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生涯-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明净听得目瞪口呆。敢情阁老们把她当成好战分子了。

  “朕没说要打仗啊……”她莫名的分辨,“方卿家何出此言?”

  方敬一噎,声调提高:“陛下,您的神机处研究的全是战时武器,不是想打仗弄这些做什么?”

  叶明净诧异之极:“方卿家,等到敌人打上门来的时候再弄就晚了呀。正因为军事力量强大了,才可以武力威慑,制止战争呀。”

  林珂发言:“穷兵黩武确非明君所为,方阁老所言极是。陛下的武力威慑也非空穴来风。依臣之见,不如先研发这计划书上的一个项目,等有成效出来了再开始第二项不迟。”

  他这是和稀泥的做法了。先投点儿钱让神机处运作起来,后续的发展慢慢再谈。

  廖其珍道:“火炮什么的先不论,臣以为那个生丝内衫非常好,救人性命,胜造七级浮屠。单从钱财而论,一件生丝长袍的费用比伤亡抚恤要便宜多了。”

  董学成也帮腔:“不错,臣也觉着可以先试行,将有利于民生之物先行研究。”

  叶明净沉默了一会儿,道:“也好,就先将此事办起来。神机处直接对朕负责,张之航就先封个六品。诸位以为如何?”费用被降低只能算了,好歹把品级弄上去些。

  六品、七品在四个阁老的眼中不算什么事,他们懒得费口舌。当做是哄陛下的人情。只是神机处研究什么需得通过内阁同意,方能拨款。叶明净和他们扯皮了几句也只得同意。

  回到梧桐宫,她靠在椅背上闭目凝神。计都走到身后帮她按摩头部的穴位:“陛下最近太劳神了。”

  “没办法,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叶明净轻叹,“内阁向来如此,就怕君主胡乱动用国库的钱财。看的贼紧。这次能让他们吐出来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计都道:“陛下又不是胡乱花钱,还不是为国事操劳。”

  叶明净摇头:“从长久来看,臣子们控制君主花费国库的钱财并没有错。税收者,取之于天下,用之于天下。一国的税收不是用在一国之君一个人身上的。绝对的相权和绝对的君权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互相牵制才是长久之道。这样,哪怕是遇着某一位无能的君主,帝国也能安然无恙的继承下去。”

  她闭目凝思,内库,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库房。每年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托李若棠开创先例的福,皇室在对海贸易中有三分之一比重的股份分成。这是内库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天波卫的运作资金。这些都是暗地里的。明面上,内库只有皇庄的收入。

  方敬的担心也不是空穴来风,叶明净的确有发动战争的打算。不过不是在现在。当国内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唯有战争可以缓和它。而且战争即意味着财富。打胜仗了不发财,那是呆到透顶的事。只要能打胜仗,叶明净的国库就不会空虚。真不知道方敬这些人的脑子到底在想些什么。代沟这种东西真是和他们没法解释。事情一步步来吧。

  叶明净理顺了思维,挥手让计都别捏了,问:“罗睺什么时候走?”

  自从宫中安定后,谭启就将事务交接给了冯立。他要遵照承庆帝的安排,去皇陵守墓。同时也升任成天波卫的长老。卸下罗睺的名号。

  “快了,就这两天。”计都顿了一会儿,道:“罗睺问,先皇的影卫,陛下打算怎么安排?”

  叶明净怔了怔。承庆帝有一个影卫,一直如影子般在宣明宫暗处。宫变当晚在薛恪眼皮子底下,将尸首藏匿于床底暗阁中的人就是他。

  “让他来给朕瞧瞧。”叶明净自己不愿用影卫,但对这一类人还是很好奇的。

  计都下去安排,很快,一个面目普通的中年男子来到她身前,单膝下跪,行了天波卫的专用礼:“影卫影十七叩见陛下。”嗓音低沉。

  叶明净大吃一惊。这个影十七居然是个男人,不是内监。神啊一个男人居然成天躲在宣明宫,那要是皇帝临幸妃子……不不不,不能再想了。难怪稍微有品级一点的宫妃都会在自己的宫室里接驾呢。她的脸色变了又变——

  【文字】第一百七十二章吵架

  影十七退下后。计都担心的问:“陛下对影卫不喜?”

