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瓷家女-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夫人轻叹了口气,蹙眉道:“初因呐!志琰不在家,早早就与他父亲去了京城。咱们临城县要刮起一阵大风,眼下还是各自看好各自的家门比较好。虽然我不反对你和志琰来往,但是有些事情也是迫不得已,你也别怪大娘,以后就别再来我们家了,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说跟我们徐家有任何关系。”
  徐夫人话里有话,面容也有些憔悴,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徐夫人,初因一直很感谢您之前对我的照顾。今日我找志琰也没什么大事,他如此匆匆与徐老爷去了京城,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林初因隐约觉得有些不对。
  徐夫人摇了摇头,似乎不愿意多言,只是叹了口气,然后丢下一句“咱们还是先顾好自家再说吧!”就进院关上了大门。
  林初因沮丧地低下了头,心中突然有一种难言的苦涩,仿佛有什么大事情将要发生,徐志琰突然离开,感觉心里有些空空的。
  无奈之下她只好一个人又去了红叶村。她站在赵栓家门前并没有急着进去,有一种不该要如何面对的感觉。说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也不至于让她这么茶不思饭不想的琢磨,但是心里又有那么一股力量在牵引着她,似乎她做不好这些将会有更艰难的事情等着自己。
  “林姑娘怎么不进来?”赵栓看到林初因后急忙跑了过来。
  林初因给他一个笑容,随着他进了院门,“赵大哥可是开窑了?”
  “没有,我正等着你来呢!我想与你一起见证这成功的一刻。昨天我们烧制了十几件不釉色不同红瓷,希望有一件是我们想要的。”赵栓搓着双手,看上去很是兴奋。
  林初因安耐住心中那种忐忑,随他来到窑炉前。赵栓拿了两柱香过来,递给林初因一根,“虽然我一个人经营这个小窑,也烧不出多好的东西,但是我还是习惯开窑前祭拜一下。”
  “开窑祭拜是一种诚意,我能理解赵大哥。”
  二人拜窑以后,赵栓便穿上行头进了窑炉。过了好一会,他才从窑里出来。
  “林姑娘快看,成功了!”赵栓一边端着一板瓷器出来,一边激动地大喊着。
  “真的?”林初因激动地跑上前,盯着木板上的几件瓷瓶傻了眼,“还真是有一两件釉色红润鲜亮,你看这件,就是我想要的那种。。。。。。”
  林初因拿起一方红瓷碗激动地几乎连话都说不成句,这方瓷碗釉色莹亮,红颜而又不失沉稳,虽然比不上张雪含家里的瓷碗那么厚重,但是也有着另一种美感,相信孙商户一定会喜欢。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栓放下瓷器,抹了一把汗,“昨日我们调制那么多配方,果然是有我们想要的,从中挑选两三种釉色,足以我们日后发展的了。林姑娘!多亏了你。”
  “赵大哥不要这么客气,若不是你先前研制的那么精准,恐怕我是很难做出来的。”
  “林姑娘哪里话!要不是你后来给的方法,怕是我再研究两年也研究不出个什么。后来加的氧化铁红,碳酸铜,碳酸锰,氧化,这些比例刚刚好。没想到林姑娘也是有研究的。”
  “我也没什么研究,误打误撞吧!”若不是她以前在学校里听过几节课,怕是她想破脑筋也想不出问题会出在哪里。
  红釉的事情总算是成功了,对于赵栓的帮助,林初因也不知如何感谢,给他银子他也不要,只是请求自己有时间与他一起到镇上吃顿饭。这样的请求林初因自然很爽快的答应了。
  为了能够尽快制作出孙商户的瓷器,林初因并没有在赵栓家逗留,抄写了一份研制红釉的秘方便匆匆赶去了祁村。
  其实祁村并不是很大,一共住有四五十户人家。从村中央的小溪开始划分,小溪南边被称之为溪南,一共住了十几户人家。小溪北边称为溪北,大概住了三四十户人家。而孙婆婆家就住在溪北的最南边,沿着小河过去,不远处就是溪南边的赵越绫家。
  赵越绫家挨着几户人家再往南走去,就是祁村人家的农田。农田划分大小不同,按照各户的人口比例,每户人家大概都在两亩到十亩之间。
