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祭山河-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基本上每一次中日两军大的交战中,日中伤亡人数的比例大多在1∶5——1∶10之间,即:死伤一个日方战斗人员,中方要付出5个至10个战斗人员的沉重代价。
  从抗战时期中日两军的质量看,大约1个日军的战斗力能抵5——10个中国士兵。除武器的因素外,军事素质相差悬殊。日军士兵都经过严格的军事战术技术训练,战斗意识强,各级指挥官均出自军校,自陆军小学到陆军大学的军官比例很大。
  中国的士兵均出身农民,绝大部分抱着当兵吃粮的雇佣意识,战斗的意志不强。二十九军的军官绝大部分行伍出身,在军阀混战中提拔起来,虽然战斗经验比较丰富,但过去遇到的对手均为不分仲伯的国人,在长城抗战之前尚未遇到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意识很强的对手。
  军官的指挥水平带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个人的性格特征,教育士兵的指导思想非常陈旧,二十九军的士兵课本就是四书五经,孔子的哲学是治世哲学,用于对付外国侵略者颇为迂腐。
  宛平城,只能说是处于风口刀尖,火炉架子上。
  吴德不知道是自己到来的蝴蝶效应,还是自己的对“卢沟桥事变”的了解不够,在吴德的印象中宛平城的驻军长官不应该是团长吉星文吗?怎么会是金振中营长呢?吴德很有些自怨,早知道会来到这里,自己干吗不多了解了解“卢沟桥事变”,现在自己只知道是二十九军在这里跟小日本死掐,最后还败了,知道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壮烈牺牲在这场战事,但却不知道二十九军打了多久,伤亡多少人,二十九军后来又怎么样。唉,抗日英雄的事迹特别是国军抗日英雄了解的太少太少。
  下弦之月,衔在西山边上,黛色笼罩,滔滔大河冲出峡谷,如银蛇蜿蜒,至桥下奔腾东去。这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
  过往商旅,文人墨客,升迁或谪贬的官宦或寄情山河,或感慨人生短促,或叹息旅途艰辛,或留墨或留诗,已经形成卢沟文化现象,光以卢沟桥为背景的诗流传下来就有几百首。
  见证我中华沧桑七百年的卢沟桥啊,你可知道,英雄的中华儿女即将把满腔报国热血挥洒落在你的桥头,以血肉之躯卫我中华,驻我中华长城,血祭卢沟桥!
  请保佑我们。
  

第三节 绑腿的好处
绑腿的好处:
  1、打了绑腿后开始有不习惯的腿肚子涨,几天后感到很舒服,特别是在登山时感到小腿不酸累,有防止血脉下积而引起的涨疼;
  2、山地行军,山虫蚂蝗随时顺着裤管爬进去咬吸,打了绑腿后至少让它多爬好几里地(虫虫的路途),且有效防止荆棘树枝刺扎与牵挂;
  3、如果负伤骨折三角巾急救包不管用时解下绑腿布起到固定骨头的作用;
  4、在遇到山岩陡坡需要攀爬降落时将几根绑腿布连接绞成绳索作牵引用;
  5、如果有战士负伤无担架后送时,砍两长两短的树枝将几副绑腿布制作成简易担架;
  6、有幸抓到对方的倒霉蛋将绑腿捆个结结实实,保管他解脱不了;
  7、有遇到需要捆扎的东西那绑腿布是有效的替代物
  以上是本人再经过观察、询问、尝试检验后得出的最终结论,望各位长官批评指正,致此,敬礼,军训团三大队三分队学兵吴德,1937年6月10日。
  吴德停下笔,叹了一口气,总算可以交差了。其实吴德对于绑腿这玩意一直很不感冒,在吴看来“绑腿”对运动本身并没有什么帮助,相反的会阻碍血液的流通,对运动起负面作用。如果说“绑腿”对运动本身有什么帮助的话,那么现代也没有看到的哪个奥运(竞走和长跑)健儿们绑上“绑腿”吗?!现代军队也没有见有哪家裹绑腿的,军靴不比这好的多吗,不就是因为物资不足,中国部队穿不起军靴等高档护具吗。有必要这样吗?不吃不喝关了老子三天,还要我下连来体验绑腿生活并写份体会上去,真是小题大做,吴德心里很是郁闷,虽说自己也很想到前线部队来,但被赶小鸡似的赶过来,吴德心里可有不少意见。
