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黑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东黑血-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理巴勒斯坦事务上的分量日益彰显。
  1946年6月14日,英国首相艾德礼致电杜鲁门,请美国派人来商讨美英联合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半个多月后,驻英大使亨利?格雷迪协同其余的代表成员组团前往伦敦,与以赫伯特?莫里森为首的英国代表团磋商。经过两个代表团激烈的讨论,一个“分省分治”也称莫里森…格雷迪计划新鲜出炉。在计划中,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巴勒斯坦被分成了四个省,这四个省将组成一个联邦制的国家。这四个省分别是占总面积17%的犹太省,占总面积40%的*省,还有两个由英国直属的耶路撒冷省和内格夫省。
  按照计划的构想,*省和犹太省都在由高级专员直接控制的中央政府下运作,由此管理国防、外交、关税和治安等,拥有广泛的权力。而在地方性事务上,两省均享有大部分的自治权。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和犹太两方面在接纳移民的事情上冲突会有所减小,按规定,犹太省有权在经济吸收能力强的区域接纳移民,而*则有权拒绝。需要注意的是,在犹太省所做的最后的决定,最终还是得通过中央政府这道关卡。
  英国政府煞费苦心,积极推进“分省分治”。为了使这个计划为各方认可,他们还特地邀请了世界各地的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犹太人代表,也邀请了*国家和巴勒斯坦的*代表到伦敦聚而议之。可是令英国无比尴尬的是,由始至终都是它一厢情愿在努力,其结果就是阿犹双方都拒绝了自己热情的邀请。幸好,*国家的代表和阿联盟秘书长最后还是如期而至,1946年9月10日的伦敦会议才免于落下无人参会的笑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战祸的起因(3)
虽然*国家代表最终出席了会议,但会议进程还是未能按照英国所设想的方向走。*国家在会议上提出了明显针对犹太人、打压犹太人的建议,这是英国所不能接受的,接受即意味着其之前的所有努力将付之东流。会议进入了意见出现巨大分歧的状态,无奈之下,伦敦会议只得暂停,没想到这一停就是两三个月,直到1947年1月才又开始。会议再次进入谈判状态,但大家始终还是无法达成共识。
  早在1946年8月,巴勒斯坦的英军司令部所在地达比都国王饭店被犹太激进分子袭击,那里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件。恐怖袭击事件让英国人大为震惊,沮丧不已的英国当局一下子丧失了统治巴勒斯坦的信心,他们可不想再为巴勒斯坦人流血了。之后他们挑头的“伦敦会议”又没有一个明朗的结果,于是1947年2月,英国宣布放弃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并把这块烫手的山芋抛给了刚成立不久的联合国,让他们去处理。
  从此,巴勒斯坦问题的斗争场所就移到了联合国。
  刚成立不久的联合国接手这样一个棘手的难题到底要怎么处理呢?很快,两个解决方案便放在了谈论桌上:巴勒斯坦分割案和巴勒斯坦联话邦案。前者提出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各自建立一个单纯的犹太人国家和*人国家;后者则是提议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与*人共治的联邦国家。议案提出后,专门针对巴基斯坦问题所设立的特别委员会很快就形成了两派:一派反对分治,主张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犹太联邦国家。另一派则建议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犹太国和*国,耶路撒冷则交由联合国管理。前者是由印度、伊朗和南斯拉夫组成的少数派,后者则是由加拿大等7国组成的多数派。也有的国家选择了中立,比如澳大利亚。
  对犹太复国主义者来说,无论是哪个议案被通过,他们都是受益的。尤其是多数派的提议,与犹太复国主义可谓大同小异,无不吻合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心意。相反,*国家则是纯粹的利益受损者,无论是哪个方案得到通过,他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伤害,这两个方案对他们而言都是有失公允的。可即便*国家深感不满,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巴勒斯坦问题已经移交联合国处理,他们也只能暂且按捺不满情绪,等待各国的投票结果。
  大家也都知道,那时的联合国里,大家都以美、苏的态度为风向标。在巴勒斯坦的问题上,美国是态度坚决,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支持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人国家的。而苏联呢?那时美苏冷战刚刚拉开,考虑到自己其他方面的利益,作为交换,苏联给了美国这个顺水人情,在犹太人建国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反对。
  如此一来,在美国的操控和苏联的积极配合下,很快联合国第181(2)号决议通过了巴勒斯坦分割案。决议中指出,从1948年8月1日起,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即刻结束。在之后的两个月内,该地区将分别成立犹太国和*国。两国领土面积的分配分别是:*国家拥有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西加利利、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和加沙地带三块互不相连的地区,共计*居民72?。5万,犹太人1万;犹太国家拥有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从阿克以南至特拉维夫以南约20英里的沿海地带、适宜农耕的东加利利和贝桑地区以及尚未开垦的内格夫地区三部分,共计犹太人4?。8万和*人40。?7万。另外,决议中还特别言明,耶路撒冷不属于任何国家,它及其附近郊区大约158平方公里的地区都将归属联合国来统一管理。
