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的智慧- 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彦博不以为意的道:“进入云峥军中,子弟们要从头做起,要从大头兵开始当,慢慢地熬资历,这样入军,恐怕没人愿意去。”

    韩琦笑道:“云峥这样做并没有错,我们掺沙子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京西军的战斗力,只是想把这支军队身上浓重的云氏烙印减轻一点,子弟们从头做起并没有什么不妥,那两位皇族子弟不是也慢慢熬出来了吗?两位实权统制官,一位负责军械,一位负责粮饷,老夫问过李常了,都是可以一言可决事情的主,之所以没有成为领军将领,是因为本身条件所限定,并非不能成为统军将领。”

    帐子里的重臣默然不语,把家中成才的子弟送入没有生命保障的军中,他们多少有些担忧。

    韩琦长叹一声道:“我们既然不愿意把优秀子弟送入军中,那就休要再去埋怨云峥把持京西军,那是人家应得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夫明日就去找大将军,韩氏两位族亲将进入京西军,请大将军用心培育,即便是战死沙场,老夫也绝对不会多说大将军半个不字!”(未完待续……)

    PS:第一章

第七十六章养蛊选将

    下雨天闲着也是闲着,赵祯也就召见了两位赵氏族人,一个是军械官赵延年吗,一个是辎重官赵旉。

    在给皇帝选择亲卫的时候李常力排众议将这两个赵氏族人派了过来在皇帝帐外捉刀,不管是皇帝陛下还是邹同都非常的满意。

    “五方,笃诚,你二人都算是我皇族中的精英,到了云峥军中可曾有什么难言之事?”

    赵祯问得很直接,在自己的族人面前他用不着遮遮掩掩的,当初把皇族子弟送入京西军本身就有他自己的考量。

    卸去盔甲的二人顿首道:“回禀家主,微臣等在京西军一切安好,只是不能成为您希望的统军将领实在是有负皇恩。”

    赵祯今日穿着一袭软袍,随意的依靠在锦榻上,听赵延年如此说皱眉道:“可是云峥不许?”

    赵旉苦笑道:“回禀家主得之,并非大将军不肯,而是京西军中的人才济济,是微臣等本事不济,这才没有成为统军将领。

    不得已微臣二人只有另辟蹊径,一个钻研军械,一个钻研钱粮,这才有了如今的统制位置。

    家主,微臣以为我皇族优秀的子弟必须有更多的人加入京西军,假以时日定能有子弟脱颖而出!”

    赵祯把玩着手里的酒杯哦了一声道:“我听说不论是谁要进京西军必须从小卒做起,可有此事?”

    赵延年拱手道:“确实如此,现在京西军所属五万人只有两个人不是从小卒做起的。一位是大将军,一位是监军!

    除此之外,都是经历百战才有目前的位置。即便是大帅的弟子苏轼,也在雁门关外的两狼山风餐露宿了半年之久修建成了两狼山堡垒,这才因功成为大帅的随行参军,但是他的品级依旧是百夫长。见到微臣二人依旧要行军中礼法。”

    赵祯自嘲的笑了一声道:“还真是一视同仁,他对你们这些皇族难道就没有半分的优待吗?”

    赵旉瞅着皇帝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想了一下拱手道:“大将军有言在先,想要优待可以去军中驻地担任闲杂官员,不管是水泊梁山下的屯田营地。还是鹰巢的腹心之所。亦或是都江堰边上的制造所,都能去,在那里可以有优待,但是在军中。没有任何可通融之处。

    微臣在京西军中的已经四年。也认同这条军法。统军将领的选拔不能马虎,一将无能累死千军的事不能出现在京西军中的。”

