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凰后(母后乖乖让朕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良凰后(母后乖乖让朕爱)-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根据朱云的能力,不可能连个女孩子的身份都查不出来,除非他不想查,或者就是他真的查不出来,可是如果真那样的话,他是否该多加防备,连朱云都查不出身份的人留在京城是否是一个危害。
  “臣有一事启奏皇上,不知是否适当?”朱云想到另一件事,念头一转,看向了独孤韵。
  “说。”独孤韵想都未想,直接下了旨意。
  “臣发现最近在京城寻人的人好像都不见了。”一句话,却已经让轩辕皇本就凝重的思绪更加的凝重了。
  找人的突然不找了,表示了什么?
  要么是找到了要找的人,要么就是知道找寻无望。
  可是,这找寻来得太快,太急,消失的也突兀。
  “查出要找的是什么人?”独孤韵差点把这个给忘了,忙着应对青峰的到来,以至于把这个问题给忽视了。
  “臣从乞丐口中得知,好似要找的是一个四五岁左右的男孩,至于什么样子,臣无从得知。”朱云也在奇怪,既然要寻人,为何不光明正大的把画像贴出来,这样不是更好寻找吗?
  为何还要透过丐帮的人来寻找。
  从这里就可以初步断定,这寻人的人应该是江湖中人,毕竟这丐帮徒众也不是谁都能差使的。
  “贤王殿下请止步……”就在这时,只听得门外传来了太监急促的拦阻声,只见本该出了皇城的贤王独孤鑫源满面寒霜的闯进了御书房。
  “皇上,非得赶尽杀绝吗?”没有君臣的现矩,独孤鑫源直挺挺的看着风雨欲来的独孤韵,双眸中有着再也不加掩饰的贵问和痛心。
  “贤王,藐视天子,你可知该当何罪?”独孤韵看着如此不顾君臣之礼的独孤鑫源,虽然知道可能有什么事让独孤鑫源如此的失态,但是却还是忍不住的发怒了。
  天子声威遭到了挑衅,这是那一个皇帝都难以容忍的,也是不容再犯的。
  而跪在一旁的朱云也只是愣愣的看着贤王独孤鑫源如此的不顾礼仪,怒气腾腾的质问皇上。
  这又是何等状况,难道这贤王和皇上之间,并不似大家以为的那样兄友弟恭?
  如果真这样,那么其他的王爷和皇上之间酬想到这里,朱云赶紧垂下了头,不去看剑拔弩张的兄弟二人,在窥知这皇室内幕的同时,却也惊出了一身冷汗,独孤韵会不会因此让他再也开不了口。
  “天子,是啊,皇上是天子,不再是独孤鑫源的大皇兄,臣冒犯圣威,请皇上赐罪。”闻言,独孤鑫源惨然一笑,之前所有的愤怒都变成了悲凉。
  笔直的双腿跪倒了地上,放在头两侧的双拳紧握,紧得让人能看到肌肤因为用力而发白。
  “说吧,究竟何事,让你如此的失态?”独孤韵看着跪在地上,看似万念俱灰的独孤鑫源,沉声问道。
  虽然明知道独孤鑫源对他有怨,但是,作为臣子,作为臣弟,他却从未因为私人的感情而背叛过自己。
  如果不是什么事的话,他不会如此。
  “皇上还要臣说出来吗?”闻言,独孤鑫源抬起头,几乎是蔑视的看向独孤韵。
  只因为独孤韵那一脸的平和和无辜。
  “说。”独孤韵深深吸了一口气,闷沉的吐出一个字,如果独孤鑫源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今日之罪,他必不轻饶。
  “皇上就非得置丫头于死地吗?”独孤鑫源沉痛的吐出这句话来,他多么希望,这不是真的。
  可是,要不是盯着朱云的行踪,他又怎么会知道皇上一早就发现了丫头的踪迹。
  丫头,小子,当年他亲眼看着出生的两个小家伙,没想到都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可是他却没有认出他们。
  他们呢?
  他们知道吗?