  决议出台后,犹太复国主义者欢欣鼓舞,*人则是满腔愤慨,犹太人的复国之梦将很快得以实现,而巴勒斯坦将从此在世界版图上消失。很难想象,*人会心甘情愿接受联合国所做出的决议。果然,紧随其后就有阿联盟中的7个成员国发表了声明,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直到今天,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道义上看联合国的第181(2)号决议,都只能用“显失公平”这个词来形容。人口众多的*人仅仅得到了巴勒斯坦面积的4成多一点,可是人口稀少的犹太人却获得了将近6成的土地,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也就难怪后来纷争从此不息。
  作为犹太复国主义者,他们眼瞅大好形势都朝着自己,加之当时巴勒斯坦的局面已经混乱不堪,英国政府也在1948年5月15日提前结束了自己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犹太复国主义者唯恐错失良机,恨不能马上就建立起一个犹太国家。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者建国步伐的加快,阿犹双方的鏖战从此不断,整个巴勒斯坦实际上处在了一种非正式的战争状态。而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很快看到由美苏两国支持下的一个全新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诞生了。
  中东从此再也无法从世人眼里淡出,而中东至今也仍是最抓世人眼球的地方。一个领土分割案让两个民族本已深化的矛盾愈演愈烈,直到双方只剩下仇恨,接着就是剑拔弩张,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从这里开始了。
  

3。以色列立国: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1)
1948年5月14日下午4时,犹太人多少年的“复国梦”,在本?古里安的一段独立宣言后终于实现了。以色列,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与神角力者”,而以色列这个国家得以成立也是犹太人与命运之神不懈角力得来的。
  当然,以色列国的建立除了犹太人自身的努力外,美国对其的帮助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想当年,在本?古里安发表独立宣言11分钟话后,美国第一个宣布“在事实上承认以色列临时政府”,随后即又在联合国大会上宣读了杜鲁门承认以色列国的声明。另外,犹太建国协会也正是有了美国资金和军火设备上的鼎力相助,才能让先天不足之躯存活了下来。比如,为支持犹太人武力建国成功,美国就曾将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制造军火的机器,以不到100万美元的低价卖给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帮助犹太人生产军火。
  还在联合国第181(2)号决议通过的第二天,也就是1947年11月30日,犹太人的欣喜若狂和*人的绝望愤怒都再也按捺不住,暴力冲突的导火索已然点燃,“非正式的战争状态”已经触发。犹太人知道,他们既然接受了联合国分治的决议,就会走上武力建国的道路,而犹太建国协会也早早为此谋划了。
  早在1947年5月的时候,在“哈加纳”武装部队中就有人向当时的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本?古里安提出建立两支部队的计划了。计划中提到,建立的两支部队中一支应作为静态防御支持,另一支则是进攻部队。当分治决议通过后,犹太复国主义立即着手改组“哈加纳”,将其改编。
  在1948年1月,犹太建国协会开始讨论武力建国的关键——军费和武器。经过开会商榷,他们决定派梅厄夫人前往美国筹募建国军费,他们还将筹集地选在了芝加哥的犹太联盟福利基金理事会。梅厄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在筹*上她慷慨陈词,号召所有的美国犹太人踊跃募捐。结果,在她的热烈感召下,美国犹太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筹集了5000万美元的现金。本?古里安为此夸赞梅厄“是她使以色列得以诞生”。有了购置武器的资金,加上他们本身有军火制造能力,另外又有美国政府的“雪中送炭”,犹太人向武力建国又进了一大步。
  犹太人在扩军备战,雄心勃勃,而巴勒斯坦*方面也没有坐以待毙。在非正式战争期间,他们就投入了两支非正规军队。一支是由法齐?卡伍吉领导的“*解放军”,一支是由阿卜杜勒?卡德尔?侯赛尼领导的“拯救军”。
  从1947年战事开始到次年的3月期间,*人一直占据上风,势如破竹且捷报频传。但是不久之后,由“*解放军”指挥的北区,和由“拯救军”所在的巴勒斯坦*高级委员会指挥的中区之间就发生了严重的内部矛盾。巴勒斯坦*高级委员会想当老大,想统帅*所有的部队,但“*解放军”在叙利亚等国家的支持下并不买它的账。紧张的战事前最怕的就是不能团结一致,这两个战区的不合殃及了由埃及穆斯林兄弟会指挥的南区,乃至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人的刚愎自用、各怀鬼胎让原有的战争优势倒向了众志成城的犹太人。在以色列尚未宣布立国前,犹太人已经不失时机地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并乘胜出击先后占领了拉特伦、太巴列、海法、雅法、耶路撒冷、贝桑、萨法德、阿克,这些胜利成果已经远远超出了联合国决议所划分的领地范围。看来,犹太人是铁了心要复国,这个“复国”是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种族上、宗教上完全是犹太人的国家,他们容不下*人。这时候的他们已经将联合国的分治决议抛之脑后,战事发展到最后已经成为驱逐*人,侵占*人的土地、财产、房屋。而其后,很大一部分的*人也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难民生活。

