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知识重要,素质更重要。”
这是职场的基本规则之一。这位秘书是留学海归人士,知识够用,但遗憾的是还不具备职场的基本素养。这充分说明:在当今的社会中,让员工实现职业化,是何等重要和迫切。
第二,“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
根据戈尔曼提出的情商理论,情商高的标志之一,就是察觉别人情绪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的能力。仅凭这位秘书在主管那里获得的反应,也就知道她已经让主管忍无可忍了。像这样的员工,怎么能够在单位干得下去呢?
第三,“要知人,更要自知。” 。。
职业化造就好人生,“没有任何借口!”(3)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位秘书不仅错了,还错得理直气壮。缺乏自我反思和自我检讨的能力,结果只能是被团队抛弃!
事实上,无论是这个老迟到的秘书,还是那个闹笑话的服务员,没有一个人是有意识地犯错,但为什么他们会犯常识性的错误,进而导致在工作单位处处碰壁呢?
最关键的一点,他们没有意识到:
遵守职业准则,是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在这一点上,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借口。
不妨读一下《道德经》,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大哲学家老子是怎样教育我们的: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这个“常”,包含几重含义,其中一个含义就是常识。哈佛商学院培养的都是一流的企业家,它也强调获得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具备常识。
只要你进入职场,就应该懂得基本的常识。倘若人不“知常”而“妄作”,其结局就是“凶”!
让我们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就练好人生的基本功吧。让我们从基本素质开始,学会没有任何借口吧!
2.以一流标准要求,“没有任何借口!”
人人都渴望成功。那么在工作中,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拥有基本素质,还必须以一流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
一个战斗力强的团队,必然是一个秉持一流标准的团队;一名优秀的员工,必然也是一个以一流标准要求自己的员工。
既然以一流标准要求,就没有任何借口!
海尔正是这样一个团队。
一天,海尔客服部收到一封来信,写道:“什么最好的产品啊?!热水器的水忽冷忽热,你们太不负责了!”这让客服部的人员感到很不平。因为前两天,他们已经接到这个客户的电话,并派人去客户家里对热水器进行了检查,结果是客户的水压有问题,和产品并没有任何关系。
在业务汇报会议上,负责人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总裁杨绵绵,言语间透露出对客户无理抱怨的不满。他们本以为老总会理解和支持他们,没想到杨绵绵却只是非常严肃地说了一句话:
“是让客户适应我们的产品,还是让我们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针对客户反映的情况,杨绵绵要求开发部按照客户的需求开发新的产品。
不久,海尔就推出了加磁化恒温装置的电热水器,既解决了水压问题,也解决了水垢问题。杨绵绵派人把新产品送到客户家,这让客户感动不已。
换了其他人面对客户这样的抱怨,可能也会愤愤不平:明明不是我们产品的问题,凭什么指责我们?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但为什么杨绵绵却要把客户的抱怨当成改进工作的标准呢?因为她知道,作为一家要生产“最好产品”的企业,就必须最终满足客户的一切要求。而且,客户抱怨的地方,往往有最大的提升价值,恰恰是超越竞争对手的最好机会。
事实上,海尔的很多新产品,就是在客户的督促下推出来的。客户觉得哪里不方便,就让产品变得让客户方便;客户觉得什么地方不能满足需求,就让产品变得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觉得哪里不放心,就让产品变得让客户放心。
在客户抱怨的地方做最好的改进和提升,这也是海尔为什么能够超越同行的重要原因。
在总裁杨绵绵的理念影响下,海尔员工在解决客户问题上更是倾尽全力,没有任何借口。有员工在检修产品时检查出高压不稳,本来不是海尔电器的问题,但为了防止短路影响到整个居民楼的用电情况,无偿地给客户更换电线、插座、开关,最终帮助客户顺利用电。
职业化造就好人生,“没有任何借口!”(4)
消费者会选择拥有一流标准要求的公司的产品,同样,单位会选择以一流标准要求自己的员工。
拥有一流标准的单位和个人,才会具备一流的职业素养,才会消灭借口滋生的土壤。
3.以崇高品格要求,“没有任何借口!”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工作不只是做事,更是做人。
一个人崇高的品格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先人后己,甚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第38届南丁格尔奖章的获得者吴景华,在她的事迹中有一个细节,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吴景华随农村巡回医疗队工作。一天夜里接到消息,一位产妇难产,急需抢救。
她和同事立即出发,赶了七八十里山路,终于在第二天一早赶到了产妇家。顾不上歇口气,两人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经过紧张的手术,孩子终于顺利降生了。但产妇却还是非常痛苦,一检查,原来产妇尿潴留,也就是说尿道不通!