  “没有。”叶明净一脸苦恼,“朕只是奇怪,他怎么会是个男子。”

  计都怔了怔,如果叶明净是男人,他的位置也会和影十七一样。故而有了几分同情。道:“影卫的敛息功夫很特别,必须是经脉完整之人才可修炼。历代的影卫都是男子。陛下放心,他们都是武痴和定力绝佳者,不会有意外。”

  “朕不是担心这个。”叶明净继续愁苦,“罗睺对朕说过,影卫知道的东西太多,不可放任出宫。朕便想着将他安排给懿安太后当护卫。朕以为他是内监,谁知道……”

  啊?计都呆若木鸡。瞥向窗外。这个距离,没走远的影十七绝对能听的清清楚楚。

  不送去懿安太后处,就只能留在叶明净身边,多一个男人和他轮值,计都是一百个不愿意。在谭启卸下罗睺名号,离开宫廷后。他新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影十七。

  “属下参见计都大人。”影十七很守礼仪,他不是承庆帝的第一个影卫,却偏偏是最后一个,历代影卫的结局只有三种,一、老了退休去了皇陵。二、为保护帝王而死。三、被帝王赐死。除了第二条路,其他两条路都要看帝王的安排。在此之中,计都罗睺的影响力非常之重。

  计都盯了他看了半天。叶明净的心很软,如果不是冒犯到她,她绝不会出手伤人。所以赐死影十七是不可能的。可正因为心软,如果影十七在她身边,就一定会被当成自己人,影十七不是冯立,谁能保证日后会怎么样。照这样看来,送到懿安太后身边是最好的出路。可偏偏影十七是个男人。

  “你今年多大了。”计都沉着脸问。武功高到一定程度,容貌的衰老会延缓。眼前这人看上去只有三十出头。

  “属下今年三十七。”影十七老老实实的回答。他从小就被当成影卫培养,每日的功课就是躲在黑暗中藏匿。人情世故懂的不多。他所有的处事才学都是在躲藏于宣明宫的岁月里学会的。知道自己的生死在上位者的一念之间。

  “如果让你净身,你可愿意。”计都也不瞒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你也知道,陛下是有意送你去懿安太后处的。只是你的身份实在是不妥。”

  影十七道:“净身后,我的功夫就只能余七成。敛息之术更是大打折扣。”言下之意是不愿净身,他为了自己的身体完整,绞尽脑汁,“功夫差了,拿什么去保护懿安太后?”

  计都一愣。不错,影十七净了身,武功会大打折扣。只得照实回禀。

  叶明净也觉得很棘手,无奈之下只能先安排在自己身边。她和计都等当地人观念不同,绝无可能做出让这等年龄的男子净身这样的事来。

  于是计都有了一位换班的兄弟。叶明净给影十七起了个名字。叫卫七。

  没过多久,三位一甲成员的任命发放了下来。状元罗士涛任翰林院史官编撰,从六品,榜眼马致忠和探花陆诏则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于此同时,陆诏的婚期也定了下来。就在两个月之后。同僚们都恭贺他大小登科同庆。

  陆诏在翰林院开始的几天,罗士涛、马致忠以及一众庶吉士们和他的关系还不错,十天之后,这些同事们开始有些敬畏的疏远他。原因无它。陆诏在翰林院上了十天班,其中有八天的下午,皇帝陛下都要招他去南书房议政。翰林院学士柳文征看见他都是客客气气。俨然一代一天子新宠。

  其实也并非叶明净偏爱陆诏,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处,一般情形下,每日上午处理政事的时候,都会宣这些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过来议政。官位小的,如侍读、编修、编撰,她也都会招了来旁听,为的就是集思广益。

