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棺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棺缘-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是你们那里的方法吗?”

耶律倍听话的喝着,好奇的问道。因为这个方法芸夕在救萧璎的时候也用过。

“嗯!那怎么办?你这个样明日是绝对不再在放血了!”

芸夕低嗯了一声,并没多说什么,这里可不是说话的地方,把话题扯到了血的事上。

“明日再看吧,经过今日大反复,母后体内的热毒到是大大减弱了许多,说不定用不着七七四十九天了!明日再看吧!只是今晚我不能离开这里,你也在这里将就一晚吧!我不想离开你。”

耶律倍皱着眉喝完了一大碗盐水,长出了一口气,乏困的身体好像是有点力气了,不禁有些好奇芸夕说的家乡了,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会儿却不好问什么,见芸夕担心自己的身体,忙解释一番。

“你放心睡吧,我不回去!”

芸夕点了点头,握着他的手在自己脸上轻轻的蹭着,又给他掖了掖毯子,柔声劝道。

耶律倍极满足的一笑,在芸夕的安抚下闭上了眼睛,他太累了,只是那么一恍惚,便进入了昏睡状态,看的芸夕心头一痛,捂着自己的嘴没上发出声来。

心里不禁为倍叫起屈来,如此这般孝顺的儿子,该是孝感动天才是啊!为何皇后要那样折磨他呢?难道那件事真的比自己的儿子还重要吗?如今儿子为了救要自己命的母亲,不惜耗费心血,皇后将来又会怎样对待他呢?

自己虽不知道契丹历史,但也知道是皇后主导耶律德光登基的,自己来到这里已经改变了倍的命运,那么,历史会不会也改变了呢?皇后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改变了对倍的看法呢?

在胡思乱想中,芸夕拥着倍也斜歪在榻上睡着了,红姑等人不敢惊动他们,为两人加了毯子后,便都悄悄地退了出去。

次日,朝臣们都知道了皇后昨日病情反复,太子传下令来,命北丞相韩知古代主朝会,太子妃也一并缺席。

落月宫里,皇后在未时过后,悠悠转醒,身体虚弱之极,红姑和紫燕惊喜的的叫起来:“殿下,娘娘醒了,娘娘醒了!”

“母后!你身体可有不适之处?”

听闻叫声,芸夕和倍挽着手冲了进来,倍一个箭步冲到床前,拉起皇后的手就把脉,并急切的询问道。

“就……是有……些乏困,……并……并无……其他不适之……处,……我的儿……多愧……你在啊……呜呜…………”

此时皇后所说的话,句句是真心话,她经历了昨日的生死,才真正的明白儿子是多么的孝顺,流着泪哽咽的说道。

“恭喜母后,热毒已经消除大半,您不必受那七七四十九日之苦了!”

连连点头的耶律倍,脸上欣喜之色渐浓,待双脉把完之后,急忙起身向皇后道喜,果然不如他所料,昨日的混合血让七彩霜荷的毒性爆发,将大部分热毒逼出体外,再有几日就可全部解除毒性了。

“真的嘛?图欲,是真的好了吗?”

皇后以为自己听错了,一把抓住儿子的手,全力吼问道。她不怕死,可是这日日的煎熬的巨痛令她生不如死。这才是让她害怕的要点。

“是,是,母后,再有几天您体内的毒就可以清干净了,也许今日用药,就不会那么痛苦难耐了!”

耶律倍也有些激动,毕竟是自己的母亲,也毕竟是世所罕见的疑难杂症,双重的喜悦让他忘记了以往的仇恨,紧紧的抱母亲在怀里,眼泪也禁不信挂满双颊。

“倍,母后身子弱,不能久哭,是不是应该先吃点东西啊!”

芸夕也有些感动,毕竟这是倍心中可望的亲情,这一刻她也不想去提醒他去防着她,也让病中的皇后感受一个亲情的重要,说不定真的能转变也未可知呢!

见母子哭的止不住,她只好劝说道。

“对对对,红姨,给母后煮一碗白粥来,稍微稀点的。”

耶律倍扶着母亲躺好,连说对,吩咐人准备吃食。

“对了,怜儿从府里带来了小咸菜,母后可以用吗?”

