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顺事发至户部郎中张大人被押解抄家连夜斩首,前后不过短短不足一日,戚湛雷厉风行的强硬手腕令涉案群臣百官甚至来不及反应,一场血雨腥风便已尘埃落定。
望着空荡荡的龙椅,在场众人中有人忧心忡忡,生怕祸及己身,有人脸色寡淡,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有人眼里露出精光若有所思,有人跃跃欲试,大有乘机挟私报复的架势,往那些看不顺眼的某些人背后补上一刀,纵使不伤筋动骨,也要某些人吐血三升,不得好过,更有些投机分子,竟妄想浑水摸鱼,趁机排除异己。
户部一行人脸色非常难看,忧心能否全身而退,垂头丧气的恭候帝王上早朝,督察员御史台的言官御史们则是神情激动期盼皇帝快些早朝,皆翘首以盼,抻长脖子望向金銮宝座的方向。
千呼万唤始出来,姗姗来迟的帝王终于在百官望穿秋水之际负手缓缓踏进大殿。
诸位臣工跪伏朝拜,振聋发聩的山呼万岁之声险些将金銮宝殿的殿顶震飞。
戚湛如往常一般坐在高高在上的宝座上睥睨在场诸位文武大员。
心思深沉的官员蓦然间发现,只一夜过去,登基不满三载的帝王,情绪越发内敛沉稳,不怒自威,周身君王气势霸气彰显,心思越发让人捉摸不透。
心有沉不住气好奇者忍不住偷偷抬头,悄悄偷窥面色冷峻的年轻帝王,身体一僵,张大嘴巴,戚湛似有似无的视线扫过,偷窥者一个机灵,低头垂眸,心里震惊不已,为何高贵的帝王唇畔嫣红,有块醒目破皮的伤痕。
心里八卦之火熊熊燃起,越烧越旺,不由自主的暗自揣测莫不是后宫佳人泼辣野性难训,缱绻之际不小心在咬伤了龙唇留下痕迹,抑或是帝王有特殊嗜好,喜欢激烈野蛮的耳鬓厮磨,不留神磕碰到的,总而言之,心里十分震惊,向来面色冷酷的帝王竟有如此热情奔放的一面。
正暗暗窃喜,终于窥测到帝王的某一奇特癖好,突然耳边传来一道冷肃的声音,音量并不如和响亮,却令在场众人胆寒不已:“周秉海,你身为朝廷二品户部尚书,执掌国家财政大权,却对手下郎中张之聪所犯之事一无所知,任他在任期间肆无忌惮私交大内宦官,窥探帝踪,诸如其他挥霍无度,贪墨横行轻狂举止,更是举不胜举。朕当初为何提拔你上来,将国家银库交予你管理,你可还记得?”
自乾化帝登基后,周皇后一飞冲天,从本就地位尊贵的郡王妃一跃为天下间最为尊荣的女人,连带着周家也是水涨船高,地位倍增,由不打眼的寒门小官吏摇身一变为新贵有爵显赫门庭,权柄荣耀加身,虽有外戚之嫌令清流权贵门阀世家不耻,却也真真实实让许多人眼红嫉妒到咬牙切齿,只恨自己没生养一个好女儿,竟有这般天大的造化。
当初帝王下旨破格提拔周秉海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只同他说了一句话:“国库事关国家社稷营生,朕不放心他人掌管,你是皇后身父,亦是朕的国丈,朕将国库交予你打理,朕心甚安,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更不要让那些觉得你不堪重任的人小瞧了去,让朕担上任人唯亲的偏袒名声。”
周秉海想到此处,脸色愈加羞愤难当,额头紧紧贴在地面,出语哽咽:“臣有负陛下重托,臣有失察之罪。。。。。”。一通兜头劈脸的训斥下来,周秉海不由慌了神,张之聪的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他无论如何也脱不了干系。
心中十分清楚,他家这一身荣辱得失,只凭帝王一句话罢了。
戚湛抬手截断他请罪的话:“督管不严,认人不清,不能及时发现属下有不端行为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朕念你初犯,素日做事勤谨没有任何闪失,罚你一年俸禄以儆效尤,尔等可有异议?”
