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艺术人生 精彩记录:极端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CCTV艺术人生 精彩记录:极端制作-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生》的片头和音乐,这样观众马上〃哗〃就进去了,因为人们对《艺术人生》太熟悉了,我们早就想把《艺术人生》搬到春节晚会,我相信这个判断能力,我相信平常《艺术人生》可以打动人,我料定以此为模板的《笑谈人生》肯定成功。
  2005年除夕夜,由朱军、冯巩参演的小品《笑谈人生》亮相春晚。
  2005年2月,在CCTV元宵晚会上,由全国亿万观众参评的〃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中,《笑谈人生》获得〃戏曲曲艺及其他类〃节目一等奖。
  徐小帆的判断力不只是来自一个策划人的直觉,更多仰仗的是他与这个节目品格的契合。
  

第一章  开始表达(5)
王峥说,徐小帆是给《艺术人生》播种的人。
  徐小帆:人生本是一出戏,我是编剧出身,策划《艺术人生》的时候已经40多岁了,我总爱说一句话〃人生总是太匆匆〃,从一开始我就把一种情感的因素注入到这里面来了。我跟制片人王峥不谋而合,王峥很注重栏目的文学品格,我觉得《艺术人生》更像剧场,观众看完了《艺术人生》,就像一杯酒喝下去,让人心头一热,一晕乎,太好了。
  CCTV每年一度的春晚是中国人的节日文化盛餐,每一个精致构思的节目都承载着国人五味杂陈的情感。《艺术人生》在做〃情感大文章〃的时候,具备了娱乐时代最受青睐的戏剧元素和娱乐时代最欠缺的文学品格,当《笑谈人生》作为《艺术人生》的原形,更作为2004年中国人情感符号的载体出现在春晚的时候,它巨大的影响力来自于〃真实的艺术〃(徐小帆语)。
  一个在功利主义时代醉心游走于艺术的真实和真实的艺术之间的团队注定了它的别具一格,也注定了它的疲惫不堪。
  濒临北京西站的羊坊店甲15号是一座六层的小楼,《艺术人生》栏目组在三层,不同于其他的电视栏目组的零乱和嘈杂,《艺术人生》的工作环境经过了刻意布置和精心设计,边边角角的细节透露出来的信息是:这里生活着一群时刻准备着将〃美好〃进行到底的人。
  生成〃美好〃的感觉在制片人王峥看来意味着要学会去屈服和承受,与每天的琐碎事务打交道并从中故意制造激情是《艺术人生》栏目组独特的本领。
  〃亚当和夏娃一生相爱,当夏娃离开之后,亚当站在夏娃的墓前说:'哪里有夏娃,哪里就是我的归宿,哪里就是我的家',我想,《艺术人生》就是我的夏娃,它寄托了我的热爱与文化梦想。〃王峥这种将梦想与工作时刻纠缠在一起的胶着状态常常使她身边的人必须和她保持同步的兴奋和紧张。这种紧张带来的是快速催生一个精致的抽象理念开出惊艳的现实花朵,王峥和她的同仁们总是力图将《艺术人生》的受众带向他们臆想中的彼岸。
  转瞬之间就成一张废纸的节目方案
  启动特别节目《理想2005》是突然之间就决定的一个方案。初步的方案对于其他栏目也许意味着宏图,对《艺术人生》而言更多的是转瞬之间的一张废纸,因为善变是《艺术人生》的〃习惯〃。〃我们善变。好主意如果在录制前最后一秒钟才产生,我们用好主意。用变化应对变化是我们长期养成的习惯。〃(引自《艺术人生》工作手册)
  从方案有了初步的轮廓,王峥就带领全组人的脉动一起与《理想2005》合拍。为了熟悉场地,王峥第一个到了上海,她在上海做大结构,马宁在北京做一些准备工作。为了省掉搭建舞台的费用,王峥租车从北京把舞美工人和材料一并拉到了上海,与负责实景的师傅几乎同时抵达上海的是负责创意策划的资深策划人宣明栋。
  宣明栋:《理想2005》那期我印象很深。那一次是特晚我到了上海。王峥他们自己之间的信息沟通出了一些问题,所以等见到他们找到一个咖啡馆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当时的方案改了许多次,但几乎仍是一段空白,就知道有这些主持人可以做,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还没有提炼出一些想法。然后我就迅速地写了几段,谁谁谁,后来几段王峥提了一些看法,分了几段,怎么出场,提了意见,有一些什么原则,后来我对这几段做了一个调整,后来就按这个东西做了。
  〃所有的主持人搭配上场,崔永元一人亮相〃的创意就是宣明栋在这次与王峥的策划见面会上提出的。
  经过策划们的编排和制片人、编导的共同努力,主持人们终于一起坐在了《艺术人生》上海东方卫视录制现场。
  编导马宁:节目的嘉宾都是在中央电视台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没有想到这次深入的访问竟然发生在了离中央电视台1400公里的上海。细想想,虽然同行有时是冤家,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能〃同甘共苦〃,因为享受过同样的福分,更遭过同样的罪。
   。。

第一章  开始表达(6)
节目中到场的9位嘉宾大都在而立之年,而且除了董卿之外都属于半路出家,其中几位的长相也与美丽毫不相干。当这样一群人齐刷刷地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脸上现出了难得一见的亲和的微笑和释怀的轻松。张越在自嘲时脱口而出的语句让人感受着一种久经考验的反应力和智慧。虽然与曹可凡之前从来没有合作过,但是两人一唱一和,相见恨晚。张越是我们办公室里的常客,因为她也是《音乐人生》的主持人之一。经常见到她点着一支烟默默地思索,今天难得的爽朗显出另一种可爱。