    赵祯瞅着赵延年和赵旉二人黝黑的面容叹口气道:“真是苦了你们了,皇家贵胄原本可以轻裘缓带的纵马东京。你们却在军中历经风雨苦熬,都是赵家的好儿郎啊。

    你们可知,当京西军中的将士阵亡文书送到朕这个家属的桌案上,朕心中寒气从脚底板就升到了顶门。

    至今朕还记得上面的措辞:京西军大将军云峥拜于京城赵氏族长赵祯先生足下,您的子侄赵雍,赵晗于嘉祐四年乙亥阵亡于乱石坡一役,赵雍,赵晗所部堵截西夏溃军死战不退,为大军围剿汉贼张陟创造了有利条件,战后清理遗容之时,赵雍披创九处,赵晗身体起出箭簇十一枚尽在胸腹,勇气一道无有超越者,此二人所作所为功在社稷。

    云峥只愿将士的英魂不远可以安慰父老,不致悲伤过甚……”

    想起赵雍和赵晗,赵延年和赵旉不由得痛哭失声,连连叩首道:“雍哥儿原本是我皇族最有希望成为统军将领的人物,可是乱石坡一战我军全体参战,战场之上血肉横飞,流矢如同暴雨,双方厮杀之惨烈鬼神为之动容。

    当时京西军战兵没有一人不参战者,即便是大将军也带领骑兵亲自冲阵,苦战两日才彻底的将张陟所部围歼,而京西军也战损了四成,几乎人人带伤……”

    赵祯眼中也有泪光,拍着矮几叹道:“朕的好儿郎陨落的缘何如此轻易……”

    赵旉见皇帝悲伤连忙道:“大将军有一名言道:战场上没有谁是安全的,也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既然上了战场就要有战死的觉悟,担心损伤者就不要上战场。”

    赵祯平缓了一下心绪问道:“没有刻意派他们去送死?”

    赵延年苦笑道:“确实是刻意派他们去最危险的地方,也是雍哥儿他们要求的。

    按照军中的说法,只要是人才就要送到火炉子里锻炼,然后放在铁砧上锤炼,最后还要经过淬火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

    死了算你背风。只要是活着出来的个顶个的是合格的英雄好汉!

    陛下早年就对微臣等人说过,必须要锤炼出一支皇家自己的强悍军队,微臣等人也是按照您的要求去做的,这些年下来,我皇族有六名子弟战死沙场,活下来的还有二十一名,微臣敢说,这二十一名子弟充当军中基层军官绰绰有余,只是我们没有主心骨,大宋皇族中还没有出现一位真正能够统合二十一名子弟的人物出现。

    所以微臣斗胆,恳请家主将最优秀的子弟送入军中,用不了十年,我们皇族自己的铁军也就会形成。”

    “十年?”赵祯苦笑了一下,就让赵延年和赵旉退下了,自己瞅着军帐的顶棚喃喃自语道:“十年?”

    “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邹同见军帐外面风雨大作,就给赵祯盖好了毯子,跪坐在地板上陪着赵祯听外面的雷声。

    雷声越发的急促,一声比一声急促,当一串闷雷从头顶滚过的时候,赵祯小声的道:“终究还是要用养蛊选将的法子啊!

    邹同,传大将军前来见朕!”

    云峥带着一身湿重的水汽一头闯进皇帝的军帐,发现皇帝正背着手看外面的狂风暴雨,就抱拳站立在台阶下面,等候皇帝说话。

    大军驻扎在高出,所以并不忧虑有什么山洪一类的事情发生,对面的断崖上流水已经形成了一道雄壮的瀑布,水流砸在巨石上发出震天的巨响。

    “云卿,为将之道可有速成之法?”

    云峥的眼睛转了一圈子想从邹同哪里得到一点提示,可是邹同这时候跪坐在地上照顾一个小炉子准备烹茶,他什么提示都得不到。

    琢磨了一下措辞道:“拔苗助长只会损害根本,不可取!”

    赵祯面无表情的道:“朕参观了辽皇的皮室军,确实是能征善战的军队,所以朕也想重组皇家禁卫,你看如何?捧日军之类的你就不要拿出来气朕了。”

    云峥联想起皇帝刚刚召见了赵延年和赵旉也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就拱手道:“如果皇家能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自然是好的,

    不过陛下不能将我朝新组建的禁卫军和辽国皮室军相提并论,在微臣看来,皮室军并非什么强军。

    这些天微臣逐渐收拢了我大宋军队突袭鸭子河的一些军报,然后发现这些皮室军并不能有效的保护辽国皇帝。”

    赵祯笑道:“此话怎讲?”

