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精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奘精神-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居士所必需遵守的五戒之中,第一条恰恰就是〃不杀生〃!   

  如果是谋财害命,石盘陀应该清楚玄奘身上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当初又为何要帮助自己偷渡国境多此一举呢?更让玄奘觉得奇怪的是,石盘陀走了十几步,又折了回去,折回去后又再走过来。   

  玄奘当然不会躺着等人来谋害,当即起身,端坐原地念诵观音菩萨名号。   

  这当中有两个疑问:第一,石盘陀转来转去在干什么?第二,玄奘为什么要念观音菩萨名号?   

  从石盘陀的前后表现来看,此人明显是〃信念不定、开化未深〃,一会儿向佛,一会儿又动了歹念。也许一开始石盘陀并没有想谋害玄奘的心思,只不过是打算借受戒为名先跟这个和尚走一段路,探探他的底细,等出了瓜州、到了没人的地方再做下一步打算;之所以犹豫不决,则可能是觉得玄奘确实不像带着财宝的僧人,加上一路上对自己也很客气,因此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下狠心。   

  面对危险,玄奘既没有大喊大叫拔腿就跑,也没有心慌意乱当场求饶,而是用了一种最符合佛家弟子身份的方式……念颂观音菩萨的名号来应对。人在危急的时候往往会给最亲近最信得过的人打电话,玄奘也不例外,之所以会念颂观音菩萨的名号,很可能是出自本能,同时,念颂观音菩萨的名号能让他在最短时间里平静下来,避免因为神志荒乱而惊动石盘陀。正所谓邪不胜正,佛家弟子念颂菩萨名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庄严、正气的事情,玄奘才想借此来震慑石盘陀,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证明,玄奘的处变不惊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石槃陀一看玄奘醒了,还如此宝相庄严的念颂佛经,马上就显得心虚、底气不足,悄悄的把刀往怀里一塞,重新回去继续睡觉。   

  石盘陀睡着了,可玄奘却被惊出一身冷汗,既不敢继续睡觉,又不敢有别的举动去刺激石盘陀,便只好坐在那里一直念颂观音菩萨到天明。   

  玄奘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害怕的时候,一个真实的玄奘,才是一个可爱的玄奘。   

  第二天天亮,玄奘并没有因为昨夜发生的变故而表现出丝毫的犹豫和惶恐,而是非常镇定的命令石槃陀去河边取水供自己洗漱饮用,可见玄奘对石盘陀这种出尔反尔以怨报德的行为已经反感憎恶到了极点。   

  石槃陀知道昨夜的举动已经被玄奘察觉,只好说:   

  〃弟子将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唯五烽下有水,必须夜到偷水而过,但一处被觉,即是死人。不如归还,用为安稳。〃   

  意思是他担心路途遥远没有水源,只有五烽下面才有水,必须在夜里到前往五烽偷水,但是只要在一处被人发觉,就会立马被射杀。法师您还不如回去,才是稳妥的选择。玄奘知道石盘陀是在忽悠自己,便没有搭理他,坚持要继续西行。这时石槃陀凶相毕露,拔出刀和弓箭,自己断后,逼玄奘走在前面。玄奘不肯,二人就这么僵持当场。石槃陀没有办法只好道出实情:   

  〃师必不达,如被擒捉,相引奈何?〃   

  原来,石盘陀是害怕玄奘过五烽时被擒,把自己招供出来,才起了杀人灭口之心。玄奘当即发誓说,纵然我被抓去,也决不会揭发牵连到你。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石槃陀虽然曾经动过歹念,此刻也打消了谋财害命的心思。玄奘在此时表现出一个高僧的宽大胸襟,没有强留石盘陀,而是放他回去,还把自己在瓜州买的那匹马送给了他,自己则骑着那匹〃瘦老赤马〃孤身上路。         

虹桥门户网。  

第26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5)         