  孙婆婆和赵越绫家的孩子尚小,还都没有到分田的年龄,所以家中都只有两亩薄田。
  临城县属于北方地区,所以祁村大多种的农作物都是玉米和小麦。每年在熬过了一个酷暑之后,一到八月,村里的百姓就开始忙活着收获玉米。
  今天是八月初一,一大早赵绫就带着儿子赵封琪到田里收玉米。林初因从红叶村赶到他们家时,黑色木门早已上了大锁。
  怀着激动的心情,她准备先去看看孙婆婆他们,然后等着赵越绫从回来。
  跨过村子里的那条小溪,林初因又碰到了坐在溪边放羊的张有生。
  张有生是赵大爷的女婿,赵大爷是祁村很有名气的媒人,只要他说的媒,没有一家不成的。他早年丧妻,一手把闺女拉扯大。说来也怪,这赵大爷成就了不少好姻缘,可偏偏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了村东头的一个瘸子。
  那瘸子就是张有生,张有生是村里最富裕的一家,他们家的后山就是生产瓷石的宝地,而这座宝地大部分都是他们张家的,所以县城里的窑主大多都是从他家购买瓷石。这些年他家里也攒了不少银子。
  许是因着这个缘故,赵大爷就一狠心把女儿嫁给了腿瘸的张有生。
  张有生人品好,性格温和,经常到村中央的小溪旁放羊,上次回县城的时候林初因见过一次,他还很热情地跟自己打了招呼。
  他今日穿了一件藏蓝色的衣袍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卷,正低头认真地阅读,家里的山羊跑到了别人家的菜园子里他都没有发觉。
  林初因踩着铺在小溪上面的青石,一步步地向他走近。
  “林姑娘!”张有生看到林初因后,很热情地起身给她打了一招呼。
  林初因冲他颔首一笑,然后道:“张大哥的羊好像跑到了菜地里!”
  张有生闻言四下搜寻着自家的山羊,待看到有一只老山羊站在远处的菜园子里吃青菜后,立马丢下手里的书卷向那边跑去。
  由于的腿的缘故,他跑的很慢,看起来有些吃力。
  上学的时候林初因就有一位要好的朋友,跟张有生一样有着缺陷,但是通常这样的人都很善良,一般都是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才导致的腿瘸,这也算是老天捉弄吧!
  方才张有生起身要去追羊的时候,行动太过匆忙,书卷不小心滑落到了消息里他也没有发现。
  林初因望了一眼他一瘸一拐的背影,心中有寥寥难过,这么一个爱读书的人,肯定会很珍惜自己的书吧!
  想到此,她毫不犹豫地跳到了小溪里,淌着河水帮他捡起越飘越远的说卷。
  溪水顺着书本的一角一滴一滴地往下滴落,阳光洒下了别有一番滋味。
  林初因赶到孙婆婆家里的时候,只见孙婆婆正蹲在水井前清洗着蔬菜。
  林初因一进家门,首先看了一眼老黄牛脚下的那片土地,还好一切都相安无事。
  婆婆正蹲在水井旁清洗着蔬菜,林初因上前蹲下来也帮她一起清洗。
  孙婆婆见到她,眼睛都笑开了花,“上次你带来的肉都还没有吃完,昨个书芹到田里挖菜的时候又打了一只兔子。我想着你今日可能会来,所以准备一起炖了。”
  “谢谢婆婆!不用为我大费周折,我吃什么都行。”
  “你这小丫头,身子骨这么瘦弱可不好。日后生孩子的时候你就知道健康的身体有多重要。”
  生孩子?婆婆突然提到这个,林初因不觉脸颊一红,尴尬地吐了吐舌头。
  “婆婆!书芹呢?”过来好一会了,林初因也没见到江书芹。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三章:秋收

  
  一说到书芹,孙婆婆眯眼笑道:“那孩子一大早就去帮着封琪家收玉米了。这孩子还真是勤快,在家里什么都抢着干,连封琪家的活也干。这来来回回两家忙着跑,最近我看她都瘦了不少。前两天赵媒婆还来家里问我,是不是咱家的书芹跟赵越绫好上了?要不要他给说下媒。”
  林初因闻言却有些吃惊地瞪了瞪眼,没想到江书芹对赵越绫会有好感,先前在赵越绫家,她还以为她对谁都这么热情,原来是心里开了花。
  “只要书芹开心,怎么都行!”对于江书芹的感情,林初因还不敢下什么结论,上次受的伤害不知有没有愈合,只盼以后能够安稳幸福地度过以后的人生。
  “因因姐!”这时候,只见小石头从房间里跑了出来,手里还抱着一只雪白的小兔子。
  她先是怯怯地望了一眼低头洗菜的奶奶,然后满是委屈地对林初因道:“初因姐!我们可不可以不吃这只小兔子?”
