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堂皇的寝室中,数名年轻的宫装侍女垂手静立,一名面白无须、宦官打扮的中年人则一脸忧色站在床榻之色,不时望向躺在床榻上一脸病容的年轻人。
年轻人脸色苍白的厉害,双眼半闭着不时发出几声含义莫名的梦呓,诸如“做梦”“穿越”之类,还有一些别的梦话,只是那中年人完全听不懂那些话的意思。
就这么大约过了两个多时辰,年轻人始终没有清醒过来,而房间中的侍女则一直保持着站立的姿态,一点声响也不敢发出来。那中年人探头听了片刻,听到一个比较清晰的音节,便低声吩咐道:“王爷要喝水,快取参汤过来。”
听到吩咐,廊下一名侍女连忙转身往外走,只是因为站得太久双脚都有些麻痹,这么一动,脚底一软便摔倒在地,碰倒了一张椅子。
中年人眉梢一挑,正待要呵斥,却看到床榻上年轻人蓦地睁眼坐起来,当下便笑逐颜开低声道:“老天保佑,王爷您总算是醒过来了!”
年轻人虽然清醒过来,双眼里却满满都是疑惑,转头问向那中年人:“这是哪里?我是谁?”
————————————————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经穿越到这个世界半个多月了,赵佶也渐渐习惯了这个世界的生活,只是对于自己的新身份在感情上仍然难以接受。
但反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赵佶”这个人是谁,就是那个“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丰亨豫大”的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当然严格来说他不算是亡国之君,把大好江山祸祸得差不多了之后,金兵南下攻打东京汴梁,他让位给儿子钦宗皇帝。可是自己也难善终,最终还是父子一起被金人掳走,大好江山只残半壁。
对于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而言,对于自己竟然成为宋徽宗赵佶这个天字第一号的败家子和民族罪人,感情上实在很难接受。可是木已成舟,除了接受命运,赵佶实在没有反抗的余地,除非抹脖子再死一次。
唯一算得上好消息的,就是赵佶今年才十六岁,他还没有继位成为皇帝,只是受封为端王。换言之,现在距离那个文明悲歌的靖康之耻还有将近三十年,而那踏破大宋半壁江山的女真族甚至还没有统一,还在承受北方辽国的压迫。也就是说,一切还有机会扭转!
察觉到这些之后,赵佶心情不免激荡。大宋是历史上最富庶、最文明的朝代,汉统传承在这个时代发展到顶峰。同时这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先天立国的不足加上重文抑武的国策,贯穿两宋始终,始终处于群狼环伺的境地中。崖山之役,十万人蹈海而亡,以至于有人喊出“崖山之后,无中国矣”。大宋之亡,并非仅仅只是改朝换代而已,更代表着,当时这个世界最领先的文明的消亡!这并非只是单纯的民族情结,而是每一个对文明有渴望的人都扼腕叹息的悲剧。
自己穿越到这个大宋由盛转衰的时代,难道就要坐视一切悲剧按照既定的顺序一一上演?这绝对不行!
赵佶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不枉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走上一遭。虽然这个时代在细节上跟后世史书上记载的大宋有许多不同,但就算是完全不相干的异时空,只要有大宋存在,他就要全心一意的守护下去!
不过就在他闭门不出的这段时间里,一个访客的到来却给满腔热血的赵佶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这一天,赵佶正在书房里读书同时顺便梳理穿越后继承来的记忆。他越梳理脑海中这些残存的记忆,越发觉得愤慨。这个前身的端王赵佶留下来的记忆除了风花雪月、享受玩乐之外,几乎没有一丁点关于如何施政治国、关心民生的记忆。这个白痴真的以为自己生下来就是为了吃喝玩乐,半点责任也不用负担的么?
就在这时候,门外的内侍总管,也就是赵佶穿越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那个中年人梁师成走进来。这个梁师成是徽宗朝被称为“六贼”的奸臣之一,赵佶自从知道他的身份后,对这个未来的权奸就一直不假辞色,此时见他走进来,面色不禁一沉道:“什么事?”
