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东道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东道西-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呛人,于是不抽白金龙。改抽华光。大约一两年之后,附赠明星照片,
积了有几十张之多,都堆在书房书架子底层。有一天舍下看坟的(俗
称坟少爷)进城来商议坟地阳宅修盖之事,他说他也有这样一张大美
人照片,村子里的人剪头发做衣裳都抢着来看看照片照样剪裁。想不
到府上有这么多张,能不能给他两张带回去。我正愁这些赠品照片无
处可放,大约有五六十张,一股脑儿都让他带回去了。第二年清明我
去祖茔扫墓,村子里少男少女,都围了过来,直着眼睛看我。后来才知
道坟少爷跟村里邻居说,这些照片上的美人都是我的女朋友,所以大
家都拥来看看我是怎样一个人物。这个玩笑说大不大,简直耍得我啼
笑皆非。
    一般懂得抽烟的瘾君子,除了注意香烟味是否醇和、顺口,还特别
注意烟枝上的钢印。当年北大教授钱稻孙、叶企孙两位,都是对烟枝
上钢印极有研究和爱好的,只要看见新的卷烟牌子间世,就必定买一
包回来,抽出一枝把烟丝剥掉,将钢印纸用贴存簿保存起来。钱先生
的日本朋友,知道他喜爱烟枝钢即,在日本给他搜集了五百多种。叶
先生则有英法意德四国烟枝钢印三百多种。英国人抽烟讲究情调,喜
欢边抽边看钢印,所以英式香烟钢印设计典雅,线条复杂,纹路细致,
比美式粗枝大叶的钢印就精致多了。笔者当年在卷烟特税处负责审
订卷烟税政,各烟草公司有新品香烟问世,或是舶来卷烟进口,必须让

我来吸评,我除了自留一份钢印做参考外,另留两份分送钱、叶两位,
所以他们二位搜集钢印也最为完全。
    台湾光复之初,台北只有台北、松山两家烟厂,同时卷制香蕉牌卷
烟。两厂所产烟枝上钢印是仿小三炮台格式,上面是BANANA,下面是
制造厂名,烟的配方虽然一样,可是技术上,见仁见智就各有千秋了。
因为手法不同,烟的香味就略有差异,一般老枪们在买烟时就有所挑
拣了。专卖局先是包装封贴不印厂名,让购买者分不出哪个厂产制,
后来有人献议,最好把烟枝钢印上的厂名取消,就免得大家挑精拣肥
了。幸亏有几位颇识大体的人,期期以为不可,理由是如果取消厂名,
光秃秃把BANANA六个字母横印在烟枝中间,不但有损美观,而且卷
烟钢印用小形铅字体的,尚无先例,全世界的香烟只有骆驼牌是五个
字母用花体字印成半圆形的。经过一番激辩,总算把香蕉钢印暂时维
持原样。过了几年,松山烟厂出了双喜牌香烟,钢印上红双喜字加道
红圈,后来不知什么时候,香蕉烟的钢印也改成圆圈了。
    早些年私制卷烟最猖獗时期,台中的丰原、嘉义的耳六、屏东的东
港,因为靠近产烟叶地区,都成了私烟的大本营。卷制的私烟,不但烟
丝金黄,烟味也还柔和,只是卷制时没能掺点烟骨丝,所以烟丝总是软
趴趴的。至于烟枝上的钢印,不论什么图案居然仿刻得几可乱真,只
有仿手写体的钢印,笔姿神情无法酷肖,一望而知,真假立辨。所以松
山烟厂出品的新乐园英文字,就是写好再刻的;金马牌香烟,“金马”两
字是请现代草圣于右老写的,都是无法仿效的。后来烟厂产品牌名增
多,不知道是刻钢印的工人偷懒,或是设计人员见不及此,大部分钢印



都改用圆圈,甚至高级烟长寿牌也不例外。好在现在私卷香烟早已绝
迹,公卖局出品香烟是独家生意,也不必再在钢印上动脑筋了。
    不过我们一般老枪,想起昔年茄力克、克蕾斯、白政府、小五华那
琳丽套彩、敷色捻金的细巧钢印,还有些莫名的向往呢1