  可惜这些人太过爱惜羽毛,在普通日常问题的处理上还行,轮到敏感问题就一问三不知了。而陆诏则往往会打几个擦边球,不至于触动根本,又不是泛泛而谈。只能说此人对人性和‘度’的把握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叶明净并没有嫌他滑头,她自己两世为人,知道世间之事,最难把握的就是一个‘度’字。陆诏处事如此圆滑不留衣角,结合他的身世,想来除了天分外,也是幼年吃了许多苦才修炼而成的。

  而且,陆诏的这种行事也很合她的品味,叶明净自己就不是一个激进的人,凡事没有八分的把握,她不会动手。

  土地兼并一事就是如此。内阁在拖延争执了许久后,终于拿出了方案,着令各地官员清点各州土地良田数目。

  叶明净嗤笑一声:“朕尝闻,上令下不行,如同废纸一张。内阁的这项诏令,想来下面的人要糊弄也容易得很。别的不说,只一个简单的‘拖’字,这里下下雨,那里干干旱。就可以把自己的三年任期给拖掉。后面接替的人再拖三年。呵呵!诸位爱卿,这道诏令下去,只能制止住目前良田逐年减少的问题,查清旧例只能息了。而且……”她高深莫测的看向众人,“七八年后,想来这纸诏令也就真的和废纸差不多了。”

  广平女帝素净着一张娇美的容貌,似笑非笑,底下的人却是个个背后冒冷汗。

  方敬长叹一声,看来女帝是铁了心要变法了。叹道:“陛下明鉴,臣等惭愧。”半句不提如何改进诏令。内阁首辅当到他这个年纪,最经不起政治上的折损。宁可少做些,也不愿卷在变法里面折掉一世英名。

  “诸位卿家有何高见?”叶明净环视众人。

  林珂看了看人群中的陆诏,前两日他们对这项问题也讨论过,得出的结论是,他们一身的前途都在女帝的看重之下,是躲都躲不掉的帝王党。别的人可以推诿,他们必须附议。于是他出列:“陛下,依臣之见,不妨将官员的考评和土地清查结合起来。报损良田的,考评为差。土地不动的,考评为中。开拓良田的,考评酌情为良或优……”

  他的话一说,在场的人个个倒吸凉气。

  “此事万万不可。”董学成立刻反对,“官员考评,方方面面。一州之地,事务何止千百,岂能光凭田地一事就定优劣?”

  林珂冷笑:“这么说,依董大人之见,这年年报损土地荒废的人,还能升官不成?”

  “你这是强词夺理!老夫什么时候这么说了!”董学成气的立时就和他争执起来。

  两个人在南书房吵得口沫横飞。廖其珍觉得两人说的都有理,帮忙劝架,结果越劝越乱。

  叶明净笑嘻嘻的坐在龙椅上,吵吧,吵吧。能吵架才有活力。吵吵更健康。

  方敬头都要晕了,这还是议政吗?比菜市场还乱。陛下还在高处看热闹,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事,先帝在时,哪里有这么乱,他头一扭,看见秉笔大臣张奉英在不停的记录,气的冲过去拔他的笔:“你昏头了,这种场面也能记得?”

  张奉英一脸正经:“陛下说了。为人君者坦坦荡荡,大家都是为国事争吵,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私事,留于史书也是美谈一件。”

  “美谈?——咳咳咳!”方敬惊怒的呛了一口口水,猛烈咳嗽起来。薛凝之赶紧扶他坐下,端来茶水给他。

  一旦吵得热闹起来。理智什么的就渐渐抛远了。南书房里的得力臣子们已经分成了三派,坚持考评和土地挂钩派,反对派,中间劝架派。引经据典,吵架的内容已经渐渐开始偏离。

  陆诏是坚定的帝王党,林珂的得力助手,一张嘴话不多,却每每直达要害。忙碌中,他转眼看向叶明净,看见她气定神闲的微笑,心头一震。

  这是成竹在胸的笑容,这位陛下早就有了方案。他恍然大悟,不动声色的靠近林珂,用手肘碰了碰他,示意他看向上面。

  林珂抬眼,叶明净几不可查的颔首。林珂于是大声道:“既然各说各有理,那就请陛下圣断。”

