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陆战队还没有换装,在装备质量上比不了陆军的两个集团军,但是在滨海地区作战有更大的优势,即陆战队能够得到海军舰队全力支持,在后勤保障方面,也比长途奔袭的陆军更可靠。
现实上,牧浩洋正是出于后勤保障原因,认为应该动用陆战队。
只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三月二十一日,总参谋部的第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戚凯威就明确提出,与其动用陆战队,还不如把第四十二集团军间接投送到恒河河口地区,或者由海军舰队逆恒河而上,支援陆军作战。至于陆战队,能够参加后方的工作,比如守卫孟加拉国的港口,协助舰队扫荡河道两侧地区。
明显,庞跃龙根本没有打算让陆战队去打杂。
按照他的提议,陆战队将在印度东南部地区开辟登陆场,然后进军德干高原,在恒河平原南面切断印军的战略防线,然后由陆军从东西两面动进攻,协助陆军扫荡恒河平原,攻占印度最富庶的地区。
表面上,陆战队是协助陆军作战,实际上则是单独挑起大梁。
当时,印度政府已经逃往班加罗尔,放弃了新德里,因而扫荡恒河平原只是一次长距离行军,根本没有什么挑战性。真正的战场在恒河平原南面,即陆战队的进军路线上,因为印军肯定会据守德干高原,阻止队南下攻占印度半岛南部地区,以至会以德干高原为根据地反攻恒河平原。
真要像庞跃龙说的这么打,那么陆军就成了配角。
明显,戚凯威怎么也不可能同意这样的作战计划。
结果就是,这场会议变成了戚凯威与庞跃龙的吵架场。
会议结束后,牧浩洋先找到戚凯威,提出了折中方案,即先由陆战队开辟登陆场,如果需要攻打德干高原,则由陆军充当主力,陆战队负责扫荡沿海平原地区,至于攻占恒河平原,根本就不是主要问题。
为了得到戚凯威的支持,牧浩洋提出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理由。
只有这么打,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后勤保障问题,不然陆军根本没有可能在印度半岛腹地推进一千多公里。说得准确一点,如果戚凯威打算用手里的兵力打赢这场战争,而不是请求总参谋部增兵,那么就得这么打。
戚凯威不是傻蛋,知道牧浩洋抓住了重点。
要知道,在制订战争计划的时候,戚凯威只提出了动用四个集团军,而且保证能在半年内结束大规模地面战争。虽然当时,戚凯威只提到攻占新德里、扫荡恒河平原,没有提到进军德干高原,即由他制订的地面战争方案,根本就没有包括后面这部分,但是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要不要进军德干高原得由牧浩洋说了算,因而在作战任务分配上,戚凯威必须向牧浩洋妥协。
以当时的情况,进军德干高原已经不是什么悬念了。
原因很简单,黄瀚林已经向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与孟加拉国当局做出许诺,将妥善的结束这场战争,尽快使南亚地区恢复和平与稳定,不会因为战争的遗留问题对印度周边国家形成影响。
要知道,最大的影响就是战争遗留问题,即由战争产生的难民。
如果这些难民涌入周边国家,肯定是一场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而这也正是周边国家心存余悸的主要原因。
要想避免引难民潮,唯一的选择就是避免印度打内战。
如此一来,队就得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在大规模地面战争结束之前铲除印度前政权。
从手段上讲,就必须攻占印度全境。
也许不用占领印度全境,但是必须保证完全消灭印度前政权。
明显,只有进军德干高原,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这样一来,戚凯威就不得不面对增兵问题。如果牧浩洋卡住这个问题,戚凯威就将进退两难。如此一来,由陆战队分担部分作战任务,成为了折中选择,即通过增派陆战队来增加作战部队。
当时,除了增兵,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后勤保障。
完全依靠陆路运输的话,别说只投入四个集团军,即便再动用四个集团军,也不见得能够保证畅通无阻。以当时的情况,在选择陆路运输之后,就必须向同盟国求援,而有能力派遣作战部队的只有巴基斯坦。
问题是,在政治层面上,肯定不应该让巴基斯坦介入过深。
相对而言,印度民众对中国还不太反感,但是印巴矛盾已经积累了数十年,明显不会欢迎巴基斯坦军队。
也就是说,如果出动巴基斯坦军队占领印度,只会使矛盾严峻化。
至于斯里兰卡与孟加拉国的地面部队,根本就靠不住,也不能指望什么。
如此一来,陆路就走不通了。
所幸的是,印度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国家,印度半岛深入印度洋,东面是孟加拉湾、西面是阿拉伯海,有众多深水良港,还有大量能够供船只停靠的天然港湾,因而海路能够有效处理后勤保障问题。
说得间接一点,只需陆战队伴随陆军向南推进,夺取沿途的港口,就能有效缩短地面补给线的长度,而且陆军不用在乎能否守得住战线后方,因为补给是来自大海的方向,即战线侧翼,而不是来自战线后方。
也就是说,陆军在德干高原上向南推进,实际上是打的一场战略运动战。
能够说,戚凯威不可能拒绝牧浩洋的提议,必须在作战问题上向陆战队妥协,而且牧浩洋也保证给予陆军足够高的地位,并且由陆军主导进攻行动,陆战队只是在侧翼配合陆军起进攻。
说服了戚凯威后,牧浩洋在当天晚上把庞跃龙请到家里,两人好好谈了一番。
三月二十二日,在总参谋部高级将领会议上,牧浩洋正式提出了作战方案,戚凯威与庞跃龙都没有表示反对。
当天下午,牧浩洋就去了元府,向黄瀚林汇报工作。
与黎平寇一样,黄瀚林很少过问军事上的事情,只是提出了作战目的,即按照原定计划在半年内结束大规模地面战争。至于怎么打,那是总参谋长的事情,作为元,他只关怀能否达到最终目的。
晚上,戚凯威就乘专机返回了**堡。
庞跃龙在总参谋部多呆了几个小时,于二十三日凌晨,搭乘陆战队的运输机飞往南安达曼岛。
今后,南安达曼岛将成为陆战队进军印度半岛的大本营。
第一百零四章折中方案
第一百零四章折中方案T!~!
