,可以想想,这样的两支军队交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就如同一个人在和自己的影子作战一样,自己会打败自己的影子吗?中国军队还要面对的是敌手背后的对手,一个以社会主义阵营大哥自居的国家。

  1979年,我国的经济本来就很脆弱,中越一战,更是雪上加霜,国家领导人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是最好的选择,中国已经有了核弹,那一个国家看到这玩意儿也不会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行为,战争最多也是因边境纠纷引起打打就了事,中国陆军完全有这个能力解决。

  所以说当时放弃直7应该是是理性的,当时国家领导人的决择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正确的,这一点不容质疑。

  直7下马后,这群精英中的精英也消失了,有的人说解散分到其它机构去了,也有的说因为直7下马,太伤心,全部下海了,反正众说纷纭,慢慢地沉入历史的尘埃中。

  1980年10月,我国引进法国SA365“海豚”型直升机的生产专有权合同。具体由哈飞负责,引进法国 SA365N1“海豚”直升机专利,开始生产直…9。

  1982年完成了首架机的装配。后经哈飞长期努力,发展出多个型别,包括基型直…9,最初的专利生产型,至1990年底与法国协议签订的50架已全部生产完毕,其中28架为基型直…9;另外还有20架为直…9A,直…9后继续生产型,相当于 SA365N2;随后哈飞生产了两架直…9A…100,初步尝试了直…9生产的国产化。1993年9月,哈飞又与法方签约生产直…9过渡批22架,另外哈飞还生产了8架直…9民用型。

  1994年开始研制武直十。

  2003年4月第一架原形机在昌飞公司的专用机场吕蒙机场试飞成功

  技术参数

  资料是:

  机长: 米

  机高: 米

  空重: 5100公斤

  旋翼直径: 米

  航程: 1120公里

  最大起飞重: 6000公斤

  尾桨直径: 米

  爬升率: 11/秒

  实用升限: 6400米

  有地效悬停升限: ?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