“王爷,方才宫中来人通报说官家稍后会来王府探视,府里须得即刻准备迎驾……”梁师成小心翼翼说道。
听到这话,赵佶心中也不免有些紧张,连忙起身准备接驾事宜。在他所接受的记忆中,倒是有一些此类经验。大抵这个时代还算开明,皇家人相处颇有人情味,哪怕是皇帝跟兄弟相处,也只是跟民间一般以兄弟相称,但必要的礼仪还是要摆出来的。
皇帝来端王府探往兄弟,并没有摆出多么隆重的依仗,只是一驾御辇从王府大门走进来。没等到王府众人山呼万岁,皇帝已经从御辇中走下来,笑吟吟搀扶起赵佶,拉着他的手臂说道:“早先听说十一哥卧病在床,太后娘娘甚是挂念,我本来也该早来探往,只是政事一直繁忙,今天才抽出些时间来。十一哥气色瞧来不错,应该是已经无恙了吧?”
哲宗皇帝二十多岁,看起来脸色有些苍白不是很健康,他是神宗皇帝的第六子,九岁便已经继位,只是近几年等到向氏太皇太后去世才开始亲政。他叫赵佶“十一哥”只是皇家子弟之间惯用的称呼,倒不是说年纪比赵佶小,相反赵佶要比皇帝小了四岁。
皇帝态度和蔼亲切,赵佶心中紧张不免稍减,便微笑着对答一番,而后躬身将皇帝请入王府正殿当中。
兄弟相对而坐,闲谈片刻后,哲宗皇帝突然笑道:“前日禁中收到一份有趣的折子,正好今天带来给十一哥你瞧上一瞧。”
赵佶听到这话不免惊诧,双手接过折子打开看看。他继承了前任赵佶的记忆,对这个时代的文辞也有基础,因此阅读起来不算困难。可是看完之后,不禁汗流浃背,原来这折子是有一名御史参端王赵佶笼络外臣结党营私,这可是极为严重的罪名。赵佶抬头看到皇帝似笑非笑望着自己,连忙翻身拜倒,说道:“臣弟惶恐……”
皇帝未等到赵佶说下去,便摆手笑道:“十一哥不必惶恐,我将这折子转给你看,那就是兄弟不疑。这折子里说你宴会文臣,沽名养望,实在是糊涂至极的说辞。咱们这一干兄弟,便数你才情最盛,年岁渐长,比之那南唐后主李重光也不遑多让。文人墨客席上诗文应和,那是极风雅的事情,算得什么。你且放宽心怀,不必介怀。”
皇帝来得快,去的也快,事后想想,似乎只是为了专程拿一份折子来给自己看。可是赵佶心情却益发沉重,皇帝对他的敲打之意,他如何不明白。哲宗皇帝之继位,便险些被神宗皇帝的兄弟给截了胡,到了他自己为子孙计,怎么可能会不提防自己的兄弟。如果赵佶对未来一无所知,自然会安心做个富贵闲王,可是他却知道哲宗皇帝虽有一腔抱负想做中兴之主,可惜再过几年就要去世。无论自己愿或不愿,都要被抓来顶缸。
赵佶如今才明白为什么脑海中只得一些风花雪月的经验,除了脾性所好之外,也不乏自保的意思。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苦闷,仅仅只是跟官员们宴会几场,就有沽名养望的嫌疑要被言官参奏。可是一旦登基为帝,又被群臣要求要励精图治做个中兴之主,莫非他们以为治国就简单到两三天就能学会?又或者皇帝屁事不用管,只要跟木偶一样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大展拳脚就能天下大兴?
