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印军的作战企图就是围歼已经攻占了伯蒂亚拉的队。
在十一日下午,第十三集团军的突击集群就攻入了伯蒂亚拉,并且在当天晚上占领了这座新德里北面大约二百五十公里处的城市,切断了从新德里到昌迪加尔的交通线,等于围困住了昌迪加尔方向上的十多万印度大军。
对印度来说,这明显不是什么好消息。
要知道,昌迪加尔是印度西北地区的防御指挥中心,也是面向克什米尔地区与中印西部边境的主要军事重镇。如果昌迪加尔遭到封锁,那么驻守该地的十多万印军,以及北面的数十万印军都在劫难逃。说得严峻一点,中国陆军什么都不用中,只需要保持封锁状态就能打垮这些印军。
明显,尽快打通交通线,成为拯救这些印军,守住北部边境地区的关键。
为此,印度陆军不但从昌迪加尔调动了三个师,总计近四万兵力,还从萨哈兰普尔与格尔维尔各出动了一个步兵师,总统投入了五个师、近七万兵力,对仅由一个突击集群占领的伯蒂亚拉起反击。
从兵力上看,印军是队的七十倍
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在三月十二日凌晨,第十三集团军向伯蒂亚拉增派了一个突击集群,还在后方集中了五个炮兵营。因为已经预料到印军会反击伯蒂亚拉,所以戚凯威还提前安排了空中支援。
结果就是,印军向伯蒂亚拉推进的时候,先遭到了猛烈的空中打击。
根据印军的作战记录,在反击伯蒂亚拉的战斗中,半数以上的丧失来自空中打击,五个师在行军途中就丧失了三分之一的主战装备,还有数千人员伤亡。最严峻的是,突前的部队根本无法集结起来,也就无法在一场战斗中投入足够多的兵力,只能连续把反击部队派上前线。
这就意味着,印军的反击并不猛烈。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情况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结果。
战斗从上午八点左右开始,第十三集团军先出动一个突击机群向北扩大防御圈,主动迎战从昌迪加尔杀来的印军,在伯蒂亚拉北面大约三十公里处,一块较为平坦的战场上击溃了印军的突击部队。
能够说,在装甲战中,印军几乎没有胜算。
当时,反装甲作战平台能在五千米外开火,命中率不会低于百分之八十,而且只需命中就能击毁印军主战坦克。相反,印军主战坦克即便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一千米以内,也很难保证击毁反装甲作战平台。
在宽阔地带上,印军的装甲突击等于送死。
用一些参加了这场战斗的坦克手的话来说,当时的战斗几乎就是打靶锻炼,根本没有什么挑战性。
在离突击集群设置的防线前方三千到五千米之间,是印军的死亡地带。
第一场交战中,印军就在这个区域内丧失了一百多辆坦克与一百多辆装甲战车,没有一辆坦克能够越过这道死亡地带。
印军拥有的,只是不断赶来的反击部队。
当时,大概是对反装甲作战平台的性能有足够高的信心,前线指挥官以至没有呼叫空中支援,而是让空军的战斗机去轰炸印军的后继部队,削弱印军的突击能力,前线战斗完全由装甲部队承担。
战斗从上午持续到下午,一个突击集群的四十多辆反装甲作战平台总共击毁了六百多辆印军坦克与近千辆印军装甲战车。
傍晚,印军的反击行动暂时停止。
在遭受了如此大的丧失之后,印军的反击能力明显减弱。
更重要的是,在南面的战斗中,另外两个印军步兵师已经被第十三集团军增派的突击集群击溃。
当时,在南面战场上,第十三集团军没有采取防御战术,而是充分利用了装甲部队的突击度,分别在上午与下午动了两场快突击,毫无悬念的击溃了印军反击部队,毙伤俘虏印军官兵一万多人,而突击集群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七辆反装甲作战平台受损辆多用途作战平台报废,伤亡官兵不到二十人。
能够说,这是一场完全不平等的战斗,就好像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挥舞着马刀向机械化时代的坦克集群起冲锋,除了牺牲之外,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而掌握着技术优势的一方以至不会遭受严峻丧失。
当然,北面战场上的情况就不大一样了。
利用印军暂时停止进攻的机会,突击集群的装甲力量补充了电能,另外在离前线较近的地方设置了四周电能补给站。
天黑后不久,印军再次动进攻。
在印军看来,似乎夜晚对进攻者愈加有利。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中国陆军主战装备的夜战能力愈加突出,受夜晚能见度降低的影响更小,反而是印军遭到的影响更大。
更重要的是,突击集群的持续作战能力明显远远过了印度军队。
要知道,反装甲作战平台的动力与火力电力供应是整合到一起的,因而在进行阵地防御战的时候,能够大幅度提高火力的可持续性。比如在不考虑机动耗能的情况下,反装甲作战平台的电力储备足够以全装状态射一百二十枚穿甲弹。即便余留三分之一的机动电能,也能射一百枚穿甲弹。只有在机动作战的时候,必须优先为动力系统供电,才会把火力基数降低到六十枚左右。