芸夕知道病人口淡,想到了早饭时怜儿拌的小咸菜来。

“嗯,可以配一点,但不要多吃!紫姨,稍晚点准备草浴,母后吃过了要歇会再治疗!”

“是,殿下!”落月宫里的人,精神焕发,喜气洋洋,走路的速度也轻快了许多。

正如倍所说,这次治疗皇后没有以往那么痛苦,药性也只持续了不到一刻钟,竟是不用倍再放血止痛,落月宫内一片欢笑声起,最高兴的要数芸夕,她高兴的泪流满面,好担心今天再放血救人,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

国内一片大好形势,出征的契丹大军也是势如破竹,阿保机率大军入居庸关,下古北口,在望都(今河北定县东北)与李亚子展开大战。

契丹军以绝对优势围击李亚子的千骑亲军,致使晋军损失惨重,捷报传回京城,朝廷内外欢声雷动,倍更是为自己有这样英雄的父亲而骄傲,但有一人却没有表示出一点喜色,反而有些担心……

第一卷 第三二零章 以实相告

第三二零章 以实相告

上回说道契丹大军势如破竹攻克数城,战利品源源不断的往国内押运时,芸夕不但没有露出喜色反而忧心忡忡,耶律倍以为她是因为自己的同胎遭受战祸而内疚,本想劝慰几句,但在宫中不好说这些,一直忍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这才将她揽在怀里柔声的问道:“芸儿,你可是因为父皇战胜而不高兴?”

芸夕抬起头看了一眼倍,自我却在神人交战,不知道该不该把这场仗必输的结局告诉他,目光中犹豫不决,欲言又止。倍更加肯定她是因为战争的事而伤心,心疼的紧紧将她抱在怀里,轻轻的抚摸着以示安慰,虽然他有百辩雄才,可是面对芸夕他却不知道要说什么,只能尽量的对她温存一些,让她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爱她。

半晌之后,一直窝在耶律倍怀里的芸夕终于开口说话了,只是她说的完全出乎耶律倍的意料:“倍,父皇这场仗打不赢!”

芸夕抬起头弱弱的说道,只是目光却十分的坚定,根本就不像是在开玩笑。倍的心里突然萌生出一种不好的想法,芸夕是来自未来世界,她是不是知道这仗的输赢啊?一想到这倍的身体蓦地僵硬起来,紧张的捧起她的脸,急切的追问道:“芸儿,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芸夕点了点头,垂下了眼敛,声音也变的悠远绵长:“是,我现在都在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了解一点辽代历史,就这一段还是跟着战友们起哄去博物馆里听讲解员说起的,所以才知道了契丹国的开国皇帝是耶律阿保机,你的父皇,铁血胭脂皇后述律平。

刚刚讲完了这次战争,结果接到了紧急归队的命令,从那以后我就再没翻看过有关契丹国的历史。在这之前唯一知道的就是你们百年后,会出现一位名叫萧燕燕的女子,她到是名传青史,家喻户晓呢!”

“此次下中原,父皇的目的是攻下幽州城,从出征到现在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晋军哪里来的军力抵抗契丹大军?如今父皇说不定已经攻下了呢?怎么会输呢?”

耶律倍其实早就明白契丹大军这次得不到便宜。毕竟中原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契丹想要拿下幽州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自己才有劝父皇改打女真和韦室,等契丹国有足够的实力再去攻打中原。

可父皇没有听取自己的建议,如今又连连大胜,在他来想能胜总比打败了要好的多,所以还是不太愿意接受契丹会输的事实。

“倍,那只是契丹大军来势太猛,一时把李存勖打晕了,他很快就会迎头反击。历史既然有记载,那就一定不会错到哪里。当初父皇出征时,我就想告诉你,可是我看你那么兴奋期待,所以才一直忍着。如今这大战消息和历史上记载的一般无二,先胜后败,我怕再不说契丹大军会吃大亏。

倍,你还是马上派人打探一下,提醒父皇见好就收,千万不要去围攻幽州城,穷寇勿追,以防被敌人钻了空子,反被困啊!”

