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国的涅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帝国的涅槃-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中守军约四万人,但偌大的北京城,这区区四万老弱残兵,根本守不过来——城头上平均三个垛口,才能分派到一个士兵。除这四万老弱之外,还有“净身男子”数千人协助守城——加一块儿也顶不了多大用。这帮老弱残兵长期欠饷,这回还是因为要他们拼命守城,才每人发了一百个钱,因为没人管饭,他们还得经常请假,跑到城下自己买烧饼充饥。北京城头上放列了多门西洋大炮,但守军都放空炮,不装铅弹,结果一个人也打不死。
  崇祯近几年来特别信任太监,可偏偏就是太监杜勋,居然从李自成那里跑回来,劝崇祯及早逊位。
  

九、甲申之变(3)
流贼向皇帝劝降?这种玩笑也开得出来?崇祯真能给这帮家伙气死了。
  三月十八日,崇祯居然下令“亲征”,这时候,连皇亲国戚们都不敢帮忙了,不知道他老人家该上哪里抓兵去。李自成在城下呆了两天,见“皇帝降贼”这出戏似乎闹不成,遂开始攻城。这天夜里,大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投降,北京城破。
  这是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夜。他在宫中匆忙地料理后事,但做什么事都没条理。想让成国公朱纯臣辅佐太子,可朱纯臣自己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问题;提笔给某统兵的将领写了封信,但没头没尾,不知道是写给谁的——人到了这个时候,恐怕多半都是这个样子了。
  崇祯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国家大事好做了,又让人把太子、永王、定王领来,见他们还穿着冠带袍服,当爹的忍不住又把三个儿子训了一顿:“都什么时候了,还穿这个?赶快换身旧衣服!”他亲自给孩子们系好腰带,凄凉地对他们说:“今天你们还是皇帝的儿子,明天可就是老百姓了……在这个乱世里,要隐姓埋名,看见老人就叫老翁,年轻的就叫叔叔伯伯。”人世间的万千道理,长在宫禁高墙内的崇祯自己懂得也不多,但他还是想在短短的时间里多教些给孩子们,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旁边的人都忍不住流泪了。交代完后,他又派人将三个皇子送到外戚家里,想他们帮忙把孩子藏起来。
  做完这些,崇祯又去和妻子周皇后告别,两人都流了眼泪——这位皇后,还是他哥哥天启两口子亲自帮他挑的呢,看着妻子的泪眼,皇帝不由得又想起了早逝的老哥——他也许不是个好皇帝,但应该是个有人情味的兄长。周皇后随即悬梁自尽,皇帝用剑碰碰她开始僵硬的尸体,红肿着眼睛,鼻子酸酸地走开了。
  小女儿昭仁公主,也被皇帝一剑刺死。袁贵妃自缢未死,被皇帝拔剑砍伤肩膀,其他妃嫔多人,都被皇帝亲手杀死。皇帝又把自己十五岁的大女儿长平公主召来,悲恸道:“孩子,你怎么偏偏生在我家呢!”用左袖掩面,右手挥刃想杀死公主,但砍偏了,只劈下公主的左臂。
  看着到在血泊中的女儿,皇帝颤抖得厉害,再也下不了手。
  他和太监王承恩对饮了几杯酒壮胆,手持三眼铳,带着数十个宦官出东华门,至朝阳门,假称是王太监奉命出城,守城者要求天明再验证放行。扈从的宦官群起夺门,守门部队以为发生了内乱,开炮还击,崇祯身边人少,未能冲出。大家想起朝阳门是成国公朱纯臣的防区,便绕到朱家,想请朱纯臣开门放行,朱家看门的却说成国公赴宴去了。崇祯叹着气又跑到安定门,但门闸坚不可举,而此时,天已经快亮了。
  崇祯失望地回到宫中,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没有一个人来。从此后,再也没有人看见过皇帝,传闻说他和巩驸马、王太监逃出宫去了。
