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战争爆发后,美国派来的技术人员提高了工作强度,但是要想在一天之内为三十多架F…22A安装电磁对抗系统根本不可能。

    此外,在十点过十分起飞的十二架F…15J也不具备电磁对抗能力。

    如果队故伎重演,这些日本战斗机肯定是有去无回。

    日本空中自卫队的反击行动从一开始就不大顺利,连预定的作战计划都得调整,而一个糟糕的开始,往往意味着一个更加糟糕的结束。H!~!

    ..

第六十一章 防空作战

    l;/brg;

    日本攻击机群起飞,腾耀辉不敢怠慢,立即给指挥防空作战的杨禹方下达了命令。

    按照舰队作战程序,腾耀辉此举明显多余,无非是强调防空作战的重要性。杨禹方在收到命令之前,已经启动了防空作战程序。

    首先发现来犯机群的不是防空战舰,而是在舰队东面徘徊的J…2000。

    预警机能及时发现F…2机群,得益于杨禹方的事先安排。

    海航发起突击时,日本空中自卫队的E…767向东逃逸,杨禹方当机立断,让J…2000把巡逻空域向东压了一百公里,到达舰队东面,离冲绳岛大概三百公里。这个距离,足以探测到高度在一千五百米以上的战斗机。如果J…2000在舰队上空徘徊,最多能发现冲绳岛上空飞行高度在三千米以上的战斗机。

    F…2陆续升空后,为了不干扰后面起飞的战斗机,在两千米高度上集结。

    可见,如果杨禹方没有做临时安排,J…2000就无法探测到升空的F…2机群。因为在集结完毕之后,F…2机群把飞行高度降低到了五百米以下,以超低空突防,所以J…2000没有前出的话,只能探测到两百公里内的超低空攻击机群,算上88式反舰导弹一百五十公里的最大射程,舰队仅能获得大约五分钟的防空准备时间。

    防空战舰能在两分钟内完成交战准备,防空战斗机却无法在五分钟内拦截来犯敌机。

    及时发现F…2机群,为舰队提供了充足的防御准备时间。

    杨禹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承担防空重任的战斗机前出,拦截F…2机群。

    只是,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随着F…2机群降低飞行高度,J…2000丢失了目标。虽然有理由相信,F…2机群正在向东海舰队杀来,但是这种放大版的F…16具有足够大的航程,即便不携带副油箱,作战半径也在八百公里以上,完全有能力绕过舰队的正面防线,从其他方向上逼近,因此在部署防空战斗机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这还不是唯一的麻烦。

    十点十五分左右,就在杨禹方犹豫着要不要调整防空部署的时候,J…2000再次发来战场情报,F…15J升空了。

    数量不多,只有十二架。

    显然,这批战斗机不是来攻击东海舰队的,而是为F…2机群护航。

    随后,F…15J机群的行动证明了杨禹方的判断。十二架战斗机没有降低飞行高度,而是在集结之后迅速爬升到一万二千米的高空,径直向钓鱼岛西北方向飞去,速度超过了一点五马赫。

    这下,杨禹方也想不明白了。

    日本鬼到底想干什么?

    要知道,此时东海舰队不在钓鱼岛西北,而是在钓鱼岛西面,与F…15J机群航线的垂直距离大概有八十公里。

    这个距离不算远,可也不算近。

    如果攻击机群的航线误差达到八十公里,别说反舰导弹会射偏,恐怕连战斗机上的雷达都无法探测到东海舰队。

    杨禹方立即想到了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战术侦察行动。

    让参谋调出三次日本侦察机的活动记录后,杨禹方立即意识到,日本空中自卫队肯定搞错了方向,并不知道东海舰队已经在入夜之后转向西南,没有按照下午的航线航行,也就没有前往钓鱼岛西北海域。

    只是,F…15J机群的行动能够代表F…2机群吗?

    对舰队构成威胁的不是F…15J,而是那些携带了反舰导弹的F…2。

    这时候,杨禹方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问题,即F…15J爬升后把飞行速度提高到了一点五马赫,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的零点九马赫。此外,F…15J机群的升空时间比最后一架F…2离开机场的时间晚了十多分钟。

    显然,这很不正常。

    五分钟内,十二架F…15J就全部升空了,表明这是一次早有准备的袭击行动,因此两批机群起飞的间隔时间不应该这么长。

    显然,在F…15J起飞之前,还有战斗机升空,只是没有被J…2000发现。

    答案就在面前,早于F…15J升空的肯定是F…22A,而且这些护航战斗机已经加速追上了在冲绳岛附近徘徊了一阵的F…2机群,所以F…15J升空之后,需要打开加力燃烧室,追赶前方的机群。

    只是,日本空中自卫队还有可以使用的F…22A吗?

