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胡 系 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化 胡 系 列-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序幕1  化胡残经
人生有梦。
  她又做梦。
  梦中她身穿一袭古怪的蓝衣,仓皇地奔跑在无边的大漠上。。。。。
  风声如啸;沙扬似雾。天地泛起一片玄黄;宇宙于此际又骤然倒退,虚幻迷离,到处洪荒。
  周围那么辽阔。
  上下全带土色。
  她做梦在狂奔;飞快地朝着有阳光的方向冲刺。又好像是,她不过是,企图跟踪那西下的斜阳。
  夕阳已西下。
  晚霞如冒血。
  人虽是不断地狂奔,拚命地努力向前冲刺。但是,人只是人,人又岂能追得上西沉的红日?
  暮色四面弥合。
  去路由灰转黑。
  夜,终到了。它似从后面赶上来,吞噬着她。然后,又完全舍弃她。不恋不留,继续他去。
  远与近,遂更黑。
  漆黑。
  X      X      X
  她已不是往前跑了。
  因她也分不出前后。
  她选了一处沙丘的陷地。背靠着天然沙积的峭坡。盘膝打座,闭目养气。
  这里比较背风;沙亦转旋他去。
  她的座姿竟是如此自然。
  就像一种习惯。
  右手指天。
  左手插地。
  舌顶上颚。
  一吐一纳。
  她不明白自己当时在做什么?她只知道,她依然在做梦;做着一个既奇怪又陌生的梦。
  她记得梦中的她后来从怀中取出一本什么书本。又从随身的布袋内取出一根什么木条,当风一曳,就亮出火。然后,她一手拿著书,另一手拿着火。火光在黑夜中照亮那本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两个类似图案形的文字。
  它们的模样是:「化」、「胡」。
  X      X      X
  黑夜中的她,企图要凭单手去把这本书打开。
  手一移动书便散落。本来好像只是一部,竟薄薄的叠着十本小册。它们同是旧式的线装书。里面是手写的图形文字。梦中的她翻着这书,读得十分聚精会神。
  「但是,我怎会懂得这一种文字?」
  她在梦中似醒非醒,潜意识地觉得奇怪。书里面记载些什么?她醒后亦毫无印象。
  而且,最奇怪是,每次梦到这里,总是平地起风。手中的那一根火条,摇曳不定,闪铄欲灭。除了当时拿着的那册书之外,其他散到地上的都被风吹走。
  她当然是惶恐万状。
  慌乱地四面去追截。
  她在黑夜之中摸索跌撞。冒风,抗沙;爬高,跃低,心急如焚。但是,这些书彷佛都在风沙中围着她转。
  她哭起来。越哭越急,就醒转了。
  X      X      X
  她已经不只一次做这梦。
  而且每次都是大同小异。每次都是追书。每次都是哭醒。总之,醒了以后,还会耿耿于怀,心神不安。
  她终于刻意地把梦中的那二个图案牢牢地记住。依照所见印象,尽力地画出来。
  她四处问:「你可知这是什么字?」
  她自已是在美国出生的;外形又中又西,先辈可能是混血的。她父母告诉她,祖先来自东方。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她不懂其他外文;更遑论别国文化。除英文及美国之外,她对其他的言语和国家,所知实在有限。
  所以,她拿「化胡」问人。相熟人介绍相熟人。相熟人介绍陌生人。几经转折,才得知原来是些中国字!
