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代说岳:岳飞真传-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

  两人复上桑树采桑,直到姚氏喊吃午饭,方才回家。

  李娃自入婆家,生怕公婆嫌憎,“勤俭”二字上甚谨,朝晨起早,晚夕迟眠,日日如此。

  转眼春夏之交,正是种稻之时。一日,岳员外举家出去很远的地里翻地,岳飞牵了头牛犁地,李娃想:

  “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便背把锄头,一同下地。岳飞在前面犁,李娃跟在后面,举着锄头要平整土地,只听得岳飞道:

  “爹不许边耕边锄。你跟在我的后面拾些猪草野菜吧。”

  李娃一看,锄地的家人,俱上旁边昨日犁过的地里去整地了,纳闷道:

  “为什么不能边耕边锄?”

  “因为泥土刚翻开,会有很多蚯蚓被翻出来,马上整地会把蚯蚓锄断的。”

  鸟雀在他们头上附近,时而起飞, 时而落下,等着机会啄食蚯蚓。姚氏锁门闭户来迟了一步,她手里提着一个布包,看到刚翻开的泥土里有不少蚯蚓,姚氏怜蚯蚓被吃,又怜乌雀无食,打开布包,把准备好的粮食,撒在地上喂鸟雀。

  李娃心里不由好生感慨:

  “娘; 您真的好慈悲。”

  姚氏道:

  “一草一木,都是上天生命。”

  上午过了一半; 姚氏便告辞回家做午饭。午饭时分,姚氏和小儿子岳翱把饭送到地头。姚氏先给李娃递了一份,再把饭盒递到各人手中,自己便半跏半依地坐在田头,神态闲适,望着家人吃饭。

  李娃端着饭盒;问道:

  “娘,您自己吃过没?”

  姚氏答道:

  “娘在家里已经吃得很饱了。”

  李娃打开饭盒; 发现自己的饭里,有两只香喷喷的鸡腿。望望丈夫和父亲,以及家里其他亲人的饭盒里,只有几块鸡骨肉,李娃望着姚氏,问道:

  “娘; 您自己吃过鸡肉没?” 

  “吃了。好大一只鸡; 娘在厨房里,边做饭,边吃,吃了好多鸡肉,都吃伤了。” 

  岳翱满脸稚气,道:

  “娘没吃,她就把早餐留下的残汤剩羹煮着吃了。” 

  岳飞严肃说道:

  “娘,您把自己弄得这般苦; 我很生气。”

  岳员外宽慰儿子、儿媳道:

  “我们老人不需要吃好。好的吃下去,也是浪费。”

  “你爹说得对,年纪大了,吃肉不消化。”

  李娃不忍独享,举家异口同声劝李娃吃下。见大家心里贵重她,不觉感动得哭了。此时,李娃确信这家人是天下心地最善良的,平日种种猜测与担心,如冰消融。

  过了一年余,李娃生了一子,正直六月,久不下雨,田中纹坼,禾苗尽槁。只有一轮红日炎炎照,哪见空中雨云密密布? 急得百姓日日求雨,祈祷之歌,不曾绝声。

  长孙出生当日,岳员外道:

  “眼下若能兴云致雨,就是造福一方百姓,长孙取名云。”

  古时繁体云字,正是雨字头。一个云字,既有云又含雨。

  岳飞夫妇听了大惊,岳飞道:

  “一年前,我和孝娥就给孩儿取下这个云字作名了。”合家叹异。

  时值宣和元年己亥(公元 1119 年),六月初五日。

  岳云,字应祥,号会卿,在岳飞十七岁,李娃十九岁时,在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岳宅降生了降生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节 宣和美人
正值一方百姓呼风风不来,唤雨雨不至之际,官场的一股饮酒狎妓之风,吹得正炽。酒席上攀比的是春方,你说你的是百肾春药;他说他的是万肾春药。你说你能拥个娇滴滴青楼,昼夜盘弄;他说他能夜战十女,金枪不倒。酒桌之上,倾心之谈,不过是说自己怎样的得宠,怎样的有权,想升官发财的,如某人某人,无一不走他的门路,口若悬河地夸耀一番。待炫耀者夸得满足,席上也有直言不讳的说道:

  “千恩万宠,比不得聂婆婆的恩宠,天下没有她办不成的事。什么蔡太师、童太尉,哪个比得过她?”