芸夕有点着急,虽然说历史记载不甚属实,但总是有个音才会记,自己却不能眼看着他们吃亏而无动于衷啊!

耶律倍知道芸夕无需对自己说假话,回想起当初父皇要她祭坛祈福时,芸夕的迟疑不决和闪烁不定的目光,心里就更加肯定了。他沉思了片刻,忽地翻身下床抓起衣服冲出了寝室。

轻音阁书房内,耶律倍提笔速书,沉声冲外喊道:“龙杀!”

“属下在!”

眨眼间,龙杀就出现在了书房内,耶律倍也顾不上抬头看他,边写边吩咐道:“立刻传令中原蛇组,全力打探大军交战情况,密切注意李存勖的动态。你亲自去趟中原,将此信面呈皇上,并提醒南王注意,千万不可深入敌腹,提防李存勖断我大军后路,请他派黑鹰阁的人和你们保持联系,告诉他,切记穷寇勿追。”

耶律倍嘱咐完手里的信也同时写完,将墨迹吹干叠好交给龙杀。

“属下遵命!”

龙杀脸色一滞,不解主子这是所为何来,大军明明旗开得胜了呀?主子这是要做什么?虽有疑问但他也未开口,毕竟主子这般做肯定有什么理由,自己只要执行命令就好,接过信身子一晃就没了踪影。

马上要进入初夏,契丹大军锐不可当,节节节胜利,军心振奋,阿保机更是龙颜大悦,下令大军直逼幽州城,将李存勖一次次派来的千骑军打的落荒而逃,无力阻挡。

此时国各处接受到大军源源不断送回的战利品,大批汉地居民俘押北上,其中也有汉族降将和士吏归附。

如此大规模的人丁押回契丹国,倒是加快了京城耶律倍推广的农业计划。这些汉人的到来,解决了开垦区的人员不足。

阵前的阿保机接到了太子的奏报,请求推行:“以汉治汉,聚集管理”的方法,阿保机看到儿子把自己梦想了多年的治国之策推广开来,十分的高兴,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准许太子将掠至契丹的汉人另置州县安顿。在契丹国内也建立如中原境内同名的城池,大胆的去做,自己全力支持他。

如此一来,在中原因战祸失去家园而无生路的汉人们,在异国他乡反倒得到了安定的生活,有田可种,有生意可做,并没有失去自由之身。

这样一来,原本心从怨恨的他们,渐渐的也平复下来,加上有安宁的生活,抵抗的情绪也渐渐缓和,有的本身就是归降过来的民众,更是安心的在这里扎根落户,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第一卷 第三二一章 皇后的心态

第三二一章 皇后的心态

盛夏时分,京都四周各县郡的田野里到处是生机勃勃,往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绿油油的农田,契丹人在官府的强制下,也不敢再汉人的农田中放牧,牧区虽然比原来远一些,但水草更加丰美,既而也有一部分的契丹人加入了城镇生活,弃帐篷入住房屋,改掉了千年的粗陋简朴的生活习惯,从此,汉文化影响着契丹人的生活习性,悄悄地渗入契丹人的思想里。

皇后的病已经彻底治愈,只是身体被折磨的太过虚弱,所以还在恢复中,经过这一段平静的生活,加上芸夕从中调停,皇后似乎真的改变了许多,不再以另类眼光看待太子,母子俩时不时还能讨论几句时局。

述律平向来以谋略著称,很多时候看的比阿保机还透彻,还有远见,这次出兵中原,她是千百个不赞成,但阿保机一意孤行,她也没办法,如今凤卫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她也是心急如焚,在太子提到军情时,便会指点他一些,耶律倍在军情上本就精通,经她这么一点拨,更是举一反三,令皇后深感惊叹,没想到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儿子会这般聪明,不由得就想起了远在他乡的那个老疙瘩儿子——耶律李胡来。

