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指挥舱里的官兵还没来得及高兴,鱼雷就钻过了气泡幕墙,高频啸叫声再次透过艇体传了进来。
周渝生的眉头跳了几下,朝孟广阳看了过去。
“鱼雷正在搜寻目标,没有对准我们……”孟广阳稍微停顿了一下,大声说道,“声纳拍击声,鱼雷进入攻击模式,正在bī近。”
“几条鱼雷?”
孟广阳紧紧压住耳机,过了两秒钟才说道:“还是两条,高速bī近中。”
周渝生的面部肌ròuōu搐了几下,朝卢承丰看去。
“正在重新计算撞击时间……三十七秒……”
因为鱼雷在钻进气泡幕墙时,丢失了目标,冲出气泡幕墙后,将沿着螺旋形航线重新搜索目标,所以再次发现“鲨鱼”号的时候,鱼雷与潜艇的距离已经拉开,撞击时间延长了三十多秒。
“‘北卡罗来纳’号在哪?”
“一点钟方向,十二链,相对速度六十八节。”
“撞击时间。”
“六十三秒。”卢承丰飞快的计算出了两艘潜艇的撞击时间。
“全速航行,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杨远帆没有迟疑,立即拿起艇内通话器的麦克风,给待在反应堆舱里的刘皓冉上尉下达了命令。
“妈的,美国佬的鱼雷确实先进。”周渝生坐下来,说道,“我们要有这么好的鱼雷,就不会这么狼狈了。”
“现在怎么办?”李iǎ明走上去,掏出了香烟。
虽然潜艇内严禁吸烟,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但是牧浩洋没有出来制止,周渝生也没有谢绝李iǎ明的好意。
都快完蛋了,谁还在乎那么多呢?
“再等等,”周渝生点上香烟,ōu了一口后,递给了站在旁边的卢承丰,“我们又能多活半分钟,是不是?”
卢承丰大概不会ōu烟,吸了一口,脸è都憋青了。
李iǎ明也很大方,把剩下的香烟分给了其他人,牧浩洋也分到了一根。
虽然牧浩洋不ōu烟,也非常反感别人ōu烟,但是想到能活多久都是个问题,也就不那么在乎了。
(未完待续,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
..
第三十八章 战前会议
大的方向确定了,细节上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请记住我们的
黄峙博很有自知之明,虽然被傅秀波任命为总指挥,但是他只负责地面战斗,把海空作战全部交给了腾耀辉。
凌晨,腾耀辉在“兰州”号上召开了第一次战前会议。
因为负责潜艇作战的周渝生还没赶来,所以只商讨了一些舰队编队作战的问题,牧浩洋基本上没有发言机会。
二十四日清晨,周渝生到来后,腾耀辉在军官餐厅召开了第二次战前会议。
看得出来,腾耀辉是一个比较随性的将军,不然就会在吃了早饭之后,到会议室召开战前会议。
因为已经商讨了编队作战,所以这次由周渝生首先介绍潜艇部队的作战部署。
与牧浩洋在总参谋部看到的作战计划一样,为了这次海上作战,中国海军几乎调动了所有先进潜艇。
参与作战行动的,除了八艘041型常规潜艇之外,还有四艘093型攻击核潜艇。
作为预备队,海军调集了四艘040型与四艘039型常规潜艇,只是这八艘潜艇要二十六日才能到达。
在周渝生介绍情况的时候,牧浩洋注意到,他提到的是改进型潜艇。
到底有什么改进?
会议上,牧浩洋没有问。
按照周渝生的部署,八艘041型潜艇中,有六艘在钓鱼岛西面五十到一百公里海域内组成了攻势警戒线,主要监视出现在附近海域的日本舰艇,为主力舰队提供战术情报,在必要的时候攻击日本舰艇。两艘部署在钓鱼岛西北大约一百公里处,即主力舰队的预定作战活动区域,执行反潜护航任务。
相对而言,常规潜艇的部署方式比较保守。
原因很简单,跟日本的新式常规潜艇相比,比如“苍龙”级,041型的性能优势并不突出。此外,常规潜艇的最大航速有限,很难跟上主力舰队。受自持能力限制,特别是在交战情况下缺乏足够的速度,常规潜艇也不大适合深入敌后的伏击行动。这些问题,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已经得到证明。
比较起来,核潜艇才是真正的理想选择。
可以说,正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常规潜艇,即便汪誉涵指挥的“海蛇”号成功伏击了一艘美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首创常规潜艇击沉核潜艇的纪录,而且是第一个以伏击方式主动击沉核潜艇的纪录,可是在绝大部分时候,常规潜艇都不具备对抗核潜艇的作战能力。受这些因素影响,第二次朝鲜战争后,中国海军不再如以前一样重视常规潜艇,而是把重点放到了核潜艇上。
按照周渝生的安排,四艘093型攻击核潜艇才是主力。
