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站在坪中,望着玩耍的儿子,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里中有位老妪,不顾他们夫妻二人说得当兴,走了拢来插言道:
“你们这儿子不像是荒僻农家出身的,心智超群,是你们岳门的福孩儿,岳门还有福至。”
“福?哪里来的福?生下来就是个苦字。三朝洪水,把我们母子漂到麒麟东村,那里的人见了我儿饿得奄奄一息,人人都说:‘这孩子若求活了,大河滩上的干鱼都会复活。’”姚氏把三朝之苦,又诉了一遍。
忽地过了几月,到了宋徽宗崇宁五年 (公元1106年) ,不觉立秋,一日晚,姚氏对岳飞道:
“明日是秋社日,娘带你去赴社会。今日早早睡觉,明日也好早早起床。”
“秋社日是什么日子?”
“秋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社庙大备酒肉,施呈吹箫打鼓、踢球放弹、够拦傀儡、五花爨弄诸般戏剧,献与神道。不论男妇儿童,人人都会去看戏,喝社酒、吃社肉,大家笑耍取乐,好不热闹!”
“好!明早我若睡忘记了,娘,你要记得叫我起来。”说完,岳飞就钻进被窝里,把眼睛闭了。
次日,雨过天晴,孝悌里静谧而优美。岳员外早起梳洗,赶去庙里和几位父老忙于主会。出门前,姚氏正在梳洗,岳员外给姚氏头上戴了朵鲜花。
“娘,秋社日女人要带花啊?” 岳飞靠在姚氏身上问道。
“节日都带花,助喜庆。”
姚氏梳妆完毕,带着岳飞出门去土地庙玩耍,一路时抱时牵。行至庙前,只见诸戏热闹精彩,观者真是人山人海。
小孩子哪里看得见?姚氏只得把儿子抱得高高的。毕竟三、四岁大的孩子,姚氏渐渐抱得手软,勉强抱起,岳飞感觉好不舒服,在坏中扭来扭去,不得舒服,双腿几弹,欲滑下地来。姚氏只得顺势把儿子放在地上,自己依旧看得入神。
岳飞看见地上有几个数字,便蹲下伸手指着,一一认了起来,认完了又开始满地找字认,渐渐走得离姚氏远了。姚氏平时娇儿不离膝,此一时贪着看戏,却也没大留心看顾幼孩。
一些不法棍徒亦混其中看戏。他们专一趁着热闹时节,在人丛里做些扒钱拐人不本分的够当。此时,一伙三四个人,见岳飞身边没有父母大人,独自玩耍,遂起了歹心,要拐他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子拐去贩卖也值好几贯钱,又见他手足上各有金银钏镯,更不得轻易放过他?
那伙人欺他是小孩子,微笑着脸向岳飞走近。岳飞年纪虽小,心里煞是聪明,晓得这几个人是拐子,趁闹里来拐他的。岳飞看见他们,却惊得倒退了两步。那伙人见他乖觉,恐他啼哭,被大人发觉,又故意不把眼睛看他,却渐渐靠近他。岳飞回身,极力向姚氏惊奔而去,一口气跑去母亲的膝下,抱住母亲的腿,回头望着那几个人。那几个贼人自知不成,立即散去了。
见儿子被几个雕儿手盯上了,姚氏一把将他抱起,摩着他头:
“乖乖,你不要惊怕。”
口里如此说,心里好生后怕,惶着脸不住地左右看顾。
众人围了上来,惊奇道:
“这么大的场合,满场多有面生的人,在这周围来来往往。他如此年幼,怎地能识别出单单这几个人是拐子?神哉!”
“那些拐子,手段好高。他们混在人群中,专一设骗,坑害人家儿女。失事的远不止一家。有十四、五岁的男孩被拐走远卖他乡,终身回不得故里的;也有十七八岁的良家女子,被拐走轮奸转卖为仆妾的,如此情状还不在少数。我们大人没识别得出。却被这个三四岁的孩子识破了。奇哉!”
