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炳将盒子打开放到胤禛跟前,胤禛实在是忍不住,再次抽了抽嘴角,转头看李中炳:“你一直将东西放在这里?”
“是啊,放在府里有些不太安全,四爷您也知道,皇上现在对这种东西很是不喜欢,万一要是被下人发现了,这可是祸患。”李中炳十分理所当然的说道,胤禛无语,低头将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是一把火铳,和胤禛以前见过的不一样。在戴梓发明出连珠火铳的时候,胤禛也有十来岁了,有佟佳氏撑腰,康熙也算是宠爱胤禛,胤禛也是个小有势力的阿哥,当年跟着康熙见识了不少稀罕东西。
后来,戴梓因为南怀仁的诬告,再加上汗阿玛对这种东西的忌讳,被流放了,而这种东西也成了禁物,胤禛就再也没有见过了。若是没有意外,胤禛大约是一辈子都不会想起这种东西的。
但是意外因为李巧慧出现了,那个珠子,让胤禛大病了一场,然后做出了决定。病一好,胤禛就打算让人去找戴梓,虽然不能将戴梓给带回来,将他的本领给学过来也是大功一件。
而胤禛身边得用的人不多,李家正好能和胤禛拧成一股,而李家三哥又是常年在外奔波的,不光是经常出海往广州那边,甚至更偏远的地方都去过,所以去一次盛京,若是小心了,就完全不用引人注意。
“出自戴梓之手?”胤禛拿着火铳仔细看了一番,侧头问李中炳。李中炳摇摇头:“我只在盛京留下了一个绝对可靠的孩子,让他跟着戴梓学东西。并没有从盛京带东西回来,而且,戴梓自从被流放,心里对……”
看了一眼胤禛,李中淮继续说道:“这几年,他再也没有研究过武器。况且,那种条件,就算是他想研究,也得有机会有材料有条件才行。”
“那这个?”胤禛有些疑惑,这个火铳可是比之前戴梓的那个连珠火铳还强,若不是戴梓研究的,难不成还有另外一个武器专家?
“这是我从洋人那里买回来的。”李中炳撇撇嘴说道:“洋人那里,对这种东西的管制并不是很严格,所以我也是能弄到一两把的,这个是样品,四爷看着差不多了,我就让人多弄一些回来。若是四爷看不上,就当我没说过。”
胤禛脸色一寒,瞬间又变成一片惨白,眼神阴冷的瞪着李中炳,李中炳却恍若未觉,只侧头打量着墙壁上挂着的书画,然后不经意的叹气:“哎,四爷你看那幅画,真是太不美观了,那字写的倒好,潇洒飘逸,写字的人必定是世外高人,有悠然出世之心。那画也是一副好画,极尽奢华灿烂,意境华美尊贵,作画的人要么是身处高位要么就是有封侯拜相之心。两个都是好的,若是分开,必然都是千金难买的精品。”
“哎,只是可惜啊,居然给放到一起了,这可好了,不仅没了之前各自的意境目的,失了原本的优势长处,生生的将自己的好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蠢,更是失了自己的领土。这世上,两全其美的好意也变成了镜中月水中花啊。”
李中炳再次摇头叹气,端着茶杯刺溜一口灌下去,转头就对上了胤禛的目光,顿时惊讶非常:“四爷,您看我做什么?难不成我说的不对?四爷,别看我脑袋不聪明,我阿玛可从没耽误过我,书画这种东西我虽然不会做,却也是会鉴赏的。或者四爷您其实是觉得我说的很对?我也觉得吧,我说的是很对的,咱们真有默契!”
说着,喜滋滋的冲胤禛抱拳,一双眼睛十分的明亮,特别有诚意的看胤禛,一脸你不用说我完全明白的淡然。
胤禛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原先的深沉啊高深啊振聋发聩啊,完全成了浮云。胤禛十分确定,这李中炳就和他那妹妹李巧慧一样,生来就是气自己的!
