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的智慧-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那次战败,其实败的无话可说,李元昊太疯狂,他的运气也太好了,但凡他本人出一点点意外,那场战争就该是西夏的灭国之战,参知政事,在战场上,一个清醒的人是如何也打不过一个生死不顾的疯子的。”

    韩琦盯着云峥问道:“你说老夫输在不够疯狂?”

    “确实如此,如果当时参知政事够疯狂,就应该彻底抛弃任福、桑怿两部,任由他们在敌军中挣扎,集中所有兵力对付李元昊,只要杀死或者擒住李元昊,在当时的态势下,就算是彻底抛弃掉任福、桑怿也会是一场大胜。

    可惜啊,就因为您顾惜袍泽之情,不愿意抛弃任福、桑怿才让李元昊有机可乘,让他用少数兵力拖住了你,却用大部分的兵力去围剿任福、桑怿两部,得手之后,再前后夹击与你,你焉能不败?

    战场之上就不应该有过多的感情,您心里只该有胜负二字,如果能谋取一场战争的胜利,爹娘老子身陷重围都不应该救!”

    云峥说的兴起,转过身要韩琦帮他松开绑绳,还问已经傻掉的邹同要来一大块木板,用笔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好水川之战的态势图。

    口沫横飞的将整个战场态势重新演化一遍,最后对看得入神的皇帝赵祯道:“陛下,战场是一个无情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之说,这些话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将军如果对自己都不够狠,您如何指望他能凶狠的对付敌人。”

    赵祯对军事一窍不通,看看一脸灰白的韩琦,再看看若有所思的庞籍,至于赵允让等人更是不堪,在军事领域,大宋朝堂或许只有狄青能臧否云峥。

    赵祯慢慢道:“难道说咱们大宋国朝,今后只要发生战事,就需要派你们两个疯子前去是也不是?”

    云峥拱手道:“如此一来战胜敌军的胜算最高,疯子可以领军出战,但是却不适宜在平时统军,一支军队很容易沾染主将的性格脾气,天知道会把军队变成生么样子。如果陛下派出去的军侯都能把军队训练的强大起来,军队在平时确实可以交给文官统带,战时由陛下拜将即可。

    只可惜他们弄不好,大宋白白有两百万军队,人数最多,战力却最弱,以至于我现在杀气都无处可泄,只能拿监察御史来练手。”

    赵祯似乎没有听见云峥最后说拿御史练手的混账话,他的心思全在云峥说的大将其实没必要在平时统带军队这句话上,追问道:“你这些话何解?”

    云峥拱手道:“陛下,微臣的意思是只要像振武校尉周同他们这样的军侯有三五百个,大宋用不着养那么些军队,按照微臣的估计,常备军五十万足够了,战时如果再能动员五十万后备军,就足够我们打一场灭国之战。”

    “陛下!请给为臣做主啊——”一声凄厉到了极点的声音从大殿门口传来,冯悦推开搀扶他的宦官跌跌撞撞的走进了大殿,吼了一声之后就放声大哭,似乎受尽了人间的苦难。

    几个人中间只有他受的伤最轻,肋骨断了两根,吐了几口血,被御医用金针一扎就醒过来了,听闻云峥正在大殿里受审,赶紧走过来喊冤。

    赵祯见冯悦披头散发的模样凄惨,就让内侍给他找了一个圆凳坐上,见冯悦停止了哭泣指着云峥轻声安慰冯悦道:“你惹谁不好,非要去惹一个疯子,他如今在癫狂状态,朕怜惜他为国杀敌立功,不忍心处罚他,等他病好了定然重重惩处。”

    “疯子?”冯悦非常失礼的追问一句,他刚才还听见云峥在滔滔不绝的讲述军阵国事,怎么一瞬间就变成疯子了?