闲话鲨鱼
    前几天跟几位朋友在来来饭店进餐,隔座有位须发皆白拄着单拐
的老人,对我不眨眼地端详。我也觉得他似曾相识,继而想起,他是财
商旧友张魁一兄,自从学校毕业,他就去英伦深造,后来只听说他在英
国国家银行担任高级职务。他很少跟国内同学互通消息,想不到竟然
在台北不期而遇。
    据他说,前个二十多年,他暑期度假,打算到英伦海峡鲱鱼区去捕
鲱鱼。想不到那一带海域,也是鲨鱼最活跃地带。鱼群通常都是七月
初游来,九月底就都回游到大西洋去了。那天他跟一个英国渔业朋友
费兰克驾着一艘捕鱼船在蜥蜴岬巡弋,正当大批鲨鱼游去,殿后的一
群被渔民称之为“海盗”的巨口鲨一下子就把他们撒的渔网撞破。他
一着急用力收网,浪高风劲,猛地被巨浪卷下海去。当时这批鲨鱼有



五六百条之多,虽然船上水手抢救得快,他的右腿胫骨以下连皮带肉,
已被一尾虎鲨撕掳而去,医治结果,只得锯去一截,所以变成了现代铁
拐李了。从此他对鲨鱼的研究,锲而不舍,数十年来英国渔业尊之为
鲨鱼专家,提起福瑞德·张是无人不晓的。
    他说鲨鱼种类极多,它们的身体大小色泽和形状虽然差异极大,
但有同一特点,全都是贪吃不厌的饿鬼。人、鱼遇上它们,极难幸免,
所以捕鱼人不叫鲨鱼,而叫它们“海盗”。鲨鱼大部分体型是流线型,
游行可以加速,减少阻力。它们嘴里有两排森森利齿,配上蓝色发光
外有厚眼膜的双目,令人望而生畏。悠闲进食时,在海中飘飘荡荡每
小时只游两三哩;当它们看见猎物,追踪捕擒时,速度立刻可以增加到
三十哩左右,比一般炮艇速度还快。
    据说澳洲一个捕鲨协会有一位墨尔本会员,在澳洲南部海岸海
钓,钓到重达两千四百多磅的鲨鱼,算是近代海钓难能可贵罕有的成
绩了。18世纪英国王室有位亲王,在英伦海峡用大型渔船网获一尾紫
星鲨,重量达三千七百四十多磅。这两项记录到现在还没有人打
破呢!
    英国海上大批出现的鲨鱼多半是蓝鲨,旧时中国侠士外国剑客,
都喜欢拿它的皮来做剑鞘剑柄。中国说书人,一来就说,腰悬绿鲨鱼
皮剑鞘,其实是蓝色的。至于绿包鲨鱼,据有经验的渔人说,最长也不
过五六寸,学名叫小印鱼,它们是大鲨鱼的好朋友,专门在大鲨鱼颚下
游泳,专门吃从大鲨鱼嘴里滴下来的渣滓,它的皮虽然泛绿,可是鱼身
太小实际派不上任何用场。

    有一种锤头鲨昼伏夜动,遇见猎物往前一蹿用头一锤,把猎物击
晕,它就可尽情恣飨,跟它同等巨大的鱼类,也经不起它这一击。
    长尾鲨是鲨鱼中最具灵性的,它察觉身后有异物,突然一转身长
尾一卷,猎物无一幸免,吃不完的,拖到海底峻崖幽岫,等饿了再吃。
鱼类能收藏食物的,恐怕只有这种鲨鱼啦!
    还有一种姥鲨,身体臃肿,每尾都有七八百磅,喜欢漂浮水面晒太
阳。看见有轮船经过,它们就穷追不舍,专吃船上厨房抛弃不要的食
物,所以船员们又叫它懒鲨。有废弃物吃,它是不会伤人的。
    苏格兰喜欢海钓的高手,不时能钓到斑点鲨的卵。鲨鱼卵呈椭圆
形,不是附着在海底的蕈草上,就是峭壁穹石上,要经过一年才能孵出
小鲨鱼来。在卵的两端,各有一条小缝,海水不断地此进彼出,鱼子既
可得到海水滋润,又可避免海水冲撞和鳞介的吞食。海上渔家一年能
吃到一两次这种酥炸鲨鱼卵,不但大饱口福,照渔民的迷信说法,当年
吃过鲨鱼卵,渔获量也必定是盈筐满釜,大比有年的。
    鲨鱼虽然凶狠残暴,可是照顾幼鲨出白天性,当幼鲨遇到危险时,
它立刻把它们含入口中,纵避免凶险。鲨鱼胃里不断生产气酸,所以
它的消化能力快而且强,人的肢体如果沾到它的一点胃酸,立刻脱皮
腐蚀。渔业界管鲨鱼叫清道夫,鱼翼经过之处,海藻杂质、鱼鳖虾蟹,
一千鳞介一扫而空。前年有人在香港附近捕获一尾斑马鲨,解剖之
后,鲨鱼肚内发现有整具人体骨胳、尚未打开的铁盒苏打饼干、油布包
扎完整的罗马瓷砖。更有一位海钓高手,在东沙群岛无意中钓到一尾
七星鲨,肚子里竟然有一箱两打装的日本啤酒,既有鱼吃又有酒喝,一



