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做最好的母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让我们做最好的母亲-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若想看到真实的自己,就需要镜子的映照。那个在我们生命的早期抚养我们的人,那个在他生命的早期被我们抚养的人,就是两面镜子。我们的妈妈,我们的孩子,让我们从这两面镜子里,看到真实的自己,修正曾经的不足。
  我曾亲眼见到一位母亲在宴席上对女儿的行为。小女孩八岁,机灵可爱,可是有点调皮。那个母亲当着众人“宣布”:“这个孩子就是这样,闹死了,我整天批评她,还这样,真是气人。”旁边人说:“小孩子顽皮点聪明。”那个妈妈又说:“就是,她可聪明了,整天跟大人斗心眼子,也不往正处使。”然后,手指狠狠地戳着小女孩的脑门儿。你说这个母亲是生气吧,脸上还带着笑,还有点夸耀的成分;你说她是自豪吧,明言就是对孩子的责备。小女孩“哼唧”着,越发闹腾,黑眼珠子骨碌转着,也不知在想什么。
  我不明白那个母亲当时的举动有什么意义,更不明白这种连大人都难辨的态度,会给那个纯真的孩子留下什么样的感觉。
  小孩子的秉性就是夸大而霸道的。他们天生有一种健康的“自恋”,或叫“自我陶醉”。倘若这种自恋或自我陶醉被允许存在,并适当使之得到满足,孩子就会保持进取的动力,发展出自主的能力,在体验真我中拥有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觉。他不需要时时讨父母欢心,而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在生命的早期,就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注意和恰当的引导。他不用做“小大人”来“照顾”父母,也不用借助“恶作剧”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他能够成功地与父母分离,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快乐的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反省我们生命中的“毒性教条”(2)
但是,倘若童年时孩子的这种“自恋”被扼杀或没有被满足,孩子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大人接受,他的内心很容易会认为是自己有问题。这种自贬心态,就是内化了的对自己的轻视。不要小看这种自我轻视,它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大自然给了孩子一种独特的保护方式,就是让他们拥有一段以自我为中心的岁月,这是他们不容剥夺的权利。在这段孩童岁月中,他们具有许多不合逻辑的想法和行为,应该是被允许的。我们只适宜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指责或教导。无论孩子是发怒、悲伤,还是对性好奇,都不要羞辱他,让他感觉这些感受都是真实而正常的,他不需要因为羞耻而去承受内心的挣扎和自责。
  小时候,妈妈教育我们要谦虚做人,不能犯错,要顾及家里的颜面……很多人都是走父母设计的道路,从小到大,有的连读大学的志愿都是父母做主的。或许我们自己没有觉察,在我们的心中有个愤怒和受伤的孩子,这个孩子曾经太多地被禁止表现自我陶醉,禁止表现对父母不满,而把害怕、愤怒、伤心的感受,在不自觉中掩藏了起来,如同冰块被冻结,这种堵塞的情绪,成为日后遇到事情就出现情绪化或者做出荒唐反应的根源。
  有一个母亲,在她的孩子成长到少年时,从自己孩子身上觉察到了自己原来的家庭带给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且这些情绪多多少少已经在她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负面影响。像站在一面镜子前,她觉醒了,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她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勇敢地面对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处理曾经烙印在自己身上的伤痕。在人到中年时,她走过了少有人走过的心智成熟之路,成为一个成熟从容的母亲。这样,她有意识地斩断了“毒性教条”的代际蔓延,避免使自己的孩子重新遭遇她幼时的经历。
  “小孩子要有耳无嘴”“乖孩子从不对父母发异议”“大人的旨意不可抗拒”“孩子凡事都要向父母汇报”“孩子太要强的个性要及早‘化解’才好”“孩子在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就是挑战父母的权威”……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和胁迫,而不是“父母”与孩子平等*的关系。
  让我们做“父母”,别做“家长”。
  允许平等的交流沟通,允许孩子独立的思想和思维,允许孩子有和父母不同的见解,并允许在平等对话的氛围*同商讨问题,这是我们做父母的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父母的人生经验对孩子很重要,但这些经验是在沟通交流中,耳濡目染地影响孩子的,而不是硬性灌输,直接教导,更要避免指责、贬斥。
  在我们国家,很少有人会为了孩子的权益,而干涉父母的管教方式,一般人已经习惯了父母对孩子的掌控。我们对孩子权威式的控制、完美主义的吹毛求疵、轻视的指责和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等行为,有时候是来源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我们是“妈妈”,这是多么温暖的称呼啊!千百年来,母性中久留不灭的无私和温良,是一个社会能够成立之根本。母亲之爱,温暖深厚,循循善诱,将孩子引向知识与思想之路,引至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这种浩无涯际的母爱,深深地、真切地、绵长地充溢在孩子和母亲之间,成为孩子和母亲永恒的精神支柱。
  