99国书
对着李中炳的那一张脸;胤禛实在是郁闷;看事情也都说完了;马上就起身要走人。*。李中炳也没多留,笑呵呵的将人送出门;就回去继续他的各种研究了。
以他本身的聪明才智;再加上李巧慧时不时的点拨提示;现在李中炳已经算是大物理学家了,甚至比得上发明家了。李中炳也早早的确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和兄弟们的都不一样,他是不打算进官场的。
他知道自家大哥李中淮的打算;而李中淮也从没隐瞒过什么。所以李中炳更知道,李中淮走的是权臣路线;李中明要走武将路线,李中宁属于备胎,日后可能就是要走封疆大吏的路线,和李中炳一内一外的互相帮助。
而他,属于李家最后的希望。也就是说,如果李中淮的计划出现错误了,李家人都被陷进去了,他这个“从来都没有受过重视”的庶子,就是李家血脉传承的最终期盼了。
他现在只是专心于各种发明研究,争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心权力只喜欢一些旁门左道不求上进的庶子。当然,在这过程中,他是不感到委屈的。因为他本身,也是很喜欢这些被世人不看在眼里的东西的。
再说了,流芳百世的也不光是明君清官文人学士,更有不少是在别的方面做出成就的。就像是小妹说的,等日后所有的人说起自己身边的东西,都是由一个叫做李中炳的人发明研究出来的,那么,他李中炳就可以认为,他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明君。
提起明君,不管他一辈子是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却只造福了那几十年的百姓。而他的东西,则是造福了百姓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可能是几千年,谁更强大,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虽然他也知道自家小妹说话总是会夸大几分的,但是这次,他真心觉得小妹说的其实也是很对的。所以,他对自己现在的事业,更是满意上面再加了几分的满意。
想到自己前段时间刚捣鼓出来的东西,李中炳就有些迫不及待了,这个要是能大批量的做出来,那可真是能名垂青史的利国利民的大好东西。
和他这边的兴奋相比,胤禛就显得有些郁闷了,回到府里,刚准备开始考虑写折子的事情,就听苏培盛说,太子派人过来了。//作为太子很想拉拢,本身又比较亲近太子的人,胤禛自然是认得胤礽身边的太监的,一边将手边的折子给盖上,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太子殿下可有说什么?”
“回雍王爷的话,太子殿下只说,有几件事情他决定不了,请您过去商量一下。”那太监低着身子回胤禛的话 ,眼睛只盯着地面,完全不曾往周围乱看。
胤禛点点头,起身说道:“稍等片刻,容本王去换件衣服。”苏培盛赶紧出来,引了那太监到外面喝茶。胤禛的书房里,可是没有丫鬟伺候的,所以换衣服这种事情,也是胤禛自己来的。
等将身上的便服换成了朝服,胤禛就领着人往宫里去了。太子议政自然是在乾清宫,只是也不能占了康熙的主位,所以就只在侧殿呆着,胤禛进去的时候,侧殿里就胤礽和几个服侍的宫人在。
当即上前行了礼,胤礽笑着起身让胤禛在旁边坐了,然后自己也屈尊降贵的坐在了邻座:“四弟,孤找你过来,是有一件事情决定不了,想要和你商量一下。”
“太子殿下客气了,承蒙太子殿下看得起,只是,臣弟也并没有多少处理政事的经验,小事或可自作聪明,大事的话,太子殿下还是要和汗阿玛商量一下比较稳妥。”胤禛绷着脸客气了两句,太子哈哈大笑:“四弟太谦虚了,不过,这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四弟必定是能给孤一点儿建议的。”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折子递给胤禛,胤禛看太子的脸色,只是笑盈盈的,连半点儿提示都没有,就低下头看自己手里的那份折子。
剔除掉无关紧要的内容,这份折子总结起来其实就几句话,说的是去年发生的某件事情的结果,以及询问后续处理。若是以前,胤禛必然是要同意这后续处理的,只是凑巧,胤禛今年开春的时候大病了一场,看清楚了不少的东西。
