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这家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锦麟这家伙-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民间观察者、“ 在野”的立场,多年的研究积累,杨锦麟对台湾现状的研判,总是在看似不经意间,为人们多开了一扇窗户,平添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个多向的维度。不一定各方面一致认同,却愿意有所承担,并视之为应有之义,这正是杨锦麟的贡献,也是他的《信报》“ 台湾透视”专栏十多年来长盛不衰,颇受海内外朝野各界人士关注的缘由之一。
    二、《迈向两岸谈判》,《信报》十三年坚守,同一专栏最长气作者
  自从1987年两岸开始民间互访以来,杨锦麟冠以陈子帛的笔名,先后撰写了超过一百万字的评论分析,发表在内地、香港、台湾的一些报纸杂志,1998年,香港一家出版机构精挑细选其中有一定代表性的篇章,编辑出版厚厚一大本杨锦麟政论文集,取名《迈向两岸谈判》。这也算是杨锦麟居港生活整整十年,笔耕夜书亦十年,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一个慰藉。
  收入书中的文章,绝大部分是以香港可以接触到的观点、传媒与资料为范畴,言论与分析通常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成稿,在一定程度上取的是香港的视角,可谓是新鲜热辣的“ 香港制造”。对此,香港的一些资深评论人士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其“ 观察敏锐,分析持平,尤能够从许多角度作同情地了解,有见地,有文采”,“ 不失为了解两岸关系一本极有价值的书”。
  对于业内的高度评价,杨锦麟谦称是受惠于香港的舆论环境,尤其是《信报》所提供的充分表达意见的自由空间,以及一班文友的慧眼励志。《信报》的创始人、老板林行止信奉,翔实正确的新闻是历史的草稿。他在新闻评论的“ 意见反映”、“ 真相的钻研”以外,还特别强调“ 独立的新闻人格”这一重要元素。而这也是作者之一的杨锦麟,在自己的专栏中一直恪守和坚持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多维度多向度……香港的视角(二)(2)
《迈向两岸谈判》中的许多篇章,最先发表往往在《信报》的“ 台湾透视”专栏中。陈子帛也即杨锦麟以一个民间知识分子的立场,“ 在野”观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的台海风云变幻,分析解读台海两岸政策互动得失,透视两岸关系历史发展脉络,冷眼旁观两岸会谈政治角力。因而,他的透视记录虽然悉数为“ 一孔之见”,却因此显现出卓尔不群的务实探索精神的可贵。
  有评论说,在香港政论界,有心做点学问的,还真是不多,陈子帛兄算是异数,其研究两岸关系的文章,或资料珍贵,或分析独到,或观点鲜明,一发而不可停。评论还说,陈子帛论述两岸关系的文章,从民间知识分子的角度出发,提供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刺激两岸决策者开拓新的思路。
  同时,在香港的学人看来,杨锦麟还具有一些未必人人尽有的优势。毕竟师出有门,作为一名学者,多年训练养成的功力,使得杨锦麟落笔之处不经意地自然显现出来,其文字的准确、细腻、生动,又是少有人可以望其项背,作品中的敏锐、判断力、想象力更是如见其人。