  那是在半个月前,宋哲元军长前来看望军训团官兵,本来是件好事,1600人齐刷刷一个方阵,40*40,整整齐齐,干净的篮色军装,背后的大刀红绸带随风飘舞,宋哲元军长很是满意,一大队二大队就不说了,连这个全由学生组成的三大队都有了一定的气候,宋军长带着几个将领绕着方阵走了几个来回,正打算着表扬表扬这群学生,一阵风吹来,只见方队前排有名战士的绑腿散落,在胸前随风飘舞,宋军长有点恼了,正打算过去教训教训他,又是一阵风来,那战士脚上的绑腿很干脆的飞到宋军长脸上,黑乎乎的一条,也不知道多久没有洗过,宋军长火了,走过去狠狠的踹了那战士几脚,再是一通狠批,本来也没有什么,没有想到那站的笔挺的小战士嘴里还小声嘀咕道:“这也不能怨我啊,鬼才知道绑腿这么难打,绑腿有什么用,搞的跟老太婆的裹腿布样!”,宋军长大怒,把这么重要的装备当成是老太婆的裹腿布?!立马下令关这名战士三天禁闭,饿他三天,然后下连队锻炼,一个月内没有弄明白绑腿的作用再接着关!旁边的佟副军长跟张教育长还没来的劝说,事情就这么订了,那名战士当场就捧着他的裹脚布进禁闭室去了。
  不用想那名倒霉的战士就是吴德,他当时也懊恼不已,干吗当面顶撞领导呢?硬生生的给饿了三天,一点脾气都没有,老老实实的来到三十七师一一○旅二一九团第三营报道,金营长就把他分配到了9连。不过他到现在还是没有裹上绑腿,不是他死不悔改,也真不能怪他,裹个绑腿也不是那么见不得人吗,只是因为吴德不知怎么的就是受不了束缚,裹紧了两腿红紫,裹松了就会脱落,绳子都能绷断,松跨下来的绑腿摔了吴德N次。不管怎么弄都影响运动,就算是老兵帮他打的都没有用。
  几位上级都没什么好办法,再看到不打绑腿的吴德健步如飞,战术动作比打绑腿的老兵还牛B,最后也就不了了知了,当初在军训团也是这种情况,军训团长跟教育长都免了他这差,这也使的吴德次次都是紧急集合的第一名。现在这三营里,金营长这个人重视文化人,吴德又是全营里学历最高的一个,在加上各方面的素质都不弱于老兵,让金营长起了爱才之心,也就免去了吴德同志的“单独操练”,所以总的来说,吴德现在过的还不错。
  二十九军怎么说前身也是个军阀部队,家长制严重,所以喜爱吴德的教育长张寿龄在宋军长拍板后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大不了一个月之后再把他捞回来就行了。张教育长让吴德去仓库挑了支步枪,多领些子弹就下连锻炼。要知道军训团的学兵们还没有自己的枪,只能在打靶的时候过过瘾,这次中央已经可是新下拨了一批枪械给二十九军,在军械仓库里,吴德东挑西拣,像中了这把中正式,再狐假虎威唬弄军械官,领了三百发步枪弹,二百发手枪弹。
  真是发财了,揣着沉甸甸的子弹,吴德笑了,在抗战时期能带这么多子弹的中国军人那可真是没有几个啊,咱的92式也可以开张啦。背着个包,拎着中正式,破刀反插在腋下,吴德是一路笑着离开军训团,逢人就打招呼,好象他不是去受罚而是去游玩一样开心,让军训团的学兄学弟们半天摸不到头脑。
  分到班里后,还听到班里的几个兄弟说,吴德睡觉说梦话连续笑了好几个晚上,也不知他到底乐喝个啥,无心插柳,这样也让吴德取得了他们的好感,毕竟吴德是一个文化人,知识青年,那在要放在以前可是秀才状元大老爷之流,下放到我们这群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面前睡觉还能笑的出来,再加上吴德的吹牛打屁侃大山,时不时还讲些新鲜的玩意,并且平常的各项训练还不比大家差,一下子就让全连的官兵都喜欢上这个“小白脸儿”,在吴德抗议反对无效的情况下被全连官兵亲切的叫做“白面书生”,又因为吴德的年纪看起来最小,所以大家又简称他为——小白。
  看到吴德在全连跟兄弟们打成了一片,吴德的班长李猛这条在喜峰口身负重伤仍追砍鬼子头颅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西北汉子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这群学生兵可是我们二十九军的宝贝疙瘩,李猛一直都担心吴德不能适合这种生活,对我们群粗人有偏见,不服从管理,那在这风头浪尖上可真的很容易出事。不过没有想到吴德觉悟有这么高,有些事儿根本不用安排他都能干好,真不愧有文化的人,比我们这些粗人可聪明多了,李猛也有点欣喜,可真省了我不少事儿啊!