    杨禹方已经收到了海航的战报,虽然不大详细,但是可以肯定,至少有十多架F…22A被击落。算上凌晨击落的四架,日本空中自卫队损失了大概二十架F…22A,相当于机群数量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二部提供了非常确切的情报,日本空中自卫队的F…22A还没全部安装电磁对抗系统,只有少数能在恶劣电磁环境下作战。可以肯定,在之前空战中升空作战的F…22A都安装了电磁干扰系统,那么留在地面上的F…22A不一定具备这个能力,也就很难在电磁打击下存活。

    日本空中自卫队会冒险让没有电磁干扰系统的F…22A参战吗?

    杨禹方不敢肯定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指挥官会不会走极端,毕竟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容易走极端的民族。

    他只知道,必须重视这个威胁,绝对不能让J…2000受到威胁。

    原因很简单,空军只有四架J…2000。准确的说,是只有四架安装了全套电磁对抗系统的战略预警机。

    因为预警机的核心就是对空搜索雷达,如果雷达瘫痪,预警机就毫无价值了,所以为预警机安装电磁对抗系统的难度大得多,费用也高得多。直到二零一八年底,中国空军才开发出可用于预警机的电磁对抗系统。

    美国没有为日本提供用于预警机的电磁对抗系统,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直到二零一九年三月份,美国才开发出第一套用于E…3与E…8等战略空中平台的电磁对抗系统,到战争爆发前仅有少量预警机做了改造。

    在只有四架J…2000的情况下,任何一架都非常重要。

    原因很简单,要想随时在战场上部署一架战略预警机,四架是最低数量。虽然J…2000的最大续航时间达到十二小时,从大陆腹地的机场起飞后,能在战场上空巡逻八小时,理论上三架预警机就足够了,但是持续作战三天以上的话,就得多出一架备用的,以便让其他预警机轮流进行全面维护。

    丢掉一架战略预警机,中国空军的持续作战能力绝对不会超过五天。

    如果需要持续作战,只能动用性能不太先进,不具备电磁对抗能力的战术预警机,即海航提供的J…200。

    与J…2000相比,J…200的最大缺陷不是探测距离近,而是指挥能力有限。

    不管怎么说,Y…8机体的容纳能力远远比不上大型运输机。

    如同日本空中自卫队高度重视E…767一样,杨禹方也得重视J…2000。

    十点二十分,杨禹方给J…2000下达命令,让它向西转移,巡逻空域不是舰队上方,而是按照威胁最大的防空作战标准,在舰队西面大约一百公里处,由八架原本参加防空作战的J…20掩护。

    此时,第一批升空的四架F…22A已经用两马赫的速度向西飞行了十分钟。

    随着防空作战结束,E…767返回冲绳岛上空,日本空中自卫队也发现了前出到离冲绳仅三百公里的J…2000。

    对日本空中自卫队来说,这绝对是天赐良机。

    要知道,J…2000的巡逻空域已经在钓鱼岛东面了。不管东海舰队有没有在预警机下方海域,这个距离都足以让日本空中自卫队做出尝试。

    要是能一举干掉那架J…2000,之前的损失就算不了什么了。

    别的不说,中国空军肯定无法立即派遣第二架J…2000参战,而协同作战的J…200根本无法同时指挥数十架战斗机进行空战,所以只要能够打掉J…2000,日本空中自卫队就能夺得局部制空权。

    到时候,让挂着反舰导弹的F…2去搜寻东海舰队都没问题。

    当然,这只是极端理想情况,而战斗不可能凭某一方的主观意愿转变。

    荒川太郎立即调整战术,改变了F…22A的战术任务,其中四架突击J…2000,争取完成凌晨没有完成的战斗,八架以两机编队散开,搜索J…2000巡逻空域以西的海域,找到东海舰队。

    不考虑中国空军的防空战斗机的话,这个战术没有多大问题。

    只是,荒川太郎不得不考虑中国空军的防空战斗机。

    可惜的是,他无法派遣更多的护航战斗机。

    荒川太郎别无选择,只能让已经起飞的十二架F…15J加速,争取赶到F…2机群前方,顶替F…22A机群执行前进护航任务。

    也许十二架F…15J无法对抗数量众多的防空战斗机,可是荒川太郎相信,F…22A能够迅速取得战果,并且找到东海舰队,为F…2机群指引目标,随后就能转做正业,与中国战斗机争夺制空权。

    果真如此的话,就算F…15J顶不住压力,F…22A也很难扭转局面,也能确保F…2机群在遭到拦截之前发射反舰导弹。

    正是如此,飞在最前面的是四架F…22A。

    J…2000转向的时候,日本战斗机就在东面大约一百五十公里外。

    也就是说,再过两分钟,F…22A就将发射导弹。因为J…2000仍然在E…767的监视范围内,所以四架F…22A没有启动火控雷达,而是依靠E…767指引,只需要在发射导弹前启动雷达锁定目标。

    此外,东海舰队在J…2000西南大约一百公里处,没能及时发现F…22A。

    真要到这个时候,J…2000肯定逃不掉。

    J…2000及时转向,与F…22A拉开距离,多获得了一分钟的防空准备时间。

    在接下来的三分钟内,发生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掩护J…2000的J…20战斗机及时赶到,二是J…20的领队机长凭直觉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虽然战争不是由运气决定的,但是运气确实在战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l;/g;H!~!

