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
参加“文革”期间首届全国美术展览,并结识了王怀庆、孙景波、张红军、艾轩等北京美术界精英。
创作《黄河颂》。
年底与张芷结婚,两人常躲在栖身的小阁楼里欣赏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巴赫的名曲。
1973年
父亲去世。
儿子陈凛出生。
创作《南来北往》、《鲁迅在厦大》。
1974年
创作《写于长夜——鲁迅》。
1976年
创作《苏州》、《刑场上的婚礼》(与蔡江白合作)。
为《中国文学》季刊英文版小说《药》和《金光大道》作插图,其中根据鲁迅同名小创作的《药》获全国连环画创作奖。又与电影界人士交往频密,为谢晋执导的《青春》和杨延晋执导的《苦恼人的笑》等影片设计海报。
1977年
经著名军事画家何孔德力荐,创作油画《占领总统府》(与魏景山合作,现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创作《工厂工人》。
1978年
法国19世纪巴比松画派的作品自巴黎往上海展览。陈逸飞首次亲睹西方名画真迹,心灵震撼,对米勒的作品尤其神往。
1979年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当选为全国文学艺术界工作者大会代表。
创作《踱步》。
1980年
经香港赴美国纽约自费留学,在港期间得到电影制片人朱牧夫妇帮助。9月1日美国“劳工节”当夜抵达纽约,继而在纽约大学攻读,《艺术新闻》称其为“第一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美国学习的艺术家”。留学期间生活清苦,仍鼓起勇气走进气派堂皇的画廊尽情欣赏名画佳作。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毕加索回顾展尤其印象深刻。
多幅作品参加北京全国美展。
作品于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及康州新英伦现代艺术中心展出。
1981年
入读纽约亨特学院,获美术专业奖学金。到罗耶艺术修复与装裱公司修画,接触大量西方名画家如沙俊、毕加索及玛达威路的作品,对西画制作有更深入的认识,更迷醉在画艺的世界里。
1982年
多幅作品在麻省史密斯学院艺术博物馆及波士顿市政大厅画廊展出。
《占领总统府》获“1977…1982年全(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评选”一等奖。
春季,巨幅历史画《踱步》和《一个艺术家的肖像》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
因“不想做修画专家而想做画家”而辞去修画工作,倾其所有乘火车作自助欧洲游。为节约开支,晚上多在火车上度过。两月内遍访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10余个国家的博物馆,观摩大量欧洲名画原作,夙愿得偿。
1983年
9月1日在美国的首次个人画展在哈默画廊隆重举行,此时距他赴美正好3周年。
10月3日…22日在纽约哈默画廊举行首次个人画展非常成功,画廊购下其作品12幅。至1990年,先后在此举办6次个人画展。
创作《古桥》、《寂静的运河》、《笛手》。
1984年
获纽约亨特学院艺术硕士学位。
加入曼哈顿的中国艺术圈子,与作曲家谭盾、电影导演张艺谋等名士交往。在哈默画廊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后,画评家以“浪漫写实主义”来形容他的作品。
创作油画《故乡的回忆》、《年轻的大提琴手》、《童年嬉戏过的地方》、《少女》、《钢琴手》。
1985年
在华盛顿科克伦美术博物馆举行个展。
为联合国创作水乡题材油画,其中《双桥》被选用作5月10日首日封。
6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已有120年历史的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行个人画展。
应邀在华盛顿的康科兰画廊举行画展。
创作《吹笛魂》。
1986年
与结婚14载的张芷友好分手。
创作《横卧的裸体》。
1987年
看罢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美国天堂——哈逊河画派的世界”画展,灵感所至,赴哈逊河畔创作一系列的风景画。
创作《长笛手》。
1988年
首次到西藏北部和甘肃南部游历,对西藏神秘独特的风俗民情产生共鸣,创作出一系列以西藏为主题的油画。
创作《中提琴手》、《二重奏》、《乐手》、《兄弟》、《丽人行》。
1989年
首次在日本东京西武艺术馆举行个展,多幅作品被东京富士艺术馆及其他知名人士收藏。
游历意大利威尼斯并创作一系列相关题材的油画。
为新落成的洛杉矶哈默艺术馆绘制哈默博士巨幅肖像。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十一章 各界人士记忆中的陈逸飞(10)
与拥有世界上20多位顶级绘画大师加盟的玛博洛画廊签约,也是首位与这一画廊签约的亚洲人。
1990年
第二次在日本东京西武艺术馆举行个人画展。
创作《吹双簧管的女孩》、《法国号》、《石径》。
1991年
创作《罂粟花》、《浔阳遗韵》、《夜宴》。
