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歌回道,当官不会耍流氓,不如回家买白糖!
ps:年底检查、应酬实在太多,去年这时候刚好行镖完本,没遇到这种情况。今日加班到六点多,应酬到十二点才回来,迷迷糊糊写了一章。
第336章 欲知后事如何
三人正要起身,却见百丈之外,约百名皇家禁卫军在燕子矶外围,手持兵刃,列成一排。查抄三大家族生丝之事,由李忠协同苏州守备来执行,这百名皇家护卫,主要职责还是保护李牧歌的安危。
能够入选皇家护卫的,都是千里挑一的精兵强将,武功自然不会弱到哪里去。更关键的是,钦差大人和皇家护卫代表着天子的颜面,王、赵、谢三人就算武功再高,也不敢公然挑战皇家权威,否则将于造反无异了,会给家族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三大头领脸色变得很是难堪,却又没有任何办法。
李牧歌见时机差不多,缓缓道,其实也不算是抢,最近江南阴雨连绵,天气潮湿,生丝放在你们仓库里容易发霉,本官为了保护你们的财产不受损失,所以派人将你们家的生丝搬到了江南织造局的仓库里,毕竟是官办的仓库,存储条件更完善一些。
这句话说得冠冕堂皇,连我都心说,没毛病。
李牧歌接着道,当然了,保管费就不用交了,我会奏请皇上,给你们免掉的。
赵钱孙道,李大人,那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还给我们?
李牧歌从怀中取出来三分契约,放在了八仙桌上,道,朝廷也不会亏待你们。这些生丝,我们江南织造局将以每斤三两的价格收购,等织造局的丝绸出口南洋,回了货款,再行交付生丝采购银两。
三人看着契约,一脸黑线。
李牧歌好整以暇,倒了一杯清茶,笑着问,怎样,三位当家看得差不多了,如果没有异议,那就签字画押吧。这样大家面子上都好看,本官大人大量,也不追究你们买通杀手刺杀本官的事情了。
王冲大声道,我们何时刺杀大人了?
李牧歌反问,谁又能证明你们没刺杀本官呢?
三人被李牧歌逼得哑口无言。
原来,自从三大家族做霸盘,李牧歌就没准备妥协。来到金陵后,双方你来我往,各显神通,李牧歌更是步步紧逼,让三大家族不惜铤而走险,这才给了李牧歌从苏州调兵的理由,一举通过暴力手段,强多了生丝。
正如之前所说,在涉及到利益时,朝廷的手段比江湖绿林更明火执仗。只要朝廷起了这个念头,只要当朝天子还在位,这场战争便已经定了基调。所以,张幼谦当时分析的很对,若换作是他,早就主动将生丝的生意主动上交,兴许还会卖个人情,从朝廷那边拿到一定的置换资源。
负隅顽抗,结局便是灭亡。
真没想到,这才不到一年时间,李牧歌从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变成了有手段、有权谋的“官”。在灵宗史稿丢失、座师谢士廷自杀之后,李牧歌的仕途几乎陷入了绝境,就当人人都以为他这辈子就要完蛋时,一个拦驾献玺,重新回到朝廷权力斗争的核心之中。
天才知道,今年春天的那几个月,李牧歌究竟是怎样挺过来的。这一点,我与张幼谦都自愧不如。
李牧歌道,考虑的如何了?这份文书,不签那就别想离开燕子矶。没关系,本官有的时间陪你们。说着,他坐在了太师椅上,静静的看着他们。没多久,李忠前来禀报战果,共计缴获了生丝十二万斤三千两等等。
三大当家此刻估计也是纠结的很。这一进一出,他们将近赔掉四五十万两银子。其中谢家赔的最多,约有二十万两。这些银子,虽然数目不小,但对王家、赵家这种家底丰厚的家族来说,最多算是割肉。
谢家虽然也是百年世家,可谢东来掌权后,谢家实力大打折扣,远落后于王、赵两家。
丢银子是小事,惹恼了钦差大人,李牧歌若真较真起来,也够三大家族喝一壶的。如今李牧歌态度很坚决,这份文书,是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根本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
终于,谢东来顶不住压力,来到八仙桌前,早有人递过笔去,在这份生丝采购文书上签上了自己名字,对李牧歌下跪道,谢东来一时糊涂,恳请钦差大人恕罪。
李牧歌笑了笑,上前走了几步,将手放在了谢东来的头顶之上。
古有仙人抚顶,今有钦差摸头。这样的动作,无疑代表着谢东来向李牧歌彻底的臣服。
李牧歌道:好好干,将来有的是机会。
谢东来也笑着附和,跟着李大人干,有肉吃。
李牧歌摇头,非也,跟着朝廷干,有肉吃。人呐,贵有自知之明,俗话说得好,跟着好人沾光,跟着兔子挨枪,谢当家能够审时度势、顾全大局,深合本官心意啊,吾心甚慰,哈哈!
赵钱孙不屑道,三姓家奴!