皇帝离开后,赵佶心情益发苦闷,无心待在王府中,便想出门逛逛散散心。
梁师成察言观色,转身吩咐侍女们准备衣饰,他自己也转身出门换了一身奴仆的青衫小帽,兴致盎然准备跟赵佶一起出门。
赵佶换了一身装束,拎起一柄玉骨小折扇塞进袖中扇囊里,转头看到乖巧立在一边的梁师成,心中不免有些厌恶。不过抛去记忆中天生的恶感之外,这内侍服侍自己也算知心意,穿越来这几天,使唤起来也算伶俐,往往一个眼神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罢了,且先留在身边吧,反正自己心里记着这是一个什么人,以后他肯安分也不吝赏一场富贵,若有一点非分之想,那便直接贬出去就是了。
身边跟着一个死太监,再后是两名健壮侍卫,赵佶一路游逛着走出王府,也没有一个明确目的,就在街面上游荡起来。
走上街头,一股繁华气息扑面而来。不说街面上涌动的人群,单单远远望去街道两侧鳞次栉比的临街屋宇,还有那些酒食商铺门前用彩纸彩帛扎成的欢门彩楼,就已经让人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慨。
虽然是王府之前,街市也不显冷落,大街两侧不时有推了小食车的商贩走过,货架上或摆放着时鲜果品或是各种油炸烹煮面食,虽只擦肩而过,仍有香气扑鼻。偶尔茶楼酒铺有人探身招手,便有竹竿挑着盘盏递过去,送上果品后接回铜钱,钱货两讫干脆利落。
也有骑驴迤逦过街的女子,头饰上结着披风裹住玲珑身躯却难掩婀娜曲线,就有一批浮游浪荡子跟在后面一路怪叫,旁边就有人或拍掌或击柱的喝彩。
宋时东京汴梁虽然仍有坊市之类的称呼,但制度已经被打破,虽然没了井然有序的森严,但整个城市却显活泼起来。哪怕已经饱受千年后文明熏陶,但说实话,后世那些钢筋水泥的大都会未必就比得上眼前这个生动人气的东京汴梁。他走走停停,从东华门的闹市区,一路过了皇城脚下东角楼,只觉得所见所闻一切都生动无比,比起后世纸面上见到的那清明上河图,又可爱活泼了不知多少倍。
赵佶只觉得每吸一口这千年之前的繁华气息,身体里就多一分与这时代紧密相联的地气,却将自己脑海里还记着的后世种种全都压在了心底最深处。抛开了心中那些愁绪,赵佶放开心怀将自己浸入这繁华东京,心头苦闷渐渐消散,或是走进一家食肆,着那店小二将一样样果子点心递来自己尝上一尝,或是蹲在摊位上与人关扑赌货,一路行下来,倒也赢了一些瓦罐瓷盏无用物,随手丢给身后的内侍梁师成。
过不片刻,那梁师成手脚已经不够用,索性叫住一名行脚的货商,买下他的板车,自己咬着牙将赵佶随手弄来的货物都丢在上面,不觉已经汗流浃背,哼哧哼哧喘着粗气,却不敢出声打断王爷的兴致。他心中也实在有些好奇,过往王爷只爱好风月场又或道士把戏,今天怎么转了性情,对街面上这些惯常的事物迸发如此热情?
他那狭长的小眼珠滴溜溜转了片刻,也察觉出赵佶今天情绪的反常,许是想要游逛散心,便说道:“王爷要看这世态民生,这巧得很,今天正是大相国寺开市的日子。较起热闹,比这里又兴旺了许多倍。”
听到这话,赵佶兴致益发高昂,便摆手让梁师成头前开路。梁师成只得再咬后槽牙,推着一车货品颤颤巍巍往大相国寺方向行去。
相国寺位于旧城的东南,上了州桥延汴河往东去,果然如梁师成所言,繁华又比东华门外御街上盛了数倍。除了勋贵士儒,更多商贾走卒,平头百姓,有威风凛凛的禁军,也有仙风道骨的道士,士农工商,无所不包。从这里一路到旧城外的扬州水门,是汴梁城最繁华也最鱼龙混杂的地方。盖因为此处乃东京城水陆要冲之地,江南来的客货大船都要在这一线靠岸,着小舟将货物转到岸上一间连着一间的货栈,商贸之盛,为天下翘楚。
赵佶临河而行,也不急着去那相国寺庙会,就站在码头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汴河上往来穿梭的舟船,看着沿岸堆积如山的粮米丝绸等货物,看着蚂蚁一般辛勤搬运货物的劳力。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繁华开明的时代,可是这繁华却太脆弱,再有不到三十年就会统统毁于战火,只存留在那些故国遗老午夜梦回的黯然神伤中……
赵佶忽然觉得自己心中苦闷算不得什么,只要走出门来这街市上看一看,但凡胸膛中还有一丝血性,也不容许那异族蛮夷毁掉这繁华如梦的汴梁东京!哪个敢觊觎,哪个敢破坏,打得他头断骨折,打得他族灭国亡!
