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谁也不知道,哈吉并没有下班。
当时间接近七点的时候,哈吉行动了,宛若黑夜中的一个幽灵。
他在这里工作好几年,又是电工,经常检修电线,对整个厂区太过熟悉了,而且跟守卫的关系也不错,守卫的基本巡逻路线,他也能摸个大概。
十分钟之后,哈吉来到了预订地点,装满原油的原料罐旁。
一排十个大型原料罐,储存了上万吨的原油。
可以说,这就是十枚大型炸弹。
深吸一口气,哈吉打开工具箱和背包,取出一块块c4。
哈吉的手有些颤抖,还要紧张的四下观望,观察是否有守卫路过。
但工作还是在继续,电工出身的他,又受过杰斯的训练,连接工作进行的还是很顺利。
一道手电筒强光猛的扫了过来,伴随着一声呼喊。
被发现了!
光芒照的哈吉脸色愈发的苍白,他不由自主的眯起眼睛,看着那逐渐接近的人影轮廓。
缓缓闭上眼。
发现与否,已经不重要了,确保消息不走漏,这本来就是一场自杀计划。
“纳菲丽,希望我的死是值得的,这恐怕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了。”
心下划过一句话,手指已经按下了引爆器。
轰!
橘红色的光芒扩散开来,惊天的爆炸,使得大地都震动了一下。
原料罐在爆炸中扭曲着发出吱嘎的响声,一团团更大的火焰冲天而起。
黑夜里,整个欧拜德都被照的宛若白昼。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五十一章 不多
“给我份报纸。”
特劳斯特笑着接过报纸,把钱递给了卖报的老者。
这是特劳斯特下榻酒店旁的一个报摊。
卖报的老者一直很喜欢特劳斯特,特劳斯特身上那种绅士的气质总让人觉得亲切。
“您的报纸,可怜的欧拜德,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特劳斯特微笑着道谢,回到了酒店。
房间里,特劳斯特翻阅着手中的《喀土穆箴言报》,这份报纸在喀土穆本地很有影响力,算是北苏国本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
“有什么新闻?”特劳斯特名义上的助理,斯蒂芬走进房间,询问道。
特劳斯特把报纸递过去,指了指头版头条。
“昨日晚八时许,欧拜德炼油厂发生大规模爆炸,造成七十余人死亡,整个工厂夷为废墟。据本地市民回忆,当时能感受到剧烈的震动,听到连续的爆炸声,天空一片明亮。据闻,爆炸后的大火持续了一夜时间,现在还正扑灭之中。”
“有关事故原因,官方并未给出正式声明,据消息灵通人士称,爆炸并非事故,而是人为引爆。”
“由此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前两日,发生在阿卜耶已地区的惨剧,六座油井被炸毁……”
斯蒂芬是相关利益方代表人,也知道特劳斯特的计划。
如今局是布好了,东风也来了。
“很好,欧拜德是北苏国第二大炼油厂,年产量三百万吨左右,现在被炸毁,加上阿卜耶已地区被炸毁的油井,北苏国的石油开发,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我想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影响到外汇市场,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出手的时候了。”斯蒂芬分析道。
他曾在华尔街供职,哪里号称世界的金融中心,在他的眼里,只有数字,利好消息,潜在盈利可能,其他的,他根本不会在意。
特劳斯特点头,他知道东风已经来了,是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了。
不过想了想,特劳斯特还是说道:“我觉得还不够,舆论现在还处于震惊状态,他们铺天盖地的报道这种惨剧,引导普通民众的注意力。我们要加把力,把民众的注意力放在这一连串事件可能引发的后果上面。”
“我想我要见一见这个喀土穆箴言报的主编了。”特劳斯特拍了拍桌上的报纸。
就在这时,整个房间毫无征兆的震动了一下。
那种强烈的震感,让特劳斯特有一瞬间的慌张,还未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轰隆声就传了过来。
声音无疑很远,就传过来,还是叫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怎么回事儿,是爆炸声吗?”斯蒂芬一脸惊慌。
喀土穆还算相对平静的,按理说不会爆发战争。
特劳斯特脸色也有些惊吓的苍白,听着走廊外的跑动声,也连忙跑到阳台,向外张望过去。
看着遥远的东方,那逐渐升腾而起的火焰巨人,特劳斯特也陷入了呆滞之中。
“那是喀土穆的炼油厂方向,我的天,该不会是喀土穆的炼油厂也发生了爆炸吧?这……这简直太棒了。”跟上的斯蒂芬看了一眼,猛然醒悟发生了什么,满脸的震惊转变成了狂喜。
喀土穆的炼油厂是由华国支持建设,北苏国境内最大的一座炼油厂,年产量在五百万吨左右。
如今连这座炼油厂也发生了爆炸,那意味着,北苏国辛辛苦苦建立起的成品油生产体系,彻底毁于一旦。
特劳斯特没有说话,脸色愈发的苍白。
此刻,他的心里就一个念头,那个看起来和和气气,总是笑眯眯的年轻人,太过疯狂了。
正想着,手机突然响起,拉回了特劳斯特的思绪。
翻出手机一看,特劳斯特表情立刻凝重了起来。
“杨先生。”打来电话的正是杨天。
杨天的声音并没有太多的波动,询问计划进行的怎么样。
特劳斯特相信,杨天一定能通过电话,听到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所以杨天这语气重的平静,更是让特劳斯特有一种深深的胆寒,这个年轻人,太可怕了。
挑着重要点,把计划的进行情况跟杨天汇报了一下。
北苏国中央银行贷的三十五亿苏丹镑已经到账,特劳斯特也联系好了北苏国金融市场的一些关系,只待时机一到,就开始在外汇市场大批抛售手中的苏丹镑。
当然,对于自己的建议,主导一下舆论风向,特劳斯特也没隐瞒,全部告知了杨天。
对于杨天,他是不敢再有半点儿隐瞒,只想着尽心尽力的帮杨天办好事情,赚自己的一百万美金走人。
杨天并没有多说什么,金融操作方面,他不会比特劳斯特更精通。
“我还有一件事,想问问你能不能帮我做到。”最后杨天说起了正题。
特劳斯特心下一紧,小心问道:“是什么事情?”