王冲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谢东来还真是一个墙头草,当年跟倭寇掺和在一起,后来谢家夺权时,又投靠了轩辕剑王冲,如今李牧歌一来,展露出来的雷霆手段,让他又投到了李牧歌的阵营之中。
这也与谢东来的成长环境有关,他本就是被逐出家门的庶子,一没有根基、二无靠山,能走到这一步,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关键是要不断审时度势,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关系来维持。
谢东来签字画押,于是有人带着他离开了燕子矶。
轩辕剑王冲、南盗赵钱孙在金陵城内乃响当当的人物,千算万算,却也没有算到,今日竟折在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身上。如今金陵三大家族被官府查封乱做一团,李牧歌将三人困在燕子矶,家中没有了掌舵之人,在这种时刻,很容易就阴沟里翻船了。
李牧歌道,赵当家,在苏州城外有个二龙山,专门拦截官府押送粮草贡品的货物,不知你听过没有?
赵钱孙脸色一僵,连连摇头,在下并未听过。
李牧歌哦了一声,那就好,昨夜收到了线报,说二龙山被官兵攻下,抓住匪寇三十六名,已经全部斩首,首级挂在苏州城外,曝晒一月,以儆效尤!
赵钱孙惊呼道,什么?
李牧歌淡然道,谢当家不必惊慌,据说二龙山的头领叫赵堂,今年十八岁,昨夜在抓捕之时,谢君堂发现势头不对,趁机跑路了。
赵钱孙松了口气。
李牧歌又道,不过我们禁军也不是吃素的,在一口破井之内,抓到了他!
赵钱孙:啊?
李牧歌接着说,谁料赵堂竟精通锁骨之法,半夜打晕了两个看守人员,连夜逃走了。
赵钱孙眉毛舒展开了。
李牧歌道,我们苏州守备军养了三十条狼狗,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成功将那赵堂抓获!
赵钱孙:啊!后来呢?
李牧歌指了指那份文书,欲知后事如何,先将这份文书签了再说!
ps:请大家关注公众号“三观犹在”,近期我会写写新书的计划,欢迎来提意见。
第337章 论武林盟主的诞生
赵钱孙年轻时好色风流,这赵堂十有**就是赵钱孙的私生子。李牧歌三言两语,赵钱孙如泄了气的皮球,也提笔在契约文书上签字画押,然后问,我的堂儿怎么了,后来呢?
李牧歌道,后来他消失在茫茫人海。
事已至此,赵钱孙也只有认命。三大家族两家已经低头屈服,轩辕剑王冲纵然有百般不情愿,也只得在上面签字。当然了,李牧歌早已做了十全准备,要王冲真不签,以他的手段,总有办法让他屈服的。
自冯零感之死,到燕子矶之宴,持续了一月的生丝霸盘,在李牧歌的强势压迫下,匆匆收场。江南织造局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丝源充足,江南城内的生丝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李牧歌回到金陵的第一仗,大战告捷。在金陵城内名声大振,大家都知道,金陵城内来了个钦差,将三大家族收拾的妥妥帖帖。李牧歌入驻在冯零感的菊庄之内,虽然是巡查御史,却正式接手了江南织造局。
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对冯零感的清算工作。冯零感营私舞弊,中饱私囊,公私不分,将内廷的织造局,变成了自己盈利的手段。他向朝廷写了奏折,列举了冯零感的十八条罪状,剥夺了冯零感的官职和爵位。
李牧歌巡查盐茶丝绸暂且不提,进入七月,随着武林大会日期的迫近,整个金陵城内的江湖中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导致了金陵城内治安情况急剧下降。
当初筹备会时,江湖司提出,要严格控制进入金陵城内江湖人数量,实行实名制管理,所有进入金陵之人,都需要由当地在江湖司备案的两个门派的两人出面作保才能取得通行证,若在武林大会期间,在金陵城内捅了篓子,将实行连带责任。
这一政策初衷不错,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成了各大门派趁机赚钱的手段。有些门派,无论对方门派、出身,想入城的江湖中人,只要缴纳一定数额的银两,就能找到本地门派中的人担保入,这反而成了一条产业链,在大街上、金陵城外的村庄,这种办理通行证的小广告到处都是。
为了限制进金陵的人数,江湖司又出‘台了制度,本地门派中每个人最多给两人担保。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每个门派的弟子担保数量有限制,这些门派于是广收门徒。五月、六月这两个月,金陵城各大门派在江湖司造册备案的弟子,陡然增加了两倍,截止到七月初,取得武林大会通行证的人员,竟多达三百人。
金陵城内江湖中人变多,这些江湖客脾气大多暴躁,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他们倒是打痛快了,可是那些饭店、酒楼、青楼,动不动就被砸的稀巴烂,苦主没办法,只有来江湖司投诉——既然武林大会是你们举办的,那我们的损失,自然也应该由你们江湖司来赔才对!
江湖中各名门正派的大多数弟子,对金银看得很重。一来,各大门派律下极为严格,金钱支出都有严格的规范,什么钱该花,花多少钱,都有明确的规定;二来,他们行走江湖历练期间,不允许接私活或以门派名义去赚外快。
总而言之,用张幼谦和江南总结的话便是:名门正派,都是穷逼!