  「那么,『化胡』,是什么意思呢?」
  找到了稍懂中文的朋友才又知道:「化,是教;胡,是蛮。化胡,连起来是,教化野蛮的人。」
  X      X      X
  「但是,这和我怎能有什么关系?」
  她就是想不通。梦还是继续有。断断续续,重重覆覆。她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时刻留意在心。
  然后,有一天她在朋友的家里遇到了一对退休的华裔夫妇。闲谈中知道男的是一名退休的历史教授。她便问起「化胡」那本书籍。头发花白的退休教授说:「它曾是本古书,不过,已经残缺不全。据说,尚余的那部份存放在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内。」他想一想,又说:「英国伦敦国家博物馆也存了一小部份。全数不足十分之四。」
  开始有些头绪;这真是太意外。
  她于是问:「那你是否知道那本书原本讲什么?」
  华裔授教回答:「那本书曾经亡佚了七百多年。历来只知书名,无人见过真书。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才在敦煌发现残本。但是,不久就被人运到法国和英国。它里面应该是记载了老子西行以后的一些奇闻怪事。。。。。」
  

序幕2  中外奇缘
「『化胡』,又叫作『化胡经』,或直接把它叫『老子化胡经』,都是指这部书。。。。。」老教授继续说:
  「它曾是一部重要的道教经典著作。」
  「你说『道教』?」
  「对。是『道教」!」老教授答。他续解释:「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宗教。它脱胎于中国人对天地的崇拜,又揉合了哲学家老子的理论。但是,它直到东汉末期时,才正式以宗教的形式出现;主旨劝人入道,目的追求长生;是一个专门导人修仙练法的玄幻宗教。」
  「是老子所创的?」她问。
  「不!不是老子自己所创的。但,道教人却把他当教主。这其实已是他死后七百年的事情了。」
  「到底什么回事?」她只好又再问。
  老教授说:「在那时有人要出来反对皇帝,就利用了老子这个人的神秘形象与他的神秘学说,开创了这个宗教来作号召,并且把老子推祟为创始人。」
  X      X      X
  「但我还搅不清『化胡经』与道教的关系?」这的确是事实,她不懂的太多。
  「『化胡经』成书于东晋。作书人是一名道士。」老教授说:「它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老子。」他顿一顿,再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比孔子还年长了一辈。他生平曾着『道德经』。那是一部深博的哲学书。。。。。据『史记』载,老子学道,书成西去,莫知所踪。」老教授接着趣致地补道:「妙就妙在过了七百多年以后,竟有人公开说,他知道老子曾去了那里?这个人写了一部书,补述老子西行的事。他不但说,老子去了天竺。他还指出,老子在天竺收了徒,这个徒是释伽牟尼。」
  「这的确有趣!是真的吗?」
  「在古老的中国,这倒不是趣闻。当道教与佛教都吸收信徒时,它里面的有关记述,便演变为道佛双方作为讹辩『经』的『内容真伪』,以及『教』的『谁先谁后』、『谁师谁徒』、『谁优谁劣』诸问题的争持焦点。」
  「那么,后来又如何解决了?」
  「当然,围绕着『化胡』这本经,道佛双方曾掀起了连场激烈的大论战。最初是私下斗;继而是公开斗。越到后来,牵连越广。。。。。
  「直到后来,连皇帝竟然也加进来了。那是因为崇尚佛教的人找机会在皇帝面前告状,指责这书诽谤佛祖,于是,为辨别内容的真伪,由皇帝当仲栽,彼此派遗代表上殿比经,道佛间的论战遂更加升级了。」