杨天轻笑一声,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关系,帮我采购一批黄饼。”
“黄饼?”
特劳斯特一愣,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倒是一旁的斯蒂芬微微侧目,用口型给出了解释。
黄饼,就是成品铀矿。
有人可能觉得,这玩意儿不是禁品吗,怎么还能买卖?
事实上,铀矿的确是禁品,买卖有些限制,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格。
现在世界上,铀矿储量最高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还有加拿大。这三个国家的铀矿储量,就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百分之五十多。
铀矿是资源,当然能够出口,换钱。
毕竟铀矿是铀矿,想要制造核武,中间还有一个铀浓缩过程,u235的含量极少极少,一吨铀,才能提炼出十几克的u235。
由于铀浓缩的技术足够高,拥有的国家太少,加上核能发电的应用,铀矿,所谓的黄饼,还是可以出口买卖的。
这玩意儿甚至还是一种期货,国际标价,一磅在六十美元左右。
斯蒂芬买卖过期货,当然知道这东西。
特劳斯特这才明白过来,旋即眉头就锁了起来。
杨天要这东西干嘛,而且为什么要问自己有没有关系。
不过呢,特劳斯特还真有关系。
没敢隐瞒,特劳斯特道:“杨先生,法国的edf,也就是法国电力集团,您应该听过吧。”
法国edf,杨天当然听过,世界五百强嘛。
“法国的核电很发达,edf投资了法国百分之四十的核电站,通过他们,应该能够弄到杨先生需要的黄饼。”特劳斯特解释道。
顿了顿,特劳斯特问起了关键问题:“只是不知道,杨先生需要多少?”
“多少?也不多,几十吨罢了。”
喀嚓。
特劳斯特清楚的听到自己下巴掉地的声音。
几十吨,还不多,这要是不多,什么才叫多。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五十二章 新闻论调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你的老板跟你说了什么,是不是觉得你干的不好,把你炒鱿鱼了。”
看见特劳斯特挂断电话,脸色苍白,冷汗不住的渗出,斯蒂芬忍不住调侃道。
斯蒂芬了解特劳斯特的经历,知道这位金融行业的前辈落魄过一段时间,若不是这次攀上一位大金主,也没可能重回金融市场,操控这种数亿美金的大生意。
因此斯蒂芬不免有一种新人喜看老人悲的心态。
特劳斯特回过神来,瞥了一眼斯蒂芬,道:“你刚才也听到了,老板希望通过我的关系,购买一批黄饼。”
“黄饼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斯蒂芬了解黄饼,自然不以为意。
这玩意儿用处不少,但基本没人会把它跟制造核武联系在一起。
特劳斯特想嘲笑斯蒂芬的无知,可转念一想,自己这简直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便也没了闲心,道:“他要一下子采购几十吨。”
“几十……几十吨!”斯蒂芬宛若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惊的差点儿跳起来。
“你开什么玩笑,几十吨黄饼,我是说铀矿,我的天,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特劳斯特,你一直没有跟我说过你的老板,他到底是什么人,炸毁炼油工厂,挑起地区争端,眼下还要几十吨的铀矿,我的天,这简直是恐怖分子。”斯蒂芬目瞪口呆。
特劳斯特并没有跟他提过杨天的事情,以至于斯蒂芬一直认为,杨天也是跟自己的老板一样,是个资本家,洞察先机,看到了北苏国的危机。
但现在斯蒂芬才发觉,自己的想法真是太幼稚了,人家根本不是洞察先机,战争根本就是人家挑起来的。
“好了,你还是少问为妙。”特劳斯特当然不可能吐露杨天的情况。
杨天在电话里也说明了,喀土穆炼油厂爆炸并不是结束,杨天打算来个一炮三响,特劳斯特知道,很快,北苏国境内惟一剩余的大型炼油厂,苏旦港的炼油厂,也将不复存在。
“去,帮我约见一下这个喀土穆箴言报的总编。”特劳斯特下令道,现在东风已经来了,是可以出手了。
……
总统府。
卜拉欣愤怒的把一张报纸拍在了桌上,青筋暴起,宛若愤怒的雄狮。