    “一万两千余人的乌合之众竟然能在鸭子河逼迫的辽皇仓皇逃走,如果不是皇后萧观音用身体挡住暗箭,辽皇早就龙驭宾天了。

    皮室军看起来威猛实则毫无战力,十万人在冰面上围剿一万余人竟然付出了三倍有余的代价,虽然这些人死战不退,作为个人他们是合格的,可是作为一支军队他们是不合格的。”

    “不合格在何处?”

    “战前不知警戒,战中不能做到迅速反应,作战的时候只知道拼死抵抗却忘记了军队该有的军阵,和进退。如果那支军队此时来偷袭陛下,微臣有把握在一个时辰内结束战斗,他们根本就没有冲击到陛下面前的机会。”

    赵祯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再次问道:“朕准备以皇族为骨干搭建禁卫军的骨架,云卿以为如何?”

    “可以,微臣以为赵延年赵旉等人已经成熟,虽不能说已经是一位合格的将军,无论如何身经百战这四个字用在他们身上还是没错的,帮助陛下搭建一支军队的骨架还是绰绰有余的。”

    赵祯笑道:“赵延年和赵旉两人都自称只可为辅不可为主将,云侯能否给朕想出一个合格的人选出来呢?”

    “皇家禁卫只能是皇族,微臣对皇族子弟不是很熟,勉强有认知的也只有京西军中的十几个人。

    赵延年此人心思细腻,能够见微知著,但是此人毅力不足,恒心不够,所以他确实不足以担纲重任,如今在京西军中就任军械官乃是恰到好处。

    至于赵旉竟然也是同样的性格,这样的人用来管理粮秣也是极好的人选,所以他如今是京西军中的粮秣官,即便是会盟这样的大场面他都能应付的头头是道,只是担任主将就有些欠缺了。”

    赵祯忽然笑了起来,指着云峥道:“难道我皇家子弟都是一个性格的人不成?

    既然你说皇家子弟都缺乏成为主将的条件,如果用养蛊之法选择主将爱卿以为如何?”

    听了皇帝的话云峥笑不出来,一字一句的道:“如果那样选将,陛下只能选出毒物来,而选不出合格的将军来,如果真的选出来一位,为了大宋江山长远考虑,陛下早先做好让微臣和他对决沙场的准备为好!”(未完待续……)

    PS:第二章

第七十七章弱肉强食的真谛

    “为什么?”赵祯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准备仔细听,养蛊选将之策在世家中屡见不鲜,不少的世家选择家主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云峥摊摊手笑道:“微臣自己就是一个从底层一步步厮杀上来的悍将,一个将军该有的心理改变微臣几乎全部经历过,所以知道陛下养蛊选将的危险在那里。

    不知陛下发现没有,猛将多怪癖!”

    “怪癖?”赵祯奇怪的问道。

    “白起好射箭,李牧好磨刀,李广利好色,霍去病爱美食,卫青喜合药,哦,还要加上狄青爱翻墙,云峥喜睡觉。”

    “朕,闻所未闻!”

    “这本来就是微臣自己发现的,从未对别人说过,陛下自然不会知道,不过您只要看看历史上那些不经意的记录您就会明白微臣说的是否有道理。

    既然能被史书记载,就说明这些人的这些行为就绝对不是偶尔为之,应该是平日里的生活常态。”

    赵祯哑口无言,他从没见过这样解读一个历史人物的方式,半信半疑的道:“那你说说养蛊选将最后能不能选出一位合格的将军?”

    “不可能,您只能选出一个杀人狂,或者一个变态狂,这种人如果出现在微臣的麾下,微臣会在第一时间把这种人驱赶走或者杀掉。”

    “或许,或许狄爱卿会有不同的看法!”

