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道德天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虚道德天尊-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母皇说我父乃大唐高僧,有大志欲济天下,故而给我取名唐济”

    听到唐济这番话唐三藏直觉的脑袋嗡的一下,瞬间明了天机。

    此时的唐三藏看着唐济嘴不停的哆嗦,“你……你……”

    “您这是怎么了?”在面对着唐三藏时,唐济总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见唐三藏如此连忙上前关心的问道。

    “没事,没事。”毕竟是准圣,即使心中翻起滔天巨*,唐三藏也在瞬间平静下来。看了一眼唐济,唐三藏心下微叹一声出言道:“公子既然来贫僧佛堂之中既是有缘,不妨来吾佛堂之中听贫僧讲禅吧。”

    “好啊”听唐三藏之言,唐济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却是将自己师门忘得一干二净。

    ……

    且不说唐三藏与唐济父子在佛堂之中讲禅,再说自当日得清虚提点之后,武皇后展开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一些手段。

    要说这武皇后也不同寻常,当年在太宗皇帝选秀女时被选入宫中封为才人并因相貌出色被太宗皇帝赐名为媚娘,而后不久就赶上太宗皇帝去世。那时的武媚娘只能因太宗皇帝去世而随着剃度出家。

    那武媚娘后来是怎样再度回宫的?也不能是说回就回,她毕竟是太宗的妃嫔侍妾,又出家当了尼姑。原来是李治的妻妾大闹矛盾,给了李治接她回宫的大好机会。

    李治的皇后王氏,是以其出身高贵、淑静贤德而被立为皇后的。她的确美丽端庄,但美丽的脸像个石膏像,极少有表情,更难见到其笑容。因其出身名门,又多了一份目空一切的高傲,美丽的眼睛总是看着自己的脚尖,眼睑总是低垂着,毫无声色,像个死羊。她假意顺从李治,又似乎拘泥过了头,使李治感到厌倦。况且她又是关陇大族的后人,有她在李治身边,使李治成了被监视的对象,不得不小心翼翼。在朝堂上,那些老臣为尽责任,总是无休止地劝谏;回到后宫,李治面对皇后,也还是得小心谨慎。他前后应付,不得要领,成了个儿皇帝。

    李治像是个笨孩子,家长看得太紧就设法逃避,而逃避的地方便是淑妃宫。

    淑妃姓萧,李治作太子时是他的太子妃,即位后拜为淑妃此女美丽动人,又天性活泼,妖痴可爱,本不是个好妃,但大当时的情景下,李治宁可躲入淑妃宫,不愿去见皇后。这在后宫制度下是极为不正常的,这叫冷落皇后,专宠偏妃,弄不好是要出乱子的。

    不久,李治与武皇后的事为王皇后探知,她更是大为恼怒,一个淑妃就让皇帝准落了自己,如今皇帝又爱上了尼姑。王皇后也算是个有算计的女人,如今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是淑妃,她想:莫如把那个尼姑拉入后宫,以夺淑妃之宠。而那个尼姑仅是先皇的侍妾,地位卑下,谅入宫也不致为患。等到先用她取代了淑妃,再加头除掉她,不过轻而易举事。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柳氏,母亲也赞同。因为事大,又找舅父商量。舅父柳姡В錾砉芈ず雷澹娓甘潜蔽旱拇蟪迹娓负透盖锥荚谒宄龈吖佟A鴬'很有才学,在贞观年间官至中书舍人。后因外甥女为皇太子妃,升为兵部侍郎。太子妃被立为皇后,柳姡в智ㄉ惺槭汤伞K纳视牖屎笥泄兀怂┑搅嘶屎笊砩稀;屎笠蚧噬献ǔ枋珏荒茏硬还堋K送趸屎蠛土系募苹惨晕尚小6仪康魑涫显诔形奕魏我揽浚椿蛏被蛑鸲技菀住R虼耍髡潘傩小

    有了舅父的支持,王皇后便派人入感业寺,让武媚娘蓄发,以待入宫。随后把自己的做法向李治说明,自己不言她的离间计划,只表示自己的贤良德性,以博李治的心欢。李治是个没有算计的人,听皇后一说,便满心欢喜,对皇后的态度也热情了许多。