  十九日,宣武门守门太监王相尧开门投降,正阳门,朝阳门也相继投降。
  长平公主此时还晕倒在地,尚衣太监何亲听说大顺军已进城,怕公主受辱,把她背出宫去。太子逃到亲外公周奎家,敲门却没人理睬,看门的也不放他进去,只好逃到别人家里躲起来。宫女魏氏等惧辱,跳入御河自尽,从者二百余人。许多大臣自杀身亡。传闻中和崇祯皇帝一块逃走的驸马爷巩永固,抱着公主的灵柩,带着子女四人,在堂上举火自焚。追查崇祯去向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断掉了。
  大顺军到处搜查崇祯父子的去向不得,遂下严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夷其族!”直到三天后,也就是三月二十二日,才有人在万岁山上发现了两具在风中飘荡的尸体。
  有人认出,那就是失踪的崇祯皇帝。
  他和王承恩面对面吊在树上,长发覆面,穿着白袷蓝袍,白绸裤,光着一只脚,另一只脚上穿着绫袜,红方鞋。看情形,是王承恩先服侍崇祯自尽,然后自己随后自杀殉主的。
  崇祯上吊的是一棵歪脖子槐树,据说这棵槐树又多活了三百二十多年,看尽了明清民国的夕阳斜照,满怀沧桑之后,突然就被人看着腻味了,在平坟毁墓的运动中,被视为封建糟粕,给毁掉了。现在万岁山东坡上的那颗,是不折不扣的赝品——一棵既没见过眼泪,也没见过兴亡的家伙。
  

九、甲申之变(4)
今天我们站在那里,向着南边眺望,还能看见那座古老的宫城,看见日月起落中,她那憔悴不堪的身影。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斗转星移,已经过去了六个甲子,恩怨是非都淡若烟云,铁血皆已销融,只留下些许传奇,略堪人间耳语。
  破城前,李自成在牛金星的建议下,申明军纪:不得伤人,不得掠夺财物和妇女,违者“杀无赦”。故入城之初,大顺军纪律尚好,街市安堵不惊。有些老百姓自发地在门口大书“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还有些人在帽子上贴“顺民”。
  十九日的中午,李自成笠缥衣,乘乌驳马,自德胜门入城,绕到承天门入宫城。承天门,也就是今天的天安门,是宫城的南门。李自成在承天门下拔箭弯弓,对左右说:“我射中中间,必定一统!”但一箭射去,却射在“天”字之下,李颇感不快。牛金星从旁打圆场道:“当中分天下。”李方转忧为喜。
  大顺军于三月十九日攻入北京,四月十三日撤离,在北京城共呆了四十二天。
  刚入城时,大顺军军纪严明,有两个士兵抢劫,立刻被杀,并暴尸示众。但就像当年黄巢入长安一样,几十万大军入城之后,看着繁花似锦的京城,别说兵,就是将领们也有点晕乎乎的了。
  大顺军中也不是没有智者,有人提议:
  一、李自成本人暂时退出内宫,名义上是等工政府修葺后再入宫,实际是委婉地希望李能够带好头;
  二、对明朝官员分别处置,一些名声很坏的贪官,严加追赃,家产充公;抗命不降的,除追赃外,并加以惩治;一些俗称清廉的官吏,免予动刑,命其自愿捐纳;
  三、将大部队撤出城外扎营,听候调遣出征。城内留下的人马也不宜借住民房;
  但这样的建议,别说在部队中不能获得支持,就是在李自成那里也没能通过。大顺军本是以流寇起家,大部分将校长期以来打仗就图个子女玉帛,对战士的激励也往往是许以破敌之后以妇女资财充军之类。如三战开封时,罗汝才想撤军,李自成就以城破后,将东城交给他为交换条件,罗才答应留下。
  这一路北伐以来,自李自成以下的高级将领们,也多次用入北京城后以子女玉帛赏军为鼓舞士气的手段。而如今,皇帝你当了,开出的条件却没有兑现,大兵们当然不满意。
  所以,没过几天,大顺军的军纪就废弛了。
  大兵们先是到老百姓家里借锅、碗什么,稍后就开始借床睡,再过两天就找人家借妻女姐妹做伴,押着男子到处搜,不得不止。安福胡同一夜因奸淫致死者,竟达三百七十余人。
  当官的难道不管么?