斜依在龙椅上,手搭在龙头扶手上上,挑眉斜睨众人。
帝王并未大发雷霆,疾言厉色痛斥户部员外郎之罪,更未针对李三顺的事有所言语,更加不曾揪住户部之事不放,彻查到底,牵扯甚广,一上来反而先不温不火的拿国丈周秉海开刀,捎带指出张之聪究竟犯了何罪,连消带打的举动,倒令怨愤不平的言官御史们歇了煽风点火,落井下石的心思。
窥测帝踪,历朝历代都是砍头抄家灭九族的重罪,皇帝虽将张之聪斩于刀下,家产充公,却没祸及其家人,将其家人没入贱籍,只是下旨令其家人收拾余下细软,统统发配回原籍,已是皇恩浩荡,格外网开一面。
皇帝如此这般惩办,莫非你能令皇帝朝令夕改,收回说出去的话,这个时候作死的凑上前去,细数张之聪累累罪行,岂不是在同陛下唱反调,御史言官口齿犀利,笔下生花,脑子也好使,自然不会傻兮兮的在此时逆皇上之意,弹劾上奏,不然到时候美名没留下,反而担上个狠戾阴毒赶尽杀绝的恶名,得不偿失的事言官们是不会去做的。
再言惩处了周秉海于帝王脸上也无颜面,毕竟他是皇帝的正经国丈,罚了他等于是在往皇上脸上抹黑,帝王不徇私袒护国戚,诸位朝官纵然有百般不满,此刻心头火也消了不少,国丈的脸打了,皇上的面子也抹了,还有什么不甘心的。
莫非你比国丈的脸面还大莫非你还想对皇帝来个怒目而视?
户部官员见帝王此举,愈加是羞愧的无地自容,泣不成声,皇上仁善至此,并没追根纠底,将户部有所关联之人一网打尽,已是格外的开恩,他们只有心生感激,断不会自揭伤疤,将本就不多的颜面送上去给其他看好戏的部门践踏。
帝王这话的意思很明显,脸也打了,骂也骂了,罚也罚了,算是给了诸位有所怨言的朝臣们一个交代。更何况张之聪已人头落地,家破人亡,死无对证下也无从追究。至于昨儿帝王到底得到了什么样的供词,无人得知。脱不了干系的人,此时只有暗庆的份,捡回一条小命,保住了头顶上的乌纱帽,没惨落到像张之聪一样的下场,招来抄家人亡之大祸。
至于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没人敢去细想,只凭一个妇人之言,是否偏听偏信,又是否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嫌,诚惶诚恐的他们更加不敢去质问帝王,在一切已成有了定论的前提下,搞清楚这些不过是徒劳罢了,人都下了九泉,又没有通天手段让阎王给送回来。
京中的水向来深不见底,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然皇帝都不予往下追究,明摆着不想将事态进一步扩大,影响到众人;事情到此算是翻了篇,揭过去了。
皇帝投之以木桃,文武百官自然报之以琼瑶,山呼万岁,皇上圣明,有大德也,乃臣民百官之福,赞誉之词不断溢出。
不论这案子是否内有隐情抑或是帝王有其他想法,才会这般草草了解此案,不管百官私下是如何个想法,表面上这些人今天都是战战兢兢,老泪纵横,今天的早朝过程格外顺畅,结束廷议的时间也往日提前了半个时辰。
诚惶诚恐的送走帝王仪仗,诸位文武官员纷纷抹了下额头的虚汗,心下的震惊畏惧在这一刻达到顶点。
周秉海领着户部大小官员,默不作声的往外走,也不管别人如何打量讥笑的眼神。
掩在袖子下的拳头紧紧握着,可见其心情实在好不到哪里去。
今天碍于皇帝行事莫测,快刀斩乱麻,没给众位臣工反击的时机,不关痛痒的训斥了几句,罚了一年俸禄予以惩罚,不过这些银钱对周秉海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圣心圣意。
要想扎扎实实的保住这颗人头,保住到手的荣耀,断不能留下任何把柄落人口舌,以免有人日后翻起旧账。
眼里闪过狠戾,张之聪实在其心可诛,为了保住一家老小,竟留了退路,目前当务之急必须斩草除根,挽回圣心。
周秉海心里愤恨,正筹谋着如何将张之聪一家老小送下黄泉与他作伴。
戚湛此时的心情却十分愉悦,网已经撒下去了,横竖京城距江南千里之遥,路途遥远难行,期间究竟是风平浪静还是暗涌不断?