  「最后,有结果吗?」
  「事情并非简单。」老教授叹口气:「中国人崇道又拜佛,时这样,时那样;两者交替,两者混淆。中国历朝的皇帝也来回反覆;或偏道,或偏佛。所以,在道佛间的长期论战中,一时道胜,一时佛胜。双方引经据典,彼此各执一词。从唐延续到宋,又争了几百年。。。。。」
  她越听越复杂,虽然经过老教授的解释,但依然不明白:「『化胡经』如何与自己有关?」
  X      X      X
  越是问到一些端倪,她的梦便越做越怪。
  她终于忍不住登门造访那对华裔夫妇,希望从老教授的口中能够捕捉到一些关联。
  她对他说:
  「我梦见了。。。。我和另一个人同在一个殿里。我们衣着相同。一色的打扮,一色的长袍。对方把一部书交到我的手中,并同时对我说:『你走!从后面走!』然后那人手持一把长刀,迅速打开了那一扇殿门,头也不回便冲出去。门外刀枪剑戟林立。喊声四起。金铁交鸣。。。。。我则拿著书流着泪,痛哭起来。。。。。」
  「对方是一个什么人?」老教授问。
  「我不知道。」她答。
  「那么,对方的模样怎么样?」
  「我也没有注意。」她说:「我只看到那人的手,持书的手。然后,那书就到了我手上。」
  「是什么书?」
  「『化胡』!」
  X      X      X
  「真奇?」老教授说。
  「更奇怪是,我另外梦到了两大群服式奇特的人。」她竟这样回答:「一批人全光头。另一批人,衣装一律,都戴着冠。。。。。」
  她稍停然后说:「他们一共有十七个。」
  「十七个什么人?」
  「我不清楚。我只看见他们站在一个看来富华堂皇的大殿上,与那批光头者展开一些争论。。。。。
  「然后有一个唯一坐着的人将手举起来。就一切都停了。全殿即时无声。。。。。我突然又看见那十七个人全都跪下来,就在那个殿上,让十七名发匠刀起刀落地给他们剃头。千丝转瞬堕地。他们骤然无发。。。。。
  「不过我却见不到我自己。」
  「那些人全是道士吗?」
  「道士?我怎会知道是不是?我从来就没有见过中国道士。他们应该是怎么个模样?」
  X      X      X
  「十七名道士在皇帝的面前被迫当场落发;。。。。这宗事只曾发生在元代初期。」
  老教授继续对她说:
  「那时候的中国北方。。。。由蒙古人统治。成吉思汗早已死了。他孙子忽必烈掌朝。把行宫设在燕京内。元在那时,还是称蒙古国。
  「因为南宋仍在,双方战争未完。
  「无奈,道佛两教又突然掀起了争论。问题的瘀结还是那部经。于是,双方沿习决定再在皇帝的殿前来进行一次比经;并且由皇帝作仲裁。」
  她似明非明地瞪大双眼。
  老教授却自顾自地在说:
  「道佛两教,接到御旨,遂各遣代表前赴蒙古人统治下的燕京参与其事。。。。。」
  她一面听又一面想:
  「这怎与我有关?」
   。。

第1章  浴血突围
道姑玄珠跟着追风散人在道观内觅路逃走。二人一路闪躲潜行,过了长春宫的正殿。
  踏出正殿,是一大片空地,通往山门。
  几踪几落,已到了山门前那道石桥附近。石桥之后,就是牌坊。有数不清的蒙古兵正守着牌坊出口。牌坊外面还有更多的蒙古兵拥塞于途。
  追风散人计算着是否要从此冲杀出去。
  她看一看玄珠,示意要她的剑。她接过剑之后,连忙对玄珠说:「你跟着我!」话未完便挥动着剑冲过去。
  有几个兵首当其冲,被先后刺倒了在地。
  其他的兵,连起骚动,好像潮水般踊过来。同时喊杀连天;就像一头刚被惊醒了的雄狮,吼声四起。追风散人毫无惧色,持着剑狠狠地迎了上去。
  玄珠跟着她的师父。
  看着一个个的士兵染着血倒在她面前。她有点慌乱地闪左闪右,尽量避开向她倒来的那些兵。
  X      X      X
  追风散人舞剑朝着宫前那道牌坊冲去。兵迎上来,都被刺倒。一次、两次、三次,都是同样结果。
  然后,其余的兵都惊怕地两旁退开。彷佛有意现出中央一条空路。