  林初因站起身来,揪了揪她可爱的小羊角辫,轻笑道:“小石头怎么这么委屈啊?好!只要你不想吃咱们就不吃。”
  林初因从她手中接过那只兔子,盯着它一双红亮亮的大眼睛,“这小兔又可爱又漂亮,长的很像我们家小石头呢!我们把她养起来,以后给小石头做伴。”
  “初因姐!我就知道你很善良!”小石头抓起她的衣角,抬头天笑道道:“初因姐姐人好,又漂亮,小石头非常非常喜欢!”
  孩子就是天真可爱,望着小石头灿烂的笑容,林初因也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然后冲着孙婆婆笑道:“婆婆!咱们今天就不吃小兔子了,咱们把它养起来,养的白白胖胖,就像我们可爱的小石头一样。今天就让你们尝一下我的手艺。”
  林初因说着又把兔子放回小石头的怀来,然后挽起袖子,“婆婆,你先别忙活了,让我来。”
  “怎么能让你做饭?你先回屋歇着。”孙婆婆满是激动地站起身来,拉着林初因就往房间里走。
  “婆婆!”林初因扶着她的肩膀站住,轻笑道:“做顿饭不算什么,您就和小石头坐在房间里等着,我一定给你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唉!我这老婆子上辈子也不知道积了什么德,这辈子遇上你和志琰这么好的孩子。平日里有书芹照顾着我就已经很感激了,你说你一个千金大小姐还过来给我们做饭。。。。。。”孙婆婆说着说着又开始激动起来,眼睛都开始泛起了泪花。
  “婆婆!别再挣了,你和小石头先进屋等着。”林初因扶着她就向房间里走去。
  孙婆婆也执拗不过她,只好由她去厨房做饭,小石头也过去帮她烧锅。
  这是林初因来到这里第一次做饭,无论如何她都不能丢脸。
  她努力回忆着以前曾学过的做菜方法,先把猪肉切成小块让酱油研制,然后再把婆婆洗好的小白菜切段备用。最后再大火烧起后,放油烧肉,肉熟以后再放上小白菜。
  一顿大火爆炒之后,第一道菜华丽出炉。接着林初因又炒了一个青菜小豆腐,最后还把昨天剩下的包子在油锅里炸了一下。
  林初因怀着激动的心情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桌子上,一眼望去,起码色香是有的。
  “初因炒的菜还真的挺香。”孙婆婆坐在桌前连连点头夸赞。
  一旁的小石头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到嘴里。
  “怎么样?”林初因两眼放光地望着小石头。
  小石头把嘴里的肉嚼了两下,然后开始皱起眉头。
  “不好吃?”
  小石头望着她期待的表情,过了好一会才道:“好吃好吃!非常好吃!我是不小心咬到了花椒。”
  “真的?”
  林初因立马拿起筷子加了一块放进嘴里,嚼了几下之后总算是放心了,虽然不是特别好吃,但起码算是成功了!