    武媚娘见当今皇后让她蓄发和准备再度入宫,心里既高兴又惊疑。从皇帝要接她回宫的为难表情和迟迟未动,应该是皇后的阻力首当其冲。如今皇后主动要她入宫,她认为绝不那么简单。然而,即接她入宫,就先不用多想,离开寺院后再相机而动。

    不久,宫中果然来了人,把武媚娘打扮梳妆了一番,拥上一乘小轿,抬入后宫。

    侍女为武则开打开轿帘,王皇后笑脸相迎。一阵嘘寒之后,皇后半吞半吐地说出了接她回宫的意图。是说并不知武氏入寺之事,后来听说她在寺中受苦,皇帝又思念于她,才接她出宫的。武媚娘也假装惶恐、惊喜,向皇后和魏国夫人跪拜,感谢天恩。随后就在正宫的偏室住了下来。

    当晚,王皇后把皇帝接入正宫,为武媚娘的入宫接风,为皇上与武氏圆房。从此,李治下朝即来正宫,武氏劝他多礼皇后。李治也从心底感念皇后的贤德,与皇后恢复新婚时的于飞之好。皇帝不再去淑妃宫了,皇后重又获得了李治的垂爱,她以为计划成功,也真的很喜欢武媚娘。

    这武媚娘果然也有了忍性。这是她为才人十几年、做尼姑三年获得的硬功夫,她不再是将军府的女公子。在皇后面前,她总是殷勤向上,显得极为知恩相报,没有些许虚与委蛇的意思。这样一来,武假成真,连丝毫瞧不起这个先被太宗遗弃,再做尼姑的魏国夫人柳氏,也对武皇后改变了态度,常常温语相加,就像对自己的亲女儿一样。

    于是,每当李治回宫皇后总说武氏如何知书达礼、贤淑聪明。李治仁厚,以为皇后与武氏相处甚洽,以为武氏真的心地纯良,他坦然接受正宫里的一后一妾,很少临幸淑妃宫。

    其实不管皇后,无论皇帝,都太小看了武媚娘。以她的聪明才智,以她在后宫寺院多年锤炼的心计,她怎能把皇后瞧在眼里。她认为这个花瓶一样的女人太愚蠢,没有任何头脑,自己身处险境,还自我感到得计。武媚娘很快就看清了她们的那个计谋,她完全看透了她们。对于这个似有权执的、自己未来真正的敌人。严格说来皇后和柳氏这母女,就够上她势均力敌的对手。如今自己还得对她们曲意逢迎,不过自己还必须依靠她们、利用她们罢了。武媚娘当时就想未来真正失败真正可怜的人儿肯定这一对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母女。

    那时的武媚娘身居正宫的别室,没有认为自己是皇后借用的她,她很自信,以为是皇后找到了最适合、最锋利的自杀的匕首。随着皇帝对她频频的宠幸和那份热烈的爱,使武皇后更加自信,她在后宫才是最优秀的,这个庞大的正宫应该是她的。

    没过多久,她便怀上了皇帝的龙种。她欣喜若狂,就凭这凭着皇帝热爱她而得出的结晶,她也要向大唐政权多要些东西了。

    但是,她不会像皇后那般愚蠢,就是耍了点小聪明却遗下她这么个更大的祸患。武皇后本是个十分欢快而又大度的女子,她不想凭借女人们那些小谋小计去获得,她对女人们忌妒和争宠很厌烦。然而,经过十几年的深刻教训,她也要多少用一点女人的天然条件,她清楚自己的手段,只要出手,就让她不同凡响。

    要说王皇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淑妃也做了替罪羔羊。她们相继完全失宠,又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武媚娘。但是,她们不是武媚娘的对手,又一起败下阵来。

    经过艰苦的反复争斗,武媚娘终于荣登皇后宝座。当她登上肃义门,接受百官朝贺时,以光彩夺目的形象立于诸臣之前,朝拜者欢声雷动。面官们看到的似乎不是一个皇后,而是一个皇帝,一个唐太宗威仪的女皇帝。“女主武王”的朝代难道真的开始了吗?

