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棺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棺缘-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还记得我们去中原的路上,看到长城边上的那几个城市吗?他们不但推广农业,还要注重手工业和桑蚕养殖业。你们也可以借鉴他们的例子,招集汉人中懂得桑蚕养殖及织锦、果树栽培技术的人,设立一个农业研究院,把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出去,这样老百姓不是又多了很多生存的出路吗?”

闻声回头的耶律倍,惊讶的瞅着自己的爱妻,进御书房多日,她可是第一次开口,而且提出了如此重要的建议,惊喜的他一时竟无语可对。

下面的数十位契汉大臣,虽没有听完整,但也听了个七七八八的,全都惊讶的盯着芸夕,以汉丞相韩延辉和韩知古最为惊讶。

枢密院的枢密司耶律哈葛却满是不在意的说道:“我契丹一向以游牧为生,千百年来都是如此生活,如今殿下推广农业也就罢了,可是要把这肥沃的草原全都改造成了农田,那我契丹人岂是忘宗数典了吗?再说,我契丹人要什么织锦美良,只要打一场草谷,民众就有吃不完的美食,穿不完的绫罗,何必费那事呢!”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当然是反对声多了,却没人吱声,都盯着看芸夕要怎么回答,倍却是自豪的淡然一笑,静静的等待着妻子的惊人之语。

“呵呵,这位大人的话,我却不能苟同。虽然契丹人喜爱游牧渔猎。但历史会前进,朝代在发展,千年前以帐篷为生的契丹人,如今不是也住上了美丽宏伟的宫殿了吗?年年月月的迁移造成了多少老人儿童因此病故啊!

有了安定的家园,年轻人照样可以出去游牧打猎,老年人和儿童却可以在家安享度日,不必再受搬家奔波之苦,家产也可以日见增加,如此这样又怎么是数典忘祖了呢?

再说改造农田的事,并不是所有的地都能种庄稼,大可以放牧,也可以种植果树,增加农民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矣。

你们打草谷再多也有吃完的一天,也终有打不到的时候,为何不教授老百姓一些生存的法子,让他们自给自足呢!这样老百姓富了,国家的税收也增加了,岂不比你们打草谷强百倍?

有了这些生存之道,何愁契丹不如中原繁华,这块大地能养育出勤劳的契丹人,为什么勤劳勇敢的契丹人不能把它发扬光大,使它更加美丽富饶呢?”

“哗…………”

芸夕刚一说完,立刻被雷鸣般的掌声给吓了一跳,慌忙去看鼓掌最响的耶律倍,却看到丈夫满眼赞赏的看着她,目光中尽现宠爱之意……

第一卷 第三一四章 入朝参政

第三一四章 入朝参政

“太子妃娘娘一心为我契丹着想,实乃我契丹万民之福,臣韩延辉请求监国大人准许太子妃娘娘入朝参政,以便臣等请教富国强民之法!”

汉儿司南院丞相韩延辉起身请奏,芸夕所提的建议正是他多年来的梦想。当初来到虽然皇上也听取了他“以国治契丹,以汉治汉”的建议,但终究没能把汉人的地位从奴隶提升起来,汉人依旧还是契丹贵族的奴隶,所建造的城市也都成了契丹贵族的封地。

而如今芸夕的这个办法把明为封建制度,实为奴隶制度的契丹王朝往前推进一大步,如此的过度办法既能让契丹贵族们得到更多的好处,汉人们也能从最底层的奴隶过度为半仆半民的生活,不用再受那猪狗不如的待遇,对于将来完全实行君主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好策略他如何能不赞同支持呢?

“臣附议!太子妃娘娘所说正是我契丹国发展的最大阻碍,娘娘仁爱视契丹为家,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利国利民的好建议,请监国大人恩准!”