  当官的?大小将校们,自己早就“各距巨室,籍没子女为乐”,放了羊的大兵们自然就满街乱逛,借口搜铜搜马,“沿门淫掠”。有些驻扎于城头的大顺兵,将妇女劫到城墙上侮辱,“或遇贼将过,恐被责,竟(将妇女)向城外抛下”。几十万军队都这么干,就算几个有责任心的将官,也管不过来,索性就都睁只眼,闭只眼了……别让我看见就成。
  大顺军在北京城里,有两件事很失人心,一桩是奸淫,一桩是拷饷。
  拷饷有点像摊派,所不同的是,官府的摊派对象是小老百姓,流贼的摊派对象则是大小官儿和皇亲国戚。拷饷的负责人据说是刘宗敏和李过。
  《明季北略》记录了一份操作流程。
  先把官儿们召集起来,饿上一晚。第二天一早,把八百多号人,五个一串,押到田皇亲府里,先用夹棍夹拷一顿,再来问你到底贪赃多少,这样搞了十来天。
  有时候刘宗敏兴致来了,亲自出来审问,每个人都得认点赃才行。重者数万两,轻者数千两,最起码也要一千两,有位沈学录先生,穷得丁当响,刘宗敏看他实在没油水,算是特别照顾,给他算了五百两。
  不认?那就腿上夹棍子,有棱有钉的那种,脑袋上再给你带个箍子,套得你眼珠迸出,大白天看见星星。
  

九、甲申之变(5)
交不出钱也好办,派几个兵押着你去前门官店里借。店主不敢不借,只能要个借条。据说有张借条是这么写的:“某官同妻某氏,借救命银若干。”就这,也借到钱了。
  这里有一个按官衔高低开出的价码。内阁十万,部院、京堂、锦衣帅七万,科道、吏部郎五万、三万不等,翰林一万,部曹数千不等。皇亲国戚就惨了,他们的价码叫做“无定数”,就是说你交多少都不顶用,还是要吃夹棍的。
  官儿们为了不吃夹棍,各显神通。有位御史老兄混进刘宗敏幕府当清客,总算躲掉了;有位杨汝成先生,把家中美婢送给拷官,得以从轻……直到四月初一,军师宋献策实在看不惯了,假借天象示警劝李自成停刑。又过了六天,到四月七日,李自成到刘宗敏府上视察,看见几百号人在那里哀号,才让刘住手。
  

十、山海关前(1)
明关宁守将,平西伯吴三桂,在崇祯急召下,放弃关外重镇宁远回援京师,但当他于三月二十日进抵丰润时,才得知京师已经陷落。吴随即率军返回山海关驻守。
  李自成派居庸关降将唐通带本部人马前去招降吴三桂,许以封侯,还加上吴三桂父亲吴襄的一封信。唐通和吴三桂是老战友,曾一起参加过两年前的松山之战。吴三桂和老战友详谈后,收下李自成送来的银子,表示愿意投降。吴随即把山海关交给唐通,自己率部前往北京投降。
  接下来的事,吴伟业先生在《圆圆曲》中有所描述,叫作“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吴三桂到达永平时,碰到从京里逃出来的人,就顺便问问家里的情况。
  吴:我家里怎么样?
  来人:被李闯没官了。
  吴:这是误会,我回去就会发还。那我爹呢?
  来人:被李闯抓起来了。
  吴:误会,这完全是误会,我回去就会释放的……陈夫人还好吧?
  来人:也被李闯霸占了……
  吴:来人哪,传令全军给大明皇帝戴孝,我要和李自成决一死战!