    庞籍喝道:“步花厅不是朝堂,谁给你们在那里质问一位三品大员的职权的?监察御史的职责是在朝堂上,不是在步花厅。”

    冯悦听了庞籍的话,再联系到皇帝刚才和稀泥的说法,一颗心不断地往下沉,他醒过来的时候看了其余几位受伤的同僚,刘度的伤最重,不但嘴里没几颗牙了,而且一条手臂也折断了,胯下那些部位似乎也不太妥当。

    向来只有监察御史把别人逼死的份,何来别人逼死监察御史的事。

    他强忍着胸腹的疼痛站起来道:“监察御史有风闻奏报之权,有当堂诘问之权,云峥飞扬跋扈,桀骛不驯我等因何不能质问之?国朝开国以来,胆敢殴打监察御史者恐怕只有文信侯一人吧?如果今日不处置文信侯,监察御史的颜面何存?今后一旦有诘问之事,是否谁都可以殴打监察御史?如此模样的监察御史微臣不做也罢!”

    说完话就吃力的跪在当地,虽然胸腹骨折之处痛彻心扉,他依旧不肯站起来。

    庞籍叹息一声,冯悦的可能惊惧过甚,连弹劾武将的方式都忘记了,飞扬跋扈和桀骛不驯从来就不是弹劾武将的话,如果一个武将不飞扬跋扈桀骛不驯开始变得和蔼可亲的时候,才该是御史言官弹劾他邀买人心的机会,这样的话其实是在夸云峥没有半点的野心。

    果然不出庞籍所料,赵祯皱着眉头道:“云卿刚刚经历生死鏖战,他此时的情绪非常的不稳定,朕说了,等他病好了定然会严加惩处。”(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

第三十二章不存在的军队

    庞籍出班奏道:“陛下,此事越早解决越好,拖到后面麻烦更多,老臣以为,刘度,冯悦等人无理在先,云峥动手在后,其错三七开,鉴于刘度等人已经受伤,按照我大宋律例,云峥当杖责三十,徙三百里一年。

    刑不上大夫,杖责,流刑可免,云峥当纳铜三百斤赎罪,此为云峥殴打他人致使他人受伤的责罚。至于文信侯殴打御史言官一事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

    庞籍此言一出,韩琦,文彦博,鲁清源等人都出班附意,这样的处罚聪明就聪明在将殴打他人和文信侯殴打监察御史这两者分开。

    前面的部分庞籍判决的可谓中规中矩,甚至还有些偏重,罚铜三百斤已经是非常重的惩罚了,但是这里的人都清楚,三百斤铜对云峥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和三文钱的性质没有区别。

    而文信侯殴打御史言官,这个事件可大可小,就看皇帝如何发落了,御史言官本身就是皇家用来监察百官的棋子,如何处置云峥就看皇帝如何发落了,不管皇帝如何处置云峥,都和大殿里的百官关系不大,恩出于上的浅显道理,庞籍焉能不清楚,眼见着皇帝在偏袒云峥,庞籍连云峥在皇宫动武这种大罪都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不提。

    “文信侯!”

    “臣在”

    “尔秉性暴躁,肆意妄为,目无国法,于天子华堂出手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着令罚俸一年,待伤者伤愈之后,尔当亲自登门谢罪,在此期间禁足文信侯府不得出门一步。”

    赵祯轻飘飘的给云峥打人事件来了一个彻底的了断,冯悦面如死灰,再也听不清别的大臣都在说些什么,耳朵里嗡嗡的响,肝肠寸断都不足以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他刚才看了刘度等人的伤势,最重的并非是手足上的伤。而是牙齿。一个监察御史本身就是靠一张嘴混饭吃的,如今没了满嘴牙,让他们如何自处?

    官家只说云峥秉性暴躁,肆意妄为。为何不说殴打监察御史本身就是在藐视皇权。目无法纪?罢了。皇帝本人都不在乎皇权被藐视,自己说的再多也只是自取其辱。

    见大殿内的官员已经散去,冯悦只好拖着身子一步一挪的向太医院走去。一路上泪如泉涌,不知道见了刘度等人到底该说些什么,该如何向他们解释自己的这顿揍算是白挨了。

    赵祯今日的心情不错,散了朝见就打算往外走,走了两步就听邹同在后面说话:“文信侯,这后面是后宫,您可不能进去!”