..
第一百零五章 新德里战役
第九十六章回归正位
二月十六日上午,牧浩洋把指挥舰队的重任交给了章玉廷,搭乘舰载运输机,在八架战斗机与一架预警机的掩护下飞往巴基斯坦。护航的战机不会立即返航,而会等到下午跟补充的战斗机一同返回舰队。
当时,舰队仍然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
为了安全期间,要在确定了舰队的具体作战方案之后,再决定能否打破无线电静默。
到达巴基斯坦后,牧浩洋没有急着回国,而是在瓜达尔港逗留了一天,去视察了西印度洋舰队的情况。
“长江”号在十三日才回到瓜达尔港,情况非常蹩脚,随同返回的几艘护航战舰的状态也不够理想。
虽然瓜达尔港是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的第一座军事基地,也是规模最大的军港,还是西印度洋舰队的母港,但是在对“长江”号的受损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后,工程师认为无法在瓜达尔港将其修复。
当时,工程师已经提出了两套处理方案。一是等待货轮把一些必要的零部件送来,先在瓜达尔港修复动力系统,使航母能够达到最大航行度,然后返回本土。二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与护航战舰一同返回本土。
因为特遣舰队刚刚全歼印度舰队,所以工程师愈加倾向于后者。
不管怎么样,“长江”号在返回本土之后都要进行大修,因而没有必要在瓜达尔港耽搁更多时间。
牧浩洋也认为尽快返回本土最为合适,因而得对特遣舰队的作战行动做出适当安排。比如,让特遣舰队随同“长江”号南下,在到达斯里兰卡附近之后,再由赶来接应的南海区舰队护送“长江”号。
做出安排之后,牧浩洋才在十七日上午离开瓜达尔港。
回国途中,他在**堡停留了几个小时,会见了巴基斯坦三军总参谋长,商讨了两军联合作战的事情。
陆军与空军自然不用多说,第十三集团军正在开赴巴基斯坦,随着海运航线打通,戚凯威肯定会在巴基斯坦投入更多的兵力,把西线当成主战场,而在空中战场上,中巴两国空军早就在协同作战了。
关键是海军的事情。
当时,牧浩洋并不打算跟巴基斯坦海军合作,主要是巴基斯坦海军的规模并不大,也没有多强的战斗力。相反,巴基斯坦总参谋长却非常希望跟中国海军合作,以此提高巴基斯坦海军的地位。
最后,牧浩洋不得不做出让步,答应在反潜与封锁行动中与巴基斯坦海军合作。
能够说,当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反潜,因为印度海军有十多艘潜艇,其中八艘从德国引进的222级常规潜艇非常先进,不比巴基斯坦的常规潜艇差,对在印度洋上航行的中巴船只形成了致命要挟。要想确保航线畅通无阻,就得在反潜作战上下狠功夫,也就得与巴基斯坦海军合作。
按照牧浩洋与巴基斯坦总参谋长商议的结果,巴基斯坦海军主要负责离岸一千海里范畴内的反潜与护航任务,即在阿拉伯海的范畴之内,由巴基斯坦海军担任主要职责,而中国海军只需要掩护从马尔代夫群岛到东印度洋的航线,并且利用部署在斯里兰卡、南安达曼岛等地的反潜巡查机对付印度潜艇。
现实上,这么做,等于降低了中国海军的作战负担。
当时,除了特遣舰队之外,中国海军还能动用的只有南海区舰队,以及西印度洋舰队的残余舰艇。在保持特遣舰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最多组建两支护航队,即便从特遣舰队抽调部分战舰,也就只能组建三支护航队。毫无疑问,如果由中国海军担任全部护航任务,三支护航队根本干不了什么。说得简单一些,这三支护航队最多只能保证五到六支运输船队在印度洋上航行,而实际需要掩护的船队在十支以上。有了巴基斯坦海军的配合,能够采用区域反潜战术,即把航线分成四个片区,每个片区安排一支护航队,巴基斯坦海军承担一个片区的反潜任务,从而使护航队的利用率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巴两国海军只需要组织四支护航队就能掩护十六支船队。如果算上岸基反潜巡查机,以及由潜艇掩护满船队,基本上能够保证印度洋航线畅通无阻。
明显,没有巴基斯坦海军,中国海军根本办不到。
只是,这样一来,特遣舰队就有了新的任务:轰炸印度海军基地,消灭印度海军的残余舰艇与作战飞机。
