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村-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山而被常山训斥的周小毛一直谨慎的跟在身侧,见炮弹过来,一把把常山推了出去,并压在常山身上,常山才幸免遇难,而周小毛却被纷飞的弹片炸的浑身是血,气息奄奄。

在后面隐藏着的战士们立刻过来把常山和周小毛接应下去,在一个高房后,常山抱住仅剩一口气的周小毛,心痛如搅,自责的说道:“小毛,你醒醒!快醒醒!都怪我,不听你的劝阻,自己的警觉还不高,结果害了你……”

周小毛勉强正开眼睛:“司令员……,不是你……警觉……不高,我……我知……道,你是……因为……燕子姐……伤心,我……不能……跟着……你了,以……后,你一定……自己保……护自……己,别……别……让燕子姐……担心……一定……”

看着周小毛阖然而去,常山心痛难忍,几天里,自己失去了妻子,失去了战友,现在又失去了周小毛这个兄弟,而这个平原农家出身的小伙子,今年才不过十九岁。

沉默了一阵,常山安排几个战士在村内暂时把周小毛的遗体掩埋了,清醒了自己一下,抬头观察了天上的炮击情况,见炮击有减弱的迹象,知道敌人的进攻既要开始了,于是便克制住心内的痛楚便,命令大家:“炮击快停了,大家准备进入阵地!”

战士们迅速操起枪,来到村口附近,迅速进入阵地。

经过剧烈的炮击,阵地已经垮了,松散的暄土有三尺厚,人踩上去根本站不住脚,只能趴在浮土上准备。

常山很是焦躁,这样的阵地怎么能顶得住日军的猛烈攻势呢!先修整工事也来不及,不行,得想别的办法,忽然,他看到地上日军的尸体和满地的炮弹壳,眼睛一亮,行了,废物利用吧;这时候也别说什么人道不人道了,于是常山命令战士们把日军尸体和炮弹壳摞起来,造成一个个简易工事,这样的工事也能顶一气,就等着小鬼子来吧。

炮击停止后,日军从溪口村的东北南三面同时发起了进攻。常山还是采用老办法,离的远不理他,非把敌人放到三十米内再打,既节约弹药,又能对敌人进行有效的杀伤,看着鬼子小心翼翼的弯着腰、撅着腚走着之字形线路蹑手蹑脚的往阵地前沿运动,战士们不禁被鬼子的动作逗的悄声笑开了,在这样激烈残酷的战斗中能有这样放松的心态,这种精神令常山很是满意而且感动,心想也只有这样的战士才能不断胜利,也只有我们共产党的军队才能拥有这样的战士。

不过,由鬼子尸体和炮弹壳简单搭就的掩体终归抵挡不住敌人如潮的攻势,两次冲锋过后,战士们又一次只能伏在浮土上作战了,由于敌人攻势凶猛,战士们根本来不及布置掩体,眼看着敌人一百多鬼子已经冲到了阵地上,形势万分危急,这里一被突破,整个溪口村的防御将全部被突破……

情况已是万分危急,刹那间,常山腾身而起,拔出背上的鬼头刀,持在左手手中,高声叫道:“同志们,和小鬼子拼了,冲呀!”

一连的七十多名战士纷纷将手榴弹投进密集的鬼子群中,在手榴弹的轰响声中,还没等硝烟散去,战士们便拔出大刀片或挺着寒光闪闪的刺刀跃出阵地,杀向鬼子群里。

平心而论,在抗日战争前期,日军的单兵素质远非饥一顿饱一顿的中国军人可比,单兵刺杀技术也不如日军精湛,往往的我们三个战士不一定拼得过一个训练有素的日本兵。为此,常山潜心琢磨,并且在金岩的介绍下,研读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练兵时纪》和《纪效新书》,常山在研读戚继光兵法的同时,发现了可以解决我们的士兵单兵刺杀能力差的方法。