汉司北院丞相韩知古亦是非常赞同,这俩人可是汉大臣里最得阿保机信任的两个,所以说出来的话一般反对的少。

果然,北院副丞相耶律吼第一次复议,枢密司令耶律哈葛被芸夕的话驳的哑口无言,见副丞相也赞同,虽然心里很是不爽,但也没再坚持下去。

萧家人想反对又无奈,因为昨日落月宫有消息传出,殿下已经回心转意,替皇后治病,如果这个时间反对芸夕入朝的话,得罪太子怕又牵累到皇后身上。如今皇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哪还能保护得住萧家,只能暂且委曲求全,随大流了。

“啊!我……哪个……”

芸夕没想到会这样,自己今天不过是硬被那个缠妻的家伙给逼来的,从来也没想过要参什么朝政。见大家这样的反应,饶是伶牙利齿的她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得求助似的看着倍。

“既然诸位大人都如此信任太子妃,本监国也不能驳了大家的心意,就请太子妃从此刻起,为我契丹富民强国而多多出谋划策吧!”

芸夕等了半天,却是倍百分百的批准,她惊愕的叫道:“倍!这怎么可以呢?”

“为何不可?你是我契丹国的太子妃,为国出力是理所应当的事,我契丹可没有什么女子不可参政之说。皇后娘娘早已经是我契丹女子的典范,所以本监国也希望我的太子妃能成为民众所崇敬的女诸葛啊!”

倍却是满眼的期望与鼓励,而且非常坚定的回答了她。

“可是………”

“芸儿,没有可是,你说过要与我并肩面对一切,那么,就从这里开始吧!你有能力站在我的身边,而不是在背后!”

倍的这几句话听的芸夕心潮澎湃,自己一直说要与他并肩战斗。但是,也担心契丹人无法接受一个汉家女来指手画脚,参与朝政,不想因为这个而给倍带来负面影响。

可没想到倍的支持者会这么开朗豁达,竟能接受她一个汉女参政,而且还能这么热情,真是意外之极,也感动之极。

她原以为皇后只是个异数,是因为她的战功着著才能得到如今的地位。现在看来,却是人家契丹人本身就思想开放,尊重女性,难怪历史上辽代女子参政者多,原来是由来以久啊!

芸夕有些激动的点点头,抿着嘴朝倍展了一个微笑,这才转过头来面对着十几位重臣,非常郑重的说道:“各位大人的信任实令芸夕汗颜,芸夕不懂什么治国之道、富民之法,所提所说也只是站在老百姓角度上所想而已,大人们如此看重,芸夕实在惶恐。

既然各位不嫌弃我浅见微薄,慕芸夕自当尽全力为我契丹贡献微薄之力。若有不点不到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指正,若有得罪各位之处,也请多多海涵!”

“太子妃娘娘不必如此谦虚,我契丹人生性豪爽,自是不会因一点小事而记恨娘娘的,娘娘见识实令臣等感佩,臣等可还等着聆听娘娘的高见呢!”

“正是,娘娘不必多虑,有什么事大家商议,绝不会让娘娘做难的!只要娘娘不嫌臣等粗鲁就好!”

“哈哈哈………”

北院丞相耶律吼和韩延辉急忙回应,语气非常的诚恳又诙谐,说到最后竟然逗的大家大笑起来。

芸夕被逗乐了,对这些契丹汉子和几位汉大臣敬佩不已,暗道这些人可谓是这个时代的思想先锋,古代的男人能如此看待一个女人,实属罕见。

“太子妃娘娘,可否详细的说明一番那富民之法?”

笑后坐定,言归正转,韩延辉急不可耐的催问道。

“呵呵,原来韩丞相还是个急性子啊!”

耶律倍笑了,打趣的说道。

“哈哈哈…………殿下,臣不能不急啊!当年臣与韩丞相一起建议的‘以国治契,以汉治汉’之法,到如今都没能得到有效的实行,臣可是一直耿耿于怀啊!臣当时的主张,也主要是方法生硬,得不到贵族们的支持。如今我契丹国根基稳定,国力渐强,正是推广新政的好时机。臣苦于想不出有效的方法来,急的寝食难安哪!今太子妃娘娘之法如醍醐灌顶,令臣茅塞顿开,自当是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早日付诸实施才好啊!”

韩延辉笑着解释道。

“韩丞相为国之心令人钦佩,我契丹国有些良臣何愁不强盛!诸位大人,请受芸夕一拜!”