如果他有一半太子的聪明才干,自己也不会这么辛苦的帮他了,如今反倒让太子把自己的心给动摇了。

是,是动摇了,她很清楚自己已经不再那么讨厌这个儿子了,看着他处理政务时那果敢机智的样子,她更加明白为什么丈夫非要坚持让大儿子当未来国君,此子能文能武,仁心博爱,正是稳定契丹国最好的人选,再有德光这个战神辅佐他,更是如虎添翼,想必那些大臣们也是如此想法,自己反对了这么久,支持的也只有萧家的一部分而已。

皇后因为自己的心念动摇,很是郁闷了一阵子,但是,很快就被芸夕的另一个攻势给找的烟消云散了,那就是祖孙情!

芸夕每天都带萧温和吕不古姐弟两进宫请安,教了很多小游戏和儿歌给他们,反正皇后也不能多走,三人就在落月宫里陪着奶奶,又唱歌给她听,又是跳舞给她看,吕不古那个小机灵鬼,把芸夕给她讲的故事,她又原封不动的转讲给皇后听,加上那小不点讲的绘声绘色,声音又好听,可是惹的皇后喜欢的不得了,一刻也离不开这两小孙子。

当初她清醒时,看到自己的被褥全换了,灵符丢失,令她大动肝火,但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加上再没有做恶梦,质古也没再出现过,所以,皇后的心彻底放松了,难得享受这么幸福的天伦之乐,她也赖得去那些事,养病要紧,至于那些事,病好后再说吧!

秋天到来,千百年来都没有这么忙碌的契丹人,今年开妈忙碌了,田野里歌声飘扬,不管契丹人还是汉人,脸上都露出丰收的喜悦,贵族们看着那一望无际的收成,喜的天天摆宴庆祝。

为此,芸夕特地带着久病的皇后到归农庄去看秋收的喜庆场面,看着那金灿灿的待收的庄稼,皇后的眼里也露出了欣喜的目光,只是对汉人和契丹人平等的这个规矩,她大为反感,在她的意识中,契丹人才是最高贵的,汉人只配给契丹人当奴隶,不配有这样幸福的生活。

可是她却忍住了,并没有表露出来,而且对太子的政绩的大加夸奖,令大臣们都感到稀罕,难得听到皇后夸太子,这可是好兆头,太子殿下未来国君之路可算是平坦喽!

可只有芸夕明白,皇后并没有改变什么,她一直在忍,在隐躲自己的真实意图,在皇上没有原谅她之前,她是不会再露出对太子反感的迹象的。

耶律倍虽然对母亲没般仇恨了,但也知道母亲心里绝对不会改变什么的,因为他们的政见不同,从母亲看研究局的那些汉人们的眼神他就知道了。

但他也没当回事,只要现在她不阻止自己的政务,能让这政令推广下去,就那就天大的恩惠了,其他的以后遇上了再说吧!

国内一片丰收喜庆,可在外出征的契丹大军,可没有先前那般好了。

听风阁蛇组成员,千方百计的探听李存勖的军情,得知了李存勖亲率大军前来援助幽州,立刻禀报了耶律倍及南王耶律德光,可是这个时候和阿保机父子已经打热了脑子,哪里肯听别人的劝。

所以耶律倍和芸夕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由于阿保机在大胜之下根本就听不进去劝说,把晋军主帅李存勖几次打的落花流水,就更加看不起汉人及沙陀人,认为契丹人的铁骑足以荡平花花南朝,一意孤行直追下去,将李存勖围困在望都以北的大山里,与李存勖拉开了架势,展开了持久战。

上京城内,耶律倍和芸夕急的团团转,不得以找韩延徽和韩知古商议:“殿下,您说的可是真的?”

韩知古听了耶律倍的话后,腾就站了起来,紧张的问道。

“是,本王已经几次奏请皇上撤回大军,可是皇上不听,如今已经和李存勖对持不下,眼看秋尽冬来,我大军缺衣少食后援遥远,如果李存勖派兵再劫断我大军回国这路,前后回击,其中的利害不用本王说,两位大人也应该明白了吧?两位大人是皇上最信赖的忠臣良将,可有什么法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