过了月余,姚氏只觉得喜食咸酸,时常作呕,一连三个月经脉不举。岳员外知是妻子得孕,惊喜道:
“你今四十,癸水该衰之时,为何又得起孕来?真是异事。”
姚氏也自惊奇:
“难怪都说我儿子是个福孩儿!”
腹中胎儿渐渐长大,邻里妇人望着姚氏的孕腹,都说是个男孩,是岳飞招来的弟弟。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节 喜啖香粽
崇宁五年不觉过去了。新年是徽宗登基第八年,改元大观。
大观元年丁亥(公元1107年),才吃过元宵,不觉院中榴花盛开,又见溪池畔菖蒲飘散清香,地头艾蒿随风摇曳,忽地节届端阳。岳家早已备好了菖蒲酒,以备端阳节欢饮。
夏五月初四日,姚氏早起,泡好了豆子、糯米。又取出针线,坐在天井边,与王氏和女儿们一起缝制香囊。备好香囊,吃过午饭,一家人洗的洗棕叶,抬的抬案桌,搬的搬凳椅,端的端米盆,齐聚在中庭裹粽。岳员外取来几把剪刀,放在桌上,大家围着桌子,剪起了指甲。剪完洗了手,围着米盆,一齐裹香粽,有以艾叶浸糯米裹的“艾香粽”,有果脯入粽的“蜜饯粽”,还有肉作馅的肉粽。
王氏偷偷包了一串杨梅馅九子粽;每个一口大小,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低声念念有词道:
“粽子、粽子,吃了粽子,多得儿子。”
包裹完毕,又将粽子放在锅里,先武火后文火,煮到半夜方透熟。
次日端阳,天气清明。岳员外早早起来,待女儿们把备好的菖蒲艾叶并几枝石榴花缠扎成束,登梯悬于门首。
姚氏、王氏整备了一桌大大的酒席,摆在那棵喜鹊欢叫过的大石榴树下。兰汤沐浴后,大人小孩鲜衣净袜,佩带香囊,集在庭院的石榴树下,饮菖蒲酒啖香粽。岳家讲究敦亲睦邻,姚氏打发孩子们给里中孤寡送些粽子尝鲜,又请来僧氏母女,共庆赏端阳。族中孤寡,先请入席。
姚氏按宾主、前晚、大小、长幼之序,先各斟了一盏酒。
岳员外端起酒盏,随口吟了一句诗:
“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饮菖蒲。”
“错!不是饮菖蒲,是啖香粽。”岳飞更正道。
原来,这岳员外喜欢自谑谑人,自娱娱人,把一句端阳名诗改来吟诵,原诗为:
“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
吟毕,岳员外抿了一小口,还未下喉,只听得岳飞问道:
“爹爹,为何端阳节要饮菖蒲酒?”
待吞下去,岳员外道:
“因菖蒲有蒲类之昌盛者之誉,又有令人长生之功效。”
姚氏在食架上解粽,先宾后主,先长后幼,挑了个大的,解下剥了给巧儿,又取下几个放在僧氏碗里。王氏则在食架上取出那串九子粽,将九个粽子全剥了,放在姚氏的碗里,姚氏欣然夹起一个,放进口中,边嚼边解下一只香粽,剥了放在岳飞的碗里,岳飞最后得到粽子。
岳员外夹起粽子,终于把这句端阳名诗正吟了:
“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
“为何今日要吃香棕?”岳飞问道。
“因为今日是端阳节。”四娘抢先回道。
岳飞睁大眼睛问道:
“为什么今日是端阳节?昨日为何不是,明日为何也不是?”
“因为今日是五月初五日。”几个哥哥故意逗乐道。
“我问的就是为什么五月五日是端阳节?”
大家知道几个哥哥在故意逗乐,觉得好玩,便加入其中,抢答道:
“因为今日有石榴花开,有艾蒿和菖蒲,还有棕叶可以果棕吃。”
“昨天也有石榴花开,有艾蒿和菖蒲,还有棕叶,为何昨天不是?”岳飞尚在年幼,不解何为取笑逗乐,很不高兴他们的回答。
待言笑已毕,众人见岳飞被愚笑得有些生气,故做正经问道:
“我们这样作答,你不满意;那样作答,你也不满意,你到底问的是什么问题?”。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节 汩罗之遗风
大家一并戏耍小孩,有的虽没掺言,却在助笑。只有岳员外在念完那两句诗词后,一直默不作声。
“我问的是两个问题,”岳飞遂望着岳员外问道:“爹爹,为什么五月五日是端阳节?为什么端阳节要裹粽吃?”
