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种正因佛种
明一观本敬题《云公像赞》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真是因缘殊胜。各方信心男女居士们这样踊跃的来参加,种下这一成佛的正因,可说是稀有难得。释迦牟尼佛说《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人生在世数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的过了,在这当中,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都为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一清闲自在的,真是苦不堪言。但是这种人,偶一走到佛寺里,见此寂静庄严的梵刹,心生欢喜,或见佛菩萨形像而随口声称佛名者;或心生清静而起感慨,称赞如来吉祥而生稀有者;这都是过去生中有甚深善根,由此皆得成佛。因为人们平时眼中见到的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歌舞欢声,口里贪着的香美珍味等,惑染思想;这惑染思想是散乱心,是生死心,是虚妄心;今天能够在塔庙中,称一声佛号,这是觉悟心,是清静心;是成佛的菩提种子。佛者,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觉者,觉而不迷,自性清静,即是有觉悟心。我们今天不为名利而来,也是觉悟力的作用。但是有许多恐是闻其打禅七之名,而不知其打禅七之义,以一种稀奇心而来看热闹的,这不是上上心。现在既到此地,如人到了宝山,不可空手而回,须发一无上的道心,好好的坐一枝香,种一成佛的正因,将来大家成佛。
昔日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须跋陀罗,家里贫穷孤独,无所倚靠,心怀愁闷,要随佛出家。一日至世尊处,刚巧是世尊外出,诸大弟子为之观察往昔因缘,八万劫中,未种善根,乃不收留,叫他回去。此时须跋苦闷已极,行至城边,忖思业障如此深重,不如撞死为好!正要寻死,不料世尊到来,问其所以,须跋一一答之。世尊遂收为徒弟,回至其所,七日之中,证阿罗汉。诸大弟子,不解其故,请问世尊。世尊曰:“你们只知八万劫中之事!八万劫外,他曾种善根。他那时亦很贫穷,采樵为活,一日在山中遇虎,无所投避,急忙爬于树上。虎见他上树,就围绕而啮。树欲断了,他心中甚急,无人救援。忽而思惟大觉佛陀,有慈悲力,能救诸苦。乃口称:‘南无佛,快来救我!’虎闻南无佛声,乃远避之,未伤其命;由此种下正因佛种,今日成熟,故证果位。”诸大弟子闻此语,心怀喜悦,叹未曾有!你我今天遇此胜缘,能来此坐一枝静香,则善业已超过多倍,千万勿为儿戏。若为热闹而来,那就错过机会了!
(次七第四日开示,3月4日)
静境不可贪著
倚杖闲看落日斜
天孙应是无聊赖
春花秋月不关情
赤白青黄描写尽
回光万道斗奇花
织就云章衬晚霞
夕照翻疑梦里惊
天孙纵巧织难成虚云《普陀佛顶山》
静境不可贪著
深具信心的人,在这堂中,当然是努力用功的。老参上座师傅们功夫当然已很纯熟,但是在这纯熟之中,要知道回互用功,要穷源彻底,要事理圆融,要静动无碍,不要死坐,不要沉空守寂,贪着静境。如果贪着静境的话,不起回互之助,即是死水中鱼,无有跳龙门的希望;也就是挟冰鱼,那是无用的。初发心用功的,要痛念生死,要生大惭愧,把万缘通身放下,才能用功有力量。如果放不下,生死是决定不了的。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现在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不知常住真心,所以沉沦苦海。现在你我已觉悟世间上的一切都是苦恼,可以尽情放下,立地成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开示》第一卷(12)
(次七第五日开示,3月5日)
免遭因果轮回
免遭因果轮回
这次参加来打七的,以我看起来,初发心的男女们占多数。所以规矩法则都不懂,举足动步处处打人闲岔,幸常住很慈悲,种种成就我们的道业;诸位班首师傅们,也发了无上的道心来领导,使我们可以如法修持,这是万劫难逢的机会。我们要勇猛精进,要内外加修。内修,即是单单的参一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或念一句“阿弥陀佛”,不起贪嗔痴恚种种其他念头;使真如法性得以透露。外修,即是戒杀放生,将十恶转为十善,不要一天到晚酒肉薰天,造无边的罪业。须知佛种是从缘起的,恶业造得多,堕地狱是必定的,善业培得多,福利的果实自然会给你来享受。古人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这个道理。你看昔琉璃大王,诛杀释族的因缘,就知道了。近来世界人民遭难,杀劫之重,皆是果报所遭;每每劝世人要戒杀放生,吃斋念佛者,也就是要大家免遭因果轮回之报;诸位须当信奉,种植善因,成就佛果。
(次七第六日开示,3月6日)
不能自己作主
不能自己作主