这四艘潜艇中,有两艘在三月初出海。虽然核潜艇的理论自持力超过九十天,在以前的训练中,一艘093型攻击核潜艇创造了连续航行一百二十天的纪录,但是正常情况下,核潜艇的巡逻时间不益超过六十天,最好控制在四十五天以内,确保潜艇上的官兵在任何时候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
受此影响,最先出海的两艘093已经返回舟山群岛,预计在二十五日再次出海。
因为无法及时赶到,所以这两艘093型将首先与舰队会合,然后在舰队前方执行攻势反潜任务。如果有必要,这两艘攻击核潜艇将在战争打响之后,成为舰队里的主要水下突击力量。
关键是另外两艘093型攻击核潜艇。
这两艘潜艇在四月底出海,最初十多天一直在南海活动,五月十八日才经巴士海峡北上进入菲律宾海,在冲绳群岛以东海域活动。事发的时候,其中一艘潜艇就在宫古列岛附近监视过往舰艇,另外一艘则北上前往大隅海峡,准备经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参加中朝军队在东朝鲜湾举行的海上演习。
现在,这两艘潜艇都已到达战场,一艘在宫古列岛与冲绳岛之间活动,监视部署在那霸港里的日本海军舰艇,另外一艘在冲绳岛东北,监视已经离开海军基地,随时有可能前往那霸的日本舰队。
按照周渝生的部署,这两艘潜艇都将在开战之后执行自由猎杀任务。
只是,这个安排被总参谋部否决掉了。
不是黄峙博不想这么干,而是傅秀波明确规定,在日本主动扩大交战范围之前,作战行动只能集中在钓鱼岛周边争议海域。虽然没有限制空军的作战行动,即可以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攻击超出这个范围的日本军事力量,但是却对海军的舰艇做了限制,即绝对不允许主动扩大交战范围。
不管这么安排是否合理,周渝生不得不调整作战部署。
“毫无疑问,只要战斗打响,战争区域就不受限制,除了不能攻击日本本土之外,我们不用有多少顾虑。”腾耀辉可不会管那么多。“按照我的意思,只要日本舰艇进入东海,就没有理由手软。”
“只是,这中间存在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周渝生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战争打响后,不管是我们、还是日本,都会进行大规模电磁战,日本还会严密监视几条主要水道。如果通信受到干扰,我们不但无法向潜艇下达作战指令,也无法收到潜艇的战报。”
“那就给它们安排自由猎杀任务。”
“可是……”
“当然,得做一些限制,比如只能在东海海域活动,以及在确定通信中断之后,才能自由猎杀日本舰艇。”
周渝生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吗?”腾耀辉看了周渝生一眼,转而对杨禹方说道,“潜艇说完了,现在说航空兵吧。”
相对而言,航空兵的作战行动就简单得多了。
因为总参谋部调整了作战计划,所以航空兵在夺取了制空权之后,将首先把执行夺取任务的特种兵送上钓鱼岛。
事实上,这并非航空兵的任务。
最初的时候,杨禹方提出以空降方式登岛。钓鱼岛上没有驻军,也没有常住民,空降的难度不算很大。腾耀辉审议作战计划的时候,改变了这个安排,决定用直升机把特种部队送上钓鱼岛。
腾耀辉这么做,只是不想让空军插手登陆行动。
结果就是,在安排舰队作战计划的时候,东海舰队首先得前往钓鱼岛附近海域,为从舟山群岛起飞的运输直升机提供中转服务,即直升机首先飞往战舰,补充燃料之后,再飞往钓鱼岛。
还好,舰队里有足够多的大型战舰,而且登岛部队的规模并不大。
更重要的是,直升机是由岸基航空兵派遣的,不会占用舰队里的反潜直升机,只是在航空甲板的调配上需要花点功夫。
航空兵的主要任务不是投送登陆部队,因为腾耀辉还留了一艘,即在机降条件不成熟的时候,由战舰把部队送上岛。在杨禹方的安排中,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夺取制空权,并且借此压制日本舰队。
可以说,杨禹方的计划非常周全,也非常可靠。
不是中国海军航空兵实力强大,而是东海就这么大个地方,在战斗机的威胁下,舰队的活动空间与作战价值非常有限。
冲绳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只有八百多公里,在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任何一种主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内,即便日本舰队从北面的大隅海峡进入东海,部署在东部地区的岸基战斗机也能在不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执行远程攻击与拦截任务。在对海作战中,根本没有必要让舰队参战。
问题是,海军航空兵隶属于海军,而且从一开始,海军就占了主导地位。
航空兵搞定了问题,舰队的价值何在?