戚湛嘴角挽戚讥讽的弧度,只盼某些人不要蠢到家去了,竟不明白引蛇出洞众这个浅显道理。
“去坤宁宫”
作者有话要说:o(n_n)o ;,关键时刻不给力喔,憋了三四天,头发差点薅光了,终于整出三章,剧情在过度阶段,写起来磕磕盼盼的,总是觉得欠缺点什么。
谢谢一路陪伴的朋友们~~~~~~~天气炎热,注意防暑降温!
第四十章
前朝风波迭起;后宫也不平静。
这日清晨,宫女正为周皇后梳妆打扮;便听见外面响起匆忙脚步声。
周皇后心头微微一跳;抚了抚鬓角的碎发;吩咐大宫女碧柳出去看看。
碧柳出去片刻;就折了回来,皱着眉头:“禀皇后;冷宫来人回话,秦宫人寅时三刻没了。”
“可惜了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周皇后悲悯的叹了声:“秦宫人虽被降为宫女,毕竟也曾伺候过皇上一场,这身后体面也要顾虑几分的;准其家人将其收殓了。”
皇宫大内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宫里的人命最不值钱;命如草菅也不为过。有几分体面地位的宫人死后,上面会特别开恩准其尸身返乡,得以安葬,地位普通卑贱的宫女内侍,死了也只不过一抔黄土,一张草席,拖出去角门随意埋了,更有些可怜的人,甚至连尸身都找不着。
碧柳退出去传话,周皇后端详铜镜里的神情气爽;脸色,微微勾起似嘲讽的笑:“青梅,替我将妆容弄淡几分。”
青梅依言上前将替周皇后重新梳妆,周皇后微微抬起下颌,方便她施展,轻轻咳嗽一声:“也不知是不是倒春寒的缘故,昨夜身子便不大舒服”说完蹙起眉头,轻轻咳嗽一声。
青梅、碧柳两人打小伺候周皇后,从周府入王府直至深宫大内,三人相依为命,彼此间的情分自与别人不同,青梅闻弦歌知雅意:“这虽是春天了,早晚也是寒凉的很,稍不留神便会着了风,奴婢这就去请太医给娘娘瞧瞧。”
周皇后微微颔首。
戚羽施施然来到坤宁宫的时间刚刚好,不早不晚,正巧赶上了太医走出坤宁宫,领着太医出去的宫人退避到一旁,恭敬的请安行礼,太医着实震惊到了,世界上竟有如此风华绝代的少年,不过能进坤宁宫替皇后诊脉的来,医术自然不在话下,眼色也是有几分的,虽不知来人身份,从善如流的跪在一边,以示尊重,让来人过去。
戚羽斜睨了几人一眼摆了摆手,另一手扶着腰,挺着小肚皮慢悠悠往里走,从背后看过去,身形倒有那么几分像怀身孕的人。
太医不小心瞧了个侧影,心头微讶,这是吃撑了还是真的吃撑着了
戚羽进入坤宁宫正殿,此时里面大小妃嫔都已到了个齐全,周皇后端坐在上首,只是脸色略有些憔悴,整个人显得神思倦怠。
戚羽老老实实的请了安,周皇后只瞧了他一眼,并未多说什么,便让人赐坐,奉了茶水。
戚羽依在椅背上,手仍然不忘搭在腰上:“臣妾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太医离开,如今又见皇后娘娘脸色略有些苍白,莫不是娘娘今儿凤体略有些不适?”一脸关怀的看向周皇后。
“多谢南妃惦记”周皇后微微一笑:“原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昨儿不小心着了凉,今儿起头身体偶感不适。本宫倒是不介意的,只下面的人却心急火燎的去将太医给请了过来,倒是劳累了各位妹妹担忧一场。”