“浮生若梦,幻质匪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我们在这如梦如幻的生活中,颠颠倒倒的过日子,不知佛的伟大,不思出离生死,任善恶以升沉,随业力而受报,所以世间上的人,总是作善者少,造恶者多;富贵者少,贫贱者多。六道轮回,苦楚万状。有的朝生暮死,或数年而死者,或多年而死者,都不能自己作主,故须凭佛陀的慈悲主义,才有办法。因佛与菩萨,有慈悲喜舍等行愿力量,能够令我们出离苦海,达到光明的彼岸。慈悲者,见一切众生有甚痛苦,以怜愍爱护之心去救度,令其离苦得乐。喜舍者,见一切众生做一切功德,或发一念好心,都要随喜赞叹。对一切众生有所须求者,都要随其所需而施与之。世尊在因地修行时,总是行的舍头脑骨髓的菩萨道。所以他老人家曾说:“三千大千世界,无有一芥子许地,不是我舍身埋骨的地方!”今天诸位要努力把话头看住,不要把光阴空过了。
(次七第七日开示,3月7日)
宗门胜过一切
宗门胜过一切
恭喜诸位两个禅七圆满,功德已毕,马上就要解七,要与诸位庆贺了!以古人来说,本没有甚么结七解七,一句话头参到开悟为期。现在你们悟了未悟,我们总依规矩而作。在这时期中,诸位不分昼夜,而目的是为开悟,是为佛门中培植人才;如果是打混把光阴空过,那是辜负了这段时光。今天常住上的大和尚,与各位班首师傅,依古人规则,来考察你们的功夫,希望不要乱说,只要真实将自己的功夫见地,当众答一句;相当者常住为你们证明。
古人说:“修行三大劫,悟在刹那间。”功夫得力,一弹指顷,就悟过来了。昔者琅琊禅师,有一女弟子亲近他参禅,琅琊禅师叫她参“随他去!”这女子依而行之不退,一日家中起火,其女曰:“随他去!”又一次她的儿子掉在水中,旁人叫她,她曰:“随他去!”万缘放下,依教行之。又一日,在家中炸油条,其夫在烧火,她将面条向锅中一抛,炸声一响,当下悟道,即将油锅向地下一倒,拍手而笑。其夫以为疯了,骂曰:“你如此作甚么?不是疯子吗!”曰:“随他去!”即往觉禅师处求证,觉禅师为之证明,已成圣果。
诸位今日悟了的站出,道一句看!(久之无人敢答,老人即出堂,继由应慈老法师等考问,待止静后,老人再进堂。一一警策毕,开示云:)红尘滚滚,闹市纷烦,哪有功夫和心思来到这里静坐参话头呢?只以你们上海人的善根深厚,佛法昌盛,因缘殊特,才有这样一回大事因缘。中国的佛教,自古以来虽有教、律、净、密诸宗,严格的检讨一下,宗门一法,胜过一切。我早已说过了,只以近来佛法衰微,人才未出,我过去也曾到各处挂单,看起来现在更加不如昔日了。说来我也很惭愧,甚么事也不知道,承常住的慈悲,各位的客气,把我推在前面,这应该要应慈老法师承当才对!他是宗教兼通的善知识,真正的前辈老人家,不必要我来陪伴了。我现在甚么事也不能做了,愿各位要好好的追随前进,不要退堕。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开示》第一卷(13)
沩山祖师云:“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略伸管见,以晓后来。”沩山德号灵祐,福建人,亲近百丈祖师,发###地。司马头陀在湖南看见沩山地势很好,要出一千五百个人的善知识所居之地。时沩山在百丈处当典座,司马头陀见之,认为是沩山主人,乃请他老人家去沩山开山。沩山老人是唐朝时候的人,佛法到唐朝只是像法之末叶,所以他自己痛恨生不逢时,佛法难晓,众生信心渐渐退失,不肯下苦心修学,故佛果无期。
我们现在距沩山老人又千多年了,不但像法已过,即末法亦已过去九百余年矣,世人善根更少了,所以信佛法的人很多,而真实悟道的人很少。我以己身来比较一下,现在学佛法是方便多了。在咸同之时,各地寺庙统统焚毁了,三江下唯有天童一家保存。至太平年间,由终南山一班老修行出来重兴,那时候,只有一瓢一笠,哪有许多啰嗦。后来佛法渐渐昌盛,各方始有挑高脚担的。直到现在,又有挑皮箱的了,对佛法真正的行持,一点也不讲了。过去的禅和子要参方,非要走路不可。现在有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由此都想享福,不想吃苦了,百般的放逸也加紧了,虽然各方的佛学院也随时倡导,法师们日渐增多,可是根本问题,从此弃之不顾,一天到晚专注在求知解,不求修证,同时也不知修证一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永嘉《证道歌》云:“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作在心,隐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呵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他老人家去参六祖大彻大悟,六祖号之为“一宿觉”。
琳琅极乐新成寺杰阁层楼碧映红
檐卜花开香雾里菩提树在白云中
说来有法原无法参透非空却是空
最爱僧房闲坐处一窗明月半帘风虚云《题槟榔屿极乐寺妙莲师翁手建》
所以古人说:寻经讨论,是如入海算沙;宗门下的法子,是如金刚王宝剑,遇物即斩,碰锋者亡,是立地成佛的无上法门。且如神赞禅师,幼年行脚,亲近百丈祖师开悟后,回受业本师处。本师问曰:“汝离吾在外,得何事业?”曰:“并无事业!”遂遣执役。一日本师澡浴。命赞去垢,神赞拊其背曰:“好所佛堂,而佛不圣!”本师未领其旨,回首视之。神赞又曰:“佛虽不圣,且能放光!”又一日本师在窗下看经,有一蜂子投向纸窗,外撞求出,赞见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并说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本师闻之,以为骂他,置经问曰:“汝出外行脚如许时间,遇到何人,学到些甚么,有这么多话说?”神赞曰:“徒自叩别,在百丈会下,已蒙百丈和尚指个歇处,因念师父年老,今特回来欲报慈德耳!”本师于是告众,致斋请赞说法,赞即升座举唱百丈门风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本师于言下感悟曰:“何期垂老,得闻极则事!”于是遂将寺务交给神赞,反礼神赞为师。请看这样的容易,是何等洒脱!