  听众无不附和。就连炫耀者本人也不得不承认:

  “那确是,跟她比不得啰。”

  以上成为徽宗朝酒席谈话的模式,朝野莫不如此。

  话说这聂婆婆不免恃宠生傲,连宰相蔡京也不十分放在心上。见童太尉是个宦官,更不放他在她眼里。

  一日逢节,秦桧王氏上童府拜节,童太尉设宴款待,三人一起饮酒。聂婆婆不屑童太尉的事情,王氏听到些风声。酒席上,王氏问起聂婆婆,童太尉骂道:

  “什么东西?不就是个暗娼。”

  又拿她没法,只是生气。

  王氏沉吟半晌,说了句黑话:

  “推了这牛!”

  “推牛”就是结果性命的意思,谁敢结果聂婆婆的性命?二人一听,吓了一跳。

  “不动她根毫毛。死,也是她自尽。”王氏授计与秦桧,“烟花巷里,吹弹歌舞,无不尽善的娇艳少女,怕少了宝。找个把来,皇上见了,必为新欢。到时候,冷落她聂婆婆不死。”

  童太尉猛拍桌面,往椅背一靠,道:

  “妙计!”望了秦桧一眼,“有智妇人,赛过男子。”

  秦桧见童太尉赞同,来了兴致,道:

  “我去找周邦彦,叫他物色个开花美女,男施女受正当时。哈哈!叫他作些好曲,写些绝句,把她弄出天大的名声来,皇上闻其大名,必生爱慕之心,岂不移情别恋!”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当红词人。其词绮丽绝伦,其曲靡靡销魂,京城歌妓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

  他曾官太学正。时为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

  此时秦桧正是太学正,当晚以给老前辈拜节为由,亲上邦彦府上。礼毕宾主坐定,秦桧倾身说道:

  “老前辈,你在太学造就的辉煌,晚辈望尘莫及。”

  “哪里,哪里。”秦桧一声“老前辈”, 邦彦也晕糊了,谦虚个不住。

  “比如说迎来送往这一项,我太学里,侑酒的歌姬,没得个装相的。生得整齐的,吹弹歌舞,并不尽善;能歌善舞的,生得又不整齐。太学酒宴极多,晚辈因此时常失礼。晚辈自己毫无办法,乞老前辈择个娇艳绝代的小娘子调教,日后把来侑酒,既解晚辈的难处,对太学亦是个大提升。”

  人在得意时,亢旱自有水来,只听得邦彦说道:

  “足下来得正是时候,半年前邦彦正好看中一个,年方十四,正值开花之年。东京城内开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因夫妻双亡,这小女被一李姓歌妓收养,便改姓李,李家称她美娘,我嫌它与没娘谐音,又见她纯洁得如佛门弟子,便给她取了个艺名,叫李师师。”

  “绝好名字!晚辈可否有幸一睹她芳容?”

  “足下明日方便的话,明日就带你前去。”

  明日,秦桧带着画师,如约与邦彦去了李师师家。到了门口一看,李氏是个小小的门户人家,一家指望着这个师师做花魁,当摇钱树养着。进门看时,秦桧眼睛都直了,暗暗叹道:

  “恰似徽宗皇上瘦金体!”

  定下神来,对邦彦道:

  “就是她。”

第二节 拏云握雾
一日,正值夏秋之交,徽宗皇帝卸龙衣,解玉带,与臣扮作白衣秀士,二人一道出了朝门,私行街市。

  行至一热闹所在,见一老妪在青伞下卖凉茶,徽宗皇帝饶有兴趣道:

  “喝碗饮子去。”

  二人在凉伞下茶桌边坐下,臣对老妪说道:

  “上一杯紫苏酸枣味的,再来一杯薄菏味的。”

  那卖茶老妪应答不迭,顷刻端上两碗凉茶,放在各人的面前。徽宗皇帝品了一口道:

  “好饮子!”