  他们知道他们就是彼此的亲人吗?
  他们都走了,可是,独孤韵却还是不放过他们。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奉天的血脉,也是青青的孩子,难道他非得让青青恨他才满意吗?
  “丫头?”咀嚼着这两个字,独孤韵差点没有站起来,能让独孤鑫源叫丫头的人,除了公主还会有谁?
  难道独孤鑫源真有她们母女的消息了?
  可是……
  转念一想,独孤鑫源贵怪他赶尽杀绝,莫非……
  “你找到她们了?“这句话几乎是从胸腔里发出来,没人看到独孤韵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狠狠的捏着自己的大腿,疼痛尤不自知。
  为何青青的出现,他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不平和希翼同时在他的心中浮起。
  “皇上你不是让朱大人去捉拿丫头的吗?”这下轮到独孤鑫源懵了,难道他弄巧成拙了。
  “朱云,给朕滚出去。”独孤韵缓缓起身,绕过书桌,走到朱云跟前,却看都没有看朱云一眼。
  “独孤鑫源,你今晚最好给我一个完整的交代。”一拳,凝聚了全身力量的拳头狠狠的打向了还愣在当场的独孤鑫源。
  朱云见状,一溜烟的跑了,只听得身后传来互殴的声响,天子打架,真是奇闻啊,只不过现在他庆幸的是,他还能呼吸到夜晚这美好的空气。
  不过,当务之急,他是否得查明一件事情。
  如果那个和小公子交好的姑娘就是皇上失踪的小公主,那么是否就预示了失踪的皇后也要显露行踪了?
  一旦这位传闻中的皇后重回奉天皇宫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可并不是好事。
  就算他朱云在官场中混得是游刃有余,可是此时此刻,他也是眉头紧锁。
  这消息是否得禀报于主子?
  可是,转念一想,青峰这次匆忙的离开,难道和这有关?
  难道这其中也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禀报一事,暂缓,但是他还是得查?
  继续追查,不余余力的查到皇后和公主的行踪,她们的出现,不能影响力主子的统一大业。


  第228(二)章
  “你说什么?”撇开了君悦,墨良激动的看着说出此话的墨云碟,没想到,五年了,他找寻了五年,却依旧音讥全无的人终于有了消息了。
  “如果没错的话,那个叫静雅的女孩就应该是君悦的姐姐,皇上的女儿,大同的公主。”墨云碟之前还有疑惑,但是此刻却是那么的笃定,或许世上事无奇不有,但是她就相信,那位叫静雅的女孩子就是君悦的同胞姐姐,毕竟,那神态,那气韵,越想越像夫人。
  “她现在还在京城吗?”墨良几乎想见了那和君悦有着相同容颜,却有着和青青一样性子的女儿,那该是多么可人的小人儿,他恨不得此刻就能把她牢牢的抱在怀里,感受那不同于君悦,却又同等珍贵的温暖感受。
  “已经走了,在我们进宫的时候,就走了,皇上放心吧,看样子,照顾静雅的人也不是泛泛之辈,要不,怎么能在皇上和轩辕皇眼皮底下藏了整整五年,却无人发现。”墨云碟话虽这么说,心中却也有着矛盾的心思,既然是如此厉害的人物,如果想要继续珍藏一个人,那么到时候,他们寻找起来,同样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继续派人追寻,暗中保护她们,既然我都发现了她们的行踪,那么独孤韵又怎么会无所察觉呢?这次,我不会在手软了。”墨良狭长的双眸中有着势在必得的决心。
  五年了,不长不短的时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看似成熟却依旧幼稚的墨良了。
  他知道,究竟什么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什么才是青青需要的。