当时,戚继光将军抗倭时也苦于明朝单兵难以抵挡日本武士的现状,于是精心研究出一种集体作战的阵法,戚继光将军为这个在战火中决定人生死的阵法起了一个非常具有浪漫旖旎的名字,叫做“鸳鸯蝴蝶阵”,取自这两个代表爱情的小昆虫两翼展开时攻防结合的意思,将几个士兵训练成一个整体,可以对抗一名或多名日本武士,阵术中,几个士兵分工明确,或进攻,或防御、或左挡、或右击,打得倭寇无计可施,才根绝了当时为祸中国东南沿海数十年的倭寇之患。

有趣的是,戚继光将军利用“鸳鸯蝴蝶阵”抗倭保卫国家三百年后,在和平年代却出现了一个个以“鸳鸯蝴蝶阵”命名的文学、音乐等艺术团体,看来那个哲学家说的“世界是都有联系的”这句话不谬。

常山没有搞得那么复杂,也没采取戚继光将军的十人一组或是八人一组的阵法,毕竟不是冷兵器时代了,只要能提高八路军战士的刺杀技术就行了,常山训练战士们三人一组,这样的阵法足以抵抗敌人三四个人的进攻。

这时,就看出苦练刺杀技术和阵法的重要了,只见战场上,八路军战士三人一组,穿梭在一百多名日军中,如穿花绕树一般,寒光闪闪,日军纷纷倒地。

常山并不加入到阵法当中,对于自幼习武的常山来说,左手一口鬼头刀、右手一把驳壳枪就足够了。他和十几个曾经习武的战士,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哪里人多就冲向哪里,都说中国武术是日本剑道的祖宗,可能传言不虚,骠悍的日本武士鼓足余勇亚难以抵挡中国武术中精湛的刀法,大刀挥舞,刺刀闪烁,激烈的肉搏战持续了不足二十分钟,战场就寂静了,战场上躺满鬼子的尸体和十几个八路军战士的身躯。

=奇=常山不及细想,马上率队返回阵地,抓紧时间修整工事,等待敌人的再一次攻击。

=书=在战斗间隙,常山见敌人正在组织,于是令一连长暂时负责坚守村北阵地,自己带着两个参谋去查看一下村东和村南的阵地。

=网=来到村东阵地,远远的望见樊雨天正兴奋的挥舞着手枪抵挡着鬼子的进攻,见到常山,樊雨天得意的说道:“我们已经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了,你就放心吧,司令员,村东阵地保证没问题!”

常山满意的离开村东,又来到村南,金岩和迟晓文也在紧张的忙碌着。

这里的阵地位于村南的突出点,阵地狭长,防御面窄,难度和压力很大,敌人大约一个大队的兵力正在拼命的冲锋,负责掩护的日军轻重机枪压的八路军阵地上抬不起头来,形势已经很是紧急。

一见常山来了,面上带着淤泥和灰尘的金岩马上跑过来,略带欣慰的说道:“老常,你来了,快想个办法吧,压力太大了!”

常山见金岩如此激动地样子,心里也不禁有些感动,毕竟政委是大学生出身,大知识分子,和自己这种从军十几年的人不同,能坚持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迟晓文也移动过来,高声叫道:“司令员,你来了,不行呀,敌人的火力太猛了,我们根本抬不起头来,看样子不好坚持了。”

常山见迟晓文焦灼的样子,不禁有些恼火:“你也算是老兵了,怎么不动动脑子,敌人的火力猛,你就不会想个办法,干掉他的火力点!”

迟晓文摸着头,想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拍了自己的头一下:“你看我这脑子,一打仗就犯晕,是呀,应该想办法干掉他的火力点。”

然后冲前面喊道:“通讯员!告诉二连长把全连的神枪手组织好,专门打敌人的机枪手、炮手,别让敌人的重武器再响起来!”

于是,二连的十来个特等射手均匀的分散在阵地上,只要敌人的机枪手或是炮手一露头,就开枪干掉,连续压制住敌人的十几个重火力点。

二连的一个小战士,伏在被打塌的工事下面,面对逼近的日军毫无惧色,连续射击七枪,击毙七个鬼子,常山饶有兴趣的看着,忽然,前面五百多米处敌人的一挺机枪又响起来,常山喊道:“小伙子,把那挺机枪给我干掉!”这个小战士顺手一枪,敌人的机枪顿时哑火了。

常山看的高兴,悄悄移动到小战士身旁,问道:“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哪人呀?”

