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读书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代皇帝读书生活-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深情地看着师傅真诚地说,没有皇帝的谕旨,他不能擅自答应汤斌师傅的请求。接着,太子像没事一样,继续朗读、背诵当天需要读讲的内容,完全熟悉后,就开始练写满文、汉文书法。让师傅们再次吃惊的是,连续多天,酷暑难当,可太子自朝至暮,始终正襟端坐,认真朗诵和背诵,对于读书学习,极其严肃和恭谨。太子的读书学习,不仅毫无平常孩子所认为的视读书为畏途,反而对所学之内容,兴趣昂然,毫无怠惰疲劳之色。太子习字以后,练习射箭三次,箭箭中的。然后,回到书斋,精力充沛地进入下一课时的学习,开始讲说四书,由师傅指定任何一个章节。
  汤斌终因年迈体弱,感觉不到作为太子师傅传道授业解惑的乐趣。终于在太子进入下一节讲书之前,按捺不住,再次向太子陈述自己的衷情:“自古以来,太子三日一进讲,隆冬盛暑,俱暂停止。今皇太子讲书,一日无间,虽元旦佳节,封印之期,亦不少间辍。近日在内,恭睹皇上庭教甚严,自古未有。睿学大成,不但臣才疏陋,即通国亦未有能胜此任者!”
  接着,又诉说自己的身体现状:年迈体衰体力不济,一两日尚可,时间长了,实在无法支撑此职。汤师傅说得十分动情,仿佛自己在推脱一件苦差。他继续说:微臣在紫禁城毓庆宫讲书之时,清晨讲完尚且还能够回到家中休息片刻。现在,从早晨到日暮,侍奉着太子在这酷暑之天读书学习,实为疲惫难耐,不能尽职。如若自己体力尚可支撑,每天能够亲眼目睹皇太子讲书学习,那不仅是莫大的荣耀,也可以日夜增进自己的学问!最后,汤斌谦卑至极地对太子说:能与像您一样的圣人有如此近的接触和学习,真是天大的幸运啊。太子也很感动,诚恳地说:“圣人二字,我何以敢当!我若不亲自讲书,皇父问及,何以应对?”
  汤斌说了许久,仍然没有结果。只得弯着老腰,继续在书桌上??动着那似千斤重的四书。
  六月十三日,太子精力旺盛地投入了新一天读书生活,仍旧自早晨卯时开始,直至傍晚酉时结束,一整天都在不厌其烦地朗读、背诵、临字,讲书、读书和引据典,丝毫不觉疲倦。
  六月十四日,连续几日的劳顿,汤斌师傅终于支撑不住,身体彻底累垮了。汤斌再三辞职,没有获得批准。这一天,汤斌面色苍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神思恍惚地来到畅春园门外。这时,其他的辅导官早已到了,都在那里等着他。众师傅一见汤斌的神情,知道他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近侍立即奏报,康熙皇帝正在理政,得知汤斌师傅积劳成病,立即命侍卫传令皇太子:今天停讲。康熙皇帝吩咐御医前往探视汤师傅。汤斌很感动,通过侍卫转奏皇帝,再次表示自己不能胜任太子师傅一职。同时,他也叩请皇帝,不要太劳累,不要累坏了太子的身体。汤斌强调说,自己才疏学浅,年迈体弱,对太子不仅一毫无补,反而有损圣学,拖累太子的学业。
  康熙皇帝终于明白了汤师傅的心意,也明白汤师傅确实不能胜任太子师傅一职。于是,康熙皇帝下旨,允许汤斌归家休养,调息自己的身体。汤师傅走了,太子仍然照常读书、背诵、写字、讲读。师傅们提出的暑热暂停学业一事,康熙皇帝依旧不准,太子和师傅们只能执行。
  不久,汤斌终因身体太差一病不起。但是,朝臣们并不因为汤斌累倒了就放过他:他们声称,汤斌曾用笔为太子点书!众大臣义愤填膺,非议汤师傅胆大妄为。此事因康熙皇帝的出面,被宽待,不再追究。但是,汤师傅年迈体弱终于不能支撑,同年十月病故。