    当时的武后还没有那么想,她只想辅助李治,再造一个贞观之治出来。她心里明白,斗争刚才开始,关陇旧势力会怎样仇恨她、顽抗她。身为元舅、朝中首辅和顾命大臣的长孙无忌会怎样组织力量向她反攻倒算,朝中的重要官位仍为旧臣们掌握,鹿死谁手,实在还很难说,以李治的仁弱,困难的一方不是关陇集团,而是她自己。

    她必须培植自己的力量。

    这时出现一个人,此人乃是人教四代记名弟子,此人名叫许敬宗。这许敬宗文才即离,又有经验,为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同时又有截教五代外门弟子李义府以中书侍郎参知政事。

    有此二人已可打破朝中旧势力的一言堂局面,但还远远不够。所以,在李治宣布大郝天下的那一天,她却上了个奏表:“陛下前以妾为宸妃,韩瑗、来济面折庭争,此既事之极难,岂非深情为国,乞加褒赏。”武皇后此时提到的韩瑗是当朝宰相之一,来济是中书令,都是权高位重的旧臣,此二人是反对封“宸妃”的顽固官员。武则天在那特别的日子里上了这么个特别的表章,使朝中诸臣极为震惊。而韩瑗、来济更加恐慌,连忙申请辞官,自然未得允许。很明显,这是武后在大赦天下的特殊日子里,她以极为宽容的姿态出现在百官面前的。而宽容的另一面是什么?百官已知李治没啥心计城府,后位是她自己争来的。如今见她亲自上表,去表扬她的敌人,在胜利之后表扬她的敌人,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皇后有多深的城府啊。

    对武后的作为李治已经习惯。比如,新立皇后是在宫内,不能在大庭广众中,后宫女人哪怕是皇后也不许与世人见面的。但她非要选择肃义门,性格温柔的李治同意了。不同意怎么行?兴奋无比的新后像个天真的少女,像是磨着她的情人去看庙会。在爆发的万人欢呼的场面,李治还真被感染了,他第一次见到如此热烈的场面。过后,李治仍忐忑不安,这是违反大唐礼制的。然而他的新后却说:“礼制是人创的,我们创造了这个开天辟地的仪式,也要做出先人没有做过的事”想一想,他也心安理得。

    李治看着兴致勃勃,脸色红润的武后,心里顿感轻松,前所未有的轻松,好像自己新立的不是皇后,而是皇帝。这是百官的共同想法,更是长孙无忌的想法。李治的轻松,正是因为自认不是长孙无忌的对手,如今既然有人替他上台打擂,才有卸下重担的轻松。何况,替代自己的是妻子。李治,确实儒弱、仁厚。

    面对朝局和儒弱的丈夫,武则天感到很沉重。过去自己只想做个梦想的女人,现在她的理想破灭了。她要为丈夫的江山、为自己、为女人去征战,去打倒无比强大的旧势力、旧规矩,她不能错走一步,必须坚定、沉着。她要做男人的事情、要做皇帝的事情了。她虽然仍无做皇帝的妄想,却知道做的是皇帝的事情。不知道成不成,但她要试一试。她很有信心。

    为了革敌鼎新,她劝丈夫下诏改元。两个月后,大唐改元显太,以公元656年为显庆元年。随后,她要在显庆元年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她已有二子,长子李弘,次子是在即皇后位前生下的,取名李贤,被封潞王。她示意礼部尚书许敬宗上书请另立太子,许敬宗不愧文史显通,他引经据典,以天象为儆,地坤为示,又用通俗形象的枝干、衣裤作比兴,说明必须废去庶出的李忠,而立武后生的嫡子。不然,开象不容、地坤不承、大树倒着栽、衣裤颠倒穿,官民心里不跳实,东宫的原太子心里不安宁。

    显庆元年正月,李治下诏立长李弘为太子,于志宁为太子大师,中书令崔敦礼为太子少师,许敬宗、韩瑗、来济为太子宾客,李义府兼太子左庶子。大赦天下。废太子李忠被封梁王,实任梁州刺史。