  从葫芦河畔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可以看到,石槃陀的形象与《西游记》中孙悟空颇为神似:在整个唐僧取经的故事中,孙悟空曾经多次负气离开取经队伍跑回花果山去逍遥快活,只不过孙悟空每次都能回心转意重返取经队伍,开道探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而对玄奘来说,胡僧石槃陀却是一去不复返。   

  从这一刻开始,玄奘只能孤身一人上路,他的前方是有官兵把守的五烽,还有一片被称为〃莫贺延碛〃的茫茫大戈壁。   

  唐代称西域为〃碛西〃,〃碛〃是指敦煌与伊吾(哈密)之间的一大片流沙大碛,因此〃莫贺延〃也就带有广阔、荒凉的意思。莫贺延碛是当时西域的起点,据史料记载,那里〃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也是玄奘西行求经之路最为艰难的路段。   

  在这段长达数百里的旅途中,玄奘〃渡瓠芦河,出玉门关,经莫贺延碛,艰难险阻,仆而复起者,何止百十耶!〃(《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   

  根据《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记载:玄奘是从瓜州趋西北、过莫贺延碛而抵伊吾。这条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新北道〃,唐代又称莫贺延碛路,敦煌遗书中又名〃第五道〃。从这条路前往高昌国,可避开白龙堆之险,〃且省道里之半〃。由于是偷渡出关,为了躲避沿途的烽火台和哨卡,玄奘不敢公然走官道,却又不敢离官道太远,以免迷路,所以只能在官道和偏离官道的方向上交叉前行。然而官道和烽火台都是依水源而建,所以交叉前进无疑会给玄奘在水源补给上带来更大的困难。   

  葫芦河与五烽之间是一段百余里的沙漠,玄奘只能依靠沙漠里的干枯的粪堆和人畜死后留下来的尸骨辨别方向。在这一段艰苦的旅程中,由于沙漠里变幻莫测的天气和过度疲劳、饥渴、紧张,玄奘眼前出现了类似于海市蜃楼的幻觉。但是受认知水平所限,玄奘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把海市蜃楼看成了神怪现象和妖魔作祟来记载……尽管这很可能就是玄奘当时真实的感觉。   

  玄奘害怕了吗?当然有。只要是正常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有害怕和无助,甚至一度丧失继续往前走的信心。幸而,玄奘的意志够坚定,而且总是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回响……〃勿怖,勿怖〃。   

  也许在那时,玄奘就已感觉到了生命的渺小和无助,但是他没有别的选择……不但要面对人为的障碍,还要克服严酷的自然环境,甚至还有他根本想不到的危险……然而正是这样,玄奘的执着和坚持就更显得弥足珍贵。顺境中的奋发向上不算什么,面对逆境还能将〃倔〃进行到底,那才真正让人肃然起敬。   

  是幻听还是心声,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玄奘把它当成了佛祖的劝诫,是佛祖显灵了,鼓励自己继续走下去。所以玄奘咬牙坚持,终于穿过了这片大沙漠,望见了五烽中的第一烽。所谓五烽,就是指唐代在西北边境设立的数十个烽火台防御体系中规模较大、也最为重要的五个核心烽火台。这五烽不但扼守从瓜州通往伊吾的官道和水源,还担当着警戒和了望的职能,也为使者、商旅提供食宿。因此,烽火台就成了沙漠旅人的必经之地。   

  第一烽在唐代又叫白虎关,即现在的甘肃安西白墩子,是玉门关后的第二个重要关口,也是五道烽火台的第一道,地势十分险要。从专家在当地的考证情况来看,绕过双塔地区的唐代玉门关,再过葫芦河,只有白墩子才符合第一烽的要求:从构造来看,白墩子是三层土砖夹一层芦苇,芦苇就是旁边水潭里就地取材,烽火台底下被雨水冲刷出来的芦苇和现在水潭里面所长的芦苇一模一样,从里面还冲刷出来一些红柳和其它树木的树杆,结构都非常清晰,与唐代烽火台的建造方法十分吻合。唐高宗时,名将薛仁贵就是在此大破九姓回纥,〃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   

