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日本必须制造核弹头,才能获得战略威慑力。如果日本当局已经做出了决策,就会把计算机模拟核试验安排在最后关头,先生产出足够多的核原料,根据理论计算制造出核弹头的相关部件,最后用模拟核试验进行检验。也就是说,只要日本进行计算机模拟核试验,我们就得做好开战准备。”
“从政治上讲,这太仓促了。”
牧浩洋朝黎平寇看了过去,在政治问题上,他没有言权。
“就算我们拿到了证据,也无法指责日本。说得直接一点,日本可以为模拟核爆炸找出足够多的理由,比如宣称受到了核威胁,通过模拟核爆炸寻找对抗方式,目的是把战争损失降到最底限度。”黎平寇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真要到这一步,就算我们坚持日本在为制造核弹头做准备,也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反而有可能被日本反咬一口,成为众矢之的。”
“那就提前造势。”
听到黄峙博的话,三个人都朝他看了过去。
“日本已经跨过核槛,而且在建造级潜艇与‘飞龙’级航母时,我们都表了强烈抗议。现在可以老生重谈,提出日本核问题,先把日本密谋研制核武器、获得战略打击能力的事情吹大。只要舆论宣传做起来了,就算日本没有打算研制核武器,也会被国际社会误解。”
“这样的话,只能迫使日本制造核武器。”
黄峙博笑了笑,对黎平寇说道:“总理,日本制造核武器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如果由日本当局做主,肯定会在最有利的时候迈出最后一步,到时候谁也不能保证,我们能够及时阻止日本拥有核武器。与其被动应对,还不如主动出击,趁我们掌握着战略优势,迫使日本走出自取灭亡的一步。”
黎平寇有点犹豫,毕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真要假成真了,那就意味着将有成千上万的中**人血染疆场,东方世界最大的两个国家将爆全面战争。也许,这场战争不会有真正的胜者。作为政治家,黎平寇必须考虑战争产生的各种影响。
黄峙博没有继续向黎平寇施压,而是朝牧浩洋递了个眼神。
“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我们的军事优势比较明显。如果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日本很有可能加快扩军步伐。仅从海军来说,日本就有可能在二零三五年底,再获得四艘‘飞龙’级大型航母。”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拖到二零三五年之后,我们很有可能在战争中丧失主动权。”
牧浩洋这么一说,李明阳也说道:“如果日本存心制造核武器,肯定会在此之前大力加强常规军备,让我们不敢轻易挑起战争,从而确保在核武器问世之前,有一段足够长的和平时期。”
“显然,不管我们的政策如何,只要日本存心展核武器,战争就会爆。”
黎平寇沉思了一阵,说道:“关键是,必须搞清楚,日本是否打算研制核武器,以及是否正式启动了核项目。”
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朝李明阳看了过去。
“我们会尽力而为,争取在年底之前获得确切情报。”
“越快越好。”黄峙博补充了一句。
李明阳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黄峙博的意思很清楚,他不希望等到腾耀辉出任总参谋长之后再来处理这起重大事件。
不是他怀疑腾耀辉的立场,而是腾耀辉没有他那样的威信。
说得直接一点,腾耀辉不可能像他那样去给黎平寇做思想工作,也就无法保证彻底说服黎平寇。
对黄峙博来说,把中国带上战争轨道,是他担任总参谋长的最后一件大事。
在黄峙博表态之后,黎平寇没再犹豫,当即让李明阳去搜集情报,同时责成牧浩洋着手制订具体的战争计划。
只要获得了确切情报,黎平寇就无法拒绝黄峙博的提议。
这次,牧浩洋没有让黄峙博提醒,离开总参谋长办公室后,他跟随李明阳离开了总参谋部,上了二部部长的专车。
情报很重要,关键的是,如果为了国家利益,某些时候情报机构得做出妥协。
牧浩洋代替黄峙博出面,一是他与李明阳的关系非常不错,说话更方便一点,二是他是战争计划的制订者,有足够的理由向李明阳提出要求,三是让黄峙博避开麻烦,免得在退役前惹上一身ā。
李明阳是聪明人,当然知道牧浩洋为什么要跟着他上车。。。。F!~!
..