“这些奴才伺候也太不当心了”乔贤妃柳眉倒竖,淬似了毒的刀子般眼神直往碧柳青梅身上招呼,碧柳束了束手脚,不着痕迹往后退了一小步,耳边那冷寒凌厉的声音还在继续:“皇后凤体违和,你们也不能及时发现请医医治,这样不经心的奴才留着也是不中用的”。
碧柳青梅被她尖利的呵斥噗通一声跪到地上,乔贤妃死死的盯着她,似乎想将她们钉在原地永生永世,周皇后揉了揉额头:“这也不怪她们伺候不当心。”周皇后抿了下唇接着开口说道:“是本宫贪凉逞口腹之欲,多吃了几个青桃的缘故。”
周皇后状似无奈的出言,乔贤妃这才收回剐向碧柳的目光,坐了下来,嘟嚷:“青桃又不是个稀罕物,有什么好吃的,酸不溜丢的。”
“桃凉李热,眼下虽不是桃子成熟的季节,青桃的味儿略有些酸涩,吃起来倒也带着股清香”戚羽笑言:“皇后娘娘在美食上别有一番见解,让臣妾佩服不已。”
戚羽乐颠颠的拍着马屁,其他妃嫔微微扯出牵强的笑意附和。
周皇后淡淡一笑:“见解倒谈不上,只是这青桃吃起来虽苦,回味却恬淡悠长。难得南妃也喜欢,走的时候不妨带上一盘回去品尝一下。”
戚羽起身谢恩,打趣道:“来的时候没带东西孝敬皇后,回去倒贪了盘娘娘的心头好,臣妾实在羞愧。”
乔贤妃侧头看向两人,笑盈盈开口:“一个人吃多无趣,难得今儿人齐全,皇后可不许只偏心南妃弟弟一人,合该拿出来给大家一起享用才是。”
亮丽的眼神在众人身上扫过,冯德妃放下手中的茶盏,笑着道:“听皇后和南妃这样说的有滋有味,妾身都有些迫不及待的尝尝青桃的味道。”
魏淑妃垂下眼睑附和,她一想起味道苦涩的青桃便觉得牙齿发酸,暗暗思忖,皇后今天的笑容似乎比往日加起来的还要多。
付婕妤一向以皇后唯命是从,自是要凑趣一份捧场,周皇后视线扫过在做嫔妃,吩咐宫人奉上青桃,在每人面前摆上一盘去了绒毛的青葱青桃。
乔贤妃咬了一口,只觉得又酸又苦,酸的秀气的眉头都皱了起来,四下张望,在场诸人除了戚羽一脸惬意的捧着青桃吃的很是开心,其他妃嫔哪个不是酸的直皱眉,苦着张脸,因皇后所赐,偏得生生强忍着难以下咽的苦酸味,食不知味的咀嚼了一小口,便搁置在一旁。
周皇后身体不适,自然是不会享用青桃的,呷了口茶,面上露出笑意:“各位妹妹觉得青桃滋味如何,可还合口?”
纵然青桃再苦在涩,皇后这般问话,即便再如何厌弃,心里再如何不满,本想吃上一口意思一下也不行了,不得不重新拿起来,忍受舌尖深处蔓延出来的酸苦,囫囵的勉强吃了一个下肚。
乔贤妃喝了一口茶,压了压嘴里的苦味:“这哪里是略有些苦涩,简直要将人牙齿给酸没了。”
“南妃弟弟,你不觉得酸吗?”乔贤妃疑惑的看向戚羽,他面前已摆了两个桃核,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着第三个青桃。
戚羽闻言,吞下嘴里的桃肉,笑着回道:“倒不觉的酸苦,我吃着正合适,清甜爽脆,桃味十足。”
其他诸位妃嫔脸色也极其不自然,这青桃的实在不堪入口,泪花都给酸了出来,此时正拿着帕子拭眼角。
乔贤妃钦佩不已:“南妃弟弟口味着实与众不同。”
“这几日茶饭不香,也只有这青桃略略合了胃口,所以今儿一见皇后这边有青桃,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