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棺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棺缘-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

而早先离开扶馀城的嘎里吉和朗末却并没能逃出神秘人的魔掌,李胡亲自率了几百名武林高手围追堵截他们。

饶是嘎里吉武功高强,也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在百余顶尖高手的围攻下,重伤无奈的嘎里吉跳下了绝壁悬崖,追击者不放心还在下悬崖去收尸,结果尸体早被野兽撕碎,只留些破碎的衣片在深谷中,尸骨无存。

前往永平府求救的朗末,在过混同江时,李胡恨他当年给自己治病时折腾自己,下令箭射已经重伤而强行渡江的朗末。连人带马中了上百箭,最终人马倒在了湍急的江水中,顺江而下,根本就没有生还的可能。

天快亮的时候,李胡回营告诉了母亲,两个危险已经解除,不必担心。

皇后这才放心地派人前往永平,秘密召回大元帅耶律德光。

次日,述律平向军中宣布皇上驾崩,奉皇上遗命,由皇后暂时称制管理军国大事。为防各部趁乱造反,女皇下旨严密封锁消息,扶馀城只准进不准出,而且派弓箭手伏在大军和扶馀城四周,只要发现飞禽立刻射杀,严防消息外泄。

数日后,在周边打仗的耶律德光赶回扶余城,得知父皇仙逝悲痛欲绝,追问道:“母后,父皇龙体一向安宁,为何会突然仙逝?”

“尧骨啊,你父皇生了急病,高热不退,连朗大人都束手无策了,没熬过三天就去了。孩子啊,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也难怪你无法接受,就是母后到如今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唉!尧骨啊,你父皇仙逝,帝国目前处在危急之中,你不要过于悲伤,要迅速肩负起责任!”

述律平见儿子追问丈夫的死因,心中一紧,这件事是经不起查的,只要稍微揪扯出一点头绪,立刻就能引到李胡身上,她急忙哭着劝说,把他的注意力引到国事上。

果然,德光听了母亲的话非常吃惊,忙回道:“父皇驾崩时,儿臣没能在身旁侍候,故伤心痛苦。父皇的后事要等太子来后再做商议才是啊!,儿臣怎能越俎代庖?”

“尧骨啊,如今是非常时期,你要明白你所肩负的责任,母后已经决定向各地的重要宗族发出讣告,趁他们前来给先皇吊丧时,共立新皇帝!”

“母后,太子尚未到扶馀,怎么能够谈论这个问题?”德光惊的跳了起来,瞪大眼睛反问道。

“尧骨,你父皇临终有遗旨,要母后称制摄政。嘱咐母后,若他驾崩时,我契丹国处于和平时期,就立太子为君,若处在非常时期,就立你为君。

你父皇临终之时,屋内有很多人的,母后岂能假传圣意哄骗于你。尧骨啊,从明天起,你父皇的葬礼准备,还有前来奔丧的贵族大臣,就由你负责接待和答礼吧!”

“母后,儿臣这样做,会引起王朝内部大乱的,宗亲会认为儿臣犯上作乱,那儿臣岂不成了夺权篡位乱臣贼子了吗?”

德光心里一跳,母后这是要自己当皇帝啊!虽然很高兴,但是,想到太子,他立刻出声反对,怕这是母后的阴谋。

“尧骨,你是我契丹的战神,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帅着王朝所有军队,谁敢说你是乱臣贼子?如果你有顾及,母后这就下懿旨封你……”

皇后见儿子不答应,脸色突变,厉声呵道。

第五卷 第四十七章 铲除异己

第四十七章 铲除异己

“母后,儿臣求您千万别这样,儿臣答应先接待宗亲显贵。至于继位的事,还是等太子来后,宗亲百官商议再说吧!”

德光见母后这样说,心里微动,说出一个模棱两可方法,先拖延几天。他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父亲为什么会改变主意?他还是有些不相信母亲的话。

“好,就这样定了!”