在设想的时候,反装甲作战平台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因而正常情况下的弹药基数就有一百二十枚,其中四分之三、也就是九十枚是穿甲弹。如果有必要,还能够通过降低榴弹数量来增加穿甲弹的数量。因为穿甲弹是次口径弹药,装储方式与榴弹不同,占用空间仅为榴弹的三分之二,所以在全部照顾穿甲弹的情况下,反装甲作战平台的弹药基数达到了一百三十枚。
当然,在实战中,没有任何一个坦克手会全部选择穿甲弹。
要知道,在对付一些普通目标,即便是装甲战车的时候,榴弹就足够了,根本没有必要使用穿甲弹。
当时,前线部队也严格禁止全部使用穿甲弹,因为穿甲弹比榴弹贵得多。
相对而言,印军主战坦克的弹药基数仅有反装甲作战平台的三分之一。当然,在战斗中这不是大问题,因为所有印军坦克都不可能坚持到耗光弹药的那一刻,很多坦克以至没有机会使用坦克炮。
当时,反装甲作战平台的持续作战能力,给到前线视察情况的美军顾问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根据一名美军顾问回忆,在十二日夜间的战斗中,中国陆军反装甲作战平台的开火次数都在八十次以上,一些面向印军主攻方向的反装甲平台以至开火一百次以上,而且火力打击从未中断。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反装甲作战平台的命中率为百分之八十,那么四十多辆平台组成的防线,足以抵抗印度在西北地区的所有主战坦克,而且在战斗结束之前不用补充弹药,也不用为电磁炮补充电能。
明显,印度陆军不可能把西北地区的所有主战坦克都派过来。
在这片狭窄的战场上,印军也无法投入这么多主战坦克。
打到十三日天亮,印军在丧失惨重的情况下,不得不停止无谓的反击,主动撤回昌迪加尔。
战斗结束的时候,印军在战场上留下了一千二百辆主战坦克、一千八百辆装甲战车的残骸,以及数千名官兵的遗骸。战线对面,突击集群的几百名官兵不过是辛苦劳累了一个晚上而已。
在这场战斗中,唯一的伤亡是一名离反装甲作战平台较近的步兵,被反装甲作战平台主动防御系统射出的拦截弹打成重伤。
这场战斗证明,反装甲作战平台不但是进攻利器,也是非常优良的防御武器。
当然,这不仅仅是反装甲作战平台的功劳。
战斗中,第十三集团军的远程炮兵成功压制了印军炮兵,不然的话,突击集群肯定会遭到炮火打击。此外,多用途作战平台也非常有效的对付了印军的步兵反坦克小组,掩护了反装甲作战平台。
能够说,这是“未来地面战平台”的胜利。
成体系的陆军作战平台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了足以让过去任何一种主战装备都望尘莫及的作战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二日的战斗也完全改变了这场战争的走向。
在此之前,印军还信心十足的打算扭转战局。
在此之后,连美军顾问都相信,印度陆军根本不是中国陆军的对手,丢掉新德里、输掉战争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且很快就能看到结果。
从战略层面上讲,这场战斗也完全改变了陆军的面貌,以至将完全改变陆军战术。
新式装备带来的战术变化,已经让中国陆军尝到了甜头,很快就会让美国陆军认识到未来地面战争的展方向。
能够说,陆军不再是依靠兵力决定胜负的军种了。
第一百零三章战场外的问题
三月十三日,第十三集团军仍然没有向新德里推进。
当时,不是第十三集团军没有做好进攻新德里的准备,而是巴基斯坦陆军在攻打克什米尔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虽然巴基斯坦陆军没有承认进攻受阻,因为巴军的主战场在卡奇地区,只在克什米尔方向上留下了四个步兵师,但是在十二日,巴军仅仅推进了一公里,根本没有突破印军设在军事停火线上的防线。
受此影响,戚凯威不得不重新考虑北面的战斗。
要知道,按照他的部署,第二十七集团军在入印之后,将主要面向南面,即沿着后勤补给线部署一道防线,阻止南面的印军北上。如果巴军能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从克什米尔地区南下,根本不用考虑补给线北面的印军。现在的情况是,巴基斯坦陆军很有可能无法完成作战任务。
第十三集团军很能打,可是没有后勤保障,也坚持不了多久。
别的不说,在前三天的战斗中,第十三集团军每天就要消耗掉三万五千吨燃油,以及大约一万二千吨弹药,如果算上官兵消耗的生活物资,以及用于攻占城市的物资,平均每天需要向前线运送五万吨。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陆军最大的敌人就是后勤保障。