  把白岩松与杨澜分在一组是工于心计。平日里正襟危坐的白岩松尽管还是西装革履,但是说话的风格却与平时大相径庭。杨澜似乎恢复了她主持《正大综艺》时北京式的爽朗。本以为两强相遇勇者胜,没有想到智者的谦让交相辉映出一种别样的精彩。
  王志与董卿的组合是更加别出心裁的〃视觉奇观〃。天天质疑别人的王志在温婉的董卿面前,似乎收起了自己的尖锐。董卿淡淡地讲述着自己闯荡北京的辛酸。录像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和董卿在上海新天地的一家酒吧里聊天,董卿默默地看着上海的夜色在眼前流过。回到这个熟悉的城市做这样一期节目,对于董卿的意义是非凡的。
  作为《理想2005》的编导,马宁还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发生在节目录制前的故事。
  马宁:在上海的那个深夜,王峥给白岩松打电话,给我们的节目求个名字。放下电话以后,王峥直接就打给做喷绘的公司,要他们连夜将节目的名字改成〃理想2005〃。王峥的声音里流露出领导的权威和创意者灵感泉涌时的激动。隔天,在还没有晾干的〃理想2005〃的喷绘背景之下,崔永元、白岩松、张越、杨澜等人的讲述理直而气壮,与那红色的字交相辉映??
  王峥:录制现场我觉得小崔上场给人特别的印象,没有想到他会那么说。我本来以为他只谈电影,不谈别的,没有想到他在现场说了那些。在节目中白岩松谈他的理想,曹可凡谈到自己的父亲。超水平发挥是元元,她说〃主持人像在笼子里跑的小白鼠〃,她觉得特别压抑,她的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包括董卿,董卿说她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像一只绽放的蝴蝶,但是演出结束之后她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蛹,翅膀慢慢收回来了。她主持完春节晚会回到租住的小家,孤独一个人坐了好长时间。他们说内心最强烈的话,他们说最真实的感受。
  朱冰:当时录了多长时间?
  王峥:三四个小时。
  朱冰:录完之后什么感觉?
  王峥:如释重负,我们当时特别感动。去上海很艰难,我们工人从北京过去搭景费用比较省。去上海要找最便宜的地方住,我还给工人找浴室,我记得当时旅馆里的空调噪音特别大。真的,我们组特别能吃苦,出去不讲吃不讲穿,就讲究干活。能把节目做好对我们而言是最重要的。
  《艺术人生》不是短命的娱乐节目
  人生是琐碎而真实的,真实得可以消磨掉所有的激情;艺术是抽象而神圣的,抽象得可以让人瞬间生成所有的梦幻。
  〃选择文艺是我一辈子的痛。〃王峥的话凸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不仅要以智慧和胆识影响现实生活,而且要以勇气和耐力承受现实生活。
  〃《艺术人生》不是一个娱乐的节目,它是一档严肃的人文谈话节目。〃王峥强烈反对把《艺术人生》泛娱乐化,不同意批评《艺术人生》用艺人隐私吸引观众的说法。〃《艺术人生》是在通过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表达艺术家的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跟窥视隐私能是一个概念吗?我们是在和观众分享艺术家珍贵的人生经验。所有的艺人到达《艺术人生》都是安全的,我们会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之心给他们安全的感觉,让他们像对待朋友一样打开自己,敞开内心。〃
  〃《艺术人生》跟很多节目的录制不一样。只要节目进入我们标志性的主题曲《今夜无人入睡》,无论发生什么,现场录制不能停,除非机器故障。六年来一直就这样,我们要保证它的真实感,保证语流的通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开始表达(7)
从2000年12月22日《艺术人生》诞生到2006年12月22日《艺术人生》整整6岁,翻阅各类媒体关于《艺术人生》的众多报道,制片人王峥的声音似乎反复重申着《艺术人生》栏目的定位,但王峥的话却很少成为报道的焦点。
  与《艺术人生》〃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的栏目定位语相比,〃把节目做成节日〃是《艺术人生》的一个策划人在节目开播之际提出来的,如果说前两句口号代表了《艺术人生》的典雅气质,后者则代表了《艺术人生》的新锐风格。这种矛盾像极了制片人王峥的外貌:满头中规中矩的黑发,耳边的两绺却染成了红色。这种矛盾也承继于制片人王峥的艺术感觉:既可以为陕北民歌〃想你想得手腕腕酸〃泪流满面,又可以在莎拉布莱曼的歌声中整夜无眠。
  在传统和新锐之间生存的《艺术人生》,开播以来其方向的左右微调却遭遇了颇具意味的回馈。从2001年尝试在《艺术人生·英达》中加进娱乐元素被称为有〃媚俗倾向〃,到2005以后因为播出的节目以老艺术家为主而受到捕风捉影的歪曲,生存在公众视野里的《艺术人生》显然被快速闪回的时代〃撞〃了一下腰。但它先天具有的先锋元素同样为它在娱乐时代的艰难生存打下了〃预防针〃。