“这样小的孩子,思路却甚是清楚。”岳员外故意慢吞吞地嚼着口里的粽子,掩饰内心的喜悦,待吞下后,道:
“国人五月初五日吃粽,乃汩罗之遗风也。”
说完,又小饮一口,把五月初五日端午节的由来,细细道来:
“五月初五日是楚国贤臣屈原的忌辰。一千三四百年前,楚国贤臣屈原,面临亡国,又因遭人诬陷,被剥夺报效国家的权利,痛苦不堪,终日行吟泽畔。如此捱到五月初五日,悲愤不已,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尽。在江边浣衣的农妇发现后,即刻奔告村里。时百姓大有敬贤之心,人们无不争先恐后,驾舟奋力追赶拯救。他们追至洞庭湖,到了长江入江口,仍不见踪迹,确认屈原已死去。因彼处是鱼米之乡,时江湖里的鱼又大又多,有的大得如小舟,多得在江中挤挤挨挨的。楚人担心鱼虾吃掉屈原躯体,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期喂饱鱼虾,保全完尸。明年,居住汩罗江边一农夫,梦见屈原对他说,阴间一如人间,种种不平,他三天两头挨饿。。。。。。农夫惊觉醒转,摇醒妻子,将梦中情景,与妻子说了。此日正是屈原的忌辰………五月初五。夫妻二人赶紧出门,广告远近居民,荆楚各地的人们便竹筒装满糯米,放在锅里煮熟,称为‘筒粽’,将‘筒粽’投入江湖,为屈原解饥。为了易于煮熟,渐用粽叶代替竹筒裹米,称为“角黍”,就是今日的粽子。夏五月,南方天热,采完棕叶,裹煮香棕,流汗不止。人们惟恐身体不洁,对贤臣不敬,又用艾蒿和菖蒲煎水洗澡,穿上干鞋净袜,把角黍装在竹蓝内,挎着登上龙舟,竞相划向江心,把粽子投入江湖中祭奠。自此,又成竞渡之习。此后,这一习俗风行全中国,家家裹粽,庆贺端阳。”
岳飞听得入迷:
“爹爹,再说一遍。”
“明年这天再说。”
岳飞问道:
“我家的香粽与汩罗江香粽是一样的吗?”
“我们家里裹的粽子比不得汩罗江香粽。汩罗江畔的香粽,那才是最正宗的,堪称天下第一棕。传说每值端阳,汩罗江畔粽子飘香百里;汩罗江上,龙舟竞渡,纵横如飞。。。。。。”
姚氏言未尽,岳飞又问道:
“好不令人向往!我们可不可以去汩罗吃香粽,看龙舟赛?”
众人听后哈哈大笑:
“你快去竹园和大雁打个商量,请求它们带你去那里。”
姚氏见众人没个正经,一味拿孩子取笑,解围道:
“彼处是渺渺茫茫遥远的去处。我们河朔人不可能去那里。”
“汩罗在哪里?汩罗离我们汤阴多远?”岳飞问道。
“我们在北方,汩罗在南方,有万水千山之隔。”
岳飞又问道:“万水千山之隔,究竟有多远呢?”
“远得连做梦都到达不了那里。娘活了四十岁; 就不曾梦见过那里。”
岳员外在旁补充说道:
“盛传那里是鱼米之乡,我们孝悌里做远客的,有跑契丹黄龙府经商的,也不曾有人去过汨罗,就是因为路太遥远。”
岳飞沉吟了半晌,口里冒出一个意外的问题:
“陷害屈原的人,叫什么名字?”
“哎呦,”众人俱觉好笑,“谁还记得他们?你就会调笑哩,你是嫌我们今日笑得不够吧?”