  综合考察太子允的读书学习,比较其父康熙皇帝的读书生活,可以得出一个十分惊人的结论:太子允,在读书学习的很多方面与其父康熙皇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是读书、背诵、临字、讲读,还是骑马、射箭、端坐、起立、行为、谈吐等等。他们都是自幼通习武艺,骑马、射箭,都是一学即会,精力超过常人,夜以继日从不知疲倦。
  有趣的是,他们父子的身体状况也很相似,即使在得天花病一事上,也是惊人的一致:康熙皇帝在五岁的时候,得过天花,被送到西华门外避痘,在皇太后的关怀下,顽强地活下来了;允也是在五岁的时候,得了吓人的天花。那是康熙十七年(177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朝廷宣布:皇太子出痘。康熙皇帝深感悲痛,宣布自次日起,直到十二月九日,停止早朝,而且一停就是十余天,这在康熙皇帝执政时期,是很少有的。十二月十五日,朝廷宣布:皇太子痘症痊愈。康熙皇帝喜出望外,恭敬地前往奉先殿向列祖列宗行祭告礼,告慰祖先。十二月十六日,康熙皇帝特地为此颁诏天下。
  太子允以顽强的生命力战胜了当时被视为夺命恶魔的天花后,康熙皇帝像当年孝庄皇太后一样,倍感欣慰,似乎感觉到这是天意的安排。从此康熙皇帝对太子允更加关注,更加倾心尽力地栽培他,千方百计地培养他,让他成为不负众望的圣明君主。肯定地说,太子战胜了天花后,从康熙皇帝抱起太子的那时起,就决定:“要认真教导太子允识字读书,要把太子培养成为一个有为之君。”
  太子允在十四岁前后,就已精通儒家十三的全部典著作,其学业水平和学术造诣,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朝中硕学鸿儒,也无法与之相比。在这一点上,太子的天赋和学业,似乎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也是在五岁前后开始读书的,他说自己六七岁所读书,五六十年后依然不忘。康熙皇帝即位以后,设置日讲官,专门给皇帝进讲儒家典和历史大事。每天政务余暇都要安排时间听讲,不论刮风下雨、雷电风雪,还是酷暑寒冬从不间断。康熙皇帝天赋很高,没有多长时间,他渐渐地由听讲为主,改为讨论为主。然后,又从讨论为主变化到康熙本人来讲解为主,皇帝进讲,日讲官们听,最后进行讨论。
  太子允出阁读书之前,康熙皇帝每天在乾清宫中,亲自教太子读书学习,从不间断。同时,康熙皇帝每天在弘德殿中,与日讲官一同讲学,讨论儒家典。到太子即将出阁之时,康熙皇帝与太子读书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康熙皇帝一直在有意识地培养着太子,让太子与自己同步读书共同增长学问。太子出阁以后,康熙皇帝这才终止了为时二十八年的苦学生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太子允还有一项超过了他的父亲:康熙皇帝脸上有麻子,相貌中等;太子面容姣好,相貌更加英俊,在众多的兄弟之中,他的相貌、体形和体魄最为出众。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韬光养晦的皇子时期读书生活
1。康熙晚年:愁肠无日舒
  康熙皇帝晚年时期,被太子事件所困扰忧心忡忡。从太子又废又立到最后被废,康熙皇帝心力交瘁。皇八子允随着太子允的被废,其命运也开始发生变化,大起大落,最后也被失望至极的康熙皇帝冷落。皇八子忧心如焚,大病一场。御医前来看病,他拒绝吃药,也不允许御医将他的病情告诉其他兄弟,并叹息说:“我是在父皇前,获有重罪之人。数年未得仰见天颜。如今,尚有何脸面求生!”