当然,也不乏出手好爽大方的豪侠,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出手也大方的很。但这些人,要么是黑白通吃的江洋大盗,要么干着一些阴私的生意。来到武林大会,每每在酒楼茶肆,挥金如土,大声说话,故意寻性滋事,其目的也只有一个:存在感!
武林盟主只有一个,但能够在整个江湖中做出一两件惊天动地的事来,也算是在江湖上留下一个好名声了。
结果就是,六月份一个月内,光大小的比武论道,就有三十多次。
比武,还是大有学问的,好的比武有三个诀窍。
第一,在公开场合挑衅,一般是以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为起点,然后到互相问候对方祖宗,并表示愿意跟对方的祖宗发生亲密关系,两者语言冲突,最后无法调和,自然以比武决斗来解决问题。
第二,约定好比武时间,然后开始造势,如发小广告,在《晓生江湖》、《八卦周刊》上发通告,要吸引足够多的观众来看看。时间也多放黄金时段,你选个三更天跟人比武,没有观众,两人打一场,岂不相当于白打了?
第三,选择好比武地点。这个学问很大,总不能在深山老林吧?一般来说,在大街上、闹市中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选择在房顶,效果尤佳。一是视线好,能够吸引的人多;二是高手嘛,必然是身在高处不胜寒,寻常百姓只能抬头仰望。
眼见形势有些失控,江湖司又组织了一次会议。既然武林大会在慕容山庄旧址,那所有出席之人,全部赶到金陵城外,住到了桃山之上。各大门派缴纳一定金额的费用,由李名秀的武林盟与三大家族来负责接待。如此一来,金陵城压力骤减。
金陵城内暗流涌动,各大门派互相较劲,分成了三波势力。这三波势力中,以大空寺人手最少,然而势力却是三大势力中武功最高者。二是以三大家族及泛金陵地区各大门派为代表的江南武林,这是这次武林大会的东道主。三则是来自东西南北四海之内的江湖门派,当然了,武少峨三大门派,是没有派人出席的。
武林大会的议程,也随之浮出水面,共分为三天。
第一天是开幕式,邀请了秦淮四艳、金陵十二钗等作现场表演助兴,然后是东西南北四方武林各选出三名武林江湖代表;
第二日,东西南北共计十二人成立武林联盟理事会,成立武林联盟后,这十二人便相当于武林中的决策机构,然后以差额选举的方式,来选举出武林盟主,以得票最高者为武林盟主,若有平票,则以比武方式来划分。
第三日,武林盟主就职仪式,并审议相关议案。当然,其中最关键的是,便是统一思想,对秦三观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定调、定性,并讨论江湖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要当武林盟主,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对于武林盟主候选人,也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条件,总结成一句话,便是三有盟主。
一是有名望。能够镇得住场子,在江湖上能卖得出面子,当江湖有纠纷时,能够出面调停。
二是有银子。武林盟主为江湖谋福利,不能让武林盟主成为敛财工具,这盟主必须有银子,能够维系武林联盟的日常运营。
三是有武功。若真遇到摆不平的事情,武林盟主一呼百应,号令江湖,比如这次讨伐秦三观,武林盟主武功要是不行的话,又如何能逼迫“盗走江湖气运”的秦三观就范?
当然,为了防止武林盟主一言堂,称霸天下,武林大会还设立了监事会,监事会的首领已经确定由六扇门总捕头陈清扬担任,两个副职,则由南北江湖司的负责人兼任,南江湖司是我,北江湖司则是谢文良。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七月十五,武林大会在桃山之巅,慕容山庄旧址正式举行。
第338章 韭菜和大蒜
这日一早,我们就来到了南江湖司,按照武林大会议程,我们江湖司的人要去主持开幕式,陈清扬不会出席,所以这种事情就落在了我跟张幼谦的头上。
张幼谦前后换了十多套衣服,毕竟是三十年来第一次武林大会,江湖上但凡有些头脸的高手都来出席,所以他这次十分看重,不断征求我的意见。
我向来对衣着不是很在意,不耐烦道,咱们是江湖司中人,我们穿着红衣捕头制服,谁去了不惧怕三分?
张幼谦道,是啊,这一点我怎么没想到,到时候江湖所有人门派的焦点肯定在我们身上,咱们可不能给江湖司丢人,要不要做个头先?
我没好气道,我想先把你头做掉。
我俩一出门,早有主办方马车在江湖司门口。
由于朝廷马改政策,整个江湖司连匹公马都没有,张幼谦有一匹狮子骢,被林红衣骑走了。
刘三斤、江南特意想办法整了一辆风格古香古色的马车来代步,他们两个在金陵混了几十年,办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在行的。
毕竟是朝廷公职人员,代表朝廷的脸面,参加个武林大会还要步行,说出去太丢份儿。
桃山在金陵城北十里,如今已是七月,桃枝之上挂满了青桃,再过个半月,估计就要熟透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