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亲王允礼,是清圣祖的第十七子。雍正元年(1723年),封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皇帝对他很信任,特别欣赏他的操守清廉,曾特地颁谕称赞他:“果郡王实心为国,操守清廉,宜给亲王俸,护卫亦如之。”不久,进封亲王,总理位尊权重的户部三库。
在雍正十年(1732年)的序言中,这位操守清廉的允礼亲王,特别强调皇四子之道德修养,得益于祖父康熙和皇父雍正的教导,他说:皇四子幼侍圣祖仁皇帝,特荷慈眷,朝夕训诲????皇子性资乐善,于道德仁义之根源,既得之圣祖之渐??,复申以皇上之谕教,而又切磋于师友,研极于诗书,早夜孜孜,日新其德,故发为文章,左右逢源????皇子夙以乐善名堂,因以标文集,即此见平日心力之所注,而所以为文之根源具在于是矣!
贝勒允禧,是清圣祖的第二十一子。雍正八年(1730年)封贝子,雍正皇帝欣赏他立志向上,随之进封他为贝勒。这位允禧,擅长写诗,其诗清秀雅致,还工于绘,直承??源、文徵明之风;他还是一位精通道学的学者,清静修为,不喜喧嚣,自号紫琼道人。
立志向上、惟以恭谨慎自检束的允禧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五月所写的序言中,称赞皇四子立德、立言、立功,直追圣主大舜!允禧说:古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在古人非欲岐之也,太上不易得,得其次亦可以不朽矣。而衡以圣贤之道,则德其所内蕴耳,著之而为功,宣之而为言,莫不皆备于一身则三而一者也。今王以乐善署其堂,而复以名其集。盖善即德也,德备而功与言随之,如水之有本,木之有根,其条达流行,有不期然而然者!然而,混混汤汤,观澜而知其本也。刁刁调调,揽叶而知其根也。则欲测王之德与功者,又何不可于其言观之哉!今为取其文而读之,于其霭以和者见仁之德焉,严以毅者见义之德焉,畅情而不繁、洞物而非察、坚确而不移者,见礼、智、信之德焉!
平郡王福彭;雍正时历官右宗正、署都统、军机处行走、定边大将军。乾隆皇帝即位后,很信任他,任命他为上三旗之正白旗、正黄旗两旗满洲都统。福彭在序言中称赞弘历天资敦敏,惊为天人!他说:“皇四子朝夕讲贯,窃见皇四子问安视膳之余,耳目心思,一用之于学。考合古今,征论同异,虽单词只义,必条分缕析,铢黍弗差。每为文,笔不停辍,千言立就,而文思泉涌,采翰云生!盖天资敦敏而又缉熙光明,实为天人并臻其至者也!”
大学士鄂尔泰,字毅庵,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其先祖从战有功,雍正初年时入祀昭忠祠。他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举人,后袭佐领,授三等侍卫,迁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在藩邸时,曾有意接近鄂尔泰,被鄂尔泰拒绝。后来,雍正即位,特地召见这位谨小慎微之人,夸奖他:“汝为郎官,拒皇子,其执法甚坚。”雍正十分欣赏他,一再授予要职,历官将苏布政使、广西巡抚、云南巡抚治总督事。鄂尔泰因治理西南边疆有功,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办理军机事务,授一等伯。
鄂尔泰在“序”中直接称颂弘历上接列圣心传,明确称赞他是有治国之才的储君。
大学士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他是著名大学士张英的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入值南书房。历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礼部尚书。雍正时期,复值南书房,加太子太保,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历官文渊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史称其:“周敏勤慎,尤为上所倚。”
张廷玉以学问渊博、为人谨慎和刚正不阿著称,他在“序”中却由衷地称赞弘历有天授之才、博通古今之学。他说:“雍正元年,皇上绍登大宝,命廷玉随侍皇四子、皇五子讲读书。????皇四子粹质天禀,明敏博达,而功力缜密,朝有课,夕有程,寒暑靡间????皇子以天授之才,博通古今之学????诚如载籍之指要,平日口诵心惟者,既能言之,又允蹈之,自此进德修业,日新岁益。”
一向严历的师傅朱轼,在“序”中夸奖自己的学生:“皇四子、皇五子年甫十三岁,已熟读诗、书、四子,背诵不遗一字,已乃精研《易》、《春秋》、《戴氏礼》、宋儒性理诸书,旁及《通鉴纲目》、《史》、《汉》、八家之文,莫不穷其旨趣,探其精蕴????皇子天禀纯粹,志气清明,晨夕侍奉之下,其熏陶??育圣德圣训者,固日新月盛,莫知然而然矣!”