  陈夫人,就是陈圆圆,本名陈沅,圆圆是她的艺名。明末史料里,有说抢去她的是刘宗敏,有说是李自成,莫衷一是。不管是被谁抢去,这一事件确实促成了吴三桂降清。
  遥远的江南,一位美丽的歌女,碰巧被一位贵戚看上。这位贵戚将她带到北京城里,送给皇帝,随即又被遣出宫来。在贵戚府上的一次宴会中,一位青年将军迷上了她。贵戚将她送给将军,可偏偏将军驻防在边关,只得将她留在自己父亲老将军府中。流寇攻破了京师,老将军的府邸被抄,她也被流寇抢去。将军得信后,异常愤怒,竟然投靠了异族的敌人。他引来异族兵马,打败了流寇,抢回了歌女,但从此华夏之天下,沦入异族手中,将近三百年。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见招降不成,亲率约十万大军出征山海关。
  吴三桂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同时对抗关内的李自成和关外的满清两支力量,他必须偏向其中一方。李自成既已不可能投降,那么能帮上忙的,也只剩下了关外的老敌人满清。
  吴三桂明白,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但李自成却不明白如此简单的一个事实。
  满清在得知李自成攻占北京的消息后,已经发布了动员令,以努尔哈赤第九子多尔衮为大将军,明朝降将洪承畴等为参谋,以倾国之兵约十四万人“往定中原”。有没有吴三桂的投降并不重要,吴三桂的投降不过是给了满清一个更好的借口而已。
  大顺军于四月二十日抵达山海关西南的石河一线,随即投入战斗,直到二十一日晨,大顺军仍未能突破吴军防线。李自成令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阵前劝降吴三桂,吴三桂大呼:“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又安能为孝子乎?”
  到二十一日中午,大顺军后续部队相继赶到,恰逢吴军主力后撤吃饭,李自成方才击破吴军防线,直逼山海关下,猛攻西罗城与北翼城,同时派出唐通军自九门口绕出长城,从背后包围山海关。
  吴军兵力五万人左右,处于劣势,急向多尔衮求援。多尔衮于二十二日晨移军山海关东北的欢喜岭,以便直接观察战场形势,但迟迟不肯参战。
  李自成已经发现大批满洲部队出现在山海关外,但此时的他,处境极其尴尬。兵力对比上,清军号称有十四万骑,吴军也有五万人,大顺军仅有十万左右,若清军参战,则大顺军将处于绝对劣势。但如果转身撤退,清军和吴军的关宁铁骑都以机动性著称,即便大顺军骑兵可以成功撤离战场,步兵和大量辎重也将全部损失。
  摆在李自成面前的难题是:本来只请一桌人,却来了四桌。当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清军参战之前,迅速解决吴三桂,夺下山海关。
  大顺军不要命地猛攻关城。
   。 想看书来

十、山海关前(2)
吴三桂多次派使者去向多尔衮求援,但多尔衮却表示,希望吴将军能够剃头去见他。吴三桂只想借兵帮忙,而多尔衮根本就是要他投降。就这样投降异族,吴三桂是不愿意的,但李自成毫不留余地的猛烈进攻,使吴三桂动摇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吴三桂终于剃头往见多尔衮。多尔衮要求吴军全体薙发,理由是非如此,清军无法区分敌我。
  双方达成协议后,清军立刻出动,在山海关东北的围攻东罗城的唐通军首当其冲,遭到吴军与清军的夹击,几乎全军覆没。清军随即进入山海关,与吴军会师。
  李自成得知清军入关后,将兵力收缩在石河一线,吴军和部分清军出关列阵,双方在此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野战。吴军率先冲锋,大顺军迎击,在双方鏖战正激时,忽有狂风大作,沙尘蔽日。多尔衮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全军投入战斗,沿右翼包抄,将大顺军往海里赶。
  骁勇的满洲骑兵势如山崩而下。
  李自成在高岗上看见一支完全不同的军队冲入大顺军阵中,顿足道:“此必北兵也,三桂真挟北兵来耶!”他知道败局已定,随即策马撤离战场。吴军和清军一路追杀,大顺军惨败,战士伤亡无数,据说直到三年后,还有未收尽的遗骸。大顺军损失惨重,连权将军刘宗敏也中箭,身负重伤。
  这是决定中国未来三百年命运的一战。
  李自成固然是大败亏输,吴三桂又何尝是赢家?李自成随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