小战士头也不回,射击不停,高声答道:“我叫周二毛,十七岁,永安县人,”发出一枪后,继续说道:“周小毛是我哥!”

常山心一沉,原来是周小毛的弟弟,怪不得看着有些面熟,于是说道:“好样的!二毛,战斗完了跟着我吧,接替你哥哥,哦,你哥哥牺牲了,他很英勇…”

周二毛身子抖动了一下,然后狠狠地一枪出去,干掉一个鬼子,半晌说道:“是,司令员。”

常山感觉时间过的还是太慢了,一番番激烈的苦战,一次次的击退敌人,时间才不过下午两点钟,望着天际当中那一团火似的太阳,常山恨不得一把抓住它,再把它扔到天空西侧。已经记不清打退敌人几次进攻了,要知道每一分钟战斗都意味着战士们的伤亡。

田木嘉佑在村北小树林的指挥部里焦急的转来转去,已经调集了周边县城和据点可以调动的全部机动兵力了,现在包围在溪口村之外的兵力已经达到两千五百多人了,光掷弹筒就调来三四十个,进攻了四个多小时,仍然无法攻进这个弹丸小村,田木嘉佑搞不懂究竟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村里的八路,不知道村里的八路到底有多少人,可就是顽强的抵抗着重兵的一次次潮水般的攻击,常山?田木嘉佑不明白的摇摇头,他越来越不清楚他的这个老对手到底有多大的能量了。

必须寻找一个突破点,田木嘉佑将目光定在村南的突出阵地。

下午两点以后,日军突然改变了战术策略,在保持对溪口四围阵地的全面压力之外,集中优势兵力猛攻较小的南部阵地。

如雨点般的炮弹和掷弹筒倾覆在村南狭小的阵地上,轻重机枪“呱呱”叫着扫射着,阵地上已经难以坚持,尤其是经过长达十二个小时的激战,战士们已经基本没有子弹了,常山果断命令,放弃前凸阵地,部队撤进北村里,凭借高房工事阻击敌人,充分利用手榴弹等近战、巷战方式,使敌人的重武器失去效力。

此时,村北部阵地显得更为孤立,第一、二道工事已基本全毁,弹药也消耗很多,而村外日军的增援仍在不断到来。常山组织大家讨论,把严重的形势告诉了全体战士,让大家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同时要求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坚守阵地,直至天黑突围。

这时的战斗已经超脱了战略战术的范畴,完全是意志的较量,这种战斗不能按规律来讲,比拼的是男人的意志和精神的力量。

常山此时没有太多的话语,他懂得,在这种战场上任何话语都是多余的,只有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他只是一次次冲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那里的拼杀厉害,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会在哪里出现,樊雨天、迟晓文伴随着常山,手里的驳壳枪和飘扬着血染的红穗头的大刀,已经不知道饮了多少日军的鲜血。就连金岩这个白面书生,此时也放弃了文化人的矜持,在硝烟弥漫、战火蒸腾的纵横来去,殊死搏杀。

战场上没有文人、学者和军人战士之分,没有富贵贫穷和高低贵贱之别,有的只有两种人:敌人或自己,有的只有两种结果:胜利或者失败、生存或死亡……

骄悍无比的日本士兵气馁了,横行亚洲、不可一世的日军终于在溪口——这个平原上非常普通的小村前丧失了勇气,一名日军竟然迟迟不敢前进,而被在阵地上当场枪决,一名中队长在精神上完全垮掉而饮弹自杀,还有九名士兵在向东方顶礼膜拜之后集体上吊自尽……

黑夜终于姗姗来临了,激战了一天的日军也暂停了攻击,准备夜间防御,计划再次调集援兵后次日进攻。

常山和金岩在村子里一个稍微清静些的墙脚下分析总结了战斗情况,决定必须今晚突围,否则等到明天肯定没有机会了。为分散日军注意力,增加突围的成功可能性,决定常山、樊雨天率领一连向北、金岩、迟晓文率领二连向南分头突围。

突围之前,金岩还要做些战前动员,常山阻拦住了他:“不用多说了,我们的兄弟都是好样的,没有一个孬种,”说着话,常山扭头对整装待发的战士们大声说道:“对不对,兄弟们!”