你我今天打七打了十多天,何以不会悟道呢?只因都不肯死心踏地的用功,或视为儿戏,或者认为参禅用功,要在禅堂中静坐才好。其实这是不对的,真心用功的人,是不分动静营为和街头闹市,处处都好。昔日有一屠子和尚,在外参方,一日行至一市,经过屠户之门,有许多买肉的都要屠户割精肉给他们。屠户忽然发怒,将刀一放曰:“哪一块不是精肉呢?”屠子和尚闻之,顿然开悟。可见古人的用功,并不是坐在禅堂中方能用功的,今天你们一个也不说悟缘,是否辜负光阴,请应慈老法师与大和尚等再来考试考试!
解七法语
山泉清冷惠风丘
碧涧潺潺日夜流
何事匆匆人间去
惹他溪畔饮牵牛
一派溪声入耳幽
空山清冷恍如秋
有时似会禅心寂
流到阶前又伏流
一碧纡漱石来
源清何自著尘埃
爱渠有本堪蓄
好把青莲就水栽虚云《泰山碧涧清流三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开示》第一卷(14)
解七法语
才结七,又解七,解结忙忙了何日?一念亡缘诸境息,摩诃般若波罗蜜。心境寂,体用归,本自圆明无昼夜,哪分南北与东西。万象随缘观自在,鸟啼花笑月临溪。即今解七一句作么生道?钟板吼时钵盂跳,谛观般若波罗蜜。解!
(解七开示,3月8日)
虚云老和尚法相,1952年9月摄于武昌三佛寺
开示辑录
什么是佛
印度国“佛陀”二字,译即“觉者”。觉的意义包含有三点,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行圆满。自觉即自己觉悟,自己了解善、恶、苦、乐,概由因果演化而来。如果能够自己明明白白,彻悟这些道理,便能了却四相,即成觉者。觉他即一切宇宙万有之生物,无论是胎卵湿化,蜎飞蠕动,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觉,故曰众生,我们应该自重自爱,本着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转教他人,去拯拔这苦海沉迷的众生,我们如果体会《楞严经》所说:“一切男人作是我父想,一切女人作是我母想”,自然对人深心敬爱,尤其对一般鳏寡孤独无靠之人,更能加以尊敬怜爱的情意,布施济恤而使觉之,这样才能达到真平等真大同的目的。觉行圆满者,即依佛法戒律而行,以至功德圆满。佛灭度后遗留下的经、律、论三藏,皆是我们的宝筏,所有一切规戒,都应切实奉行,行至充量完成的时候,那便叫做觉行圆满。所以,佛是觉者,众生是迷者,迷与觉即是众生与佛所由区别的界限,背迷入觉,背妄归真,这即是觉,也即是佛。
(1947年在揭阳第一中学讲演词,林雨农、周百龄记)
立志学佛
云居山真如禅寺大雄宝殿
立志学佛
争名攘利处失足成千古万劫获此身
秦关楚汉骛如来难救度燃眉急须护
一枕熟黄粱好趁宿愿深法法皆我心
梦回空无与快将生死顾我心绝外务
斯世几英雄佛言如皎月生亦不曾来
倏忽卧草露照破无明路灭亦不曾去
况诸不遂者叮咛信愿者生灭幻去来
空把光阴误时时勤觉悟如如体常住虚云《赠何镜天宽仁居士》
人生在世,无论士农工商,欲求不虚生浪死作一有为人物,首要立志高尚。盖志高则趋向上,人格自高,志卑则趋向下,人格自卑。且死后神识升沉,亦由斯而判。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吾人立志,可不慎欤。旷观古往今来之人物,至高至上,无如佛者。佛为大觉王,圣中圣。首倡平等无我之旨,以解救一切众生痛苦为务,万德周圆,九界尊仰。然则立志,舍学佛其谁与归。况众生皆有佛性,本与佛同,立志学佛,终当成佛。倘若不负己灵,必以佛为趋向。故皈依佛为吾人第一当决定之志愿。但今末法,佛已过去,传佛心者唯法,奉佛传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