家庭中“爱的序位”
熟知法律的朋友都知道,在遗产继承中有一个顺序是:夫妻,子女,父母……在一个家庭中也有一种简单的关系秩序,和遗产继承顺序一致,夫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这是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经过25年的研究发展起来的“家庭系统排列”学说中的内容。“家庭系统排列”已经成为欧美临床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海灵格发现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隐藏着的、不易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动力,在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爱的序位。如果我们跟随“爱的序位”和家人相处,关系会很好,大家都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家人会受困扰,这些困扰就是“牵连”,是一个人没有顺利完成与父母的分离造成的。
  他认为,人作为社会性的生命,每个人都隶属于某些系统:他会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某个社区的居民、某个组织的一员……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个系统,一个身心各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
  家庭是一个以爱和秩序组成的单位,从人的发展来说,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系统。
  在我们中国人的婚姻中,有一个延续几千年的“婆媳关系”问题。摊开一个中国家族的族谱,连接最紧密的关系,便是母与子。海灵格认为,这是中国男人和母亲真实的紧密连结,和孝道没关系。所以,在中国的家庭序列里,排第一位的是母子,不是夫妻。妻子本能地要回归夫妻第一的秩序,要和丈夫形成最亲密的关系,就会和婆婆“争夺”儿子,这便是婆媳冲突的渊源。
  现代家庭很少有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年轻人,所以婆媳关系相对缓和。但是,中国女人与孩子的粘连已经成为血液里的本能,生了孩子以后,孩子就是第一。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母子关系已在夫妻关系之上,这个时候,家庭也容易出现危机,比如丈夫感觉被冷落,导致出轨;长大之后的孩子,又想摆脱母子过分粘连的紧密关系,走出母亲的控制,于是就出现逆反,甚至“学坏”。
  一个妈妈面对十七岁的儿子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过去那么亲、整天恨不得往妈妈怀里钻的儿子,一下子就和自己疏远了呢?妈妈不理解逐渐长大的孩子,实际上是在遵循着“爱的序位”,调整和妈妈的关系呢!将来的某一天,他会真的离开妈妈,和另一个女孩儿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妈妈要知道这是和儿子再正常不过的分离,那个走到儿子生活中的“新娘”,将取代“老娘”与儿子的亲密关系,建立属于他们新家庭的秩序。尽管儿子还会很爱很爱妈妈,但这一切的发生终将不可避免。
  西方人遵守家庭中爱的秩序要比我们好,他们最紧密的是夫妻关系,孩子退而次之,父母更加退居其次。所以,家庭成员之间比较容易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海灵格认为,破坏秩序是要付出代价的。中国独有的“婆媳问题”就是违背这个秩序的产物。人类关系中有一些秩序往往早已被爱所排定,我们唯有洞察这些秩序,遵循这些秩序,爱才能长久且成功。
  海灵格说,在家庭中,还有一个秩序需要遵守,那就是“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如同交际舞,男人引领,女人跟随。
  这样的理论,不知道在今天的社会是否还被认同。女人嫁给男人后,要进入男人的家族,进入男人的城市、国家,跟随男人的语言文化和信仰,跟随男人的事业,有时甚至牺牲自己。如果颠倒,那就会有不和谐出现。比如上门女婿,比如女强人,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成为家庭关系的隐患。
  男人服务女人。男人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女人,当女人抱怨男人不管家的时候,男人往往以事业为借口。其实顾事业多过顾家,也会成为家庭成员关系的隐患。
  “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看起来矛盾,其实是互相的。夫妻情爱,就在这个秩序中流动起来。当然,女人的这种跟随并不是完全失去自我价值和自尊,而是在生活中的一种关系调节。
  在家庭中,还有一种秩序需要遵守,那就是爱递增,伤害递减。
  海灵格认为,在平等的关系中,比如夫妻,爱只有在递增的情况下才会越来越多。你爱我多一点,我爱你再多一点,不断的付出多一点,爱就能流动下去,宛若百川汇成大海,一个家庭系统就成为爱的幸福海洋。
  懂得付出也要懂得接受。有一人只付出不接受,两人爱之关系也很难平衡;当然,如果只接受不付出,那结果会更差。