次日,述律平用皇上和名义向契丹各地去发召,通知重要的王公及京中主要军政大臣迅速来扶余城觐见,商议重新划分地域之事,各王公番镇不得告假推脱。最后才给太子发讣告。

而德光却在部下的阻拦下,停止了调查,按照母后的命令,迎接和招待前来服丧的王公贵族。

众王公番镇到达扶馀城后,才知是皇上崩驾,皇后已经称制,而且到现在还没有召太子前来扶丧,竟是有意立大元帅登基,王公大臣们为此发生了分歧,支持太子的人竟高达一多半。

以兰陵王和新北王大王为首支持太子和忠于皇上的一些大臣,纷纷出声反对:“皇后娘娘,我契丹国早就立有太子,而且太子文武双全,是明正言顺的继承人,因可又要另立新君?”

兰陵王带头上奏道。

“兰陵王,朕知你心里不舒服,太子是你的女婿,你当然希望他当政了,朕可以理解你的心情。然,先皇驾崩时遗命:朕促疾恐各部因此生乱,帝国将处于非常时期,太子善良有余,破力不足,弹压不住各部,许得大元帅的雷厉风行方才能稳定帝国基业。因此,才嘱咐朕改立大元帅为君。

朕完全是遵照先皇遗旨行事,尔等因为何般反对不遵?”

述律平瞅了一眼自己的哥哥,她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着急,虽然哥哥也的确忠于皇上,但他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势力,自己怎么可能如他的愿呢。

“娘娘,您如此说法怎能让大家心服,皇上临离开东丹时的情景如今还历历在目的,谁能相信皇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变主意?太子仁爱忠孝,德行天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人真正的服从。大元帅是没什么不好,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娘娘如此岂不是把大元帅一世英名具毁了吗?请娘娘召太子回朝登基吧!”

“请娘娘召回太子主持朝政吧!”

北院大王在耶律氏家族除了皇上就他最大了,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此话一出,耶律氏家族的番王及那些,忠于皇上支持太子的大臣全都跪下请求。

“放肆!朕奉旨称制,尔等竟敢无视朕的存在,视先皇的遗命于不顾,在这里大放噘词,污蔑于朕,真乃其心可诛!来人,将这两个藐视朕目无先皇的逆臣拉出去斩首示众!”

述律平正想杀鸡给猴呢,可就让这两个最有权威的人物给撞上了,立刻下斩杀重臣。

“述律平,你这是烂杀无辜,你篡改遗命,先皇的英灵不会饶了你的。”

北院大王没想到皇后会下令杀自己,见大帐的侍卫都变成了武功高强的暗卫,就知道皇后要铲除异己了,气的破口大骂。

“皇后,你与皇上并肩作战多年,打下这万里江山多么不易,因为非要做这自毁江山之事,太子是臣的女婿,但他的确是最当之无愧的储君,整个帝国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就是大元帅他自己也该清楚能不能比得上太子,臣是有私心,但绝对不似皇后想的那样,请皇后娘娘三思吧!”

兰陵王还是苦口婆心的劝说着妹妹。

“哼嗯,有没有私心忠不忠于皇上,你还是趁先皇没走远,赶紧追上去问问,朕没功夫听你罗嗦。拉下去!”

述律平嘲讽的瞟了一眼自己的哥哥,眼里连一丝温度都没有。

“请娘娘开恩,北王和兰陵王都是国之重臣,岂能因柬言而杀之,娘娘明见哪!”

百官一看皇后下手了,急忙全部跪下求请,想以群情救回双王。

“逆臣妄言,污蔑于朕,岂能饶恕!尔等若再敢附合求情等同罪论处!”

述律平拍案而起,厉声呵斥,说罢拂袖而去。

可怜的兰陵王和北王就这样死于非命,愤起众大臣和将军们的愤慨,反对声竟是比原来更高。原来归降的那些部落,见阿保机已死,皇后竟然出来称制,各自率领自己的军队反叛,一时间扶馀城外的各大军营里全都乱成一锅粥,八部将军有一半反了。

是夜,述律平的大帐内,神秘人气的狂声怒吼:“娘娘这是什么意思?为何改立尧骨而非李胡?我们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

“你给朕闭嘴!你还有脸提往事,你们暗害皇上打乱了我的计划,朕不得不称制稳定朝纲,你还敢叫屈。如今八部叛乱,你能压得住他们吗?朕若立了李胡,尧骨势必要力挺太子,到时,你能抵得住他们兄弟俩吗?你这个没脑子的蠢材,朕真是瞎了眼才会上你的档!”