作为陆军将领,戚凯威不可能不知道后勤保障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能不顾后勤补给线承担的风险,让第十三集团军攻打新德里。要知道,攻占新德里之后,需要处理近两千万人的吃饭问题。
如此一来,在进军新德里之前,先就得歼灭北面的印度军队。
当天晚上,第十三集团军出动了十二支突击集群,开始扫荡印度西北地区。
为了加快扫荡度,戚凯威动用了陆军航空兵的八百多架倾斜旋转翼飞机,特地为突击集群运送弹药物资。严格说来,主要是运送供电设备使用的燃油,因为这是突击集群消耗最多的物资。
当时,弹药消耗大户,即远程炮兵部队全部集中部署在珀丁达附近,没有伴随突击集群作战。原因很简单,从珀丁达到印度西北地区的任何一个地方,直线距离都在电磁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即便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也在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内、或者是中国西北地区的远程炮兵的打击范畴之内。
能够说,随着打击范畴增大,炮兵不再仅仅是战术火力支援力量了。
如果愿意,戚凯威以至能够命令第十三集团军炮击新德里。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没有这么做。
按照戚凯威的部署,扫荡行动将持续三天。
扫荡的主要目的不是歼灭印军,而是打击印军的指挥系统,重点消灭印军的装甲部队与炮兵部队。也就是说,以打散印军为主要目的。只需印军无法组织起来,就很难对第十三集团军的后勤补给线形成要挟。
再说了,以第二十七集团军的战斗力,对付零散的印军步兵根本不成问题。
打到这一步,印军考虑的不再是守住西北地区,而是该如何守卫新德里,或者说能否有必要守卫新德里。
当时,印度高级将领中,没人相信能够守住新德里。
如果不是印度总理坚持留在新德里,恐怕在十三日凌晨,印军总参谋部就已经下达了战略撤离命令。
从某种意义上讲,守卫新德里不再是军事任务,而是政治任务。
可是,到了十五日,连印度总理都稳不住了。
在十四日与十五日,第十三集团军的突击集群连续击溃了八个印军师,包括三个王牌装甲师,而且没有遭受太大的丧失。比如在贾朗达尔郊外的战斗中,一个突击集群在两个小时内就击溃了印军第八十三装甲师,摧毁了四百多辆主战坦克与六百多辆装甲战车,还缴获了数百门火炮,毙伤俘印军官兵一万多人,而该突击集群仅仅丧失了三辆反装甲作战平台与七辆多用途作战平台,其中三辆反装甲作战平台都是被印军埋设的路边炸弹炸毁的,没有一辆在战斗中被击毁。又比如,在霍希亚布尔,突击集群攻入市区之后,守军司令官率先逃离战场,随即守城部队就集体投降,队以至没有浪费一枚炮弹,就攻占了这座人口过五十万的城市。
现实上,当时的第十三集团军打得并不顺利,不是进攻度不够快,而是太快了。
在十五日上午,戚凯威就不得不间接电令前线作战部队放慢推进度,集中力量整顿与维持占领区的社会秩序。
虽然在此之前,戚凯威就有所准备,比如调用陆航的倾斜旋转翼飞机运送物资,但是后勤补给度仍然跟不上作战所需。别的不说,到十五日清晨,第十三集团军占领区内的人口数量已经突破四千万,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的平民需要占领军提供口粮,每天仅粮食的运送任务就高达数千吨。
明显,后勤保障力度严峻不够。
当时,运输问题主要集中在最后几百公里上,即把囤积在巴基斯坦拉合尔的物资运送到前线。到十五日上午,已经通过铁路把三百万吨粮食运送到了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仅囤积在拉合尔的就有一百多万吨,不但堆满了仓库、还占用了数处露天囤积场。受公路运输能力限制,这些粮食根本没办法及时送往战区。
如果不能处理占领区的社会问题,就无法保证占领区内的平民能够接受现实,作战部队也就无法顺利行动。
能够说,这些问题都出了戚凯威的预料。
他能做的,除了尽快让第二十七集团军抢通主要公路与铁路之外,就是向前线增派空运力量。
为此,第十三集团军就能修复占领区内的机场与空军基地。
如果能够把空军的空运力量利用起来,后勤保障问题就将得到处理。
要知道,一架大型运输机一次能运送七十吨货物,如果从巴基斯坦起飞,一天能飞四到六个架次,运送二百八十吨到四百二十吨货物,而一辆载重二十吨的卡车,需要两天才能在拉合尔到前线之间跑一个来回。也就是说,一架运输机的运输效率是二十吨标准军用卡车的数十倍。中国空军有一百八十架大型运输机、与四百八十架载重四十吨的战术运输机,如果只动用一半,其运输能力就相当于一万辆军用卡车。当时,中国陆军投放到巴基斯坦的军用卡车总共才五千辆。
当然,这样一来,进攻度就得放慢,而且得动用大批工程部队。
现实上,这也是戚凯威认为需要半年才能战胜印度的主要原因,因为攻打印度的主要问题不是击败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