  

第四节 罚款二角!
天色阴沉,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全连停止了训练,都躲进了屋子,李猛班长看了看天,很有经验的说道:“今天看来不用训练啦。”班里一片欢呼声,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哥几个兴致勃勃的想叫吴德讲一些稀罕的故事,却看见吴德抱着个胸,冷冷的看着窗外的天空。
  山雨欲来!
  离七七事变越来越近,吴德感觉整个天空的气氛都不一样,他也写了一封信劝说爷爷奶奶提前做好转移迁校的准备,只有他们二老安全了,吴德才认为自己能够真正的放手一战,他们可是我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啊。
  生存或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1937年6月以后,驻扎在丰台的日军到卢沟桥附近演习频繁起来。
  日方演习的目的性比较强,如:以某街某巷为目标的巷战演习,以某地某军为假想敌的进攻演习等。而我们二十九军的演习目的朦胧,大都属“示威”性的演习,就是“不蒸馒头蒸(争)口气”的意思。对于敌方的特点,可能发生的情况,敌方战斗力,我军将领用兵方法用什么战术等则很少考虑。
  6月份以后,丰台日军以卢沟桥我三营守军为假想敌的演习日渐升级,先是日出而来,日入而回,后来变成日暮而来,日出而回,再后不分昼夜,甚至连日连夜持久演习。先是一般空弹训练式的演习,后是实弹实战式的演习。
  日军的实弹演习一打,三营就负有守城守桥任务,不能再跟在日军的屁股后面“蒸馒头”,只能是摩拳擦掌,子弹上膛的站在宛平城墙上作壁上观。而吴德也在其内,仔细的看着日军的战术,期盼着能找出点漏子,遗憾的是,就算是吴德眼中的漏头,拉到二十九军这种杂牌军身上那就不在是漏洞。别看小日本一个个矮个子外加罗圈腿,但是能很明显的看出他们的营养他们的身体素质要比我们强,个个都是满面红光油光衬亮。而反观我们,一个个面带菜色,士气虽说很高昂,但单兵素质明显就不在一个级别上。
  突然有一天,小日本提出,要求通过宛平县城和卢沟桥石桥到长辛店进行演习。这种明显的挑衅被三营长金振中当场拒绝。日军兵围城下,三营官兵与之针锋相对,刺刀对刺刀僵持了近10余小时。
  两方士兵无论谁一走火,可能卢沟桥事变就要提前开始,吴德当时也很紧张,子弹上膛,手枪袋打开,以为就要开打起来。他现在搞不清楚自己这只蝴蝶到底影响到了这世界的格局没有,吴德突然间看不到前方的路了。
  没有想到的是,小日本已经摸透了华北当局的特点,于是找当局交涉,结果可想而知,政客的圆滑性来了,折衷方案,日军可以通过宛平县城,但不能通过卢沟桥石桥。日方同意。也许日方本来的目的就是进宛平城。国人和稀泥的功夫害人哪!!
