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眼前这位英武的年轻人,李鸿彬的老脸上爬满了笑容,挺着自己那早已拘偻的脊背,笑着走上前,拍了拍钱明光的肩膀,道:“明光,你现在已经是我大汉的四品中郎将了,军中的事务那么繁忙,不用老挂念着我这把老骨头,无事的时候能来看看我,陪我喝几口小酒就好了。”
钱明光笑着点了点头,“嗯,伯父我会的,不过今天我就不能陪你吃饭了,孙大哥的爹娘我今天还没有去看,而且将军今天也找我有事情。”
李鸿彬豪迈的一摆手,“你去忙你的,不用管我。”
钱明光嗯了一声,随后从身旁亲兵的手中拿过了一个包袱,郑重的交到了李鸿彬的手上道:“伯父,这些。。。。。。。。这些都是您不久前让人给我送来的兵书,我已经看完了,现在还给您,毕竟,”钱明光语气一沉,“毕竟这些都是将军留下的。”
听闻钱明光提起自己那已经战死沙场的儿子,李鸿彬那双浑浊的老眼瞬间蒙上了一层水雾,整个人看起来也苍老了许多。
伸出那双布满皱纹的大手,李鸿彬颤抖的握住了钱明光的手臂,哽咽的吸了一口气,道:“明光,这些东西你就都留着吧,我想田儿也是希望我能把这些兵书都交给你,更何况,我留着这些兵书也没用啊。”
钱明光低下了自己的头,心里酸酸的,“可这,可这毕竟是个念想啊。”
李鸿彬笑中带泪的摇头道:“无所谓了,我已经是半截身子都埋进黄土里的人了,还要那些念想作甚?再者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可以去陪田儿了,这些兵书你好好留着,日后传给有需要的人。”
“呵呵,”讲到此处,李鸿彬苦笑一声,眸光间遍布自责和遗憾,“说来,我也不是个称职的父亲,就让我在为田儿做点事吧。”
李鸿彬拘偻着自己的腰,慢慢转过身,仰头看着头顶的蓝天白云,重重叹了一口气,摇头叹息道:“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真的很不称职,因为我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我也根本就不知道田儿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
“我打心眼里还一直把他当成是以前那个无恶不作的孽障,哪怕是他这些年主动去边关杀敌,哪怕是他这些年立下了很多的战功,我也仍旧不认为他是什么太优秀的人,我甚至还怀疑那些战功是别人看在我的面子上,让给他的。”
此刻,李鸿彬陷入了沉沉的回忆。
“我们父子之间很少交流,他常年在边关杀敌,三年里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我们父子俩坐在一起谈心的日子更是一次都没有过,因为我们总是说不到一块儿去,我让他回家成亲,他说他要去边关杀敌,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是为了还债!”
嗤笑一声,李鸿彬转身望着钱明光,“知道吗?那时我根本就瞧不上他,根本就瞧不上这个傻乎乎的儿子。”
“当时我很想骂他,我很想问问他,你知不知道战场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知不知道你上一次能从祁城活着回来已经是老天有眼了,你居然还要去边关,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是李广还是卫青,你李田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什么英雄人物不成?!”
“他的战绩我没有过多的了解,甚至可以说是我不信!血战定襄,一千骁骑突袭上郡城外的匈奴大营,这些战功我都知道,可我却不信,我一直都不相信我那个孽障儿子会做出这些事情,我不相信那个孽障会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
说到此处,李鸿彬的声音突然哽咽了起来,懊悔了起来,他无力摊开自己的双手,那双布满皱纹的大手在胡乱的抓着空气,好像在抓着什么早已消失不见的的东西。
“可。。。。。。可当田儿走了,当田儿走了之后,我无意间翻开他留下的兵书时,我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儿子居然,居然这么优秀!老夫一个根本不懂得行军打仗的人,都能看出他标注的兵书到底是有多么优秀,更不用说你们这些将领了。”
李鸿彬的老眼落下了晶莹的泪珠,他在悔恨,他在悔恨自己了解儿子了解的太晚。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长安恶少了,他早就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军人,可我,可我这个当爹的却总是瞧不上他,总是以为他还跟以前一样。
你,你要是还活着多好?你,你要是还能给为父一个道歉的机会该多好?