3。以色列立国: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2)
犹太人以为巴勒斯坦会成为他们的梦家园,但事实上那里没有祥和的和平鸽,有的只是愤怒的子弹。就在以色列重生的第二天,*国家联盟的埃及、外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军队,正式向刚成立的以色列国吹起了进攻的号角,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爆发了。
  尽管之前与*国家的交锋已经持续了半年多,但那毕竟只是“非正式”的过招,当真正的战争铺天盖地而来时,犹太人还是慌了神。战争伊始,*五国联军在数量上就比以色列部队占优势。*联军中除了原来的“*解放军”和“拯救军”的1万多人外,还有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的“*军团”7500人,叙利亚出兵话5000人,黎巴嫩出兵2000人,伊拉克出兵1万人。面对4万多人的强大阵容,以色列方面仅有万人的武装,这支队伍尽管之前也有过改组、改编,但还算不上正规军,严格来说那也就是一支没有统一指挥的游击队。在军备上,以色列也逊色很多。*联军有各类飞机131架,而以色列只有各类飞机33架;*联军有舰船12艘,以色列只有舰船3艘;*联军有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几乎没有大炮、装甲车等重武器。无论怎么看,以色列就算在大战开始前的零星战役中占了便宜,也改变不了现时所处的劣势。果不其然,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军节节败退,新生的以色列面临崩溃的边缘。
  回顾巴勒斯坦战争的初期,整个形势对于*国家的确非常有利,而以色列则是疲于奔命在各个局部战区。为扭转战局,以色列开始在联合国寻求“停火”帮助。在开战后的第三天,美国向以色列伸出了援手,其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建议“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指责*国家的进攻行为,并要求它们立即停火。英国在最初的时候反对美国的建议,还声称会一如既往给予*国家援助。但不久英国就变卦了,它先是撤走了“*军团”的英国军官,尔后即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
  终于,在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而巴勒斯坦战争也暂告一段落,第一阶段结束。
  本来,在双方停火前,*联军的旗帜已经插在了巴勒斯坦三分之二的领土上。停火在*联军看来不过是自己胜利的象征,它们以为停火后的谈判会如它们所愿的那样,是完全有利于自己的。当然了,*联军同意停火,也是因为在与以色列的游击战中“体力不支”,休整也是必要的。可事与愿违,让*联军没有想到的是,停火给了以色列重整旗鼓的机会,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四周的停火时间,为尔后的战争积聚力量。
  之前三周的战斗让以色列伤亡惨重,那时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补给新鲜血液。为此,以色列开始“全民皆兵”,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来到以色列加入其中。另外,第一阶段的交手让以色列深深体会到不具备硬实力——武器优势的痛苦。于是,它们开始从美国、英国寻摸来了轰炸机,从法国弄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又从捷克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轻武器、野战炮、炸弹等等。除了这些,以色列还购买了小型舰船和巡逻艇。如此一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以色列的海陆空三军也算是有模有样了。军事改组也是以色列停火后要办的一件事。游兵散勇终归不成气候,无法与正规军匹敌,将“游击队”改编为以色列国防军,明确各个军区所要分担的作战地域,这些都为后来的胜利做了很好的铺垫。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以色列立国: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3)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以色列军队面貌焕然一新。1948年7月9日,有了充分准备的以军自信满满,这一次是由它们向*联军发起了攻击,巴勒斯坦战争的第二阶段,“十天进攻”全面展开。
  “十天进攻”是以色列为这次进攻所起的名字。顾名思义,可见以色列是何等的气势,它是要在短短的十天之内打败对手,扳回败局。果然,战事重启后以军势不可挡,这次轮到*联军节节败退了。正当以军越战越勇之时,联合国安理会的一纸“停火令”颁了下来,战事再次中止。
  十天的战斗让以色列今时不同往日,它夺取了*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形势已被扭转。在这一次的停火期间,以色列较之前更加积极推行移民计划,不断扩充军队,补充武器装备。到第三阶段的战争开始前,以军的总人数已经有9万人之多,军备更是*联军所不能相比的。而*联军方面,在丧失第一阶段的优势后,在第二次停火期间原本由来已久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败势尽显。
  面对自己战势如虹,以色列想乘胜出击收复失地,并不想受联合国“停火令”的束缚。但联合国在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