一番臭骂,把那个神秘人骂的哑口无言。一旁的李胡不服气的道:“母后怎得也小看儿臣,让儿臣带兵去平乱,保准杀他个干干净净,再无人敢造反。”

李胡非常的不爽,抱怨母亲看低自己。

“你给我闭嘴,滚回内帐待着,该你继位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你的。”

述律平瞪了一眼儿子骂道,李胡见母亲生气吓的一溜烟跑出大帐。

“八部叛乱大闹至此,太子那里只怕已经得到消息,当务之急是要赶在太子到达之前,清除那些逆反分子,立大元帅只为让他们反目,只要除掉太子,皇位还是李胡的。明日起程,你们速去准备……”

述律平看了那神秘人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低语了几句,那人立刻应声离去。

次日,述律平下旨扶先皇梓宫(灵柩)西归回京,大元帅率军镇压叛乱分子。

此令为得是,离太子拉开距离,她可以争取到时间收拾那些反对分子。

八部叛乱,听风阁的蛇组和阿保机的鹰卫两下联合百余人,趁乱冲出扶馀城,可他们没想到,述律平狠毒到令人发指,竟在往天福城去的各条路设了埋伏,百余暗卫最后只逃出三人,一路狂奔往东丹国送信。

耶律倍闻知父皇驾崩,一口气没提上来,竟给晕了过去,吓的百官急忙呼救,一边派人请王后。

“父皇啊!”

针灸转醒的耶律倍,这才哭出声来,虽然早有预感觉得再见不到父亲,可竟没想到这么快,这才分开不到半年,就已经是阴阳相隔,再不能想见了,从小崇父如神的他,心痛如绞,不能喘息。

吕不古姐弟三人看着父亲哭,全都跟着大哭起来,芸夕知道风雨将至,此时不是伤心难过的时候,虽然知道倍很悲痛,但不得提醒他:“倍,我知道你很伤心,但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啊!振作起来,蛇影说她已经开始铲除异己,兰陵王、北王兄都以遭毒手,八部叛乱都被尧骨镇压,只怕尧骨已经有心争权了。”

悲痛欲绝的倍心如火焚,听到芸夕的话赤红的双目泛起了恨意,扶起三个儿女,擦掉脸上的泪,正颜道:“我们兄弟俩谁皇帝都行,我也不在乎,可也不能由着母后这般烂杀无辜,如此下去,岂不寒了忠臣的心,还有何人来效忠大契丹国啊!”

“寒,传令听风阁所有成员,火速回国,龙凤虎豹四组向扶馀城集结,其他人员反回京都保护那些忠良之后。”

“臣遵旨!”

“朗,传旨皮室军整装待命,调五千精兵随朕前去扶丧。另外传旨:酌左丞相慕容锦,右次相耶律羽之留朝主持政务。由左大相司徒素贤及各部正使随驾奔丧,其他人留守京都,各施其职不得影响正常公务。”

“臣遵旨!”

“倍,派人去接璎王后吧!我们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京中无人守着只怕不好。”

芸夕提醒倍,这次一去肯定一时回不来的,要早做准备。

“嗯,龙杀,派人带着朕的信去斡鲁朵接萧王后回来!朗,传旨慕容丞相及耶律丞相,遇事可请示萧王后,有大事随时派人禀报朕。”

安排妥当,倍和芸夕连夜起程追赶阿保机梓宫。

而留下平叛的耶律德光也不愧是战神,以最短的时间将所有的叛乱者降服,斩杀了各部的头领将官,收编其部军队,率大军沿途护送先皇梓宫西归。

因此,德光的形象也在众臣中提升了几分,述律平趁机再次提起立大元帅为君的事,但依旧得不到大家的支持,那些跟随阿保机征战多年的老臣子,老将军们,根本就不买述律平的账,令述律平气恼羞成怒。

西归途中,述律平再次提到大元帅继位之事,南院夷离堇耶律迭里出班柬言:“娘娘,太子乃国之根本,帝位理该由太子继承,请娘娘收回另立新君之命!”

