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简介
黄宏,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全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少将、副军职。三次参加自卫还击作战,曾为收复老山主攻团代政委、党委书记,立有三等战功。1984年调入国防大学,曾在24个队担任军队政治工作主讲教员,1990年以主要完成者获国防大学成立五年来首个政治理论教学成果一等奖,1987年出版专著《作战归来的思索》,薄一波题写书名,李德生作序;主编《边境局部战争政治工作探讨》,总政发全军建制团。1990年1月经总政治部推荐借调到中央机关工作,曾担任中央苏东办和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负责人,参加中央30多篇重要文稿起草;随江泽民出访韩国、日本作国事访问和参加APEC会议;主持过多个国家重大研究课题,《东欧政局演变的原因与教训》中宣部印发全国县处以上单位,主编《东欧剧变与执政党建设》中宣部发文向全国县处级干部推荐,《苏联出现加速演变和丧失政权的危险》、《我国的社会治安及其对策》等引起中央重视,其工作受到过中央领导同志表扬。1995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个人论文自选集《写在历史的转折时期》。1997年1月回校担任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其间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党组织称号。x米x花x在x线x书x库x ;http://。。
共撰写和主编著作43本(套),发表理论文章、咨询报告400余篇,有20余份调查报告、建议引起中央、军委、总部重视,70多篇文章被全国报刊文摘转载;18次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央机关课题,8次被聘为全国性学术活动评委,12次组织全军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18次入选全国全军研讨会,12次获全国性学术奖励,20次获军队和国防大学教学科研成果奖,其中连续四届6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是我校历史上第一次获此奖项。近年来,30多次在军内外作学术报告,担任6个全国性学术组织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创新史》获2003年全国青年读物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获2005年国家图书奖;2004年,人民出版社向胡锦涛、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推荐其主编和撰写的《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党和国家关注的十四个重大课题》、《世界新军事变革报告》、《新军事变革中的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四本书籍,《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被评为2004年我国最受关注的社科类书籍。参加了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文稿的起草。《对加强我军高中级干部交流制度的建议》,张、迟副主席作出批示,进入我军决策;《对加强我军军事科学和政治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建议》,胡主席作出批示,促成2006年军委3号文件的形成;《对加强我军民主制度建设的建议》引起军委重视,李继耐主任写信予以表扬。2002年四总部联合授予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4年被中宣部首批聘任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2004年之后,有多个研究报告引起中央军委、总政重视,受中宣部和上海、云南省委委托担任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伟大的历程》、《大江入海流——浦东开发开放20年巡礼》、《一代哲人艾思奇》等的总撰稿,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研究》等。
张彬简介
张彬,国防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少将军衔。1952年生于安徽望江,1969年入伍于海军东海舰队,1979年任教于海军指挥学院,1992年调国防大学后,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代理副政委、教研室主任、教研部副主任等职。任教30余年,教学经历丰富,参与并组织过国防大学成立以来先后举办的4期军队大区主要领导同志高级研讨班的教学活动。10次获国防大学“优质大课”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国防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出版著作和教材18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32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级、军队级、省部级和校级共48个奖项。曾被评为海军指挥学院“优秀教员”;先后被评为国防大学“有突出贡献的教研人员”、“献身国防教育事业标兵”和“优秀教师”,获“刘伯承杰出教授奖”;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全军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立三等功3次,获军委胡锦涛主席签署通令记二等功1次。
内容提要
〞米〞花〞在〞线〞书〞库〞 ;BOok。mihUa。net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业不断取得辉煌的理论法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理论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一书,历史地逻辑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客观全面地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形成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格,从而进一步深化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定位和创新意义,进一步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内在规律,进一步推动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不断前进。
该书客观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的形成发展过程,突出揭示其中的一般规律性认识,从而使我们切实掌握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不断探求蕴含其中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理论支撑。
该书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品力作。
目录
↗米↗花↗在↗线↗书↗库↗ ;BOok。MiHUa
目录
前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1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1919…1956)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917…1921)3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作用3
(一)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及其重大启示3
(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4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深刻影响5
(四)五四运动的巨大作用6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简要历程8
(一)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零星介绍8
(二)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9
(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0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思想观点12
(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12
(二)唯物史观是历史观的根本变革13
(三)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高动因14
(四)阶级斗争是改造社会组织的手段15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6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经历的思想斗争18
(一)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想交锋18
(二)马克思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论争20
(三)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较量21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革命道路的初步认识(1921…1937)24
一、揭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4
二、在大革命实践中探索革命具体问题,提出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领导权等基本
思想27
(一)探索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27
(二)探索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28
(三)探索革命对象和动力问题29
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1
(一)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32
(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33
(三)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35
四、提出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理论37
(一)关于根据地党的建设的思想37
(二)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38
(三)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思想38
五、反对本本主义,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39
第三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解读(1937…1940)42
一、系统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条件42
(一)系统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动因42
(二)系统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动因43
(三)系统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基础44
(四)系统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人主观条件45
二、《实践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理论贡献47
(一)阐述了实践的内容、形式及其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47
(二)阐述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48
(三)阐述了认识运动的总过程及其根本规律50
三、《矛盾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理论贡献52
(一)明确提出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52
(二)深刻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53
(三)系统阐述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55
(四)全面论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56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58
(一)深入分析了中日战争矛盾双方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趋势59
(二)阐明了立足客观物质条件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关系60
(三)阐述了战争与政治的基本原理60
(四)阐述了抗日战争战略战术诸方面的辩证统一62
第四章中国特色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40…1949)6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6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64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6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重大意义69
二、确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70
(一)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在全党开展学习、整风运动70
(二)整风运动促进了党的建设思想的发展71
(三)学习、整风运动促进了党的文艺工作理论的发展73
(四)学习、整风运动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75
三、中国特色革命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的丰富和发展77
(一)党的政权思想的丰富和发展77
(二)党的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80
(三)党的政策和策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82
第五章中国特色革命转变理论的提出和实践(1949…1956)84
一、中国特色革命转变理论的提出和演进84
(一)中国特色革命转变的原先设想84
(二)中国特色革命转变原先设想的改变及其缘由87
(三)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总路线89
二、中国特色革命转变的理论与实践90
(一)关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0
(二)关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2
(三)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4
三、中国特色革命转变的评析98
(一)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98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和不足101
第二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1956…1976)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与失误(1956…1966)105
一、探索的曲折过程105
(一)探索的起步阶段105
(二)探索的失误阶段107
(三)探索的纠偏和曲折发展阶段108
(四)探索的波折和迟滞阶段110
二、探索的理论成果111
(一)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毛泽东提出了要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111
(二)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思想112
(三)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
思想112
(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上,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并且还作了初步的规划114
(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114
(六)在社会主义改革问题上,毛泽东在一个时期内有过进行改革的明确意向115
(七)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116
(八)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17
(九)在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118
(十)在对外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18
三、探索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119
(一)探索的重大意义119
(二)探索的历史局限121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暂时中断(1966…1976)123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陷入误区123
(一)对时代问题的认识偏差和国内外“反修防修”的误导123
(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理论和实践的恶性发展125
(三)个人崇拜的极度发展和党内分歧的不断激化126
(四)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构想和实践的失误127
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28
(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发动和全面夺权128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左”努力的受挫130
(三)全面整顿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31
三、“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支撑及其错误133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主要内容133
(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34
(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符合中国实际136
四、十年浩劫的严重危害及历史教训138
(一)“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138
(二)吸取历史教训,不断推进事业发展140
第三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1976…)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恢复与新时期的开辟(1976…1982)147
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47
(一)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147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148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新时期的开辟150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51
(二)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