    ..

第六十二章 头号王牌

    l;/brg;

    J…20机群能够及时赶到没什么好奇怪的。

    按照空军的作战安排,一个J…20中队在九点半之前就已赶到,其中四架伴随J…2000活动,另外八架参加舰队防空作战。

    杨禹方下达命令之前,八架J…20已经前出到预警机东面,只是没有启动雷达,而是在等待F…2机群逼近。因此在杨禹方下达命令之后,其中四架J…20仅用一分钟就转移到预警机附近,把掩护预警机的战斗机增加到了八架。

    率领这四架J…20的,正是空军上校晏鹰搏。

    按理说,像晏鹰搏这样的“战争功臣”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都应高就,很多比他晚参战的飞行员都离开了一线部队,一些去了总参谋部、一些去了空军司令部、最差的也到航校当了教官,可是不知道他哪根筋出了问题,战争结束就主动申请加入J…20的试飞团队,参与研制定型后的军方试飞工作。

    做出这个决定,让晏鹰搏背上了很大的包袱。

    准确的说,是来自家庭的压力。

    原因很简单,试飞员驾驶的都是没有完全定型的飞机,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工作的危险性非常大。

    当然,试飞员的待遇也非常高。

    在试飞部队,上校的待遇比得上空军少将。

    对于没有上过战场的飞行员来说,试飞工作确实很危险,可是在晏鹰搏眼里,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朝鲜战场上,他两次被联军战斗机击落,两次活了下来。

    大风浪见惯了,试飞那点小波涛在他眼里算不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晏鹰搏确实需要更高的待遇,或者说需要赚更多的钱,因为他的儿就要上小学了,而且他的母亲还瘫痪在床,重点小学的赞助费需要十多万、母亲一个月的医疗费需要一万多。这些都得靠他,所以他需要待遇更高的岗位。

    此外,参与J…20试飞,也是晏鹰搏的梦想,因为他早就想驾驶这种第四代战斗机了。

    他的申请很快就得到批准,一是黄峙博与廖文纲给了他特别照顾,二是J…20的试飞工作确实需要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晏鹰搏是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空军的头号空战王牌,仅比美军的头号空战王牌少两个战果。加上两次被击落的经验,可以说他最清楚第三代战斗机与第四代战斗机的差距,也最清楚中国的第四代重型战斗机需要特别重视哪些性能。

    接下来的一年半里,晏鹰搏全程参与了军方的验收试飞工作,为J…20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十多项改进意见。虽然他的建议没有被完全采纳,但是得到了重视,而且一些不涉及到战斗机总体结构的细节问题已经得到改进。比如,为J…20配备全套电磁战武器系统,使其具备更强的电磁战能力。

    在此期间,晏鹰搏由中校晋升为上校,还因为在科研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荣立一等功。

    J…20量产后,晏鹰搏没有回到空七师,那里也没有他的位置了。

    按照空军的安排,他这种参与了军方验收试飞工作的种飞行员全部以教官身份,编入第一支J…20中队。

    这个中队的任务很简单:为其他航空部队培训J…20的飞行员。

    造战斗机容易,培训飞行员却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J…20的初期型号只有单座型,没有双座型。虽然晏鹰搏在参加试飞工作的第一天就提出,应该重点研制双座型,因为不管J…20是制空战斗机、还是准备发展成多用途战斗机,双座型的适应性都比单座型好得多,但是把J…20改成双座型,需要对机体结构做出调整,也就需要足够的时间。

    用单座型培训飞行员,只能提高门槛。

    第一批参加训练的飞行员都是各支部队的老鸟,半数以上参加过第二次朝鲜战争,平均飞行时间在三千小时以上。

    这意味着,他们的军龄都在十年以上。

    此外,培训方式也很独特,即以一带一的方式进行,教官将在培训期间把掌握的所有技能传授给学员。等到J…20大规模列装之后,将由回到基层部队的J…20飞行员把技能传授给其他飞行员。

    用精英培训精英,J…20部队才能以最快速度形成战斗力。

    只是,教官就十来名,一个培训周期长达十二个月,期间还有三个月的调整期,因此在两年半内,只培训了两批、二十四名飞行员。战争爆发时,第三期培训工作刚刚开始,能够驾驶J…20上天的飞行员总共也就四十八人,其中十二人还只能驾驶战斗机,无法参与作战行动。

    结果就是,像晏鹰搏这样的教官也得上战场。

    显然,晏鹰搏并不畏惧战斗。

    可以说,在空军的所有飞行员中,最不畏惧战斗的就是J…20的十二名教官。他们都参加过第二次朝鲜战争,都在战斗中击落过敌机,都用J…10A、J…11B等第三代战斗机挑战过F…22A。让他们驾驶J…20升空迎战,不但不会畏惧日本的F…22A,反而更有信心,因为至少在同一条技术起跑线上。

    按照空军的安排,三个J…20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