“你到底是怎么做事的,这种关键时刻,怎么能够允许这种论调见报。”卜拉欣的唾沫几乎喷在对面的小个子的脑袋上。
对面这个被骂的狗血淋头的家伙,叫做哈玛维,是北苏国的新闻部长。
他是突然被叫来的,可一上来,迎接他的就是卜拉欣一通大骂,至今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欧拜德和喀土穆的炼油厂接连被炸,是人都知道其中没有那么简单。
国内的新闻方千方百计的想弄清事故真正原因,国外的新闻记者也如闻到血腥的鲨鱼一样,疯狂的涌入了喀土穆。
死伤那么多人,加上前一阵子,阿卜耶已地区六口油井被炸,整个北苏国局势一片动荡,现在世界主流媒体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北苏国上。
所以哈玛维的压力也非常的大,要控制影响力,低调处理,这两天睡都没睡好。
“总统阁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卜拉欣火气稍微平息,哈玛维连忙询问起原因来。
就是要死,也要做个明白鬼吧。
卜拉欣一把抓起报纸,扔在哈玛维的脸上:“你自己看。”
他虽然是将军出身,但一直很有修养,如今也是暴怒至极,才会做出把报纸砸在政府高官脸上的举动。
哈玛维也不敢表露什么不满,连忙摊开报纸,是喀土穆箴言报。
这两天,哈玛维忙着应付国外媒体,想不到后院起火,被自家人捅了一刀。
“经济的新腾飞?还是危机。”
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并不算太过吓人,但耐不住发行量大啊,可以说,整个喀土穆地区的人,都会看到这篇报道。
略过标题,哈玛维仔细的阅读下去,眉头迅速皱了起来。
北苏国是经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些年一直在进行经济改革,而随着最近几年,石油资源的开发,政府内有一种论调,就是以石油工业为根本,并凭此拉动相关行业,振兴经济。
在哈玛维看来,这策略本来就很正确,北苏国石油储量不低,恰好又碰上满世界搜刮石油的华国资本,趁着欧美资本退出北苏国,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有华国的资金支持,石油换经济,当然可行。
而且这两年,很快收到了效果,石油收入,俨然就是政府收入的最大部分。
而这篇报道,却是避重就轻,看似在论述解析政府的石油开发政策,实则也在不断的向读者透露一条信息,那就是石油工业占据经济比重太多,是个大隐患。
若是搁在平常,读者肯定就当某个专家闲的蛋疼,鸡蛋里挑骨头找茬的论调。
世界上哪有一种经济政策是完美的,总会有各种隐患和缺点。
可恰逢眼下,油井被毁,炼油厂被炸,北苏国辛辛苦苦建立起的石油开采和加工产业,毁于一旦,这篇报道的居心就险恶起来了。
它几乎是引导者民众去相信,石油经济政策有隐患,而现在这个隐患已经爆发了,北苏国的经济很快就要发生倒退,因为北苏国除了石油产业,根本没有别的支柱产业。
该死的贾姆德!
哈玛维心中大骂喀土穆箴言报的总编。
可报纸已经印发了,现在去追究脑子被驴踢的贾姆德已经无用,最主要的还是控制这篇报道引发的影响。
刚要开口,对面的卜拉欣已经站起身来。
冷冷的看了一眼哈玛维,卜拉欣道:“这件事交给你,一定要想办法抹平这篇报道的坏影响。我还有个会议要开,你先回去吧。”
哈玛维连忙点头,他也清楚,这几天卜拉欣的压力也很大。
而且他也收到风闻,说卜拉欣不日将要访华。
整个北苏国的石油产业毁掉大半,想要重建,靠着政府自己的力量根本没可能,只能借助外力,靠华国的资金。
但是这一次的连串事件,使得华国方面损失也很大,是否继续出资也要另说。
而且问题的关键是,华国是两边交好,跟北苏国关系好,跟南苏国关系也好,早就有传闻说,南苏国受不了高额的石油过境费,想要兴建一条输油管道,通过东南方接壤的肯尼亚。
若是这条输油管道兴建成功,那南苏国丰富的石油就能源源不断的出口,根本不用忍受北苏国逐年增加的过境费。
这个时候,如果华国放弃北苏国,转头介入南苏国和肯尼亚的谈判中,帮助建立起这条输油管道,那北苏国就傻眼了。
多事之秋,用来形容此时的北苏国,再恰当不过了。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五十三章 不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