  为了不被守关将士发现,玄奘不敢明目张胆的靠近,而是沿着沙沟悄悄靠近,等到天黑,才从烽火台的东面悄悄潜行到西面的水源去取水。沙漠赶路,水源比食物更为重要……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绝对不能三天不喝水。然而正是因为这次取水,玄奘被人发现了;不但被发现,而且险些成了终身残废……一枝利箭在夜色中呼啸而来,差点射中玄奘的膝盖!不等玄奘回神,第二枝箭又到,这次瞄准的是玄奘的脚踝。         

※虹※桥书※吧※BOOK。※  

第27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6)         

  汉唐两代武风浓厚,尤其重视射术,对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来说,射箭杀人已经算不上专业技能,几乎成了必须熟练掌握的本能。所以这一前一后两枝箭不是没有射准,而是在警告玄奘:〃不要乱动,你已经被我们发现了,立刻举起手来,放弃抵抗,暂且留你小命!〃   

  玄奘一看不妙,连忙大叫道:   

  〃我是僧,从京师来。汝莫射我。〃   

  喊完之后,玄奘见对方不再放箭,便老老实实地牵着马往烽火台走去。烽火台上的士卒发现是个僧人,便打开城门把他带去见校尉王祥。火光中,王祥仔细打量了玄奘一番,觉得他的长相穿着不像是河西本地僧人,确实像是从京师前来,于是问他到这里来干什么。玄奘知道是祸躲不过,既没有掩饰身份,也没有乞求饶命,更不指望对方放自己过关,而是不卑不亢的反问道:    

  〃校尉颇闻凉州人说有僧玄奘欲向婆罗门国求法不?〃   

  意思是说,校尉大人您最近是不是经常从凉州人那里听说有一个名叫玄奘的僧人要到婆罗门国去求法?从长安开始,一直到凉州、瓜州,不论是李大亮、独孤达、李昌还是石盘陀,玄奘身上那种〃坚定、镇定〃的特质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面对困难,他总能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坦然,他的这句话不但问得妙,时机更妙:内容上,直接把自己的名字带到话里,活生生让王祥把接下来可能已经准备好的问话憋回肚子里;时机上,打破了由对方发问自己回答的被动局面,一上来就反客为主。   

  王祥见这个僧人不但不害怕,还抢白了这么一句,当时也愣了一下,不过他显然也是个经过世面老于人情世故之人,也不回答玄奘,而是以问做答,再次抢回先手:   

  〃闻承奘师已东还,何因到此?〃   

  意思是说我听说那位玄奘法师已经往东回去了,又怎么会到这里来呢?这句话既是暗示玄奘,我王祥对这件事有所耳闻,你不要想忽悠我,也透露出他对玄奘身份的怀疑。不管是不是玄奘,如果连身份都不能确认,接下来就会十分麻烦。玄奘虽然没有出入境〃护照〃,但〃身份证〃还是有的,于是连忙拿出由官府颁发的度牒,用来证明自己的确是〃正版〃的玄奘法师。   

  王祥看了度牒,这才相信他就是玄奘。只不过他既没有把玄奘当作偷渡者就地正法,也没有像李大亮那样命令他立即东归,或是学瓜州刺史独孤达那样网开一面,而是向玄奘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建议:   

  〃西路艰远,师终不达,今亦不与师罪,弟子敦煌人,欲送师向敦煌。彼有张皎法师,钦贤尚德,见师必喜,请就之。〃   

  意思是说,西行取经的路途太过艰难和遥远了,法师您一定是到达不了的,我现在也不来追究您的罪过。我是敦煌人,打算把您送到敦煌去,那里有一位名叫张皎的法师,非常敬慕有学问有品德的人,见到法师一定十分高兴,就请法师去敦煌吧。王祥是敦煌人,他觉得像玄奘这样气度不凡看起来也很有学问又是从京城来的高僧,正适合前往自己的家乡讲经布道。从当时的情况看,前往敦煌对玄奘来说也能接受:   