这可怎么办?如果情况继续下去,产妇就有危险。就在这时,吴景华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用嘴吸!
她毫不犹豫地把嘴凑了上去。就这样,她们俩轮着用嘴吸,滞留在产妇体内的尿液,就这样一点点被吸出来了……
看到这样的做法,你是不是觉得很震撼?
是的,这太难以做到了。如果是一般人,不知道会找出多少借口来拒绝干这种事情。
设想一下:当你处于同样的情境,你能像吴景华那样去做吗?
许多人不要说主动做,即使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他也完全可能认为这是过分的要求,甚至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
但是,吴景华就那样做了。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勉强,就做出了那样让人震惊和敬佩的举动。
因为,此时她的心中,只有两个基本的信念:
第一,要尽可能快地将病人的痛苦解除;
第二,要尽可能将工作做到最好!
人的品格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会不一样!如果拿“过分”、“侮辱”这样的理由来征询吴景华的意见,她必然会认为这是逃避责任的借口!
感动于吴景华的人格,我多次在讲课的时候讲到这个故事,很多人听后都赞叹地说,那简直是菩萨的境界!
是啊,这就是尘世中的“菩萨”,也是活在我们身边的“菩萨”!她这种对工作的负责精神和对他人的关爱,毫无疑问是每个工作者学习的好榜样!
事实上,在工作中遇到这种需要特别处理的事情还是很少的,也不可能期望人人都能做到像她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少想一点自己,多想一点别人。
因为,崇高品格的核心,正是以弱化自己、强化他人为基础的。
如果我们能将做事的境界提升到做人的品格的高度,那么我们在工作中会更自觉地“没有任何借口”!
不找借口,“最难完成”的任务能完成(1)
在工作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完成任务。
其实,所有“难”,都是心理的反应。当我们克服心理的“难”,要做的事也就变得不难。
遇到困难退缩,哪怕实际不那么艰巨的任务也难以完成。迎着困难前进,哪怕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够完成。
1.“紧盯”目标的人,连恒星也会为他让路
没有任何借口,能够让我们创造工作中的奇迹,将许多不可能的事,变为完全可能。这首先就体现在“保证完成任务”这一点上。
毫无疑问,完成任务是任何单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能否完成任务,能否理想地完成任务,取决于两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紧紧盯住目标,不达目标誓不休;
一种态度是:“难”字当头,被这份心理上的“难”紧紧束缚住,遇到困难就放弃。
毫无疑问,第一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态度,而第二种态度是应该摒弃的态度。
因为,“紧盯”目标的人,往往能克服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将看来难以完成的任务完成;而“难”字当头的人,往往是将“难”当成了不努力的借口,最终导致本来可以完成的任务也难以完成。
曾有记者采访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问他心目中最优秀、最顶尖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出人意料,黄鸣的标准只有一条——
“思想简单,心里不长草,惟有目标和效果。”
他阐述说:
“现在我们欠缺的就是这种思想简单的人,欠缺这种心同赤子,敢管敢干,惟公司大局和目标是从,一马当先浑身是胆的人才。最优秀的人才,对社会对公司最有价值的人才,最根本的品质就是简单。”
实际上,最优秀的人,往往就是这种把目标紧紧“盯住”,心无旁骛的人。在完成任务之前,他们不会想任何让自己从任务中分心的事,更不会找任何借口,影响目标的实现。
记得以前上历史课时,老师曾告诉我们: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飞夺泸定桥是最关键的战役之一。如果不能及时夺取泸定桥,红军就有可能被国民党部队围剿消灭,重蹈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全军覆没的悲剧。
我们一直对这一战役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十分敬佩,但是直到前不久,看到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写的一篇*,才得知了一些让我们格外震惊的细节:
红四团是具体创造飞夺泸定桥奇迹的队伍。而杨成武当时是该团的一位主要干部。1935年9月,红军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红四团必须在三天之内,赶三百多里山路,一定要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以粉碎敌人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
当时红四团刚刚经历了长途奔袭和战斗,人疲马乏,但听到这一命令,都毫无怨言,立即表态:“保证完成任务!”