9月,《浔阳遗韵》参加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会,《罂粟花》参加佳士得纽约拍卖会。此后,作品在国际拍卖中屡创佳绩,进入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
《浔阳遗韵》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以1375万元港币成交。
10月9日出席’91国际书展开幕式。
10月12日书展举行陈逸飞签名售书活动。
1992年
应邀做香港艺术博览会嘉宾,并首次在香港举办个人回顾展。
香港邵逸夫以25万美元买下了他的《夜宴》作品。
5月回国,想为油画创作拍一些素材录像带,发现上海可拍的东西太多,便决定拍一部电影,开始筹备,之后发展重点移到上海。
拍摄电影处女作、艺术影片《海上旧梦》,终圆儿时即有的电影梦。
成立“陈逸飞工作室”,其为逸飞集团的雏形。
《夜宴》在香港佳士得以198万元港币被拍卖。
《板桥》以66万元港币成交。
1993年
创作《黄金岁月》、《玉堂春暧》、《春风沉醉》。
导演电影《海上旧梦》。
完成了艺术影片《海上旧梦》。
10月,《海上旧梦》参加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11月参加台湾“金马奖”电影节。
《苏州夕阳》以46万元港币成交。
1994年
4月,上海逸飞文化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成立。
10月,《蓝色水乡》以68万元港币成交。
创作《西厢待月》。
《山地风》在北京以186万元拍卖成交。
《浔阳遗韵》以297万元拍卖成交。
11月,西藏题材的《山地风》,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上以28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被拍出。
12月,执导《人约黄昏》。
1995年
5月,《人约黄昏》参加法国康城电影节,入选“特别荣誉”单元。10月参加马其顿的曼纳基兄弟电影节,获“银色摄影机”奖。11月参加台湾“金马奖”电影节,获4项题名并夺“最佳艺术造型”奖。
6月,与英国伦敦的玛勃洛艺术公司签下3年合同,从而成为被该画廊代理的首位亚洲艺术家。
再访西藏寻觅灵感。可能是联结了大银幕的意念,新完成的画作大如墙面,更趋粗犷豪放和现代感。
逸飞环境艺术公司成立。
逸飞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成立。
创作《母亲》、《恋歌》、《龙眼——西藏》、《晨曦》、《父与子》、《藏族人家》、《蓝色的运河》、《神庙》。
导演电影《人约黄昏》,冬季拍摄完毕。
《苏州水乡》由北京荣宝斋以418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1996年
执导第三部电影、反映二战时上海救助3万犹太难民之史实的大型艺术纪录片《逃亡上海》。
10月,《人约黄昏》获提名参加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金鸡奖”电影节,并夺“最佳摄影”奖与“最佳美术指导”奖。
10月,《恋歌》在中国嘉德以198万元被拍卖。
《黄河颂》在香港苏富比以1285万元港币被拍卖。
《梦幻曲》成交价110万元。
创作《山人》、《绿绿的草原》、《神庙》、《扇》、《晨聚》、《静物·花》、《冬日的黄昏》、《人体》。
12月22日至1997年1月19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陈逸飞回顾展。1997年1月31日,其个展移至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7年
2月1日至3月1日,陈逸飞个人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入展作品60余件,这是画家从艺40年来首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罂粟花》以387万元港币在香港佳士得拍卖成交,创下迄今为止中国油画作品成交的最高纪录。
4月20日,《春风又绿江南》由中国嘉德以231万元拍出。
上海逸飞服饰有限公司成立。
5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陈逸飞诉上海大一包装设计印刷有限公司、陈支龙5000本1995年挂历侵犯著作权案件作出裁决,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陈逸飞经济损失1418万元人民币。
10月,《丽人行》由中国嘉德以231万元拍卖。
1998年
3月,举办Layefe服饰首次展示会,以后相继推出了LEYFE男装两大服饰品牌,收购重组了3E服饰品牌(改名为Layefe street)。
第二十一章 各界人士记忆中的陈逸飞(11)
创作《上海滩》、《淑女》、《多梦时节》。
大幅油画作品《踱步》入选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五千年”大展。
5月,《上海滩》以1221万元拍卖成交。
10月,《多梦时节》以1265万元拍卖成交。
11月,逸飞广告公司设立网络部。
1999年
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
4月20,《浔阳遗韵》以297万元的高价拍出。