  听到客人赞茶,那老妪道:

  “虽说我这是个露天茶肆,方子却甚古老。祖传的,和大宋朝廷一个年纪。见证大宋八代皇帝啊!”那老妪越说越来劲,细数起来,“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如今的道君皇帝。”

  道君皇帝就是徽宗。

  缘何称徽宗为“道君”?原来徽宗天子慕仙好道,道录院遂册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这一年是政和七年(1117年)。

  道君皇帝听着觉得好笑,仰着头,放眼望去,酒楼林立,百肆杂陈,招牌幡幔,目不暇接。收回目光之际,又见伞沿下面挂着一块招牌,上面的“香饮子”三个字,歪歪斜斜的,问老妪道:

  “老人家亲手写的?”

  老妪指着旁边几个光脚赤膊嬉戏的孩子道:

  “我写不拢来字的。是那个大孙子写的。他也只是把字写拢来了。”

  “小孩子写得这样,已经很好了。”

  “讲字写得好,要数当今道君皇帝。他独创的道君瘦玉体,字字如天仙。”

  “是叫道君瘦金体。是金不是玉。”臣更正道。

  “大人有所不知,玉比金贵,叫它瘦金体,马虎了它。叫它瘦玉体,才最妥贴。”

  “你见过道君瘦金体?”臣问。

  “不用见,天下人人皆知。”

  徽宗只是微笑。

  老妪见徽宗宽衣博带,气象雍容,心想:

  “他起码也是个士大夫,必然写得一手好字。为人又和气,不如求他重写肆牌。”

  老妪便笑着求写肆牌,徽宗应允,老妪在前面书画店,借来笔墨砚。徽宗拿起笔,蘸了浓墨,手腕几旋,早写就了 “宋香饮子”四字。徽宗谑笑道:

  “生意不好,不要怪我。”要起身付钱离开,老妪拒不要钱,臣只得作罢。臣指着那笔墨砚道:

  “我们正要经过那书画店,我代你归还去。”

  二人行到书画店,只见店里正在热卖一美女画像,绝色美女秦妙观的画像压在她的底下。二人仔细一看,画中人儿,美得叫人心旌摇曳,又见那赫然标题“玉女瘦如金……李师师”,臣自觉脸红,又见徽宗目瞪口呆,便向店主打听画中女子,却问得巧妙:

  “秦妙观的画像,怎么被这无名女子的画像压着?”

  秦妙观是当时东京的名妓,天姿出色,画工最喜欢画她的像去卖,她的画像很畅销。

  “大人有所不知,秦妙观半年前,就已过时了。”店主指着李师师的画像说道,“而今东京最受追捧的就是这个女子,此女子名叫李师师,住金线巷,色艺冠绝。大人不晓得,她那两只手,偏会拏云握雾。那些富贵郎君,甘愿为她使钱,使得七零八落。如今李家在金线巷里,扩建起了所很大的宅子。。。。。。”

  二人一路走去,家家书画店莫不如此。

  徽宗美女见得多了,回到大内,没几天也就把那李师师淡忘了。

  忽一日,童贯报说女真来聘,徽宗一听女真回访,真是喜从天降。

第三节 非常之遇
话说徽宗朝廷关注女真,始于马植的收复燕云之策,此策萌发徽宗、童贯君臣窥复燕云之思,然并未有实际的动作。

  马植的收复燕云之策的本意,是趁人之危,攻取燕云。然而徽宗、童贯将此策变成了“结好女真,夹攻辽国,以复燕云。”

  马植害怕引狼入室,反对联合女真抗辽,谏言道:

  “若使女真入关后,必轻侮中国,为患甚大。”

  大宋群臣一听说夹攻辽国,收复燕云,借口轻开边衅,极力反对。徽宗、蔡京、童贯心里明白:时饮美酒,宿名娼,朝野成风,大臣们贪生怕死,想作为的十之不足一二。他们不顾群臣反对,坚持遣使赴女真谈判。只可惜他们的勇气建立在对女真人的依赖之上,这给大宋带来靖康之耻,也给马植埋下灭身之祸,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大宋“结好女真,夹攻辽国”之策,始于宋政和七年(1117年)七月,辽蓟州(今辽宁全县)汉人高药师、曹孝才及僧即荣等率其亲属二百余人,乘海船渡渤海,欲往高丽避乱,因遭遇风浪,漂至宋界登州驼基岛。当地官员询问辽东战局,得知女真斩高永昌后,原渤海汉儿群聚为盗,契丹不能制。女真军趁乱攻契凡,夺其辽东地方,此时已过辽河之西。