  海灵格深谙中国哲学,他认为爱的良好秩序,有赖于关系的平衡。如果一方伤害了另一方,另一方不妨再伤害回来,但是其伤害程度要小于原有的伤害,否则关系不会平衡。如果你在被伤害后忍气吞声,或站在道德的高度做圣贤状,就是要别人欠你的,和谐关系也不会长久,但如果你回击给对方的伤害过于强烈,那伤害会不断升级,和谐亲密也就不再存在。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就不能原谅吗?海灵格说,我们没有权力原谅,纯粹的原谅不存在。因为事情一旦发生,就很难抹掉,关系的天平已经失衡,只有再做一些事情,让关系回到平衡状态,爱才会重新流动起来。
  如果你是一个热衷探索自我的人,正在追求丰富的自我生活,寻求家庭和谐关系的创建,有愿望成长成熟自己,你不妨把注意力放在你出生成长的家庭中。借此,我们可以反省、审视我们的家庭秩序,运用海灵格的爱的序位,看看能否让我们的家庭在爱的流动中,越来越多地充盈着温馨和深情。
  注:本节内容参考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伯特·海灵格《爱的序位》《谁在我家》,观点仅作者本人认可,希望与读者共商榷探讨。——作者
  

别让孩子做父母的“夹心饼”
电视台曾经有个报道叫“神童之伤”,说的是北京一位曾经名噪一时的神童,夹在反目的父母之间的遭遇。
  这个9岁的男孩儿会说流利的英语,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父母离婚时他跟随了父亲。跟着父亲他怨恨母亲,对母亲说“我不叫你妈妈,我讨厌你”,而且在母亲争夺对他的抚养权时他给法官写信,说“对于某某(他母亲)这样的人要保持警惕”。后来母亲强行把他带到自己身边,这个孩子又反戈一击,在网上大骂父亲“精神病,变态狂”“混蛋爸爸等着命运的惩罚吧”等等。
  这个孩子的父母在他两岁的时候离婚,他夹在父母之间,跟父怨母,跟母怨父,对自己父母那份不时改变的极端情绪,不禁让人为这个9岁孩子的命运担忧。心理学家对此分析说,这个聪明的“神童”是个敏感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所以,当他面对父亲对母亲的愤恨时,他就跟着父亲反对母亲;当他面对母亲对父亲的怨愤时,他又和母亲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咒骂父亲。这种对亲生父母反复不定的极端态度,不是一个9岁孩子的情感本质,而是他处在父母夹缝中痛苦的心理扭曲的反应。
  还有一个妈妈与丈夫产生了矛盾,就把孩子当“桥梁”,对孩子诉说自己的委屈,让孩子去和父亲较劲,完全从自己的感受和角度去处理夫妻关系,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和感受去解决问题。丈夫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不是积极地去和妻子协调沟通,而是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妻子是“不可理喻的人,孩子都让你带坏了”。夫妻双方把埋怨和愤怒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最终孩子用自闭来躲避父母之间的纷争。因为那个还不成熟的心灵,那个需要父母温暖和安全感的心灵,无法承载成人世界的那些烦恼和争执。
  当然,上面是两个很极端的例子,但在一个家庭里,这样的语言恐怕也不少见吧?妈妈对孩子说:“你爸爸这个人从来不管家,你还给他弄什么礼物,从小到大他管过你吗?是送你上学了还是给你做饭了?”父亲也对孩子说:“你妈这个人真是唠叨,没完没了,一点素质也没有。”有的妈妈甚至在和丈夫吵架时喊:“我怕你啊?我有孩子怕什么?我到哪里就把孩子带哪里,你甭想见他一面。”你说,孩子听了这些会是什么感觉?尤其对那些少不更事的敏感孩子,真的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有一个女儿已经四十岁了,和父母同在一个城市。这么多年她一直渴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彼此相爱、理解,而不是互相挑剔、指责。在她的记忆中,她最难过的就是怀着渴望温暖的心情回家,结果听到的不是妈妈“控诉”爸爸,就是爸爸“反感”妈妈。其实也没有原则性的矛盾,但两人就是喜欢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每当此时,敏感的她就感觉自己被两种透彻心扉的力量撕扯着,一会儿觉得妈妈有理,一会儿觉得爸爸也没错;恨妈妈一番,恼爸爸一顿,结果导致她每次回家都提心吊胆,最终求助于心理医生。
  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她终于走出从童年就夹在父母矛盾中间的阴影,而能成熟、平静地面对父母的相处方式,不再为此恐惧和痛苦。要知道,她经过了一番多么漫长的冲突和挣扎,才摆脱童年的梦魇,赢得中年生活的阳光。
  夫妻之间切忌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更不要把孩子夹在两人的矛盾中,你拉一把他推一把的。孩子的爱不是一盆水,倒给了爸爸,妈妈便没有了。对于孩子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爸爸妈妈一样亲,即使人为地用伤害割断那血脉亲情,那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痛。
  还是让我们的孩子带着对父母同样美好的爱去长大成人吧!不管我们大人之间发生了什么,请用宽容和理智,给我们的孩子留下这份人世间亲情的美好,那将是他一生最温暖、宝贵的财富。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告诉孩子“你是一个怎样的人”(1)
日本有一位名叫乙武洋匡的主持人写了一本风靡日本的书《五体不满足》。封面是一位无手无脚的年轻人坐在轮椅上,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那么富有感染力,看起来是那么的自信、坦然,让你感觉世间没有不能跨越的障碍。
  乙武洋匡天生就没手没脚,医生怕他妈妈看到孩子出生的样子晕过去,就准备了急救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