  宛平城是一个长640米宽320米,长方形微型城——当时全国最小的县城。从东门到西门一条中轴路整整640米。没有南门北门,中轴路两旁各160米即是南北城墙。从宛平中轴路通过顾望两边,城中一切一览无余。日军通过城池再出西门,即到卢沟桥石桥桥头,桥距西门仅50多米。走这一趟,可以讲,把一切建筑设施,军事部署看得一清二楚。
  吴德跟其它三营兄弟一起挺立在宛平城中轴路旁,恨恨的看到,日军驻丰台一木清直大队所部,在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带领下,神神气气威威风风地进了东城门,向西门缓缓前进。这位鬼子军官轻轻策马,左顾右盼,好不牛B!
  我们这群持枪携大刀的三营士兵密密排列在路的两旁,就他妈的有点像仪仗队。狗日的政客,这不更加显露出小日本的嚣张吗!我们是来迎接他们还是怎么滴,我操他妈的!吴德现在相当难受,连最后一块桥头堡都让小日本大摇大摆的晃了进来,那还要我们军人干什么吗?!吴德持枪的手白了,差点就想掏出手枪给前面那洋洋得意不知道自己姓啥玩意的鬼子军官一枪。
  可是老天也要给小鬼子点教训,小日本的战马虽然也训练有素,可是它究竟不是小倭皇的宝驹“初雪”,经常见到这样阵仗,这小鬼子骑的马感到宛平城很眼生,再加上动物的敏锐性,感觉到了兄弟们择人而食的气势,恰恰此时站在路旁的一个兄弟的大刀在阳光下一闪,刺眼的闪光射向马头,这鬼子军官的坐骑立马一惊,向路旁躲去,一脚踩到了一棵小树,小树在马蹄下倒下去。小树边刚好站着的就是吴德。好机会,吴德一见树倒,伸手抓住了马头的辔头,狗日的东西,吴德目露凶光的瞪着那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小鬼子。
  “罚款两角!”
  吴德用吃人的眼光看着这小鬼子,并用眼睛的余光瞄着其它的鬼子,右手已经做好了拔枪的准备,一个不对立马拔枪射击。狗日的东西,不赔偿,哥们今天就是豁出去了那也要你的命!
  开始这鬼子军官很横,说要兵戎相见。狗日的东西,吴德巴不得他先动个手,也就不差这么几天啦,反正是打,还怕你不成,吴德上前一把扯下鬼子军官,他妈的果然是个矮子。
  旁边的哥们一看小白已经出手了,就全都围了过来,说那鬼子军官损坏中国树木,必须赔偿。那矮个子鬼子回顾左右,只见自己所率的中队已经目不斜视的走到城池正中,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自己这边的情况,再看到宛平城四面城墙上枪口向内架着机枪,也许四周建筑之中还有伏兵。一旦动手,中国人岂不是在瓮中捉鳖,鬼子军官虽然也很想挑起中日冲突,但在现在,看到二十九军这群官兵那一个个恨不得吃他骨喝他血的架式,怕了,现在挑事恐怕首先是自己受皮肉之苦。衡量利弊,“好汉”不吃眼前亏,再说也没有被自己人看到,鬼子军官脸红了青青了白好一阵子才哝哝的掏出了两角钱,心不甘情不愿的交到了吴德手上,上马灰溜溜的跑了。
  三营的兄弟们一直目送着日军出了西门,走到卢沟桥桥头。根据双方协议,鬼子们没有通过石桥,而向北行约一公里,再越过铁路,到了大瓦窑村附近,准备开始军事演习。
  三营接到的命令就是,如遇日军挑衅,一定坚决回击!而现在看到鬼子军官吃了个哑巴亏,并且安全无事故,兄弟们都很开心。
  “噢。。。。。。。。。。。。。。。。。。。。”,三营的官兵一阵欢呼,他奶奶滴,今天也算是出了一口气,兄弟把帽子扔上天觉得还不过瘾,几个哥们一商量一把抓起吴德,就把他高高的扔到天上,“噢。。。。。哈哈。。。。。”,兄弟们都很兴奋,全部挤到吴德这群人这里来,几个军官也是笑呵呵的看着没有制止的意思。
  “小白!小白!小白是个英雄!噢。。。。。。。。。。。。。”,吴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