6月6日,在上海国泰拍卖行举办的首届大型艺术拍卖会上,其“海上旧梦”系列画压卷之作《春风沉醉》以385万元人民币成交。
2000年
3月20日,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参加法国文化部在巴黎皇家花园举办的现代雕朔回顾展。
10月15日,做客上海卫视《从星开始》,接受上海卫视主持人董卿、王勇访谈。
11月,逸飞集团获得全球著名的投资基金softBanK和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的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等的资金注入。
2001年
涉足家居装饰设计领域。
2月,推出Layefe Doree皮具系列。
9月,Layefe Home在上海新天地正式开张。
9月,号称国内最厚的时尚杂志《青年视觉》问世。
9月29日,《青年视觉》杂志创刊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新天地逸飞之家举行。
2002年
1月,携带自己策划并创办的时尚杂志《青年视觉》到香港进行推介,这是内地时尚书刊首次进军香港。
下半年陈逸飞模特经纪公司得了两个国际大奖,模特卓灵和闫巍分别获得2002年环球小姐亚军和2002年中国国际小姐。
8月,Tatlet杂志创刊。
8月23日,《理发师》正式签约,4家民营公司世纪英雄、逸飞集团、北大华亿、华谊兄弟联手投资数千万元,打造国产故事片大片。
12月30日,《理发师》总制片人韩三平了解到剧组不和的情况,将陈逸飞、姜文等剧组人员召到北京。
《地毯上的淑女》在广州嘉德春季以121万元拍卖成交。
2003年
《人约黄昏》布面油画以110万元成交。
1月20日,重庆力帆集团欲出资1500万元资助《理发师》,被婉拒。
1月22日,投资四方支持陈逸飞,《理发师》演员阵容大换血。
3月28日,作为广西电视台的重要客人和嘉宾参加“时尚之旅”栏目开播晚会。
4月6日,逸飞视觉中心在北京正式开张。
5月,创办《东方视觉》杂志。
6月26日,在摩纳哥首都蒙特卡罗举行大型个人油画展,是画家近期最重要的一次个展,完全是最新创作的油画作品。
8月;开始潜心研究国画,拓展画种。他的国画总数约在30幅左右,刚一亮相,便受到市场关注,十分珍贵。
2004年
创作《霞飞路上》。
3月1日,“逸飞视觉丛书”举行记者招待会,丛书由陈逸飞主编,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5月15日,《红景》以132万元成交。
10月,在南宁担任中国模特之星大赛评委。
11月,《霞飞路上》由中国嘉德以220万元拍卖成交。
11月21日,在北京瀚海秋季拍卖中,《上海滩》成交价为1705万元。
2005年
2月15日,携艺术总监吴思远、男主角陈坤、女主角曾黎出席《理发师》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宣布这部停机两年的电影重新开机。
《深闺》布面油画以1023万元成交。
《有阳光的日子》由北京嘉德春季以440万元拍卖成交。
《周庄》由北京嘉德春季以198万元拍卖成交。
4月10日,在上海病逝。后记= 杨长勋视觉人生——陈逸飞传后记〖〗杨长勋
这是2005年4月10日的中午。全家人一起吃饭,然后夫人和儿子还有小姐姐就上街去玩了,我独自一人呆在家。以往凡是双休日,夫人和儿子去玩,去购物,我大多陪伴他们,今天是例外,那情形像是在等待一个特殊的电话。
在客厅呆了一会,翻了翻上午来的几家报纸,并没有等到什么电话。到了卧室,习惯于先躺着看一阵书再入睡。床头柜上放着两本书,是3月15日余秋雨先生到广西讲学赠送我的,一本是《文化苦旅》的线装本,上海辞书出版社精心制作,一本是《借我一生》的台湾版,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版本。读了一阵,便休息了。
睡得正香的时刻,听见手机的响声,没去理会,一定是他们出去忘了带手机,因为我的手机一直调在震动档,不会响起来。没人理会的手机就一直响,我只能爬起来。抓起手机一看,真是我的手机,来电显示的是胡红一的手机号码。
第二十一章 各界人士记忆中的陈逸飞(12)
我一怔,我的手机怎么会响起来,声音那么陌生。事后知道是小孩玩手机,把震动变成了声响。
“陈逸飞先生过世了!”胡红一声音低沉。“啊!”我惊叫了一声。“很突然!”胡红一说。“太突然了!”我说。我们都没有多说就放下电话了。
我放下电话后,对这个消息仍抱有怀疑,希望陈逸飞还在《理发师》现场拍片。电话打到上海,金克林说:“已经得到消息。”完全是痛惜的口吻,没法不相信了。“怎么这么快!”我说。“是呀,只知道一直是肝不好,怎么弄出胃出血来!”克林说。“余老师和马兰知道消息了吗?”我问。“还不知道,他们还在美国,我代表他们去送花圈吧。”克林说。
我想,余秋雨和马兰作为陈逸飞的好朋友,得到消息一定很悲痛,便想打电话去安慰他们,请他们节哀。电话一直打到夜间,手机一直不通。
20多天前,3月15日,我和余秋雨先生还谈起陈逸飞。那天,金克林从上海飞往桂林,我和常剑钧、刘龙池、裴志勇从南宁驱车到桂林,还有从天津飞过来的俞凡,一同在兴安的乐满地等候从深圳飞往桂林的余秋雨。
余秋雨的大型演讲安排在第二天下午,这天晚上只作了一个小型演讲并接受记者采访。热闹散去,我们几位,还有桂林的王志梧,陪同余秋雨在乐满地的茶厅喝茶。余秋雨问起广西文学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