弘历的弟弟弘昼在序言中,称赞哥哥乐善无穷而文思无尽,也公开表明自己心悦诚服,不敢与哥哥同年而语。
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如此一片赞誉之声,俨然视弘历为未来的储君。特别是惟一有资格能够与弘历争夺储君之位的弟弟弘昼,公然退避三舍而称颂哥哥;在中国历史上,以冷酷严厉著称的雍正皇帝,对于皇四子这么大的动静,竟然没有任何表示!这样,大臣们似乎心里明白了,皇帝默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已确定了皇位继承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在圆明园理政的雍正皇帝突然病危,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和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诏入侍。第二天子时,雍正皇帝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弘历奉遗诏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五岁,为乾隆皇帝。
2。《乐善堂文钞》的内容
雍正八年(1729年)的校订稿《乐善堂文钞》十四卷,是弘历在此前七年所写的诗文精华之选集。雍正八年是庚戌年(1730年),这一年问世的本子是??写本,并未正式刊印出版;雍正皇帝很重视这个本子,特地让近臣戴临等人精??了十四位作者的序言,共计一套十四册,可以统称之为庚戌文钞本。其年,弘历二十岁,可见这部文钞本是作者青少年时期的作品选集,从这个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从写作到选择作品,都是一丝不苟的。
弘历宣称文不惮改,当精益求精。乾隆二年(1737年),他检阅旧作,对庚戌文钞本进行全面的订正和增删:将庚戌至乙卯(雍正八至十三年)之间作者的续作收入集中,汇成一书,也就是说《乐善堂文钞》占十分之三,增之以雍正十三年(1735年)以前续著的十分之七,合为《乐善堂全集》四十卷,交内府刊印,颁布海内外。这套《乐善堂全集》包括:卷一至六之文论,卷七至十四之序、跋、杂著、表、颂、赞、制义,卷十五至十八之赋,卷十九至二十九之古体诗,卷三十至四十之今体诗。
乾隆皇帝在乾隆二年(1737年)的《乐善堂全集序》中说:“往者岁庚戌,曾录数年中所作序、论、书、记、杂文、诗赋,次为十有四卷,置诸几案,时就所言,以自检其行。嗣是所作,盖四倍前????少有余暇,未尝不考镜史,以自观省。爰取庚戌《文钞》所载存十之三,续作未订入者存十之七,总为一编,共若干卷。非欲以文辞自表著,盖是集乃朕夙昔稽古典学所心得,实不忍弃置。”
清乾隆二年(1737年)刊行的《乐善堂全集》四十卷:卷一至卷十八是文集,包括论、序、记、跋、书、杂著、颂、赞、箴、铭、制义、赋;卷十九至四十是诗集,包括古体诗、今体诗。《乐善堂文钞》和《乐善堂全集》第一卷第一、二篇,都是《立身以至诚为本论》、《读书以明理为先论》。《乐善堂全集》卷末是乾隆元年(1736年)少保、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太子太保、左都御史福敏,吏部左侍郎、将苏巡抚邵基,侍读学士梁诗正,编修顾成天等大臣分别撰写的跋文。
鄂尔泰是在雍正十年(1732年)选定为皇子弘历的老师,他曾先后为弘历皇子时期的著作《乐善堂文钞》、《日知荟说》写序,他对弘历的文才和智慧深为佩服,他在比较了弘历前两部书和这部书之御制序后,觉得这部书之御制序言尤其深切,收录之内容也更加全面地展示了皇子之圣人之德、圣人之治、圣人之心。
弘历在皇子读书期间,极喜欢醉心于翰墨娱情,修身养性。他特别喜欢虎,对高其佩的指头充满兴趣。高其佩是清初著名的家,辽宁铁岭人,以指头独步当世,人称高铁岭。高氏的指头内容很丰富,主要是以动物为主,特别是虎极其生动传神。弘历喜爱高氏的作,高氏特地为弘历当场创作了一幅。弘历十分喜欢,随即写了一首《高其佩指头虎》诗:
铁岭老人阎李流,不用笔用指头。
纵横浑洒饶奇趣,晚年手法弥警遒。
为吾染指苍虎,气横幽壑寒飕飕。
落墨伊始鸦雀避,着色欲罢豺狼愁。
??似苍鹰厉??爪,炯然霹雳凝双眸。
万里平川望无极,三株古柏擎龙虬。
老人阅世如云浮,独于法未肯休。
此图赠我实手迹,笔绘还输第二筹。
高堂昼静风生壁,却忆行围塞北秋。
明末著名诗人吴伟业,曾是反清复明社的社员。后来,在新王朝任职,官至国子监祭酒。吴氏之诗,苍茫悲壮充满了寄寓身世之感,颇有北宋杨亿之流的西昆派诗风,都是怀古伤今、男欢女爱、离别幽思的情调,追求词句的华丽和对仗之工整。寄情于诗文和山水风月的皇子弘历,对吴梅村的诗作怀有浓厚情趣,并写下了《题吴梅村集》:
梅村一卷足风流,
往复披寻未肯休。
秋水精神香雪句,
西昆幽思杜陵愁。
裁成蜀锦应惭丽,
细比春蚕好更抽。
寒衣短檠相对处,
几多诗兴为君收。
鄂尔泰在乾隆元年(1736年)冬月的跋文中说:“乾隆元年冬,皇上万几余暇,取前后所著散体古文诗赋,汇为一集,而命畴昔侍学之臣跋之。臣尔泰以雍正十年入侍,既尝承命敬序《乐善堂文钞》,今年秋复敬序《日知荟说》。圣性之诚一,圣学之广渊,圣治之淳懿,皆备于前文所称述,而熟复是编,益信先儒所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洵深探本源之论也。????伏读前后御制文,所时切于圣心者,于《乐善堂文钞》则因文以检躬行,于《日知荟说》则即文以考治法,而是编之序言之尤深切焉!”
张廷玉曾为《乐善堂文钞》写序,对于《乐善堂全集》的问世,他说:“御极以来,敕几清宴,乃合前后所著,选定编次为《乐善堂全集》,臣受而读之,其义蕴之宏深则纬天地无乎不包,其辞藻之赡博则铸古今无乎不备!”
福敏在这部《乐善堂全集》的跋文中这样称赞他的学生:皇上以天纵之聪明,殚日勤之学问,自###子以及诸史百家,无不登其堂、入其室。????于道则宗二帝,于法则统三王,于学则承孔孟。凡作为文章,以及偶尔吟咏,皆蔼然以万物为一体而与天地同流!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六月,乾隆皇帝在上谕中称:“近偶阅《乐善堂集》,缘初刻所存卷帙颇繁,其中,多有不甚惬心之句。昔人云,文章千古,得失寸心。朕非悔其少作博不吝情,去留之名,政以随时删订,则今昔诣力所到,端可藉以自验。其令内廷诸臣悉心校阅,分拟应存应删,签贴进呈,候朕裁酌重订定本,以付剞劂。”
??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蒋溥等恭奉上谕,立即行动。两个月后,他们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遵旨拟出应删应存之作,进呈御览。乾隆皇帝仔细检阅,细心审核,一一裁定,最后形成蒋溥等奉敕重编的《乐善堂全集定本》三十卷:卷一至十为文,卷十一至十三为赋,卷十四至三十为诗。作者讨论史,极有见地,议论独特,见解高远,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品评成败兴衰、忠奸得失,寻找邦治国之道,充分展示了其深邃思想、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清乾隆时期的大学者纪昀,对《乐善堂文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乾隆二十三年,??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蒋溥等奉敕重编。钦惟我皇上圣聪夙擅,道崖先登,学海词源,苞??富有,昔当睿养,即擅生知。雍正庚戌之秋,堂订《乐善堂文钞》十四卷。乾隆丁巳,取《文钞》所载存十之三,益以雍正乙卯以前续著十之七,汇为《乐善堂文集》,颁示海内。词林艺圃,弘诵相闻。至是,以初刻卷帙稍繁,复指授溥等,校阅删定,并省去制义一卷,定为此本。????我皇上奎章藻耀,笼括古今,逾修亦何啻万倍,而厘定旧制,必审必精,圣意之谨严乃与修相近。天怀冲挹,尤亘古之所无矣!”