  林初因吃了午饭以后,就跑到赵绫的田里帮他们去收玉米。
  当林初因跑到田地里的时候,只见江书芹正趴在地边上呼呼大睡,口水都流了一身。
  “林姑娘!你怎么来了?”正弯着身子往板车上装玉米的赵越绫看到她后略显吃惊。
  “我来给你帮忙。”林初因冲他一笑,挽起袖子就向玉米地里钻去。
  一旁抱着几颗玉米的赵封琪却是一把把她拉住,“初因姐!玉米已经掰完了,你别进去了,小心玉米叶子划伤你。”
  “是啊林姑娘!活我们已经干完了!再怎么着,也不能让你下田干活。”赵绫也憨憨地轻笑一声。
  林初因尴尬一笑,“是我来完了,也没帮上什么忙。”
  说着,她就立马弯下身子帮赵绫往板车上装玉米。
  她手脚很是麻利,一点也不像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见她干的兴致勃勃,赵越绫也不好阻止。
  直到走的时候林初因才把江书芹叫醒,然后满是抱歉地对赵越绫道:“赵大哥,你别怪书芹,婆婆说她昨晚熬了半休做鞋子,为的就是今天能来帮你们干活。”
  赵越绫闻言垂眸轻笑一声:“林姑娘这是哪里的话,她有这一份心意,我已经很满足了。”
  “是啊初因姐!今天你也来了,我爹爹心里很高兴。等回到家,让我爹爹给你做好吃的。”赵封琪也在一旁插话。
  林初因很是宠爱地揉了揉他的脑袋。
  赵越绫走上前,把赵封琪抱到板车上,然后问林初因:“林姑娘,你也坐上去吧!”
  “我坐上去?”林初因立马摆手,“赵大哥!这些玉米已经很重了,我怎么能再坐上去。这绝对不行,你在前面拉,我和书芹在后面帮你推。”
  “我没事,我有力气。”赵绫憨笑一声扬了扬健硕的手臂。
  “那也不行。”林初因急忙把他推到板车的把手前,“你拉,我们在后头帮你推。”
  “对!我们在后头帮你推。”江书芹也从板车后头探出头来,“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走了。”
  “那行!封琪坐好了,我们走喽!”赵越绫心情似乎很好,两只宽大的手掌一握板车的把手,洪亮的高喊一声便拉起了板车。
  坐在玉米堆上的赵封琪开心地一阵吆喝:“走喽!走喽!呵呵。。。。。。”
  童真的笑声回荡在这一望无际的田野里。远处,天和地仿佛连在了一起,夕阳正慢慢地向地底坠去。太阳一边落下,一边变换着颜色,好像要把自已炫丽的色彩最后展示给世界万物看。它把田野照得金光闪闪,犹如许多金子铺在田野上,天空被它照得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几只飞翔着的鸟儿被照得变成橙黄色的了。
  夕阳过后,夜色浓了起来,那芽弯月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地挂上天空。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原本人烟稀少的村落里,已是披上了黑色衣衫,正安静下来,准备进入梦乡。
  就着不算明亮的月光,林初因坐在院子里,专注地打量着赵越绫手里慢慢成形的泥胚。
  “因因姐!你今晚就在我家里睡吧!”赵封琪很体贴地拿了一件赵越绫的外衣过来。
  “封琪我不冷!谢谢你!把我刚调制的红釉再加一边水,我就回去了!”林初因揉了揉他的脑袋,然后接过他手里的衣衫帮他披上,“夜里有风,你穿这么少会着凉的。”
  赵封琪摇了摇头,“我不冷,我怕冻着初因姐!”
  “封琪真贴心,姐姐真的不冷!”林初因捏了捏他的小鼻子,“釉过一会才要加水,现在你要不要背首诗给姐姐听?”
  “好!”
  。。。。。。
  林初因与赵封琪有说有笑,就着温柔的月光,赵越绫呆呆地望着笑得如同孩子一般的林初因,她的美丽,善良,智慧,让人无法抗拒。那一颦一笑,像及了那个曾经让他无法自拔的女人。。。。。。
  又是早出晚归,这一次林初因却不再那么幸运。爹娘坐在前厅里冷冷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