  “如若不然,我有一个想法。”墨云碟看着墨良,看着那深潭一般,波澜不惊的眸子中出现的粲然光芒,她不想墨良在受到打击,更不想让他们一家人再度失去重逢的机会。
  “说。”墨良看着眼前的女子,欣慰之色不言语表。
  “何不让雨去找寻夫人,那样或许会更快些,更主要的是,夫人若是知道是雨在找寻她们的下落,她们也会明白,孰友孰敌?”墨云碟的建议让墨良眼中的光芒更甚了,这想法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其实,他心中也明白,如果是自己的暗卫去寻找的话,不一定能找到青青和孩子,就算他们已经是身经百战,但是对于青青来说,他们毕竟师出青青,招数套路上,难免会有问题。
  然而雨虽然同为暗卫,但是她却有着和青青共通的地方,首先她们都是女人,其次,雨或许更了解青青,最重要的是,一旦雨显身,那么青青就算不想露面,她也会关注君悦的消息。
  “时候不早了,皇上早些歇息吧,保重龙体,臣妻告退。”看着墨良那了然的神情,墨云碟已经知道了他的决定,起身告退。
  走出御书房的墨云碟却并未立即出宫,只因一个小小的身影不出意外的挡住了她的去路。
  身后御书房的烛光却燃了整整一夜,多少臣子在睡梦中被秘密传召,寂静的夜里多了几许沉闷和紧凑的气氛。
  祥和安宁的天下,随着下一个黎明的到来,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平静,大同和奉天和睦相处,荣辱与共。
  不近女色的大同帝居然也大张旗鼓的挑选秀女了,这一举动,却也标志着大同帝真正的成长为一个国君了。
  各色佳人齐聚后宫,原本冷清的后宫顿时成为了一片花海,大同帝面对这些佳人,虽然并没有表现出沉迷美色的昏庸,却也出现了早朝迟到的接连反应,一朝美人侧,君王不早朝,谣言止不住的蔓延,大同朝臣也纷纷上奏,禀请皇上保重龙体要紧,其后的话却谁也不敢点明,只能担忧的静观其变,只希望这一代枭王可别毁在了女人手里。
  当然更多的原因是在于素来受皇上器重的青峰丞相,面对大同帝这一连串反常举动,采取了缄默以对。
  只要丞相没有失去理智,那么这大同帝国也还不至于混乱,故而虽然大多朝臣为此担忧,但是却也还未到无措的地步。
  就在这风云莫测的氛围中,大同境内陆续出现了大规模的暴乱,赫然是楚国余孽意图复辟。
  五年的时间,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凝聚力量的机会。
  本就散若沙般的势力慢慢的凝聚在了一块,声势越来越浩大,势力也越来越壮大。
  面对大同帝的日趋昏庸,对于帝位的渴求,楚国余孽再也无法忍耐了,他们需要发泄,需要振奋,需要战斗,振臂一挥中,各方势力闻声相应,大同顿时失去了原本安居乐业的安宁和祥和,原本繁华喧闹的市场也只是昙花一现般,人样瞬即散去,只为采购必需物品,马上回家关门,就怕遇到战祸大同帝王也随之派兵围剿打压,只不过所到之处,虽然能够给予叛军以打击,但是却远远达不到镇压的效果,而这似乎有些异于大同帝的一贯作风。
  如今的大同帝已经不是当年的少年天子,更不是那个如天神一般的君王了,他也走上了历代帝王的最终归宿,沉迷于酒色。
  就连战乱连连,却也没有看到拿出强硬的态度来斩除祸乱,反而醉心于挑选新一批的秀女,朝政也如同以往一般系数丢给了青峰丞相。
  青峰丞相理政,这并非新鲜事,可是不同的却是,之前的丞相理政那是在帝王远离的情况之下,丞相能够没有束搏的着手,可是现在,君王在朝,虽然不理朝政,但是毕竟他在这里,他坐在这龙椅之上,有些事情,丞相就素能够放手处理,却也得敬重帝王几分,因而,虽说是丞相理政,却也少了之前的刚毅果断,多了几分犹豫和彷徨。
  这种变化,细腻但是却逃不过大同的朝臣们,对于此,他们暗自担忧焦虑,却无能为力,只一心希望之前圣明的君王重回大殿之上。
  “丞相大人,叛军作乱如不及早镇压,恐怕这朝堂之上,也将不在安宁啊。”
  “丞相大人,一旦叛军得势,我军势必士气大损,到时候就怕后果不敢设想啊。”