去年年底,朝鲜的国王李焞发来国书,说是朝鲜荒灾,不光是百姓,就是朝中大臣也都快饿死了,所以求大清出手帮忙。大清一向对属国都是很慷慨大方的,尤其是康熙这么个仁君,当即表示,一定会帮忙的。
于是今年刚过了新年,胤禛还卧病在家的时候,钦差带着圣旨前往天津将河南的漕米给截留了,然后用商船出了大沽海口,绕到山东登州,将粮食运往朝鲜了,甚至康熙还颁布帑金,广给运值,缓征盐课,连盛京这老家的存粮,也都平价贸易了,凑齐了二万石的米粮,外加朝廷赏下来的一万石,就这么白白送过了朝鲜。
现在,朝鲜的国王上具了表文感谢大清。这折子则是钦差写来的,写明了赈灾的过程,然后又说粮食有些不够,问朝廷是不是要再拨下来一些。
“太子殿下的决定呢?”胤禛沉思了一会儿,转头问胤礽。胤礽靠在椅子上冷哼了一声:“孤虽然不知道现今粮食的市价是多少,但也知道,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也不过是半年时间,当时汗阿玛估算了,运过去的粮食必定是够的,现在这些庸才却告诉我,粮食不够用,他们是打量着汗阿玛不在京城,孤这个太子就是好糊弄的,才敢这么狮子大张口!”
胤禛心里则是飞快的盘算着,对于朝鲜这个属国,若是以前,他没有看过那个珠子里的东西,或许他会不放在眼里,弹丸之地,就是送点儿救灾粮,也不过是一个上等府的两年税收而已。送过去了,既能表现泱泱大清的雄厚实力,又能展现大清对属国的大气宽容,这可是粮食都买不来的好名声。
但是看过了以后,胤禛对这弹丸之地就有些膈应了。他本身就是小心眼的人,既然看朝鲜不满意了,自然就不是很愿意将粮食给送过去了,甚至,还要想个办法打击一下朝鲜,最好是能将朝鲜彻底的收服了,而不是像现在一个挂着属国的名头,却发展着独立国土的事业。
“太子殿下说的很对,我也觉得,这事情有怪异之处,当初汗阿玛为了一次性将事情解决好,不仅是自己算了,还让户部上了折子,这么多人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没有多大的错误的,就算是有错误,那不是还有一万石的赏粮吗?那些钦差用这些,也能缓燃眉之急了,他们居然得出个粮食不够用的结果,看来,不是朝鲜那边作假了,就是这些大臣们有歪主意了。太子英明,可不能被他们给糊弄了。”
胤禛很是严肃的说道,珠子里对这件事情没有记载,所以胤禛也不清楚这事情到底有没有猫腻,不过,既然自己有机会参与,那自然是不能放过这大好的时机的。
胤礽笑着拍胤禛的肩膀:“四弟和孤想的一模一样,那咱们就给汗阿玛上折子,说这事情有猫腻?”
“全凭太子做主,若有用得着臣弟的地方,还请太子不要客气。”胤禛很严肃的冲胤礽抱拳,胤礽喜滋滋的应了。这事情,其实说起来不是大事,朝中官员贪污,只要不是太过分,基本上康熙也是默许的。更何况,那些钦差从天津到朝鲜,几乎是出去了大半年,康熙体谅他们,自然是愿意给点儿东西慰劳一下的。
若是以往,胤礽也不会在意,反正他也插不上手。可是现在不一样,胤礽要立威,要收服朝堂上的人,他爹好不容易放一次权,他要是还不赶紧趁机打压几个提拔几个,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但是这事情放大了说,就能说朝鲜有不臣之心,算是特别大的事情了,胤礽一个人的话就有些不太够用了,所以胤礽才要找个帮手,胤禛这个无党派人士,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放心,孤不会和你客气的。”胤礽达到了目的,脸上的笑容更是真诚了几分,胤禛眼神闪了闪,又说道:“太子殿下,既然李焞已经送来了国书,不如咱们仔细看看,说不定能看出些端倪。若是朝鲜的事情,两边的说辞必定是一样的。若是钦差们的事情,那两边说辞就可能有漏洞,咱们仔细找一下,也好对汗阿玛有个交代。”
胤礽想了一下,连连点头:“你说的很对,虽然咱们有理,但说不定会被那起子小人倒打一耙,咱们还是先将他们的把柄给汗阿玛送过去才行。”
说着,就转身吩咐了人,让人将李焞送来的国书给找了过来。胤礽若是诚心办事,也是个十分心细的,不仅是今年的国书,连去年的都要了过来。
胤禛打着找茬的主意,将那国书上下左右仔细的瞧了好几遍,誓要找出几个漏洞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看到其中的某个称呼的时候,胤禛怒了,拍桌子起身:“这朝鲜,果然是有不臣之心!”