第一天,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一边与沿途的敌人作战,一边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终于跑了近100里路。
第二天,他们特意早一小时出发,5点钟就动身了。但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再次得到急令:必须一天走完240里路。
这怎么可能呢?正如杨成武所感慨:“路,是要人走的,少一步都不行啊!”一天要走完两天的路,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不完成这一任务绝对不行。因为,泸定桥本来有敌人两个团防守,现在又有两个旅正向泸定桥增援。如果敌人比红军早到泸定桥,红军要想通过泸定桥就难上加难了。必须和敌人抢时间!要和敌人赛跑!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不找借口,“最难完成”的任务能完成(2)
于是,杨成武一边行军,一边召集干部开会。会后,大家便分头深入连队进行动员。很快,在走过的队伍中,“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的口号声,此伏彼起。这声音压倒了大渡河的怒涛,队伍前进的速度更快了。
紧急任务的动员工作刚做完,部队又打了一场恶仗,等他们赶到大渡河岸一个小村时,已是傍晚七点了。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110里。
就在这时突降大雨,电闪雷鸣,士兵饥饿难耐,牲口、行李都跟不上……
但此时,红军只有一个信念: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赶到泸定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困难:走不动的时候,每个人都拄一个拐杖;来不及做饭,大家就嚼生米、喝凉水充饥。
当时,杨成武腿上受了伤,走路很困难。许多同志都劝他骑着马走。但他认为这正是需要干部起模范作用的时候,于是以挑战的口吻向大家说:
“同志们,咱们一块儿走吧!看看谁走得快!谁先走到泸定桥!”
这时意外情况出现了:对岸出现了一长串的火炬,原来是敌人在点着火把赶路!如果不快点,就有可能被敌人抢先了!
杨成武心生一计:也点起火把走路,当对岸的敌人问红军是谁的时候,便选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刚捉来的俘虏对答。对岸的敌人万万想不到,大摇大摆地跟他们并排走的,就是他们日夜梦想着要消灭的红军。
就这样,红军与敌人,像两条并列的长龙,一起向泸定桥进发。雨越下越大,到深夜十二点,对岸的那条火龙不见了。原来,也许是怕苦,也许是认为红军不会那么拼命赶路,敌人不走了。
这时的红军干部战士们,一个个也累得走不动了。但得知这一情况时,全团不仅没有一个人停留下来休息,反而都很高兴地表态:这是好机会啊!抓紧走吧!一个跟着一个拼命地向前赶路。
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红四团在第二天早晨六点多钟胜利到达泸定桥。这一天,除了打仗、架桥外整整赶了240里路,这真是只有飞毛腿才能做得到的事情!
处于和平时代的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红军的处境有多危险,征程有多艰难,而优秀的红军战士们,完成任务的决心与意志又是何等强烈!
平心而论,现在我们工作中要完成的任务,比起红军时代要容易多了。但是,许多人还是以各种各样“难”的借口,拖延着不执行任务,或者执行任务时,总要打一些折扣,甚至导致本来容易完成的任务,最终没有完成。
对此,我们是不是要以飞夺泸定桥的红军英雄们为榜样,消灭工作中的借口呢?我们起码可以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四点:
第一,接受任务不畏难。
面对当初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也能以“时间太紧了”、“太累了”、“天气不好”等理由来推托,这样就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艰难的任务。但是,不管当时已经多辛苦,摆在面前的任务有多艰巨,他们仍然明确表态:“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临时“加码”不抱怨。
当得到一天走完240里路的命令后,他们完全有理由说:路是一步一步走的,这不可能完成。但是,他们没有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是从组织的需求出发,毫无怨言地去执行。
第三,干部永远要带头。
作为主要干部的杨成武受伤了,完全有理由受照顾。但是他有马不骑,而要和大家比赛谁走得更快。这正是优秀人士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对整个团队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
不找借口,“最难完成”的任务能完成(3)
第四,把别人的借口当成自己的机会。
敌人的部队开始也是连夜冒雨赶路的,但是当他们以“雨太大”、“路太难走”、“人太累”、“红军也许不会这么拼命赶路”等理由放弃时,红军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目标,最终抢先赶到泸定桥。
红军最终胜利了。因为,敌人找借口,而红军没有找任何借口。敌人的这些借口,成为红军成功的契机。
在战争年代如此,在当今的时代不也同样吗?
在工作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紧盯”目标不放松的精神,心中惟有目标,就会把精力集中到想办法完成任务上。当一个人集中精力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时候,还有什么能阻拦他呢?
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