  董学成一听,也道:“好,就听听陛下如何说。”

  叶明净等场面都安静下来后,笑道:“诸卿家说的都有理。土地清查的诏令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确实不行。和吏部考评结合在一起甚好。董卿家的顾虑也有道理。事有千面,不可以偏概全。朕着这样吧。先选出一府之地作为试点,试行一下土地清查和考评结合。当然,这里面还要牵扯到当地的气候、水土,历年的民政税收等等。具体的事务还得由内阁商量出个具体章程来。”

  找一府之地试运行?众人皆是一愣,方敬立刻回过神,大声称赞:“此计甚好,陛下圣明!”

  众人也纷纷回过神,的确没有比试运行更稳妥的办法了。经过刚刚的吵架后,人人都觉得这样很好。内阁拿出了可行性方案。又不必一下子得罪全国的官吏。至于试运行成不成功,那是后面的事了。总比在南书房吵架要好吧。

  此项议案全员通过。叶明净有意无意的敲敲墙上的地图:“试选的地点就这里吧,江西布政司广信府。”

  方敬心里“咯噔”一下,广信府知府戴元同生xing爱贪。下属的丰华县县令是今年刚刚上任的黄陌,黄陌的县令位置是女帝亲自委派的……

  他脑中轰隆一声,霎时明白了很多。叶明净的这张网是早就开始结了。

  想通了道理,他神色复杂的带着内阁成员退下,对着犹在生气的董学成苦笑:“你别气了。今儿这场吵,是陛下做的一场戏。你别放在心上。想来蒙石也是迫不得已。”

  “你说什么?”董学成一惊。

  方敬悄声在他耳边道:“广信府知府是戴元同,下辖丰华县县令是去年陛下亲自任命的黄陌。”

  董学成大吃一惊,面色数变。



  第一百七十三章田地(上)

  陆诏的婚礼举行的很热闹。人人都知道他如今是新贵,天子宠臣。阁老林珂的门生。

  话说起来,当朝四位阁老,虽然廖其珍和林珂都在上书房教过叶明净,同属帝王党。廖其珍还官拜太子太傅。明显是导师级别。真比较起来,却是林珂更得圣心。

  林珂也来喝喜酒了。他也非常看好陆诏。陆诏不同于薛凝之,他是正经的科考出身,一甲探花。位置稳如泰山,说话有分量。女帝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除了翰林院的同年们,还来了不少六部衙门的官员。新娘子杜婉的祖父曾任衡山书院山长,父亲也是衡山书院的教习。兄长杜悯是有名的天才。只可惜身体不好无法参考,在士林中的威望却是不低。杜家的人脉在此时就体现了出来。

  人声鼎沸。状元、榜眼、探花齐聚一堂,亮闪闪晃花了人的眼。大家吆喝着要看新娘子。杜婉又羞又喜,只觉身在天堂。

  皇宫中,叶明净泛舟湖上,眺望远山。问身边的冯立:“听说今天陆诏成亲,翰林院的人全去喝喜酒了?”

  “是。”冯立一脸平静的回答,“东阳侯大摆筵席,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探花郎今日成亲。”

  叶明净轻笑:“这回他该满意了吧。没有人再敢小看他。”

  春日的湖水悠悠泛凉,叶明净坐在甲板上,靠着船舷,凝视碧清的湖水:“朕恍惚间听说凝之也要定亲了?”

  “是。”冯立怔了怔,“晋侯太夫人已经相看好了人家。请了廖太傅夫人做媒。”

  “又是廖夫人。”叶明净嘴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