    云峥呲着白牙笑道:“陛下可以去问问。”

    赵祯叹了口气道:“云卿爱睡觉也是缺点?”

    云峥苦着脸叹息道:“微臣只有进入梦中才能获得片刻的解脱……才会觉得自己不那么面目可憎。”

    “你说狄卿爱跳墙?他跳了谁家的墙?”

    “微臣家中的,而且还是后院……”

    和赵祯说了一些毫无营养的废话。云峥就背着手回自己的营地,几只鸽子冒着雨扑棱棱的飞上了天空,这样是不合规定的,下雨天鸽子就该留在鸽舍里而不是冒雨飞上天,这样做是对信鸽生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云家家规的无视。

    云家的家规自然是凌厉而无情的,葛秋烟在挨了两顿臭骂之后就喜孜孜的顶着自己的猪头去找苏轼,如果说整个军营能有让她将自己最丑陋的一面显露出来的人,就只有云峥和苏轼了,即便是在猴子面前。她也会用面纱把自己的头遮盖的严严实实的。

    看了葛秋烟发布的密信原件。云峥苦笑着将原件烧掉,太行山盗匪如今真的算是被她牢牢地握在手心里了。

    花娘在得知太行山盗匪的事情之后,她就果断的将星盘里的人塞进了太行山……

    石中信为首的勋贵豪门对此事几乎是一无所知,星盘中人本身就是江湖上的浪人。悄悄地进入各个山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一场秋雨过后。太行山的气候就变凉了。炎炎的夏日终于过去了,夜间的山谷开始有雾岚出现,蛇一样的游走在山巅。这座山终于有了几分庄严和神秘。

    韩琦的会谈在继续,不论是辽国还是宋国,都在努力争取让自己的国家处在一种优势地位。

    哪怕是河流的界定,山头的归属,他们也不放过,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最明确的边界界定了。

    辽国的大军开始大举进入西京,宋国的军队也大批的开进了雁门关,和辽**队想比,进入雁门关的军队全部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的还没有完全换装的旧军队,枢密院就想利用雁门关这个烘炉将大宋的老式军队全部锻造一遍。

    吴杰担任了代州团练使负责训练军队,褚大志成了代州防御使,李东楚成了雁门关守将,姜哲官进二级正式成为宁武关守将,郎坦因为在偏关打败萧火儿官升三级,成为了镇守丰州的主将,吕夷简长子吕公绰成了代州转运使。

    至此,文官们完成了对京西军的分化和控制,不仅皇帝送了一口气,即便是韩琦等人也在小心的关注云峥的脸色,生怕他会暴怒。

    很可惜他们没有发现云峥有什么异常,虽然他如今手底下只有不到三万的部下,战将也似乎只剩下自己的家将,整个人已经成了标准的光杆司令,他依旧整日里在照顾葛秋烟,对军队的去留没有任何意见。

    云峥很老实的接受命运,所以他不能被骂,于是葛秋烟就变成了武将口中传说的狐狸精,是她在迷惑云峥,使他忘记了一个将军的立身根本。

    葛秋烟瞅着镜子里自己依旧花花绿绿的脸哀叹道:“狐狸精长成这个样子真是丢狐狸精的脸。

    夫君,那些傻子难道就不知道您是多么英明的一个人吗?”

    云峥懒懒的翻了一个身,重新把自己埋进软床里面瓮声瓮气的道:“随他们去说,那些文官以为只要把姜哲,吴杰,褚大志,郎坦他们从我身边调离就能分化我的力量那就太幼稚了。

    一个我,一瞬间变成了五个我,你说我是赔了还是赚了?告诉你,一支军队只要形成自己特殊的气质,想要改变那可是太难了,京西军的气质来源就是我这个首任主将,那么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他都是我的部下,那些家伙为了掺沙子拼命地往他们四个人手下塞人,以为这样就能淡化我对这支军队的影响,这样蠢笨的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