李鸿彬落寞的坐在了府中的石阶上,掩面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叹惜道:“明光,拿好这些书吧,替田儿传下去,替田儿留个传承,这些东西放在我这里就浪费了。”
钱明光眼眶含泪,重重的拱了一下手,“请伯父放心,明光定会把将军的传承传下去。”
李鸿彬坐在石阶上,合上了双眼,无力地摆了摆手,“走吧,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吧,记得,没事的时候多来看看我,田儿走了,你。。。。。。。嗨,不说了,我也不奢求你做什么了,你只要能来看看我就好了。”
钱明光重重的点了一下头,随即转身离去。
李鸿彬落寞的坐在石阶上,一直看着钱明光离去的背影,脖子伸的很长,直到钱明光的身影彻底消失不见,他才依依不舍的收回了目光。站起身,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了儿子生前的书房,将自己关了进去。
。。。。。。。。
其实在很久之前,李鸿彬就对钱明光放下了自己的成见。
他不再认为钱明光是抱着不轨的念头来接近自己,因为他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做,李鸿彬自问活了这么多年,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他也相信自己没有看错钱明光。
钱明光也的确没有让他失望,第二次河西之战结束的这两年中,钱明光虽然经常来看李鸿彬,但他做的事情,却丝毫没有为自己着想,李鸿彬看不出钱明光任何的私心。
他从来都没有当着李鸿彬的面,让他在朝堂上给自己说几句好话,他只是尽心尽力的在照顾李鸿彬,照顾这个已故李将军的父亲,就好像一个儿子般。
纵然,李鸿彬最后还是帮了钱明光。
恩,之前他在朝堂上请求刘彻封赏霍去病所部将士,其实,就是在为钱明光求赏,也正是因为李鸿彬开口,钱明光才得已封侯,得已用两年的军龄封侯。
要知道在大汉打了两年仗就能封侯的人,除了霍去病外,第二个就是他钱明光了。
赵破奴很早之前就参军了,算算,至少也是打了六七年的仗,仆多高不识亦是如此,周兴也是有着五年的军龄,就连李敢也是个有着七年军龄的老兵。
只有钱明光,从被霍去病拽到大汉时起,一共也才打了两年的仗,纵然他的战功足以封侯,可有的时候资历也很重要。
不要拿他跟霍去病比,霍去病是个妖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他,更何况霍去病的背景也远比钱明光深。
人家霍去病可是刘彻的亲戚,还有个当皇后的姨母,和当大将军的舅舅,他的身份一直都很高贵。
事实上,钱明光的身份跟霍去病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称之为白丁也不过分。
霍去病给他的身份是商贾之子。在大汉重农轻商,商贾的儿子根本没什么能出人头地的机会,更不要妄想封侯了。
所以,当霍去病请求为钱明光封侯的奏章一传出,朝野上下几乎全都站出来反对,一句话,出身不行!
这就是朝堂,把出身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所谓学得好不如生得好,其实。。。。。这句话换到现在也是一样,自古几乎就没怎么变过。
而在这种时候,除了霍去病力挺钱明光封侯外,李鸿彬也站了出来,力挺钱明光封侯。
对待李鸿彬,朝野上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不给这位九卿之首,在河西立下赫赫战功,死后被刘彻追封为大将军的李田之父,李鸿彬,李太常的面子。
如此,钱明光也就顺利的封侯,同时,现在的他也是三千霍军的主将。
。。。。。。。
在长安城中,钱明光一路驾马,很快赶回了城外的大营。
军营外,钱明光翻身下马,看着已经少了很多人的大营,钱明光皱了皱眉,随后迈步径直走了进去。
尽管战事已经结束,可霍去病麾下的大军依旧没有放松训练,校场上遍布挥洒汗水的汉军将士,这种情况也只在霍去病的军中有,卫青。。。。。。卫青就不要说了,现在的他几乎是被刘彻夺了军权,想来即便是不夺军权,他的兵营里也不会再有人愿意听他的话。
至于长安附近驻扎的二十万北军和羽林军,更是几天才会出一次操,进行一场训练,俩者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泥云之别。
也不怪刘彻会认为二十万北军外加羽林军,根本就不是霍去病手中几万大军的对手,两者压根就不是一个力量级别的。
走在人影稀疏,但仍旧是人嘶马鸣的大营内,钱明光直奔中军大帐。
来到中军大帐,钱明光一挑门帘,正好看见霍去病一个人坐在帅帐的书案前读着兵书。
“将军。”
霍去病抬起头,见是钱明光,嘴角挂上一抹微笑,冲他摆了摆手道:“别傻站着了,进来说话。”
“诺。”钱明光一个抱拳,走到霍去病的面前,这时,霍去病也放下了手中的兵书,笑着询问道,“外面怎么样了?赵破奴,仆多他们可有消息传来?”