    赵祯回过头奇怪的瞅一眼,发现云峥竟然抱着勿板打算随自己走进去,笑道:“你还有什么事,步花厅你走错了,后宫也是你能进去的?”

    云峥陪着笑脸道:“陛下,您还没说那些老卒的事情呢,微臣对狄青私分缴获这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又不足以为外人道,所以就跟了过来。”

    赵祯笑着摇摇头,指指偏殿对云峥说:“你暂且去偏殿等候,朕洗漱之后就来。”

    一个小宦官领着云峥去了偏殿,忙碌了一上午的赵祯回到了垂拱殿,接过热帕子擦拭一下脸颊,就问坐在角落里的陈琳。

    “大伴,云峥说的那些事情都是真的?上战场的次数过多就会让一个人产生那么大的变化?”到现在赵祯依旧不太相信。

    陈琳沉声道:“官家,不说军阵,老奴只说密谍司发生的事您就明白了,庆历三年到庆历五年,密谍司共有三十三位密谍退出,活过五年的不超过十人,这些退出的密谍,全都是密谍司中的精英人物,平日里都在刀光剑影中出生入死,之所以不适合再留在密谍司,不是本人的能力达不到,而是如同文信侯所说的,每个人都变得非常怪异,有的在睡梦中杀死了自己的至亲,有的变得惴惴不安,整日里疑神疑鬼,更有甚者喜欢居住在了无人烟的地方,寒林其实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位。”

    赵祯喝了一口茶水道:“寒林有问题?朕见他似乎很好啊。”

    陈琳从角落里走出来朝着皇帝深深地鞠了一躬之后道:“陛下可知道为何我朝会有这种麻烦,而前面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个问题吗?”

    赵祯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国朝秘藏,确实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他的疑惑就来自这里,如果没有陈琳的肯定,云峥今日定然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我的陛下啊,前朝的密谍那里有可能活到出现问题的那一刻,只要发现丁点的端倪,就会被灭口,只有您才会给那些出了问题的密谍一条活路走。

    真正让老奴惊喜的是,陛下您这样做不但没有人背叛,那些被您放过的人,只要您需要都会在第一时间回来效命,这是陛下仁慈之心带来的效果,老奴佩服之。”

    赵祯笑呵呵的接受了陈琳的恭维,这让他很舒服,别的宦官说好话赵祯不在意,只有宦官中的老祖宗陈琳说自己好话,才会让他身心一起愉悦。

    吃了两块点心压压饥,赵祯就起身去偏殿见云峥,他虽然仁慈,却也是帝王,只有弄清楚自己的疑惑之后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

    云峥殴打监察御史皇帝是不在意的,这是往死里得罪监察御史的举动,对皇帝没影响,对云峥的影响可就大了,从今往后,云峥只要干点出格的事情都会有人报告给皇帝,而目前大宋少不了云峥这样的猛将坐镇,所以皇帝才会从轻发落云峥。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决定都是要看自身价值的,云峥和狄青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如果云峥可以替代,皇帝绝对不会对他这样包容,哪怕他刚刚立下了大功。

    需要才会决定货物的价格,人也是一样的,皇帝可以将打碎自己心爱瓷碗的太监杖毙,绝对不会因为包拯这样的家伙扯破自己的衣衫而动怒。

    “武胜军中老卒还乡的事情朕准了,朕现在只想听听你说狄青的事情。”赵祯在偏殿见到云峥之后开门见山的说道。

    云峥谢过皇帝之后阴着脸说:“狄青将大理国得到的缴获给了西军,其实都是微臣的错。”