时传为美谈。
    鲨鱼的种类多到不胜枚举,而不同种类鲨鱼的牙齿也形状各异,
有的宽而厚实,像压路机,有的尖锐犀利,比钢锥还快,巨型货轮的钢
缆铁锚,它能三两下就咬断。硬碰硬的结果,是它的牙齿也容易损坏。
幸亏鲨鱼的牙齿整排脱落,很快又整排地再生出来;一尾鲨鱼长个五
六次再生齿,那是常有的事。不过再生齿越生越小,当然锐利度也一
次比一次减弱,因此它们不到非不得已时,也不愿意损伤自己的牙
齿呢!
    鲨鱼虽然是海中霸王,一切生物遇上遭殃,但也有一种小鱼,在鲨
鱼头前开道,等于是老虎之伥。它一方面受鞋鱼保护,一方面遇有敌
人来袭,可以给鲨鱼示警。这种小鱼嗅觉极敏,哪里有危险强敌,哪里
有肥美的猎物,都能引导鲨鱼追踪,所以渔人叫它“向导鱼”。
    中国人认为的上食珍味鱼翅,有所谓大包翅、小包翅、排翅、散翅,
都是从不同种类鲨鱼的不同部位割下来的。有一位西班牙朋友,写了
一部有关鲨鱼鱼翅的著作,达五百多页,可惜是用西班牙文写的,如果
有人把它翻成中文,我想也蛮有意思呢!我在初来台湾时,一次同几
位好友到淡水去游泳,曾遇到鲨鱼袭击,幸亏逃避得快毫发无伤,不过
对于鲨鱼,仍有一些吓丝丝的感觉。若不是魁一兄给我上一课,我真
还想不到鲨鱼有这样凶残呵怕呢!



天府上食珍味不如台北华筵
    在朋友中,我是以馋出名的。《春秋》复刊,编者要我写一篇吃的
文章,平素以好啖出名,自然义不容辞。李国鼎先生说过,台湾人胃口
惊人,一年可以吃掉一条高速公路,如果所说属实,那我们自然是人人
有份啦!
元朝以肉类为主
    中国人对于“吃”,早先讲究的是适口充肠,至于山珍海味,食前方
丈,讲豪华、论排场,那仅只少数人中的极少数。远的我们不谈,就拿
元明清三代来说,以帝王之尊,每日三餐,恐怕也比不上现代一席华
筵呢!



    中国历代皇朝,对于宫廷饮食记载,大都约而不详。就拿元朝饮
膳太医忽思慧编纂的《饮膳正要》来说(是一本皇家饮食著述,也是中
国饮食文学中唯一的一本官书),其中所论饮食习惯,日常以牛羊野味
酪浆为主,后来虽然灭宋继承大统,入主中原,可是因为蒙古人生长在
沙漠地带,在饮食方面,仍旧保有塞上粗迈豪放风格,每天御前菜单,
只是在鸡鸭牛羊獐麂狍上变花样,连猪肉鱼虾都很少用,更遑论早韭
晚菘水陆珍异r?
无药不成肴
    明代朱元璋出身草莽,马皇后又是以勤俭朴实出名的,有这样淡
泊自励的帝后树之先声,所以后世子孙,对于饮馔方面,倒没有灵肴千
种,象肉百味,穷极恣飨的情形:不过到j’末几代皇帝,渐习骄奢淫
逸,笃信道家术f:炼汞求J、'…邪法,讲求药补食疗,饔餐御膳,顿顿离不
丌药物入馔,什么老山人参炖雏鸽,五味地黄煨猪腰,冻皮仔姜当归炖
羊蹄,枸杞杜仲氽鲤鱼……当年随园老人袁子才说:“明代宫廷饮食,
'血疗饥变成却病,所谓凡菜皆治病,无药不成肴,”随同老人这几句话,
简直把明代宫廷饮膳,一语道尽了:
    清朝宫廷饮食记载,从顺治以迄雍正,由于市国伊始,也都是约而
不详:及至乾隆当政,这位十全老人几度遨游大江南北,南馔珍味,无
不备尝,渐渐成了芙食专家;并且独出心裁,建立膳食档册。吴相湘教
授,就看过故宫珍藏的这类档案,自乾隆以后,大都完整?