胤礽抬头,很迷茫的看胤禛,胤禛手指在那国书上使劲戳,让胤礽看他指着的两处字——一处是需要避讳的玄字,一处是不能避讳的崇字,国书上很大大咧咧的将前者给写出来了,而将后者少写了一笔给避讳过去了。
☆、衡量
不管那个失误是多么的小;胤禛既然是已经决定给朝鲜一个下马威看看了;自然是义愤填膺的使劲夸大了;就差将朝鲜说的明天就要攻打京城了。''。
胤礽一开始只顾着高兴胤禛是和他站在统一战线的了,后来就有些疑惑了;伸手拍了拍胤禛的肩膀皱眉问道:“四弟;你可是被听说了什么消息?”
看胤禛那样子;就好像是和朝鲜有深仇大恨一样。胤禛本身是康熙第二宠爱的皇子,又没怎么出过京城;朝鲜来朝贺的时候,也不是胤禛接待的;也就是说,朝鲜不敢也不可能得罪胤禛;那么既然不是两者结仇,就是胤禛真的知道一些什么内幕?
“没有。”胤禛也反应过来自己说的有些太过了,不过,他反应倒是快,马上就想到之前自己和李中炳说的那个“交通”的事情了,于是身子往胤礽身边侧了侧,悄声说道:“我这里是有一件事情要告诉太子殿下,要是做成了,那可是流传千古的事情,但是前期需要的投入比较大,短时间内也可不能收到什么成效。”
胤礽蹙眉,手指在国书上摩挲了两下。他也是知道一点儿国情的,康熙从来不隐瞒他。看起来,大清是国富民强的,但实际上,盛年美景下面盖着的,是满目苍夷。
从康熙继位开始,要擒鳌拜,除三藩,收复台湾,平定蒙古,对抗沙俄,在康熙三十六年之前,几乎年年有战争。其实战争不是很稀奇的,历史上每一个皇上在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有战争的。除了大宋朝那个著名的仁君,四十年硬是没发生过任何一次战争。
但是坏就坏在以康熙为首的统治是蛮夷的统治,这些战争,有些能得到汉人的支持,有些则完全和汉人没有任何关系,有些甚至是被汉人反对的。整个国家最多的是汉人,就算满人入关的时候杀烧抢掠的得了不少宝贝,但更大的资源依然是掌握在汉人手里的。
所以,这战争,最后买单的肯定不是汉人,只有康熙这个当皇上的,才是最后付出代价的人。于是,打了多少年的战争,康熙就得出多少年的兵器粮草战袍等东西的钱。再加上八旗的供养,年年都要给出那么一大笔钱,给完连个收据都得不到。
而康熙的运气大概是太不好了,他倒是仁慈宽容是个明君,天天兢兢业业的看折子商量政事。简直就是历史上最辛苦的皇帝了,和明朝那些从来不早朝的皇帝相比,康熙真是勤奋到家了。
奈何老天不给面子,年年有灾情,不是水灾就是旱灾,不是旱灾就是雪灾,不是雪灾就是风灾,从来没有消停过。''。偶尔消停了一次,还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