  追风散人持剑继续向前。
  道姑玄珠紧跟师父之后。
  眼看就快接近牌坊,就见牌坊的另一边又发生了一阵骚动。两旁的蒙古兵亦向两旁避开,让出中间同样一条空路。有一名僧人持械自那边排众而来。
  这僧人的后面还跟了一批持械的僧众。他们人未到喊声已可闻。连串喊声此起彼伏:「不要放走那个老的光头道姑!不要让她带走那部道教禁书!」原来连她逃狱回来护经的行动都外泄了。「准是那些和尚一直监视我们。」追风散人这样地想。她持剑带着道姑续向前。
  「她是钦犯!。。。。捉拿钦犯!。。。。」
  「不要让她逃走!」
  X      X      X
  喊声此起彼伏。
  转眼间那名僧人已率着这批持械僧众,雄纠纠地出现于长春宫的山门入口。他就是来自吐番的喇嘛七斯隆。
  追风散人一眼看见带头是他,咬一咬唇,随即迅速从地上拾起了一把大长刀,并且,在反手把剑还给玄珠时说道:「把我教你的本领使出来!我们直杀出去!」
  喇嘛七斯隆此时亦已发现面前的人就是追风散人。他脸上闪过了一丝笑意,然后拔出一对双环阻拦:
  「没有那么容易!」
  他把那对双环;分持在左右手,才又说道:「你能逃出天牢,皆因我不在场。」然后他又说:「看来,你已拿到经书。。。。你把它交出来,饶你师徒一命!」
  追风散人把手上的大长刀挥舞了几招,算是回话。银光圈动,虎虎生风。不过她未向前;反而亦摆守势。
  喇嘛舞动双环,一高一低,只是蓄势待发。他一面留意追风散人的举动,一面对亮刀亮枪的众僧发令:
  「你们去把她身后那名小道姑解决!」
  众僧齐应,举刀拥前。
  X      X      X
  道姑玄珠快人快剑。
  一轮急刺点出剑花。
  最前面攻来的几个僧人连喊哎哟!他们个个变成损手损脚;但是,每人的伤处都并不严重。
  有些则所持的兵器被荡跌了。
  但是,这一阵的挫败,未能阻止众僧。后面又一批踊上前,分别朝玄珠围过去。
  玄珠换了一个位置;溜出了对方的包围。
  可是一个翻身,又遇上了另外一批武僧。玄珠使出连环剑花,企图把他们吓阻住。
  然而,众僧人人奋不顾身。他们拚命舞动各种兵器,向玄珠的不同方位攻进。
  玄珠无意继续伤人,持剑下意识向后退。
  然后她就发现,前后左右是人。
  他们手举利器,向着她打过来。她已经不经不觉地踏入他们的包围网。
  X      X      X
  追风散人爱徒心切,欲阻他们杀向玄珠。她举起了手上长刀,避开七斯隆的挑战,先行抵挡这些武僧。但是后面又有一批拥上。她和玄珠都被缠住。各自为战,不能联手。而且,喇嘛七斯隆就在一旁虎视耽耽。
  武僧人多势众,配合著蒙古兵,把追风散人和道姑玄珠围成两个大圈,以长矛长枪向他们猛刺。
  追风散人赖着一身上乘轻功,一会飞出这面包围,一会飞出那面包围。高来高去。一再脱困。那些武僧及士兵一团团拥来拥去,都只扑打个空,对她无可奈何。
  喇嘛看得心里发狠。他加进来向她发掌。掌风呼呼,击物便碎。他几次待她高飞时,向高施袭,出手狠辣。但是,都被追风散人轻巧地一再翻身避过了。。。。。
  不过她还是担心她徒儿,见玄珠被大批武僧围住,心头一急,脚下一慢,最后还是着了番僧一掌。她几乎仆下来。但是,将心一横,咬一咬牙,直向玄珠飞去。
  

第2章  承担任务
玄珠又再一提一踪。
  无疑翻出一个众僧围成的包围圈。但是,一落脚后众僧又踊到来将她围住。玄珠只得又再一提一踪飞避。众僧如影随形跟进。
  玄珠着地之后又再落入包围。
  而且围的僧人又增多了不少。
  不是一层,而是两层、三层、四层。。。。
  玄珠只觉眼前密密麻麻,都是和尚。好可怕的和尚。个个凶相狰狞。一齐向她袭来。
  她运力回旋地一转,展开环环剑光护体。
  周围一片连连金铁碰撞之声。
  玄珠有一阵手痛筋麻的感觉。是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