  宋知登州王师中将此情报,申知朝廷。徽宗大喜,急召蔡京、童贯等商议,决定结好女真,联合对辽。当即密令童贯与蔡京选派得力将校,以高药师为随行向导,携天子密札,以买马为名,乘兵船浮海赴女真,探问虚实。

  这一行十数人,渡过渤海,抵辽东登岸后,望见女真哨兵林立,杀气腾腾,过往行人皆受盘剥,又听高药师说女真兵残忍,心惊胆战,不敢近而回。

  徽宗心有不甘,命童贯继续负责同女真联系通好之事。童贯则令王师中继续遴选智勇能吏渡海使女真。王师中向童贯推荐了武义大夫马政,率精通女真语的翻译官呼延庆,了解辽东风土人情的随行向导高药师,以及禁军中的得力将校七人和士兵,共计八十余人。八月中旬,自汴京出发了,由登州刀鱼寨下海。九月底,抵达辽东海岸。上岸,不由分说; 女真军将马政一行绑缚起来,押往皇帝寨发落。

  马政一行在辽东北行了一千余里,抵达涞流河(松花江支流)边的皇帝寨,见到了女真酋长阿骨打。

  马政即禀其来意道:

  “先是贵朝在大宋太祖皇帝建隆二年时,常遣使来买马。今来主上闻贵朝攻陷契丹五十余城,欲与贵朝复通前好。兼自契丹天怒人怨,本朝欲行吊伐,以救生灵涂炭之苦,愿与贵朝共伐大辽。虽本朝未有书来,特遣政等军前共议。若允许,后必有国使来见。”

  阿骨打留下使者中登州小校王美、刘亮等人作人质,而派遣派渤海人李善庆、熟女真人小散多、生女真人勃达三人为使臣,赍国书并北珠、生金、貂革、人参、松子为贽,同回国宋使马政一行,来大宋还礼报聘。以探访宋之虚实底细。

  马政一行历经艰辛,受尽屈辱,不辱使命,于宣和元年(1119年)带领女真使团到达汴京。

  徽宗宣谕由蔡太师接见女真使节。是夜,徽宗举行盛大国宴。召有十数位歌妓陪酒插趣。她们穿梭送酒,轮番站着歌唱,唱的皆丽词艳曲。唯独新人李师师只顾送酒,并不开腔。宾主酒至半酣,正当一些饮酒者与歌妓谑浪狎昵之际,负责酒宴礼乐的邦彦,给师师递了个眼色,她便妖妖袅袅走到空阔处,唱了一只极锁心的曲儿。歌词之美艳,曲音之靡靡,罕以为比。

  顿时,宴会大厅静若空城。扭头看时,只见一女子螺点眉峰,满腮红晕,犹如桃花婷婷立;莲步轻稳,斜露笋指,逞着风流。徽宗看得失魂荡魄,如痴如呆,连眼珠不能动了。邦彦暗处拍掌喝彩,惊醒痴醉人,一齐呼应,一时轰动。

  宴会散去,徽宗仍心念此女,为之意乱情迷。 。 想看书来

第四节 相见恨晚
徽宗身边的宠臣,哪个不精于察言观色?徽宗这光景,他们无不看在眼里。童贯不想卷入此事太深,只是装傻,醉眼呆呆,面无表情。

  时女真尚是夷蛮,女真使节并不谙外交礼仪,在童贯安排他们观揽东京夜景时,他们才想起把国书递交童贯。童贯携书紧急求见徽宗。徽宗开启一看,这封女真人的国书是对马政随带的国书的回应,书上用汉字写道:

  “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得者有之。”

  因女真人并没有文字,此国书由完颜阿骨打口谕,大儒生杨璞书写。

  看罢,徽宗抬头问童贯道:

  “上次我大宋带去极北的国书,写了些什么?”

  “那封国书略曰:‘窃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