第一卷 第三一五章 入朝参政下

第三一五章 入朝参政下

芸夕对这几位大臣真的是佩服不已,便笑着起身向大家鞠躬答谢,众人急忙回礼,然后才坐下进入正题:“芸夕来契丹时间短,但国内的地貌也从殿下那里了解了一二。我国东北地区,河流众多,土地肥沃,而这些地在我们手中却都只是草场、牧区,并没有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我们也不必要全国总动员,一齐上阵,就选择辽河流域这地貌平阔的地方作示范点,推广我们的农林改造计划,和手工业制造,等有了成功的范例,就不怕其他地区的人不动心,到时也更有说服力。试问,哪个老百姓不想过好日子?哪个当官的又不想自己管辖的地区富裕呢?

还有,各地土壤结构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像沙漠和边缘地带就不能以农业为主,这里可以发展林牧业,种树退沙改造地貌,高原平阔地区可以选择一些耐旱的农作物种植…………

以上所述,都需要大量的懂技术的人才来研究和实施。各位大人家中那些被视为下贱的汉奴中,就有这样的人才。他们都是此中之秀,是我们富国强民的重要力量。

所以,请各位大人释放这些懂农业,会手艺身怀绝技的汉人们,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契丹国的一份子,为我契丹的强大发挥他们的光和热,建设好的国家,是谁也拿不走的。其实我们只要一视同仁,你就是让他们走,他们也不会走的,只有宽大为怀,广纳川的民族,才会屹立不倒…………”

芸夕一进入正题便不再是表面那个柔弱的汉家女,才思敏捷,侃侃而谈。耶律倍听的是如痴如醉,遥想当年初见之时,她的清丽婉约,袅娜身姿,眉目隽秀,敏锐机智的头脑,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将一颗心深陷下去,心甘情愿,无法自拔。

而眼前的她,气度非凡,见解独特,一言一行又是另外一种不可言语的魅力,无论什么样指责和谩骂,她总是那么云淡风轻镇静自若的面对,善良如她、聪慧如她、机智如她,叫人倾慕眷念,叫人为之柔肠百转,叫人时刻萦绕心间,再也不能淡忘。

在认识她的这两年多中,无论风雨如何急骤,她都独自承担面对,至于用她那微弱的力量保护着自己,替自己坚守着阵地,不为名不为利,淡泊安静,没有丝毫畏惧之意。

二十年来,自己时刻处于艰险之中,可谓是步步惊心,刻刻惊魂,自己早已经疲惫不堪,厌倦之极。

但如今有了她的支持,自己不再感到孤单寂寞,再苦再委屈只要看到她,一切的疲倦、懊恼和委屈都会在须臾之间一扫而空,化为轻鸿而散,即便是前面有千难万险,也无所惧矣!

如今,与她相识、相知、相爱到相守所有情意,一点一滴皆留在了心底,任时光流转,风云际会变幻,也绝不会让为份爱逊色半分。

自己这一生,有她陪伴,共同面对波澜迭起的尘世,然后,一起携手老去,将细水长流的平凡生活,书写成天长地久沧海桑田的浪漫。

如此,于自己而言,已然足矣!

耶律倍但笑不语,目不转睛地凝睇着他的爱妻,眸中深情无限,完全宠溺的紧锁住她的身影,静静的聆听着她那动听悦耳的声音,时不时的记录着要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整个朝会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进行下去。

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了一天的讨论,一众大臣受益非浅,连连向倍夸赞芸夕,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由然在倍的心中升起,众臣离宫后,倍不顾嘎里吉还在场,就一把揽过她,紧紧的搂在怀中,激动的语无伦次的道:“芸儿,你可真是长生天赐给我的福星啊!哈哈哈………相公我可是捞到宝啦!”

“呀!你乱讲些什么!哪有你这样夸自己娘子的呀?也不嫌臊的慌!”

力气太大勒的芸夕气都出不上来,她连拍再打才免得被勒断了气,嗔怪的瞪了他一眼道。

“那有什么呀?我娘子聪明能干,为何不能夸?呵呵,宝贝,今日你可是让南北两院的契汉大臣震惊无比啊!相公可要好好的奖赏你啊!”