第四十七章 证据
第四十七章证据
黎平寇需要确凿情报,李明阳让他如愿以偿。
事情生在国庆节后的第一周,起因是一个叫西村小次郎的美籍日本人。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西村小次郎是第三代移民,其祖父在幼年移居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关入专为日本移民设立的集中营,战后回到旧金山,开了一家面馆,在日侨社区很有名。西村小次郎的父亲在美国出身,是一名牙科医生,为他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生活与学习条件。十八岁的时候,西村小次郎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原子物理学,即核物理学。二十六岁拿到博士学位后,西村小次郎进入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在三十岁之前就取得了很高的科研成就。
西村小次郎还有不为常人所知的一面:他是日侨协会的主要成员之一。
该协会在二十世纪八零年代末成立,宗旨是联络各界日本侨民,维护日本侨民在美国的利益。
东海战争爆后,日侨协会的质生了变化。
在二零一九年到二零二九年的十年间,至少有两名日本侨民通过该协会,以各种名义回到日本,而这些侨民大多是科技jīng英,其中包括日本高能粒子对撞机的主要设计师竹内摩文与在二零二四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高能物理学家横山渡津,而这两人已经是日本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的顶梁柱。
按照李明阳的说法,日侨协会正在设法让一些顶尖级科学家返回日本。
这其中,自然包括西村小次郎。
虽然西村小次郎的名声远远比不上横山渡津,但是他的重要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位美籍日侨科学家。
原因很简单:西村小次郎的主要工作就是核武器小型化。
如果日本打算研制核武器,肯定需要西村小次郎。说得直接一点,西村小次郎掌握能让日本在不进行爆炸实验的情况下,掌握核弹头小型化技术,生产出具备实战应用价值的核弹头。
正是如此,西村小次郎一直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即n的“黑名单”上。
没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批准,西村小次郎不但不能离开美国,甚至不能离开工作与居住的地点。任何情况下,在他附近都有四名国家安全局的特工,而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国家安全局的掌握之中。
即便如此,西村小次郎仍然在二零三二年十月十一日登上了飞往日本的航班。
具体是怎么回事,李明阳没有明说,只是西村小次郎没有回到日本,而是在航班飞行途中神秘失踪了。
两天后,即十月十三日,李明阳正式提jiā了黎平寇需要的确凿情报。
安排西村小次郎回国的正是日本的军事情报局,即之前隶属于防卫省的情报本部,而西村小次郎回国的主要价值,就是帮助日本设计一种具有实战应用价值的核弹头,以及建立模拟核试验的数学模型。
为了说服黎平寇,李明阳拿出了极为确凿的证据:西村小次郎从阿拉莫斯实验室窃取的核爆炸监测数据。
要知道,这些数据是进行模拟核试验的必要条件。
准确的说,是检测模拟核试验的基本参照。
没有这些数据,就算日本能用级计算机进行模拟核试验,也无法得知模拟核试验的结果是否正确。
虽然李明阳没有明说,但是很明显,西村小次郎在他手上。
只是,这不能杜绝日本秘密制造核武器,因为不止西村小次郎一个日侨掌握着尖端核技术,二部也无法保证下一次行动能够得手。只要有一名西村小次郎级别的核技术专家,日本就能在数个月内制造具有实战能力的核弹头。
毫无疑问,几个月算不上充裕。
十月十五日,在与黄峙博商讨之后,黎平寇召集高层领导人,公布了日本在核武器方面的情报。
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在易援朝的坚持下,只通过了一份谴责决议。
此时,美国新闻媒体已经报道了西村小次郎失踪事件,只是美国官方没有承认西村小次郎已经离开美国。
十六日,中国外jiā部就日本秘密研制核武器表了谴责声明。
与黄峙博预料的一样,先进行的是舆论战。
在中国外jiā部表谴责声明后,日本外务省立即做出回应,宣称日本从未、今后也不会有任何与核武器有关的秘密军事计划,日本的国家基础建立在美日同盟之上,日本绝对不会谋求获得核武器。
外jiā上的事情与牧浩洋没有多少关系。
虽然在高层会议上,易援朝否决了由黎平寇提出的战争计划,但是在总参谋部,黄峙博已经启动了由牧浩洋制订的战争计划。
舆论只是在为战争造势,而战争早晚会爆。
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三军一兵的装备建造计划。
第一阶段调整重点为已有与在建项目,即计划在二零三五年底前完成的项目,都得提前到二零三四年底,最迟不过二零三五年第一季度末。第二阶段调整重点为中期项目,即计划在二零三七年底完成的项目,在二零三四年底之前得把进度提前一年。第三阶段调整重点为远期项目,即计划在二零三七年之后完成的项目,在二零三三年初,要么暂时下马、要么推迟建造与开进度。