  其一,敦煌地理位置独特,南北朝以来就是中原和西域交流往来的枢纽,商旅云集物产丰饶,也是东西方文明的集散地和著名的佛教艺术中心,云集了很多从中原和西域来的僧人,佛学氛围不可谓不浓厚,慧威法师派去伴随玄奘西行的道整,也是在瓜州南下去了敦煌;   

  其二,前去敦煌不过是权宜之计,如果不答应,谁知道像王祥这样的军官会不会当场翻脸,把局面搞得不可收拾;   

  其三,敦煌离伊吾并不太远,相比被遣返凉州或长安,在敦煌休整一段时间再找机会西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常理看,玄奘要么像说服李昌那样用决心和信念打动王祥放自己西去,要么说服不成,被遣返回长安,西行之路就此终结,只是没想到一位堂堂的边关守将,居然会主动与自己谈起了条件。   

  按照唐代律令,未能及时发现制止处理内奸或可疑人物的守边士兵要处一年半的徒刑,对直接责任官员则要判一年的徒刑,如果知情不报或是窝藏罪犯,论刑更重。那么王祥为什么会突然跟玄奘谈条件呢?         

※虹※桥※书※吧※BOOK。※  

第28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7)         

  事实很可能是这样的:五烽扼守官道,商人旅客从河西往来西域都必须经过这里,边关苦寒,当兵的生活艰难薪俸又少,商人们为了方便行路、或是让守军提供一定的保护,就一定会拿出一些财物来〃孝敬〃他们。一来二去,王祥和他手下的将士们便习惯了这种类似做生意的讨价还价,再加上他觉得让玄奘去敦煌已经是法外开恩造福一方的事情,这才提出了这个看似匪夷所思实则有理可循的要求。   

  对方开出了条件,而且是不坏的条件,玄奘却完全没有妥协的意思,直截了当道:   

  〃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说,亦忝为时宗。欲养己修名,岂劣檀越敦煌耶?〃   

  意思是说我在东都洛阳出家,年少时就在各处游学,两京的高僧以及南方、巴蜀这些地方凡是在某个方面有所擅长的僧人我都虚心请教过,对他们所掌握的经典也都十分熟悉,我的修为已经能与他们面对面的讲经辩论,也算是当今有数的高僧。如果仅仅为了给自己再增添一些名望,只要待在长安洛阳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前去敦煌?敦煌虽然也不错,可在玄奘眼里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当然,玄奘也不是不知道说这话的后果……人王祥好歹也是第一烽的最高指挥,校尉也是握有实权的中层军官,这样硬梆梆不留情面的把人顶回去,搞不好王祥一怒之下就把你处决了,强龙不压地头蛇,谁能说他做得不对?   

  玄奘虽然执着,年纪也不大,但决非死倔不懂变通,说完这话后也意识到对方面子上可能挂不住了,于是抢在王祥发怒或是有别的反应之前连忙补充道:   

  〃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阙,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檀越不相励勉,专劝退还,岂谓同厌尘劳,共树涅槃之因也?〃   

  意思是说:但是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所研习的佛经还有不周全的地方,很多在翻译和解释上都有残缺之处,所以我才不顾性命,也不害怕艰难危险,发誓要往西方寻求这些缺失的佛法。施主不但不鼓励我,还一个劲的希望我返回,难道也是厌倦了尘世,想和我一起追求涅槃吗?   

  玄奘的这段话说得有很有意味了:一方面是说反正我被你抓了,也不指望能活着回去;另一方面,玄奘也没有放弃希望,仍然试图在袒露心迹的同时打动王祥。另外,从王祥想把自己送到敦煌张皎法师那儿去的举动来看,此人恐怕与独孤达、李昌一样,也是个佛教徒,所以摸石头过河,看看王祥有什么反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