  世界历史上,鲜有一个民族的整合和分离,是通过和平方式而达致的。或许,自1949年以来,1987年之后,海峡两岸正在从事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迈向两岸谈判,是世纪之交台海关系互动避无可避的必经之路。杨锦麟结集出书的目的就在于,希望由此促进世人对两岸关系问题的重视,引发关注的兴趣。
  《迈向两岸谈判》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但其观点的鲜明、原则立场的坚定、视野的开阔、思想的活跃、学术态度的严谨、笔锋的锐利等等,对人们面对当下的台海关系,把握台湾日见复杂、变数极多的政治动向,依然不乏洞见和卓识。
  于今,杨锦麟在香港著名的财经报章《信报》开设的“ 台湾透视”专栏,也已随杨锦麟一同迈进了二十一世纪,他仍然在观察、解读,卓尔不群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2003年,《信报》低调地庆贺了自己三十岁的生日。虽然;老板林行止不愿张扬,但业界和读者还是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香港这个惟一坚守着精英路线的财经媒体的敬意。期间,有心者为这张报纸做过一个小结,于不经意间发现,有一位作者包办报纸的一个固定专栏,时间长达十三年,未必堪称之最,但对于这项纪录,杨锦麟倍加珍惜。“ 并不是所有大陆移居香港的读书人,都有这样的机缘”,香港社会接纳了杨锦麟,被接纳的过程充满着坚韧和艰辛。
    三、加盟香港商报
  “ 公正持平,在商言商”,《香港商报》已在香港出版发行超过五十个年头。
  香港是媒体异常发达的国际都会,弹丸之地,聚集着全球相当数量的各类媒体。仅印刷媒体,中英文、双语及其他语言,2004年的统计数字:五十三份报章,八百四十四份注册期刊。还有约九十五家国际传媒机构在港设有办事处,不少地区性刊物以此为基地。媒体大战风云四起,充满着商业竞争的铜臭和火药味,大家必须绞尽脑汁、各出其谋,惨烈超乎想象。但香港记者的勤奋敬业,媒体的敏捷、洞察先机也是有目共睹的。
  1999年,《香港商报》转由当时的《深圳特区报》社,后来的深圳报业集团控股经营。改换门庭的《香港商报》广聚人才,除一批深圳报业精英被派往香港工作外,本地路线依然是高层的坚持。杨锦麟就是此时受到竭诚相邀,加上报社总经理,也是深圳报业集团总经理陈君聪的同学之谊,盛情难却,加盟《香港商报》担纲主笔的。
  《香港商报》位于港岛北角英皇道一座工业大厦内,著名的《信报》、《信报月刊》等一些出版机构也楼上楼下地分布着。早年的北角曾经是香港岛富人聚集地,尤以上海籍人士居多。时光流转,等他们搬到了面海的山顶或半山,这一带主要居民则变成了今天的福建人。如今,福建人开的金店、杂货士多、两替店、饮食餐馆比比皆是,挤满了英皇道马路两边和周围的巷道。一批批新到的深圳同事,认识和熟悉香港便是从英皇道以及周边纵横交错的小街小巷开始的。
  《香港商报》的编辑、广告经营,包括行政人事部门,一直是香港、深圳两地各自分别设立,颇见香港一国两制的特色。在被称作“ 港馆”的编辑部里,同事之间的交流,粤语、闽南话、普通话,间或还夹杂着英语。为了能更好地与深圳的新同事沟通,报馆不少香港人都卷起条“ 俐”,磕磕绊绊地学讲普通话,勇气可嘉。但舌头过于翻卷的结果,往往是两边的人都不得要领。深圳来的一些“ 北方人”渐渐地也放开胆子,操起了不咸不淡的“ 鸟语”。一报两制,这也像极了杨锦麟后来加盟的凤凰团队。
  在深圳同事的眼里,杨锦麟既不是地道的港人,也早已不是户籍意义上的内地人。他的热情、豪爽,使他与内地的同事相见并没有太多的隔膜,并常以过来人的身份提供生活上的方便,足令这些浅尝资本主义人情世故的初来乍到者备感温暖。每天下班后的宵夜、喝酒自然是新同事之间联谊、沟通最有效的途径。杨锦麟经常是事前积极张罗、末了抢着埋单的角色。当然,其他的香港同事也非常自觉,彼此熟悉之后,轮流坐庄成为后来的惯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多维度多向度……香港的视角(二)(3)