姚氏却一板正经,说道:
“你们真地不要笑,这里面还有个做人的大问题。那些陷害别人的人,虽说谋得一时恩宠富贵,风光虚荣好些时日,可是身后也不再有人记得他们了,只有屈原永垂不朽。所以,做人还是要做好人。”
“哪样做才算好人?” 孩子们问道。
姚氏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做人,要像我们竹园的竹子那样,笔笔挺挺有正气,猗猗森森有劲节。平生不要做皱眉事,晚来睡觉才安稳。”
大家正说得热闹,吃得欢然,忽然岳飞望着二门,惊喜不已。
第五节 大理寺是什么东西
“王河朔来了!”只见岳飞从椅子上滑下,向王河朔跑去,拉着他直往他的座位走,道:
“快来,快到我这里来。”
姚氏早已添上碗箸,岳员外又搬来椅子,只听岳飞指着身旁的空处喊道:
“放在我这里。”
岳员外把椅子添在岳飞旁边,让王河朔坐下。
姚氏挑了各种口味的香棕,堆在一只碗里,放在王河朔面前。王河朔双眼望着姚氏,摆着手道:
“不要让我娘晓得,我在你家吃了棕子。”
“不会。你只管放肆吃。”
王河朔拿起箸,吃着粽子,高兴得不停地找话说。吃着吃着,他凑在岳飞耳边轻声问道:
“你家粽子这样好吃,你娘怎地不要你‘吃细点’?”
“吃细点?吃细点是什么意思啊?”岳飞没有听懂,反问道。
“吃细点,就是少吃点,不要尽情吃。”姚氏道。
岳飞问王河朔道:
“我娘为什么要我吃细点?”
“我家里一有好吃的,我娘就会要我们小孩子吃细点?”
王河朔为何说这话,大家有些不大明白,望着王河朔看:
“你娘怎么会让你少吃?”
王河朔为何说这话,只有僧氏了解得最为深切:原来王河朔的母亲不是个勤俭营家的,单靠男子出外营生,无一别图,无一别业。一年到头,除了喂养三五只鸡,菜园里栽几颗蔬菜,栏里不养猪,坡上不放羊,端五不裹棕,十五无元宵。屋前屋后;杂草丛生,也不曾种棵果树;塘里淤泥积得岸平,也不思量养条鱼。终年吃点寡饭,不见时新果品。偶得可口菜倄,蒋氏就使劲要小孩少吃点。虽然孝悌里王氏也算是个巨姓人家,王河朔这一支人家,起初分得不少家产,却渐渐家道艰难,成了个破落户。里中有热心的,曾指着屋前屋后说,这里可以种瓜,那里可以种豆,都落得自讨没趣。那僧氏刚来时不知深浅,一日,天气晴朗,她被蒋氏叫去洗被套床单,见王家屋旁长满杂草的隙地很可惜,说:这儿栽几颗南瓜苗,那儿栽一排丝瓜秧,到六月夏天吃都吃不完,藤蔓还可以灭些暑气哩。蒋氏满面挣得通红,怒色道:
“这个不用你教得,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一句话,把她推得老远。
平日,僧氏言行有度,从不多嘴多舌,此时,在孩子面前更是忍住不说。
王河朔因有粽吃兴奋,将家中之事,如坍河一泻,倾在桌面:
“我家一有好吃的,我娘就要我们小孩吃细点。一次父亲带回猪肉,烧了一大钵,我夹了一大块,很快吃下,又伸手夹了一大块,我娘眼睛一瞪,厉声道:‘吃细点。’”
王河朔边说边学着妈妈的样子,滑稽好笑,逗得小孩子家大笑。见大家笑,王河朔自己却不好意思,把头一偏,也跟着大笑起来。
岳飞笑得手舞足动,不想衣袖在箸上一兜,扑碌地将碗盏打翻,滚在地上碎了。
“啊也!儿啊,放仔细点唦。”姚氏说着,便弯腰边捡碎片。
大人都附和道:
“岁岁(碎碎)平安!”
王河朔很奇怪,又问岳飞道:
“你娘怎地不骂你?换成我娘,骂我猪胚,我不赶紧求饶的话,她会打死我。”
散席前,王河朔摆着手,叮嘱大家道:
“千万不要让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