  康熙皇帝自视甚高,本来就认为他的儿子们远远不如自己。他曾在告天祭文中明白地说:“臣虽有众子,远不及臣!”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太子允,相貌、气质、修养酷似自己,却最后如魔鬼附体!太子被废后面对诸皇子争夺帝位的斗争日渐激烈,由暗斗渐渐转化为明争,皇子之间的派别冲突逐渐白热化。康熙皇帝愁肠百结,忧心忡忡。他写道:“叠叠愁肠无日舒,春风细雨绿芳初!”“不逮精神老愈愁,银须鹤发更何求!”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康熙身体不适,满汉九卿恭请圣安。他满面愁容地对众大臣说:“朕躬抱病之状,众亦知之!故不法匪类,曾治罪免死之徒,伙同结党,谋放出二阿哥!观此则乱臣贼子,仍不乏人,岂可不留心乎?每思此等事,食且不能下咽,何由万安!”
  2。韬光养晦的《悦心集》
  在这场混乱不堪的皇子角逐之中,只有一个皇子仿佛置身事外,他就是深藏不露、韬光养晦的皇四子胤。特别是在康熙皇帝、皇太子和皇八子这场三角关系的权力角逐之中,皇四子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他每天读书学习,看大量的修身养性的闲书,编??一些风花雪月的诗文集,似乎皇位继承问题与自己无关,??然待之。当时,诸皇子都在朝廷内外笼络文武大臣,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尤其是皇八子在大臣之中建立的关系网十分惊人,康熙皇帝极其反感。胤冷眼旁观而暗中则结识真正有实力的人物:负责京城安全的步军统领隆科多和统率重兵的川陕总督年羹尧。
  胤知道,父亲喜爱读书,认为游艺翰墨是一个人的健康雅兴,更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清世祖顺治皇帝也喜好翰墨之娱:“几余游艺翰墨,尝以山水幅颁赐大臣。”康熙皇帝曾对侍臣说:“听政之暇,无间寒暑,惟有读书作字而已!”“朕万几余暇,研精典籍,间取古人墨迹临摹。”康熙皇帝不仅喜爱临摹,还喜欢亲自书写。当然,他认为,这不过是正学之外的雅兴:“人君之学不在此,朕非专攻书法,但暇时游情翰墨耳!”
  胤的翰墨功夫在康熙皇帝的诸皇子之中是很有特色的:笔力雄劲,刚毅浑厚,气势磅礴。紫禁城内和圆明园中到处都是他的墨迹:养心殿正中书匾:中正仁和;东西暖阁之匾、联:敬天法祖;勤政亲贤;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圆明园中,他的手笔更加丰富:
  御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绢匾:至诚不息,一室春和;四宜堂,松竹梅。
  绢对:每对青山绿水,会心处一丘一壑,总自天恩浩荡;常从霁月光风,悦目时一草一木,无非帝德高深。
  对联:欣百物向荣,每识乾坤生意;值万几余暇,长同海宇熙春。
  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
  对于胤而言,读书是其所好,他阅读了大量儒家书和诸子百家之作。特别是对于历代名言、佳句和绝代诗词兴趣极浓,终日陶醉其中。在从青年进入壮年的这段时期,胤深知自己必须韬光养晦,而韬光养晦的最好方法,不是纵情酒色,也不是犬马之娱,而是寄身于古书的优美诗文之中。《悦心集》就是他这段时期编??选录的成果,也是他读书生活的真实写照。
  《悦心集》是胤也就是后来的清世宗雍正皇帝对历代政治、思想、释道、儒林等杰出人物作品的选录集,或收一文,或收一诗一词,或选语录。选文之后,他对作者还有简要介绍,但不作过多评述。
  全书共计四卷:第一卷收录陶潜《桃花源记》,刘禹锡《陋室铭》,释令遵《法语》;第二卷选录欧阳修《归田录》,朱熹《敬恕斋铭》;第三卷收载了唐寅《一年歌》、《一世歌》、《醒世歌》、《桃花歌》、《花下酌酒歌》,陈继儒《警世通言》;第四卷收录了赵灿英《安命歌》,冯其源《题布袋和尚》,以及流传于世的《醒世歌》、《知足歌》等。
  雍正皇帝在《御制悦心集序》中说:
  朕生平??泊为怀,恬静自好,乐天知命,随境养和。前居藩邸时,虽身处繁华而寤寐之中,自觉清远闲旷,超然尘俗之外。然不好放逸身心,披阅史之余,旁及百家子集,其有寄兴消闲、寓怀超脱者,佳章好句,散见简编,或如皓月当空,或如凉风解暑,或如时花照眼,或如翠鸟鸣林,或如泉响深山,或如钟清午夜????爰取向所采录,汇为一书,名之曰《悦心集》。
  他还对明代大家唐寅特别喜爱。唐寅的习性十分洒脱,对尘世的生活充满情趣。唐寅的《一世歌》,雍正百看不厌: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
  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燃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皇帝将《悦心集》赏赐给宠信的大臣直隶总督李卫一部,对李卫说:“公务余暇,时一展对,颇可悦目清心。朕及卿辈,??阅此书,大似山僧野客,观览朝报,而谈时政,殊为越分妄想,每一思之,不禁失笑!”李卫不胜惶恐,拜读之后,上奏说:“皇上龙潜藩邸,随境而安,??泊宁静????伏读集中,如黄洽之矢不欺,林逋之戒沽名,邵雍之勉为善,司马光之劝知足,皆古来名臣大儒以忠君爱国之心,抒乐天知命之致。”
  

二、雍正的佛缘
1。“得大自在”的雍亲王时期
  清代时,宫廷和京师中流行雇一幼童剃度为僧代为出家,这位替身被称为“替僧”。雍正皇帝四十五岁登上皇帝宝座,在此之前他信佛拜佛,与佛门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年的时候他也有个替僧,他们关系还不错,他的许多想法就是通过替僧实现的。在他封为雍亲王、住进雍王府时,王府与香火很旺的柏林寺相邻,年轻的雍亲王就常光顾寺院,和寺中高僧们关系密切。
  雍亲王最为看重的高僧是章嘉大师、迦陵性音、弘素等人。
  雍亲王常常在府中邀请高僧们宣讲佛法,探讨深奥难懂的佛典。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五十二年(1713年),雍亲王两次在藩邸举行###会,与章嘉太师、迦陵性音高士等论说佛法。章嘉大师指点雍亲王,得蹈三关,雍亲王非常高兴。章嘉大师对雍亲王的仪容、风度和深厚的佛性由衷钦佩,称赞他:得大自在矣!大自在,是佛家用语,语出《法华》,在《弟子授记品》一章中称: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这里的大自在,意指广大无边之神力。
  佛中,大自在是菩萨之名,是大千界之主。雍亲王即皇帝位后,非常喜欢这句“得大自在”,时常自书玩味。
  雍亲王曾收门徒十四人,他的儿子弘历列名其中,号长春居士。这位长春居士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特别喜爱这句:得大自在,特地治一方白玉印,螭纽方形玺,上×?书:得大自在。乾隆皇帝在即皇帝位之前作太子之时,就很喜欢这句话,曾写诗赞颂:
  喜得大自在,而无俗虑竟。
  安佚非素怀,聊以适吾性。
  雍正直传了顺治皇帝的信仰,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佛门中人。他自号破尘居士、圆明居士,自封为天下释主。雍正五年(1727年),宫中举行庆祝活动,恭贺黄河水清。群臣们欢天喜地,举±?庆贺。蒙古王公也连夜赶赴京师进觐,请求诵祈福。雍正皇帝非常高兴,自得地对蒙古王公们说:“如果蒙古地区因为做佛事人畜兴旺,那是受朕之赐,朕即释主!”
  他自比和尚,自称野僧,在《自疑》诗中写道:
  ??道空门最上乘?谩言白日可飞升。
  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
  2。“令你一笑”的批示
  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雍正皇帝在年羹尧的奏折上批示了一段与奏折内容毫不相干的话:“京中有一姓刘的道人,久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