杨锦麟酒桌上的豪气是有目共睹的,段子、俏皮话也是张口就来。要说他的国语、粤语都算不上标准,但他对无论国语、台语、粤语中口头禅、俗语的熟练运用,让两岸三地的同事们全都自叹不如。当然,杨锦麟最终让大家佩服的还是他的文章、捷才、个性以及为人。
  杨锦麟任职《香港商报》,不但有高级记者的头衔,还担纲主笔。
  这里有必要对香港报章“ 主笔”一职略做介绍。报纸社论,在香港叫做社评,是报纸最重要的声音,代表着在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上报纸所持有的取态、立场、观点和评判。在中国内地,一些重要报纸的社论往往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重大转折的风向标和备忘录。社论撰稿人自然是报纸的重量级人物,有的还是由一组人担纲这一要务。
  香港报章每天都有社评,地位无异于内地。大家熟知的香港几只健笔、著名报人,董桥、林行止、陶诘,也包括早年的金庸,除了以各自的专栏驰名,还都在不同时期担任过报纸主笔。杨锦麟是当时《香港商报》惟一的主笔。
  这一年的6月间,杨锦麟上任不久,便应邀赴台湾采访。多年台湾问题研究的深厚功底、历练,香港视角的分析阐释,加之亲临其境,有感而发。返港之后,杨锦麟以《世纪末的台北很“ 政治”》开章,一连十数篇,记述了此次台湾行脚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依然是家国、民族的情怀担当,以及客观务实的研判。
  以《台湾行脚》为栏目名称,杨锦麟一组系列稿件一连刊出十多天。这在当时的《香港商报》是绝无仅有的,而这次是鲜有地破例。
  报纸的要闻版历来寸土寸金。世界之大,要在有限的版面中尽揽天下大事,沙里披金,就会有所取舍。当然,对于有价值的独家采访、深度报道,各家报纸都会不吝版面,甚至不惜大肆炒作。杨锦麟的《台湾行脚》起因不过是获邀随众多年一次寻常采访,算不上独家享有,但能连续十天刊发在《香港商报》的要闻版,其份量已经不言而喻。
  杨锦麟的连续报道《台湾行脚》一经刊出就得到各方面的关注,迅速脱颖而出,并被转载。最终,这组报道赢得香港报业公会年度最佳新闻写作奖之特写新闻组冠军。这也是迄今《香港商报》赢得的最高荣誉。
  喜讯当然令人开心振奋。从得知获奖消息,以各种祝贺的名义,怂恿杨锦麟请客的酒局饭局,头两轮是老杨自愿挨宰,接下来仍没完没了,近乎“ 敲诈”。酒桌上的热闹场面足令每一位参与者记忆犹新,开怀畅饮,酣畅淋漓,调侃骂俏,每一场庆功酒都不免放倒几位。等到后来杨锦麟的奖金终于到手,细算下来杨锦麟早已入不敷出了,但他还是喜滋滋地又一次犒劳了大家。“ 开心就好,钱是个王八蛋!”这是他著名的口头禅。
    四、台湾行脚——“ 世纪末的台北很‘政治’”
  1999年,杨锦麟获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邀请,与香港十多位传媒人专程赴台访问考察,行期四天。
  与若干年前,即使供职专门机构,也只是在海峡这边眺望、揣摩,纸上谈兵地研究当代台湾问题,却未有过实际踏查和亲历感受截然不同。在香港,以媒体人的身份,杨锦麟已经不止一次地考察过台湾。台湾于杨锦麟虽然早已了然于胸,但他仍然重视这次旅程,认真做好一切的准备。
  穿行整个台湾,四天匆匆的行程,杨锦麟与台湾各个主要政党高层及政治热门人物面对面对话沟通,增加了对台湾风起云涌的政治局势演变过程的感性认识和把握。同时,他还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台湾“ 原居民”、“ 外省人”、“ 台南人”、各色人等的实际接触。