“大胆逆贼,竟敢依附东丹王朋党乱政,罪不容诛。来人,将这恶贼押入死牢,炮烙!”

让群臣没想到的是,皇后这次干脆连争持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将耶律迭里定罪,再次杀鸡儆猴。

“嘎里吉,八百里加急传旨回京,耶律迭里犯上作乱,朋党乱政,其罪当诛,抄其家产,满门处斩!”

一声令下,百官震惊,嘎里吉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走出大帐。

第五卷 第四十八章 太子回朝

第四十八章 太子回朝

在杀了耶律迭里的第三天,看着那些喋喋不休反对自己的大将们,在先皇灵柩前哭嚎不止,深海似的眼眸里闪过一丝狠毒之意,随机问道:“尔等真的想念先帝?”

众将气皇后阴毒斩杀功臣,顾齐声回道:“先皇对臣等恩重如山,岂能不想!”

述律平冷然一笑,直身坐正说道:“既然如此想念先帝的话,就应去见他!,来人,将这些忠于先皇的将军们送去见驾!”

话音一落,从大帐外冲进来数百武士,把那些将军们全部斩杀在先皇的灵柩前。

就这样,不到二十天时间,述律平就杀掉了两位亲王,一位夷离堇,上百位大将军,整个西归的大军中笼罩了一层肃杀之气。

而一路来奔丧的耶律倍,走出天福城几百里才遇上了传讣告的人。为了早日拿到讣告加快脚程,耶律倍派了几路人马,从所有能走的路线拦截传讣告的钦差。因为属国番王无召进京会被杀头。

虽然早就料到途中不平静,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埋伏,简直就是步步惊心,如此打打冲冲耽误了很多时间,等他们到达扶馀城后,人家已经走了有一个月了。

留在扶馀城接应的人早已将皇上行猎遇到巨蟒的事查清,却只查到皇上回营后就昏迷不醒,而且突然间就驾崩。

耶律倍没敢再耽搁下去,当下调集人马补充粮草水囊,连夜狂奔上路。

一月后,述律平扶梓宫达庆云山,阿保机在时就已经建造好了自己陵墓——祖陵。

述律平根本就没打算早早下葬,下旨令人在停灵殿建造了冰屋防腐,又命全皇族、贵族及内命妇全都到祖陵来守制。

在祖陵别宫议政殿第一次正式早朝,述律平以蔑视大行皇帝为由,杀了自己的亲姐姐北院太王妃,还有几位阿保机的兄妹。表面原因就是他们没提前来恭迎先皇灵柩,实际上则是他们坚决反对立大元帅为君。

紧接着述律平挟私报复,皇室宗亲,大将军耶律铎臻就因为曾建议先西讨再东征而与她的想法相左,她杀了自己的姐妹兄弟后,就找茬把他关在祖陵旁的石屋里,诅骂他“铁锁朽,当释汝!”

并以各种理由诛杀功臣和反对者,静安王耶律阿辣葛里就对述律平称制有看法,加上生性桀骜不驯,报怨先皇为何要让皇后称制,述律平借此声称:“你说的朕也想知道,不如你去帮朕传话给先皇吧!”

便又杀了两位耶律氏王爷,从住进祖陵后,天天都有以此名目被杀的大臣王爷或是家眷。

进入祖陵的第七天,耶律倍率领东丹国百官达到了庆云山祖陵。

“龙杀,你带将士们驻扎在山外,听候命令!其他人随驾入陵!”

山外耶律倍提前让自己的兵马止步,不给别人留下口食,换了孝服直奔祖陵。

早有探子回报,说太子回国扶丧,百官听闻太子回国,暗暗为太子的命运担忧,不约而同地到山外迎接太子。气的述律平大骂不已,但也没办法阻止他们,毕竟自己再能杀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何况太子本来就是国之储君,这会儿他们自然要给自己找靠山,想到这里,述律平冷笑道:“哼嗯,太子,既然如此就别怪母后心狠了,你不死母后心难安呐!”

密召李胡转告神秘人开始行动。

而风尘仆仆的倍和芸夕,带着吕不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