战士们齐声喉道:“对!”

常山又对战士们高声说道:“兄弟们,我只告诉大家一句话:两强相遇勇者胜!死都不怕还怕什么?都准备去吧!”

夜深之后,两个连同时开始了突围行动,临突围分手之前,常山握着金岩的双手用力地使了使劲,用力的点了点头,金岩明白常山的意思,也用力的点点头。

日军激战了一天,已经精疲力竭,何况他们以为被围攻了一天的八路绝对不会仅有两个连,所以根本没想到八路军的突围行动,这就给常山、金岩的突围形成了机会。

金岩率领的二连悄声出村,十分顺利地在敌人包围的结合部冲了过去,只是在快离开敌人阵地时被日军发现,战士们马上甩出一片手榴弹开路,沿着村边的沟道朝正南急进,一口气跑出七八里地之后摆脱了日军,突出了包围。而常山率领一连的突围则较为惊险,部队在穿越火堆之时与日军巡逻哨相遇,幸亏大部日军因疲劳而处于酣睡之中,常山带着一连用一阵快速的刺刀格斗便结束了战斗,安全地突出了重围。

从睡梦中惊醒的日军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刚刚突出去的两小股八路就是与他们激战了一天的全部对手,仍然紧紧包围着溪口村,包围着想象中的八路军大部队,等待天亮后更加激烈的搏杀,一夜没有睡好。只是当第二天真正进村之后,田木嘉佑才无比惊讶和懊丧地了解了这次战斗的对手的真实实力,无奈的拖着大冢旅团长、阵亡的六百多具尸体和负伤的三百多人返回了永安县城休整。

一天后,常山和金岩分别率领的两个连在大苇塘胜利会合了,接应柳河县游击队的三连也完成了任务,来到大苇塘会合。经过点验,溪口村战斗中两个连总共牺牲三十几人,负伤四十多人,应该说赚大发了。可是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常山和金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毕竟他们失去了那么多的战友,失去了周小毛,失去了燕子瑶……

第二十九章 血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中国古老的民歌典籍《诗经》里这一句千古传唱的佳句正可以形容常山此时的心境。

尽管常山没有读过《诗经》,也没有机会舞文弄墨、在诗词歌赋中抒发自己的心情,可人类的感觉是共通的,回到波涛荡漾、苇絮飘飞的大苇塘,常山的心情一直在忧伤、矛盾之中,因为他在心里总是对于这次的反扫荡有着一种非常莫名其妙的感觉,不像以往时的从容镇定。

清晨,常山早早的起来,独自一人来到苇塘边际,想清静一下污浊的大脑。往远处观望,确实心情轻松不少:苇塘里水漫塘堤,波光潋滟,苍茫悠远,水天一色,显现的格外温柔。天际明净蔚蓝,太阳慵懒温暖,水面清澈水质清凉。微风吹来,一阵一阵,无际的水面,荡起波波涟漪,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像少女手中挥舞着柔滑的丝绦,欢快地跳跃着……

这时,金岩和樊雨天找了过来,两人是找常山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方案的。

金岩认为:敌人的大扫荡已经展开了半个月,各分区主力部队也纷纷转移出去,津渡河分区部队分散转移作战,虽然给与敌人较大杀伤,可自己的损失也很大,干部战士们开始怀念根据地,都想返回根据地。按照以往惯例,敌人的大扫荡也应该快结束了,所以金岩建议率部返回分区一带重新开展根据地创建工作。

樊雨天也是这个想法,他到没想那么多,只是很怀念根据地的老乡和环境,所以也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