耶律倍理直气壮的大声说道,之后极其诡异的笑着又道。

“什么呀!我才不会你的那些什么破奖赏呢!正经的快点传饭来,你娘子我都快要饿晕了!忙了一整天,也不知道孩子们怎么样了呢!吃了饭还要去给母后治病呢!”

芸夕从那诡异的笑脸中,猜到他的奖赏是什么,一把推开他笑骂着催促道。

“唉!娘子,你可一点都不懂得情趣!”

耶律倍阴谋未能得逞,很多不爽的嘀咕道。

“呵呵,我才不要理你那个什么情趣呢!我要吃饭!快点!”

芸夕躲的远远的笑着,还不时的朝倍做着鬼脸儿,故意的气他,说罢还调皮地吐吐小香舌,无奈的倍又气又好笑,恨不得一口把她吞到肚里去。

“殿下,晚膳来了!就摆这里嘛?”

嘎里吉进来看着逗趣的小俩口,笑着问道。

“嘎里吉大叔,就放这里吧,我都饿死了!”

芸夕一听饭来了,笑着迎了过来说过。

“是,今日的朝事有点晚了,饿坏了吧?快吃吧!”

嘎里吉慈爱的看着她说道。

“谢谢大叔,您也快去吃吧,跟着累了一天了,这里有她们就行,您去歇会吧!”

芸夕不愿让一把年纪的嘎里吉伺候自己和倍,便轻他去休息,嘎里吉明白她的心意,感激的点了点头,退下。

“噢,对了,怜儿,小郡主他们吃过了吗?谁跟着呢?”

第一卷 第三一六章 落月宫之感

第三一六章 落月宫之感

芸夕自己动手盛饭,怜儿她们都习惯了也就由着她,宫女们可就急了,急忙上前伺候,芸夕才回头问怜儿。

“噢,贺嫣和吉娜还有奶麽麽们都跟着,这会儿怕是在落月宫皇后娘娘那里吧!”

怜儿盛了一碗人参鸡汤放在了芸夕面前,又端起碗给她盛饭,边盛边回答道。

“呵呵,一天没见这两小不点,还怪想的,倍,快点吃吧,等你给母后治完病,只怕很晚了呢!”

芸夕美美的喝了一大口后,笑着说道。

“急什么,晚了就不回去了,反正宫里也有住处!你慢点吃,吃快了会不舒服的。”

耶律倍不以为然的说道,并给她夹了一块爆炒狍子肉。

“不要,我不喜欢这里,你快点,我们回家!”

芸夕一口就拒绝了,有可能是因为皇后的缘故,她连带皇宫也不喜欢,觉得这里步步陷阱,处处有眼睛,连说话都不自由,她不喜欢。

“呵呵,好!我们回家!”

倍宠溺的揉了揉她的头发,此时撒娇露出小女孩态的她,跟刚才在朝堂上的她根本就是完全不能的两个人,朝堂上她才思敏捷,威震朝堂,让人打从心里敬佩;而此时,她娇憨可爱,撒娇调皮,又让人心生怜爱之意,这样的人儿他又怎么能不宠在心头,爱在骨子里呢?

倍无奈的笑着摇摇头,声音拉的长长的,完全溺爱的说道。

等他们吃过饭往落月宫去时,一轮圆月早已经升上了天气,初春的京城依旧寒冷,只不过,挽手前行的两个人,心意想通,爱意相随,根本感觉不到冷意。

还未进落月宫,就听到一阵阵清脆的歌声传来,还加杂着阵阵笑声,打从皇后住进落月宫后,就从未听到过一丝笑声,今晚却格外的热闹:“皇奶奶,你也跟着我们唱吧!这是芸母妃教的,我父王也会唱哦!红麽麽,你也唱嘛!我和阮儿问,你们要回答哦!呵呵,嗯,就是这样!温姐姐,我们一起唱吧!好,开始哦!”

吕不古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倍和芸夕相视一笑,步子随之放慢下来,静静的听着儿女们的歌声:为什么草原是白云的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