乾隆是美食专家
    曹锟当选大总统入主新华官,总统府医官苏州人曹元参,在光绪
末年曾充太医院医官,据他说,当时御膳房每天各宫的膳食单,都要抄
录一份送给太医院存查。这是沿袭元明旧例办理的,因为食物相生相
克,变化避忌甚多,遇有后妃、阿哥、格格大小病痛,太医们进宫把脉,
据以参考便于下药。他的工作就是整理审核膳食单。
    他翻阅旧档,发现乾隆以前,肉类仍以獐麂麂鹿、山雉、野兔猪羊
为主(清官定制牛肉是不准入馔的)。及至乾隆南巡回京,宫廷口味才
为之丕变,鱼类中的鲥、鲈、鲞、鲍,蔬菜里的莼、荠、蕹、薹也都陆续登
盘荐餐。至于时下最名贵的鲍翅、排翅、乌参、干贝等等海错,则从未
列入上馔。乾隆时期高丽、越南那些东南亚小国,纷纷归附,贡使不
绝;朝贡礼单所列海味珍奇,大多随手赏赐臣下。至于鱼翅一味,直到
慈禧二度垂帘,御膳房的膳食单上,碟菜中才有肉丝炒翅子一品,只列
小炒还不能列入正馔呢f
    道光是有清一代崇法务实、悃幅无华最俭朴的皇帝。他穿的套
裤,膝盖打补钉,每天晨餐鸡汤卧果,都嫌靡费,他每日御用膳食为何,
也就可想而知啦!


慈禧寿筵的菜单
    慈禧晚年,在清朝历代帝后里,算是最会享乐的了。穆宗(同治)
即位,正逢她的万寿,笔者见过当年寿膳房在养心殿伺候一桌寿筵的
菜单,菜单上写明用海屋添寿大膳桌,铺黄膳单,计:
    大锅菜二品:猪肉丝炒菠菜,野味酸菜;
    大碗菜四品:燕窝“寿”字红白鸭丝,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
“如”字八仙鸭子,燕窝“意”字什锦鸡丝;
    中碗菜四品:燕窝鸭条,鲜虾丸子,烩鸭腰,烩海参;
    碟菜六品:燕窝炒烧鸭丝鸡泥,酱萝卜,肉丝炒翅子,酱鸭子,咸菜
炒茭白,肉丝炒鸡蛋。
    照这桌寿筵来看,以件数说,不过十六品;所用材料,除了燕窝配
用六品外,所有菜式一直在鸡鸭上打转,虾只一味,鱼竟无一入馔,鱼
翅仅仅列入碟菜热炒。如此看来,所谓天府上食珍味,平心而论,比起
现在台北一桌华筵盛馔,讲材料,论花式及精巧细致,简直云泥霄壤之
别,您说对不对?
    到了宣统入承大统,御膳房虽然照例整桌传膳,可是他最爱吃端
康、敬懿两位太妃每天由娘家送来的小厨房进贡的菜。到了大婚之
后、出宫之前,御膳房的菜简直不能下咽,可是恪于祖制,又不便裁撤,
逼得他先是在东兴楼包伙,后来索性吃起“撷英”的西餐来。冷炙温
羹,末代帝王的饮膳,哪还谈得上什么食膳丰华、供馔精美呢!

把高速公路赚回来
    1977年日本有一家电视公司,为了摄制一部中国烹饪影片,在香
港国宾大酒店,订下价值两万美元的一桌满汉全席,共有七十二道菜,
十二个日本人吃了两天两夜。其中有象鼻、雀舌、熊掌、驼峰、鹿尾等
远方珍异。香港朋友曾经把这桌满汉全席菜单寄一份给我看,菜式名
称,既像念喜歌,又像祝寿词。当年满汉全席,是要逢到邻邦属国进贡
来朝和平乱献俘庆功两项国之大事,才举办的盛大国宴。菜单不管是
光禄寺所拟,还是内务府订定,这种似通非通、不伦不类的菜单,要是
他们的手笔,岂不令人笑掉大牙!这份菜单,一看就知道是香港酒家
广东大师傅们的杰作,其他一切,不用细说也可思过半矣。
    今年春季又有一批日本观光客想来台北吃一次满汉全席,开开洋
荤。有人为了提倡观光事业,颇表赞同。我也认为自己吃掉一条高速
公路,能向外赚回一条高速公路,哪怕半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