从未有任何一刻,赵佶对自己的前程要求这么具体,这么深刻,这么充实!他就是大宋,大宋就是他,哪怕险阻重重,哪怕未来千般努力也难扭转乾坤,宁做守土之鬼,不做亡国之君!
梁师成已经将推车转给一名侍卫,悄然走到赵佶身后侍立,从侧面瞧见赵佶肃穆的神情以及眸中慑人的精光,忽然觉得胸膛里仿佛堆积块垒,呼吸一时间都变得粗浊起来,只觉得王爷从头到脚都变得焕然一新,不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浮华浪荡子,一时间倒有些惊惧起来。
赵佶没有注意梁师成的神情变化,他心里已经渐渐有了主张。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亲王,万万不能干政,可是这天下从来都不只限于朝堂。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俱是天下。他大可以用登基前这几年时间,浸淫在这世间百态当中,倾听最底层的民心民愿,日后履极亲政,要做什么决策自然能有的放矢,不做一个不知民间疾苦的糊涂皇帝。
心里有了主意后,赵佶整个人都轻快起来,摆摆手道:“走,去大相国寺。”
可是就在他转身抬腿的一瞬,耳边忽然听到那一群劳力走卒中传来一个喊声:“……帮主,乔帮主……”
听到这声音,赵佶身躯蓦地一震,整个人僵在原地,然后转头循声望去,一道魁梧的身形落在他视野里,然后笑逐颜开。这个世界,变得有趣起来!
002 相见欢
这世上,总有那么一类人,哪怕没有标新立异的打扮又或浮夸古怪的言行,但只要站在人群里,自身就透出一股卓尔不群的气质,一眼就能被辨认出来。
乔峰比赵佶更早注意到这个年轻人,倒不是因为赵佶有多么卓尔不群的气质,而是这样一个锦袍贵公子站在码头上一群劳力挑夫当中实在有点扎眼,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不过等他从渡船跳下码头后,就不再去看那贵公子,而是走向赶来迎接他的一名七袋弟子,说道:“我接到你们信报,即刻从洛阳总舵赶过来。张全祥,你跟我仔细讲一遍,你们方舵主因何惹上了皇城司?”
那几名赶来码头迎接帮主的丐帮弟子面有苦色,听到乔峰的问题,其中一名七袋弟子上前说道:“帮主,方舵主这遭真是受了无妄之灾……”
乔峰一边听着,眉头却紧紧蹙起,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丐帮虽是江湖第一大帮,可是这戒条也不能免。若帮中人只是惹上江湖上的麻烦,哪怕是那武林第一大派的少林寺,他也不惧出头争辩一番,救出方舵主。可是现在事情竟然牵涉到官府,一切就变得复杂起来。他武功虽然高强,江湖阅历丰富,却也没有多少与官府往来的经验。
正沉吟之际,乔峰看到那贵公子竟向自己走来,而且眼神中不乏热情,似乎认识自己一般。可是他印象中却不记得与这等官宦子弟有交情,心中不免泛起疑窦。
赵佶强自按捺住心跳,遥遥拱手道:“阁下可是丐帮乔帮主?”
乔峰愣了一愣,旋即抱拳还礼:“衙内有礼,在下正是丐帮乔峰。不知衙内因何识得乔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