钱明光不假思索回应道:“禀告将军,眼下我军仍有两万将士,不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也会跟之前的两万将士一般,分批开往边关镇守。”
霍去病没有露出什么不喜之色,只是点了点头,“恩,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吗,咋们的兄弟都是一顶一的强军,也不能老是呆在这长安城,不然时间一久,弟兄们肯定都会懈怠,让他们去边关才能最大的发挥他们的用处。”
不错,刘彻在削了卫青的兵权后,又开始在暗中削弱霍去病的兵权。
只不过他做的比较隐蔽罢了,表面上的功夫也下的比较足。
第一百九十二章功高震主
漠北之战结束后,伊稚歇率部远遁,汉朝边境几乎就没有了什么敌人的存在,困扰了大汉上百年的边境匈患自此不存。
也就是说外部的威胁消失了,更可以说是战争结束了,和平到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当年周武王就是甲兵入库,马放南山,刘彻肯定做不到那么狠,除非他不要皇位了。
但是他可以从其他程度上来进行马放南山啊,同时也可以借机削弱那俩个人的兵权,料想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漠北之战后,卫青虽然也成为了大汉的大司马,但实际上他这个大司马并没有多大的权利,权利几乎全都跑到霍去病那边去了,再加上李广的死让卫青失去了军心和民心,搞得他在漠北之战一结束,就成了个光杆司令,平日里非常低调,上朝几乎也就是个哑巴。
至于霍去病。。。。。。。不错,刘彻是在故意打压卫青,捧高霍去病,可纵然刘彻将大司马的权利几乎全都交给了霍去病,但他在背地里却还是将霍去病的左膀右臂,一根接着一根的砍断。
大军班师回朝后,刘彻先是下令给霍去病军中的将领全都升官,升完了官职和食邑后,刘彻并没有再继续做什么,似乎安稳了下来,一直到第二个月他才重重出手。
刘彻先是册封赵破奴为兖州都尉,掌握兖州兵马,管理兖州一切军政大事,第二日赵破奴走马上任,刘彻有旨,兖州兵马班底一应俱全,赵破奴不必从军中挑选将领前往兖州赴任。
无奈之下,赵破奴只带了十几个亲兵随从奔赴人生地不熟的兖州,同时也将手中的兵权交还给了霍去病。
三天后,刘彻又册封仆多为凉州副都尉,辅佐凉州都尉掌握凉州兵马,管理凉州一切军政大事。
同样,第二日,仆多走马上任,跟赵破奴一般无二,他也只能带十几名亲兵随从赶往凉州,麾下统帅的兵马一道交还给了霍去病,注意,不管是仆多还是赵破奴的兵马,霍去病只不过是代为统帅而已。
在仆多走后的第五天,刘彻册封高不识为雁门关副将,统御边军,保卫大汉江山安宁,同样高不识也只带了十几个亲卫赶赴雁门。
而在此之前,霍去病麾下的四万将士在刚刚回到长安的第一个月后,便有一万人被刘彻已定襄兵马空虚的名头调到了定襄郡。
最近这些天,刘彻又是从霍去病麾下的百战精兵里调走了一万人前往代郡。
这样一来,长安城外,直接听令他霍去病调遣的四万人马直接被砍去了一半,同时还将霍去病手中的得令干将拆的七七八八。
到了这个时候,几乎是傻子都能看出来,刘彻这是在削弱霍去病的兵权。
可霍去病对此没有任何怨言,也没有违背刘彻的任何旨意,刘彻想干嘛就干嘛,想把他手中的兵权稀释就稀释,想把他麾下的大将调走就调走。
霍去病一点抖不在意,相反他还比较高兴,因为他麾下的兄弟们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归宿,刘彻也对他们的安排很上心。
赵破奴和仆多都属于性情比较温和的人,让他们去地方可以很好的跟官员们打成一片,不必担心他们会跟地方的官员起什么冲突。
相对来说,高不识的脾气就要暴躁了不少,但把他放到边关跟一群大老粗混在一起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霍去病在前几天还是违背了刘彻的圣旨,这让刘彻心中对他的不满,对他的俱意乃至于恨意都加深了不止一倍。
。。。。。。。。
漠北之战结束后的几个月里,刘彻每天忙着的不是别的,就是怎么削弱手下将领的兵权,卫青,刘彻算是削的比较狠,借助李广自杀这件事,刘彻几乎是把卫青打压到了一个极致!
对于霍去病也是一样,刘彻现在虽然表面上倚重霍去病,而表面上,大汉全国上下的所有兵马霍去病又都有权可以调动。
可事实上,霍去病现在手中能调动的兵马只有两万,能够调动的也只有那两万跟随他出征漠北的将士。
当然,这里排除掉了霍去病本身的名望,如果将霍去病本身的名望也考虑进去,那估摸着,长安城外的二十万北军,有十万都会不看刘彻的虎符,直接跟霍去病走。
呵,这大司马当的,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当的,居然还得依靠自己自身的身望来调兵遣将,要不然。。。。。。。好吧,说白了,就是还得自己去忽悠兵马。。。。。。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知道,别看霍去病明面上是大汉的大司马,可实际上大汉每支军队都是分别属于不同将军管辖。
而那些将军如果没有看到刘彻的圣旨就擅自调兵遣将,那事后可是要被杀头的啊。
刚才说的那十万还几乎是把霍去病的脑残粉给算上了,注意是十万脑残粉,不是十几位统兵大将,将领压根就不在脑残粉这个范围内。
再没有刘彻圣旨的情况下,不会有任何一位将军敢不见虎符,不看圣旨就听从霍去病调遣。
毕竟能混到他们那个位置上的,哪个会是脑袋一热就怒触不周山的年轻人呢?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司马一职更多的还是一种。。。。。。。也不能说是象征意义,它本身还是很有权利的一个官职,可但凡是有点智商的皇帝,都不会真的把全国的兵马交给一个人来统帅,那样的话,这位大司马同志跟皇帝还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大司马权利很大,他可以管理全**政,也可以对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