3。《乐善堂文钞》留下的历史谜团
清雍正十年(1732年),皇子弘历的《乐善堂文钞》问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件大事,而且在风声鹤唳的雍正时代更是一件轰动朝野的事件。然而,它却真的问世了。这样,它给历史留下了一大堆疑团,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帝党与###的权力之争,一直困扰着历代的皇帝。可是,雍正皇帝为何容忍在皇子弘历身边形成一个强大的势力集团?
从秦汉直到明清,近二千年的帝制时代,帝党与###的权力之争,一直没有停息过。其间还多次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演变成一场又一场白热化的宫廷政变,甚至血流成河。汉武帝时期,戾太子案,数万人丧生。唐、宋之时,皇帝为了防止太子身边形成与皇权相抗衡的###,千方百计削弱太子的势力,以确保皇权不受威胁。
明、清两代,皇帝们更加注重吸取历史教训,特别提防太子的势力。解缙幼年颖慧,明太祖很喜欢他,史称:“甚见爱重,常侍帝前。”明太祖甚至直接降谕他:“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解缙深受感动,当日就上万言书,直陈政务。明成祖时,敬重誉满天下的大才子解缙之才,擢他为侍读,命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值文渊阁,参决机务。不久,任命他主持纂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等大型书籍,出任总裁官。永乐二年(1404年),皇太子立,解缙迁翰林学士兼东宫讲官右春坊大学士。明成祖十分信任解缙,多次让他参预宫中皇室家宴。明成祖对他说:“尔七人朝夕左右,朕嘉尔勤慎,时言之宫中。恒情,慎初易,保终难,愿共勉焉!”成祖破例赐其五品服,并命其家眷七人为命妇,朝皇后于柔仪殿,立春日赏金绮衣。可是,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成祖亲征北漠,解缙礼节性地拜见皇太子而还。汉王密奏皇帝,称解缙伺皇上出,私觐太子而归,无人臣礼!皇帝大??,结果,解缙以暗结太子之罪,招致杀身之祸,株连者甚众。
清康熙皇帝一生为太子之事所苦,劳心费力,几立几废,焦头烂额。最初,他对太子寄予厚望,特谕礼部大臣:“自古帝王谕教太子,必简和平谨恪之臣,统领宫僚,专资赞导。”太子出阁读书时,过认真挑选,选择一生谨慎、洁身自好的醇儒汤斌,授他为礼部尚书职,管詹事府事。汤斌当时是浙将巡抚,康熙皇帝对他的评价是:洁己率属,实心任事。随后,又选择澹泊宁静的耿介、从不结交臣僚的满族大臣达哈塔、大学士张英和熊赐履兼管詹事府事,还以太子的叔姥爷索额图为核心的满人集团,担任东宫官员。后来这些成员,以太子为核心,渐渐形成直接威胁皇权的###。
康熙皇帝在除掉###时,主要清除威胁皇权的满人集团:一废太子时,严惩###核心人物索额图,并将其子葛尔芬等六人立行正法,杜默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