  “丞相大人,还请丞相大人直谏吾皇,请吾皇远离女色,重振我朝纲。终于,在一群纷杂的口舌之,终于有人点出了墨良最想听到的话语。
  “吾皇正值血气方刚时节,先前忙于朝政,疏于侧妃立后,而今,吾皇终于有了开枝散叶的想法,各位臣工怎的又不赞同了?”青峰故作疑惑的问道。
  “皇嗣殷厚,社稷稳健,这不是大人们一直强调的吗?”青峰的话无疑是一句耳光煽到了在场臣子的脸上,脸上的凝重和不解却没有让人感受到丁点的鄙夷。
  “丞相大人所言极是,天下稳定之时,吾皇为我朝诞下皇嗣,乃是社稷稳定的基础,可是如今,天下动荡,战乱纷纷,平定夭下方乃当务之急,还请丞相大人禀请吾皇,重回朝堂,正我朝纲,复我山河。”
  “请丞相大人禀请皇上,重回朝堂,正我朝纲,复我山河。”一时间,附和声齐齐响起,他们此时怀念那个无心女色的年轻帝王了。
  只不过,此时此刻,他们却无人胆敢真正的面对帝王,只能把希望寄托于青峰身上。
  “各位大人忧国忧民之心,青峰铭记在心,目前,动荡不休战乱不止,还请各位大人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不让叛军有机可趁,青峰感激不尽,吾皇定不会忘了各位大人的功绩。”青峰话题一转,似有若无的转移了话题,脸上凝重的神情却又让在场的朝臣们知道,他不会劝皇上,即使劝了,却也是无济于事。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无疑给大同的朝臣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素来和皇帝走得最近,最受皇上器重的青峰丞相大人在皇上面前也失去了影响力这大同眼看就危在旦夕了。
  担忧和恐惧在大同朝臣们心中滋生蔓延,无形中接受着从未有过的考验是否继续跟着这样昏庸的帝王还是顺势而就,成为新一个天下的开国功臣?
  这无疑是某些臣子心中最为纠结,也是最难以取舍的选择。
  然而就是在这种看似平静,却又弥漫着不安的气氛中,大同帝依然不闻不问,沉浸在后宫的温柔乡中,醉生梦死。
  只听闻,年少气盛的军中小将仇子云,冒死进谏,只为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却只落得一个死无全尸,全族流放的下场。
  本该是九族当诛的罪贵,在青峰丞相及时的劝解下,这才改成了流放。
  此事一出,全国哗然,对于大同帝王,再无半点希冀。
  一时间,叛乱,谋反笼罩了整个大同,青峰丞相的手中,却已经陆续收到了不少臣子拥戴的进言。
  青峰顿时成为了拯救大同的首当人选,内忧外患,大同帝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229(一)章
  “皇上,是否该收线了?”本该是奢华淫靡的后宫里,却有着一贯的清幽和自然,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昏庸帝君大同帝此刻却是细致的描绘着桌上的画卷。
  “青峰,做好准备吧,大同也是该大换血的时候了。”建国的功臣以及之前良国,齐国,楚国的余臣,占据了大同朝堂的半壁江山,这些人动不得,杀不得,更留不得。
  之前江山初定,社稷不稳,为了稳定人心,不得不留守任用,而今,这些人却已经成为了朝堂中固守陈规,阻碍帝国发展的最大力量。
  若是无缘无故的撤换他们,那么必然会引起反弹,造成的后果不会比亡国余孽叛乱轻多少。
  故而,还不如破釜沉舟,趁机清理朝中腐臣以及怀有二心之辈,这就是墨良在绕一天下之前的最后一步。
  这次暴动,远不止楚国余臣那么简单,之前的齐国余众趁乱发展势力,意圄浑水摸鱼在揭竿而起。
  前朝余众,当朝腐臣,内忧外患之下,墨良的脸上却看不到该有的担忧和凝重。
  之所以不速速解决的原因,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