  王峥:这是一个不太令人满意的娱乐界,精神的魅力在娱乐界几乎将近荡然无存,时尚消解了太多的精神危机,一切情感演变为廉价的消费品。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太少的声音在质疑,艺人们乃至媒介中人在努力适应着非此即彼的克隆栏目。电视文艺界曾经在文艺界举足轻重,而文艺界演化为娱乐界之后,电视文艺界的形象便模糊了。精神的导引不是政治的说教,不是浅薄的搞笑,更不是让伪流行艺术充斥舞台,电视媒介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去影响娱乐界。这是王峥在2004年的发言。
  就在同一年,一本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只有200多个页码的朴素译本《娱乐至死》成为畅销书,并荣获2004年度中华传媒图书大奖。
  他们各自的阐述不约而同地有着相同的内核,那就是对〃娱乐〃持有的态度。
  〃'娱乐'的泛化乃至深入人心。〃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1931…2003)纽约大学媒体生态学的首创者。波兹曼共出版过20余部著作,其中代表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已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对当下大众文化娱乐化有着深刻的预见和尖锐的批评:〃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波兹曼的这一判断语调平和,但却内含绝望之心。
  王峥:《艺术人生》应该是我们的诚意作品。从事电视文艺的人可能更在意形式或者娱乐性,但是我们想独辟蹊径,像台湾林怀民领导的舞蹈团体〃云门舞集〃一样,在节目中传达社会的良知,传播智慧的思想,不谄媚政治,不谄媚大众,这就是《艺术人生》的基本纲领。《艺术人生》要求策划和编导的门槛很高,策划精通文史哲,编导有着对于寻常百姓的悲悯之心,在演艺明星和他们的作品中寻找文化的光辉。所以,我经常比喻《艺术人生》是将药丸装在可乐的易拉罐中,时常换换包装,但是里面的药丸是强身健体的。《艺术人生》不是制作新鲜的形式,而是内容为王,所以,《艺术人生》不是短命的娱乐节目,而是社会的〃公器〃,会始终如一陪伴社会发展。
  〃用文化引导娱乐〃是《艺术人生》的终极目标。在娱乐节目的狂潮中,坚持下去,看看这条路能走多远。
    以人为本
  他们留下的是关于〃自己〃的一段心灵史
  2000-2006《艺术人生》:共录制320多期节目,近400位嘉宾在此亮相。
   。。

第一章  开始表达(8)
他们留下的是关于〃自己〃的一段心灵史,而不是一个个模糊的背影。
  CCTV《艺术人生》于2000年12月22日开播。当时的《艺术人生》就像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歌友会,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属于观众的倾诉和提问,这时的《艺术人生》对观众的最大吸引力是满足了一些观众见到明星的愿望。节目培养了一批铁杆观众。代表节目《罗大佑》。
  2001年7月13日,栏目由30分钟改版为50分钟。50分钟的《艺术人生》成为一个成熟节目模式下的节目体系。栏目口号〃记录时代人物〃。代表作是《陈凯歌》、《秦怡》、《背影》。
  2003年5月18日,《艺术人生》同时在一套播出。节目中采用了多种新的制作手段,增加了〃新闻热点〃和〃集体记忆〃、〃主题策划〃的概念,代表作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刘欢……六十年代生人》、《我的父亲母亲》、《温暖2003》、《青春之歌》、《四分之一世纪》。
  《无间道III》剧组2004年12月8日亮相京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当晚10点左右,导演刘伟强、麦兆辉,编剧庄文强,演员黄秋生、刘德华、梁朝伟、黎明、杜汶泽、陈慧琳集体做客《艺术人生》。《艺术人生》为此史无前例地铺设了百余米的红地毯。
  歌唱家郁钧剑曾谈起自己的一次经历,上海一家媒体邀请他去做节目,由于工作繁忙,他推辞说没有时间,后来对方又专程寄来了一个请柬,上面用很醒目的字体标注出他们栏目的〃地位〃:本节目相当于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
  这是一个小故事,但《艺术人生》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不一般的影响力发端自《艺术人生》团队不一般的执行力,不一般的执行力又发端自团队每个人不一般的〃操控人生的能力〃(王峥语)。
  这种〃操控人生的能力〃的高低,在《艺术人生》栏目组是通过嘉宾在节目中的表现来体现的,而具备这种〃操控人生能力〃的节目执行者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她(他)一定是个善良的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编导马宁的正式身份是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艺术人生》编导是她的另一份职业。马宁坦言她是把做《艺术人生》节目作为她〃帮助别人、温暖他人〃的一种途径。
  马宁:人文是一个人的态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