  以一个香港媒体人定位,他感到,“ 港台政治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但是,这种交往和接触却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而了解越深入,就越有增加共识的基础”。而了解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了解台湾民众的实际想法,不能只是采取“ 隔岸观火”的观察方法,也不能总是“ 隔靴搔痒”地说一些套话。
  此行,他的一个取态是入乡问俗。
  和杨锦麟一起回到1999年5月底的那几天。
  那次访问主题是对2000年台湾选举情势实地观察。可以看作是对2000年台湾“ 大选”实战的一次演练和先行一步。
  五月的台北盆地,适逢梅雨季节,天气变幻无常。时风时雨,乍暖还寒,正如台北的政治气候。离所谓“ 大选”还有将近八个多月,但杨锦麟一行刚一落地,提前开打的选战战况吃紧,种种传闻扑面而来。
  台北的天空很“ 政治”。台北的计程车司机和北京“ 面的”司机一样,打开话匣子就能高谈阔论,百无禁忌。论起政治来都是一套一套的,人人皆有权威看法,个个都是独家观点,杨锦麟一众外地人见状,无不叹为观止。
  这一次是例行采访——“ 政治味”很浓,行程密密匝匝,全部按照事先的安排,记者们绝对不可能像旅行者、观光客那样悠游自在。但毕竟是针对选举情势的实地观察,接待单位尽可能安排香港媒体人士,与大热门人选直接接触对话,采访对象堪称台湾当今政治舞台等量级人物,就不足为奇了。这其中,包括民进党的###、林义雄、许信良,国民党的连战、马英九、章孝严(日前已更姓为蒋),以及宋楚瑜、苏南成,等等。最后,虽然连战、宋楚瑜因无术分身,缘悭一面。但杨锦麟都一一为他们每位勾勒出惟妙惟肖画像,并清晰地带出了围绕在这些显要人物周围,台湾的政治生态、世情民生。
  

多维度多向度……香港的视角(二)(4)
杨锦麟的一组台湾行脚,说起来已经是上个世纪的话题,但今天读来,感觉依然是单篇不乏看点,系列足够韵味。当年的新闻奖总评委金庸先生,专门为此写下一段评语,并亲自为杨锦麟颁发了这个奖项。
  这项迄今《香港商报》所获得的最高荣誉,奖牌迄今仍然郑重地挂在《香港商报》的荣誉室,每一个到访者都能得以见证。
    五、2000年,台湾“ 大选”现场发回的报道
  2000年,千禧之年。
  台湾政坛动荡,杨锦麟受命往台湾采访选举。此时,他已客串凤凰卫视的特约嘉宾。作为台湾问题专家、时事评论员的角色,杨锦麟给自己的定位是,消息变动纷至沓来,帮助读者观众辨识真伪、辨别轻重,正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从读者对他这一时期专栏的热切关注,从电视观众对他现场点评的期待,显然,杨锦麟实现了自己的初衷,而且做得相当成功。
  杨锦麟曾经著文,题目是《梦里萦系处,最忆是台湾》。漫步宝岛经年,流连忘返阳明山、北投的温泉,花莲外海眺望太平洋的壮观,夜里和友人畅饮在台北德惠街酒吧,高雄爱河旁倾听乡间小曲小调,登临阿里山清晨观日,游日月潭黄昏碧波,搭客车漏雨夜行,垂涎高雄旗津港海鲜,狂嚼基隆庙、云林夜市美味……这些都是在随后的几年间,杨锦麟每年数次台湾之行留下的处处履痕,发出的感怀、叹喟。
  然而,此次的实地采访显然不是观光游览,既是大事发生时作为媒体人的一个职守,对杨锦麟而言,多年的当代台湾政治研究,此刻也是一个历史见证。
  那些天里,置身中正纪念堂广场,以及台湾北中南部大大小小的政治鼓动场景之中,四下望去,满天飞舞的竞选旗帜,亢奋的人群,声嘶力竭,全情投入;耳旁喧天的锣鼓,齐鸣的鞭炮,震耳欲聋,杨锦麟仿佛回到了“ 文化大革命”某些特定的政治情境:一样的忘我,一样的滥情,一样的迷醉,几乎没什么两样。在他看来,尽管这不乏台湾民众一种自主愿望的表达宣泄,但更多时候,被政治人物的激情演说不断催化,民众如痴如狂,也是一种接近失去自我,或者集体催眠的状态。
  台湾的各色政治选举,也曾有过贿选买票,有过暴力相向,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