可以说,此举的目的非常明确:集中力量打赢二零三五年的战争。
第一阶段调整,主要涉及两艘航母、四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八艘护卫舰与四艘攻击核潜艇,以及J…3与J…32项目,6军主要为四个主力集团军,即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五十四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军的换装工作,6战队则以整编现有作战力量,完善两栖进攻力量为主。
在二零三二年的最后两个月里,牧浩洋的主要工作就是落实第一阶段调整方案。
受黄峙博委托,在这两个月里,牧浩洋跑遍了大江南北,不但去了所有大型军工厂,还去了基层部队。
作为配套工作,在加快装备建设的时候,还得留住骨干人员。
为此,国防部在十一月底颁布了一份临时人事条例,即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所有志愿延长役期的军官与士官在延长服役期间,在现有的各项福利基础之上,总津贴将逐年递增百分之十五,基层士兵则递增百分之十二。半个月后,总参谋部正式向下设的各大军事院校放了新的招生条例,把招募现役军人的比例由之前的百分之三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增加现役军人的入学比例。
这两项举措,最大限度的挽留了役期将满的军人。
要知道,基层官兵、特别是基层军官与士官在退役时,年龄大都在二十八岁到三十六岁之间,而这正是军人的黄金时期。
在此期间,黄峙博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牧浩洋并不知情,黄峙博也不可能告诉他。
在牧浩洋外出的时候,黄峙博特意找到腾耀辉,确定了牧浩洋在总参谋部的地位。按照他与腾耀辉ī下达成的协议,牧浩洋将以6战队司令的身份,长期留在总参谋部,负责策划与组织对日战争,并且在战争爆后担任前线总指挥,腾耀辉在此期间必须赋予牧浩洋独立决断权。
为此,黄峙博也做出承诺,将在退役后,积极支持腾耀辉。
对腾耀辉来说,他无法拒绝黄峙博的提议。
原因很简单:黄峙博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总参谋部基本上取代了国防部,甚至可以说国防部成了总参谋部的下属机构。可是在行政编制上,总参谋部应该隶属于国防部,听从国防部指挥。黄峙博退役后,总参谋部与国防部的关系肯定会生变化,而腾耀辉没有足够的威信去压制国防部。
说得直接一点,腾耀辉要想成为黄峙博那样的总参谋长,至少在前五年里,需要黄峙博的支持。
没有黄峙博的支持,腾耀辉根本玩不转。
所幸的是,黄峙博还很年轻,至少更当年的6风烈比起来,还算得上年轻。
到二零三五年,黄峙博才六十八岁,有足够的jīng力继续为军队服务。事实上,以他的大将身份,应该在六十六岁退休,而到二零三二年底,他还没到六十六岁,等于是提前一年退役。
只要有黄峙博的支持,腾耀辉不但能玩转总参谋部,还能压制住国防部。
对腾耀辉来说,在这个时候做出让步,还有一个原因,即他出任总参谋长的时候,也已经六十四岁了。虽然身为海军大将,腾耀辉最多可以服役到七十岁,因此能在六十九岁的时候迎来第二届任期。可是到二零四二年,在他离开总参谋部的时候,已经七十四岁了,没有可能继续留任,也不可能像黄峙博那样,在退役后为下一任总参谋长撑腰,成为军队的灵魂人物。
事实上,黄峙博到那时也就七十四岁,只要健康没问题,就没有腾耀辉的事。
显然,腾耀辉扮演的只是过渡角
这时候,引出了关键问题,即在腾耀辉之后,由谁出任总参谋长。按理说,应该是当时的空军司令。只是在6战队升级为独立兵种,而且6战队司令也为大将之后,出现了新的变数。
站在腾耀辉的立场上,肯定愿意支持一位来自海军的6战队司令。
也就是说,腾耀辉也是牧浩洋的支持者。。。。F!~!
..
第四十八章 战争准备
第四十八章战争准备
二零三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牧浩洋专程返回北京,为黄峙博送行。一起
虽然黄峙博是一个非常有个的军人,在战场上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在生活中,却非常低调。
结束了在总参谋部最后一天的工作后,黄峙博谢绝了所有人的邀请,独自回家。
由腾耀辉牵头,为黄峙博搞的退役仪式非常简单。
黎平寇去了联合国,正在为针对日本的核查工作进行外jiā斡旋。易援朝只派来了一名代表,黄瀚林则在东南亚进行外jiā访问。在赶来的官员中,级别最高的就是现任国防部长钟小军。
只是,总参谋部的高级将领一个都没缺。
由黄峙博带出来的戚凯威等陆军将领自然不必多说,下午就赶了过来。母祁铁等空军将领也很积极,毕竟他们也得到了黄峙博的帮助。以牧浩洋、杨禹方、周渝生等人为首的海军将领在傍晚到达,占了一半的位置。此外李小明、马明涛等二部的情报官员也在傍晚赶了过来。
晚宴由腾耀辉亲自主持,菜品不算丰富,只是按照军队的传统,酒水绝对不少。
黄峙博很严厉,先是严厉斥责了戚凯威等人,认为不应该如此铺张费,而他只想退役后过几年清静日子。
只是谁都看得出来,黄峙博非常jī动。
对于大半辈子戎马生涯的军人来说,能在脱下军装的时候得到将士爱戴,绝对是最大的褒奖。
事实上,黄峙博不可能脱下军装。
退役后,他仍然是中国陆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