结果就是,在腾耀辉的安排下,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夺取制海权,以及协助舰队执行对海作战任务。
这个调整,等于把舰队放到了主力位置上。
腾耀辉的意图很明显:用这场战争证明海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对外军事行动中起到的骨干作用,从而为海军争取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万幸的是,腾耀辉不是传统的海军将领。
他的经历,特别是对航母的热情,让他非常清楚航空兵的重要性,也非常清楚现代海战的特点。
没有航空兵,再强大的舰队都是摆设。
杨禹方提出了两套作战方案,一是按照腾耀辉的意思,给海军舰队更多的表现机会,二是完全由航空兵主宰战场,即在必要的时候,由航空兵承担攻击任务,而不是等到战舰来消灭敌人。
在会议上,杨禹方重点说明了第二套方案。
战术很简单,在夺取了制空权之后,海军航空兵将以优势兵力轰炸日本舰队,期间将与潜艇协同作战。
说到底,战术计划的核心,仍然是多兵种协同作战。
舰队唱不了主角、潜艇唱不了主角、航空兵也唱不了主角,只有三种力量联合,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取胜。
杨禹方介绍完之后,已经是中午了。腾耀辉宣布暂时休会,午餐后再接着进行。
因为军官餐厅座位有限,而且厨师一次只准备好了半数人的午餐,所以牧浩洋趁此机会把周渝生叫了出来。
在里面呆了几个小时,而且腾耀辉不抽烟,两人早就憋坏了。
l;nlign=rigg;l;/ng;H!~!
..
第二十四章 勇敢面对
在鱼雷命中前几秒钟,“身份不明”潜艇施放干扰弹,没让雷méng斯感到意外。
抛è式鱼雷干扰弹的ìng能确实不怎么样,如果太早发è,很难发挥作用。等到鱼雷bī近再发è,效果好得多。只是“身份不明”潜艇使用的是第二代鱼雷干扰弹,连46-5这类轻型反潜鱼雷都欺骗不了,更别说48-7重型反潜鱼雷了。如果“身份不明”潜艇有拖拽式鱼雷干扰弹,也许能骗过一条鱼雷。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超出了雷méng斯的预料。
虽然施放干扰弹之后,潜艇必须转向,离开原来的航线,以免被再次进入搜索阶段的鱼雷发现,但是潜艇的最佳规避方式不是转向,而是紧急下潜。原因很简单,潜艇的体量都不iǎ,常规潜艇一般在两千吨左右、攻击核潜艇一般在五千吨以上。这么大个家伙,在密度是空气一千多倍的海水中机动规避,肯定不够灵活。转向的角速度不会太快,而紧急下潜能够往水舱里注入海水、同时调整首位水平舵,明显比转向更快,能够更加迅速的偏离原来的航线。
更让雷méng斯震惊的是,“身份不明”潜艇转向之后,径直向“北卡罗来纳”号奔来。
对手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身份不明”潜艇想到“北卡罗来纳”号后方发è鱼雷,就应该降低转向速度,而不是冲着“北卡罗来纳”号而来。
难道“身份不明”潜艇上没有鱼雷!?
雷méng斯觉得不可思议,“北卡罗来纳”号截获到的噪声信号足以证明,“身份不明”潜艇是一艘货真价实的攻击核潜艇,排水量在七千吨以上、艇长超过九十米、最大潜航速度甚至达到了三十五节。
这么大个家伙,会没有鱼雷吗?
肯定出了什么问题,让“身份不明”潜艇无法发è鱼雷,不然不会一再错过攻击“北卡罗来纳”号的机会。
想到这,雷méng斯不得不相信,“身份不明”潜艇打算撞击“北卡罗来纳”号。
因为“北卡罗来纳”号的最大速度为三十四节,此时只有三十三节,而“身份不明”潜艇的速度已经达到过三十五节,两艇的距离只有一海里左右,所以转向摆脱“身份不明”潜艇的可能ìng非常渺茫。
雷méng斯还得考虑由此产生的结果。
如果让“身份不明”潜艇用艇首撞击“北卡罗来纳”号艇尾,因为艇首最牢固,对方最多损失掉声纳舱与鱼雷舱,不至于立即沉没、也不会丧失航行能力。艇尾是潜艇上最脆弱的部位,所以“北卡罗来纳”号至少会丧失航行能力,如果断裂的推进轴刺穿了耐压壳,还将迅速沉没。
被撞中侧舷,后果也不堪设想。
为了降低排水量、减少建造成本,“弗吉尼亚”级没有采用“海狼”级的基本结构,而是走回老路,采用了“洛杉矶”级的大分舱布局方式。全艇由四道水密墙分为五个主要功能舱室,从前到后依次是指挥与控制舱、水兵住舱、反应堆舱、主机舱与推进舱,部分潜艇上还增设了供特种部队进出的对接舱,位于艇首的球形攻击声纳与十二具导弹垂直发è管没在耐压壳体内。
大分舱结构,极大的降低了建造成本,也有效的提高了各个舱室的利用率。
比如将鱼雷舱设在指挥舱下面,四具鱼雷发è管成对安放在潜艇肋部,至少使潜艇的长度缩短了十五米,为后面的功能舱室留出了更多空间,以便携带更多装备,或者改善水兵的居住条件。
由此产生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最大的问题就是:“弗吉尼亚”级的储备浮力仅为排水量的百分之十三,所以任何一个主舱进水,都将沉没。
被“身份不明”潜艇从侧面撞击,“北卡罗来纳”号不沉都难。
如果无法避免撞击,就只能选择对“北卡罗来纳”号最有利的撞击点,即潜艇头部。
球形攻击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