这么做,不是为了消除潜在要挟,而是为了确保巴基斯坦海军舰艇能够出海活动。
要知道,巴基斯坦海军最大的战舰是四艘排水量不到五千吨的护卫舰,此外就是十多艘导弹快艇与八艘潜艇。巴海军的水面舰艇根本不具备舰队作战能力,如果在护航行动中遭到来自海面与空中的袭击,后果将难以设想。
从**堡出后,牧浩洋才给章玉廷拍了一份电报,让特遣舰队先轰炸印度西部地区的海军基地。
不管怎么说,特遣舰队不可能在阿拉伯海上闲逛,总得找些事情做。
十七日傍晚,牧浩洋回到了北京。
他没有回家,而是间接赶往总参谋部。
因为知道牧浩洋将在傍晚回来,所以周渝生专程留下来等他,还让厨师准备了几样正宗的川菜。
“舰队的情况怎么样?”
“非常不错,至少士气不再是问题了。”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我已经跟巴基斯坦总参谋长谈好了,接下来将与巴基斯坦海军联合行动,建立区域性护航体系,你得尽快把南海区舰队派过去。”
周渝生点了点头,这早就在计划之中了。
战争迸前,牧浩洋就给各支舰队分派了任务,南海区舰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夺取制海权之后护送运输船队。
“另外,你还得尽快把潜艇派过去?”
“进行战略封锁?”
“战略封锁只是一项任务,还得寻找与消灭印度潜艇,确保我们的航线畅通无阻。”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戚凯威已经把第十三集团军派往巴基斯坦,他肯定调整了作战部署,将采用先西后东的进攻战略。接下来,我们得尽量组织船只前往印度,让印度得不到战争物资。”
“行,我今天晚上就做安排。”
“空军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前几天,母祁铁还在抱怨,说舰队作战行动完全打乱了战争计划,不过从昨天开始他就没有抱怨了。”周渝生笑了笑,说道,“这也能够理解,为了支援舰队作战,空军的作战行动遭到了很大影响。”
“也就是说,没有按计划完成打击任务。”
“差不多耽搁了两到三天。”
牧浩洋皱起眉头,没有多说什么。
“还好,战斗机的丧失率不断在降低,昨天只有百分之零点七,大规模空中打击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只需有足够的时间,打垮印度空军根本不成问题。我的建议是,把整体作战方案推迟两到三天。”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能够这么做,不过等我看完这几天的战报,再做安排。”
“看来,你不打算回去睡觉了。”
“在瓜达尔港与**堡休息了两天,回来的路上也睡了一觉。”牧浩洋笑了笑,又说道,“没什么事的话,你先回去,我来值班。”
“这怎么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帮我顶了几天班,总得缓口气。”
“行,既然你想加班,我就不跟你争了。”周渝生看样子也是好几天没有回过家了,说完就放下了筷子,“没别的事,我就不耽搁你了。明天我早点赶过来,早饭想吃点什么,油茶怎么样?”
“油茶?”
“厨师准备为你准备的。”
牧浩洋一愣,随即笑着说道:“恐怕不是为我,而是为你准备的。”
“还不一样吗?”周渝生没多罗嗦,起身说道,“就这样,我明天七点给你把油茶送过来。”
油茶是四川与重庆的特色小吃,而牧浩洋与周渝生都是重庆人。
等周渝生离去,牧浩洋让值班的参谋把这几天的战报送了过来。
在战争的前九天里,中国空军的表现足够优良,不但迅扭转了局面,还在战争的第三天掌握了主动权。能够说,在这九天里面,虽然空军的表现没有海军那样跌宕崎岖,也没有多少惊人之举,但是取得的战果足以证明,空军的打击能力远远过了海军,是名副其实的战场主角。
在这九天里,空军出动了三万多架次作战飞机,投弹近十万吨。
要知道,参战的作战飞机只有两千多架,意味着每架战斗机每天执行了近两次任务,投弹六吨以上。
为此,空军丧失了三百四十八架战斗机,战损率在百分之一左右。
明显,战斗机的战损率正在迅降低,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正在迅降低,空袭效果已经显现出来。
只是,这仍然没有达到牧浩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