    赵祯惊讶地哦了一声示意云峥接着往下说。

    云峥挠挠头发尴尬的道:“因为武胜军发钱发的太多了,狄公为了稳定军心,被逼的没法子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陛下有所不知,您看着微臣和狄公统带大军纵横天下貌似威风,实则苦不堪言,从统军的那一日起,那些军卒就像蚂蝗一样钉在我们的身上,日夜不停地吸血。

    微臣这里说的血指的就是银钱,军功。如果一个大将不能为部下带来更多的好处,就没有人会追随你,更不要说拼命打仗了,这一点相比陛下您的感受更加的深刻,微臣身上也就爬满了武胜军这群蚂蝗,狄帅的身上自然就爬满了西军这群蚂蝗,而陛下身上必然爬满了整个大宋军民。

    每个人没饭吃的时候都会向您伸手要吃的,稍微有点才干的都会伸手问您要官爵,您食不知味,睡不安寝就成了必然啊。”

    赵祯仔细品味了一下云峥说的话,发现他这番话虽然不太雅致,说到现实里还真是那么回事,就像父母天生就欠儿女债是一个道理。

    “狄公没法子,下次再有战争,他必然要启用边军的,如果这一次不把他们喂饱,下回就驱使不动,武胜军臣已经完全放弃了,这些人的胃口刁钻,恐怕不好养活,以后谁当武胜军的将主都会是苦不堪言。”

    “所以你就把武胜军扔出来让枢密院为难?”赵祯皱皱眉头,觉得云峥其心可诛。

    “那倒不是,是因为微臣觉得武胜军已经没什么用处了,陛下只需要挑拣一番,留下一些有用处的,其余的就让他们分散到别的军伍里混日子去吧。”

    赵祯一时没明白云峥的话,旁边的陈琳却听出了言外之意,抖抖自己的寿眉阴测测的问道:“难道说你已经有了备用军伍不成?”

    “是的,少年军已经初见雏形!”

    “少年军难道不是武胜军吗?”赵祯猛地站起来厉声问道。

    云峥退后一步躬身道:“陛下觉得武胜军当得起“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这样的比喻吗?”

    赵祯震惊的坐回座位,强压住心头的震撼沉声问道:“少年军如今身在何处?人员几何?”不但赵祯惊讶,陈琳那双浑浊的眼睛,也在一瞬间变亮,两只统在袖子里的手也露了出来,瞅着云峥一声不吭,一旦发现云峥回答的不对,他会立刻发难。

    武胜军在他看来已经是天下强军了,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云峥手里还握着另外一支更加强大的军队,这让他如何不感到震惊,最可怕的是密谍司竟然对此事一无所知。(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

第三十三章驴子眼前的胡萝卜

    瞅着他们主仆的样子云峥莞尔一笑道:“没有陛下的旨意,谁敢私自建军,少年军如今还只是乡勇,人数也不过三千人,接受的都是退役军士的训练,想要成军还需要一两年,微臣在这里只是先向陛下讨一个名分,陛下也需要尽早往里面安插人手,微臣如今把御史言官得罪了一个遍,经不起流言蜚语的折腾。”

    云峥能明显地感觉到赵祯和陈琳松气的声音,偏殿之中那股子阴冷气息也慢慢地消散了。云峥打死都不信这座偏殿里没有武艺高强的家伙在暗中守卫。

    “为何要建立这样的一支军队?”赵祯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云峥笑道:“这三千少年军其实就是大宋未来军队的模板,不光是武胜军会被淘汰,日后我大宋的军队会慢慢地被少年军这样的军队所替代。”

    “为何?”陈琳问道。

    “为何?是因为大宋目前的军队已经严重的跟不上军队发展的步伐了,作为大宋的生死屏障,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改变,唯有如此才能跟上军事演变的步伐。

    陛下,自从新式火药被发明之后战争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争的方式被完全彻底的改变了,往日里我们眼中坚不可摧的坚城,在火药的威力之下成了坦途,微臣这一次兵进交趾,一方面是要获取交趾国的财富,另一方面就是打算用升龙城这座坚城来试验一下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