    也正是这个时候祖师清虚驾临告诉武皇后岂有人主帝王命格。

    知道自己这位祖师乃是上古人皇神农氏帝师的武皇后对祖师的话根本不会怀疑,而也正是因为这个使得武皇后野心萌生,渐渐的有了掌控天下的心思。

    立太子不久,李治又旨尊武士彟为司徒,赐爵周国公,母亲杨氏晋封代国夫人。这年十一月,武后又后一子,取名显,受封周王。为示庆贺,为百官普升勋级。

    稳固了自家阵地,武则天开始帮李治整饬朝纲,清理顽旧,向天陇集团扬刀冲锋。

    武则天盯住了关陇之首、顽固元戎长孙无忌的一切动作。自武后册立大典甩袖而去后,长孙无忌隐居编撰《武德贞观二朝史》,从编史中更觉武后的可怕,因此一刻也未放心朝局,在幕后策划扼杀武后势力的计划。宰相韩瑗、中书令来济被武后拉入她们的营垒,他知道此二人是两营之关键,他们是关陇干将,不会为武后所用。

    于是,长孙氏令韩、来二人首先发难,要求召回褚遂良,并向李治儆示女祸误国的道理,让武则天招架不住。果然韩、来二人仍是关陇干将,他俩咬住李治,反复上奏,并鼓动臣工起哄。韩、来及受鼓动的旧派官员果然掀起一股上书风潮,纷说褚遂良是谋国老臣、社稷干城,“无闻罪状”,为“谗谀相诋”被逐,再不召回,朝臣之心就要乱了。还拿褒姒、妲已这些老掉牙的“赫赫周宗,褒姒灭之”等典,讽谏高这示,冷落武后。

    这些招数对武则天来说,已不算招数,她很感到失望。这位曾左右太宗朝纲的权臣、元舅长孙无忌,竟拿不出一式高招对付她。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用红颜误国那个老一套招法,用在李治和她身上,实在不算个招法。就是再让褚遂良回朝又能怎样?人老了,该进坟墓了。她告诉李治,不理他们就完了。果然李治不加理睬,不予允许;韩瑗等人以辞官威胁也不允准。长孙无忌等没办法。

    不知是被胜利冲昏头脑,还是本性决定,这时在李义府和皇帝身上出了点纰漏,给敌人抓住把柄,算是后院起了两把火

    一个洛州的淳于氏,犯了奸情罪被押在大理寺狱中。李义府听说此女很美,便让大理寺丞毕正义徇情枉法,把她释放,想纳她为妾。大理寺卿段宝玄受朝中旧臣指使,写奏折告发了这件事。李义府害怕败露,便逼迫为他办事的毕正义自杀在狱中。皇帝让给事中刘仁轨主持审理,因毕正义自杀,死无口供,纳妾之事还在准备中。人物两证皆不备,拿李义府无办法。

    然而,法律上虽无证据,事实却是不错。关陇集团抓住这可乘之机,想用李义府当突破口,打击武则天他们认为一定是武后在包庇李义府。御史王义方上奏继续审理此案,奏折中直点李义府大名,以为“义府于辇轂(旧指皇帝)之下,擅杀六品寺丞,就云正义自杀,亦由畏义府威,杀身以灭口。如此,则生杀之威不由上出,渐不可长,请更加勘当”这件事在当时闹得很凶,也折冲了几个回合。直弄到李义府在朝廷上与王义方对仗,王大声喝斥义府,李义府受斥而出。武则天见此事内中有两派斗争,就是压着不处理李义府,李治反责王义方“毁辱大臣,言辞不逊,贬葉州司户”。而李义府反升为中书令,掌管军国政令,并兼检校御史大夫。

    李治和武则天也知李义府品行不端,在本案中曲在李义府。王义方身为御史,有弹劾大臣之责。其行为也是正当的。但是,此案处在斗争的涡流中,只好这样处理了。这件事让武则天很被动。

    由于李治有武则天做依靠,思想放松,加上他生性善良。闲来无事,让侍卫陪着却御花园散布。实际上知道废太后王氏和萧淑妃被囚的地点,平日仍挂念她们。这次散步,本来就想看看她们的情形,心里也没想怎么样。

    到花园后逐景生情,想起她们过去陪他在花园的情景,更增添怀旧之情,便顺着幽径走身囚禁之处。

    那是一间封闭的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