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戾太子重生-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中没少捞好处。不过这也说明,康居王真的被匈奴人气急了,不然也不会想到我们的。”

    “康居使臣?”刘据想了想,“我下午才见过,好象还是他们的一个王子,不过他没有提什么。”

    “他怎么会在那个场合说这些,我已经约了他明天到我家去,我想到时候他一定会请求我们发兵去赶走匈奴人的。”

    刘据和李仲元听了他的话,想了想,都觉得有这个可能,不过李仲元提出来:“这些年匈奴人在河中一带混得不错,至少没人敢去惹他们。如果我们现在出兵,恐怕很难打败他们。”

    “何以见得?”刘据没想到李仲元也开始分析军情了。

    “这不明摆着么?他们至少有三十万骑兵,说不定有五十万。如果我们要打,至少也要派出三十万人,再加上后勤供给,连同民夫在内至少要五十万。”

    张全点了点头,连李仲元都能看出来,他当然早就知道了:“是啊,所以我才约了康居使臣,想听听他们的打算,看看我们有没有机会。要不你明天也来听听,然后我们再商量商量。”

    三个人正说着,已经有人把酒菜都端了上来,于是三人都停了下来,等酒菜碗筷都摆好了,三个人才给自己斟满了酒,共饮了一杯。

    等一杯酒下了肚,三个人才边吃边聊,刘据问张全:“听你的口气,你要打匈奴?”

    “对,有这个打算。”

    刘据有些担心,问道:“你考虑好了没有?现在匈奴人不好打,不仅离我们远,而且羽翼已丰,现在去打,适合吗?”

    张全停下手中的筷子,伸出五根手指说道:“我主张现在打,理由有五个。一,我们发展了十年了,国力已经大幅度提高,不仅国库充盈,而且百姓丰衣足食,现在打,我们有这个实力;二,我军准备了十年,现在新一辈的将领已经成长起来,是检验他们的时候了;三,匈奴人一直卡在我们与西方各国的商路上,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掐断这条商路,可万一他们将来有所行动,我们与西方各国之间的联系必将中断。”

    说到这里,张全停了下来,先喝了一杯酒,让刘据和李仲元回味一下,李仲元点点头:“全哥说得有理,我们现在完全有实力派兵进入河中地区,而且现在海运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条商道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刘据没有急着发表意见,问道:“还有两条理由是什么?”

    张全放下了酒杯,继续说道:“四,匈奴人是我们的世仇,一旦他们开始大规模扩张,中亚各国没有一个是他们的对手,到时候我们恐怕会失去伊犁河及葱岭以西的所有土地,我们可不希望在中亚有这样一个大国的存在;五,这么多年了,西域各国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之下,现在我们可以将势力扩展到里海、黑海一带,将大夏、康居都置于我们的控制之下。”

    等张全说完了,刘据才慢慢地说道:“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这仗败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张全点了点头:“的确,这次出兵的风险很大,可我们还是败得起的,如果失败,我们可能会退回葱岭以东,可就算是一场赌博我们也应该试一试,所以我决定这次还是我来领兵。”



………【第63章 再次西征(4)】………

    刘据想了想,觉得还是张全去最合适,于是点头表示同意:“这样也好,交给别人我还不放心。你们俩明天再找那个康居王子好好地问一问,把情况问清楚,看看匈奴人现在到底有多大的实力。虽然我们也收集了一些关于他们的情报,可毕竟没有康居人知道的多,而且一旦与他们开战,康居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对我们的帮助会很大的。”

    李仲元和张全都点了点头,三个人又喝了一会儿,刘据几次想说什么,可张了张嘴又没说,李仲元注意到了,问道:“怎么?据哥想说什么?”

    李仲元一问,刘据才说出口:“关于你女儿。”

    “冰雪?怎么了?”

    “中午的时候,你嫂子提出让她和进儿成婚的事你听到了吧?”

    仲元点点头,“听到了,不妥吗?”

    “可……可我替进儿另外定了一门亲。”

    “已经定了?我们怎么不知道?”李仲元很疑惑,他对女儿当不当太子妃,甚至是不是皇后没也兴趣,他只是感到奇怪,这件事怎么大家都不知道。

    “我已经帮进儿选了一个太子妃,叫王翁须,准备年后就让他们成婚,只是没机会和你们说。”

    张全和李仲元明白了,刘据这是在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李仲元笑了:“就这事啊?这有什么不好说的,知道了。”

    刘据见他一点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心里踏实了,说道:“那你回去还要和公孙兰说一声,别让她有什么想法。”

    “没问题,这事我能做主。”一听这话,刘据和张全都笑了,不仅他们俩,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位李大人在外什么事都敢做主,回了家什么都要请示。

    刘据又说:“我看冰雪和德阳不错,不如我下道旨意,搓合他们一下?”

    张全摆了摆手:“这倒不必,年轻人的事让他们自己决定,如果他们觉得合适的话自己会提出来的,我可不想包办。”

    “呵呵,行,那听你的。如果哪天你想包办了就来找我,我包办你都行!”

    第二天,张全和李仲元在自己家里接见了康居王子怀禹,怀禹今年不过二十多岁,可张全和李仲元很快就发现这个王子不论是言谈举止,还是才干学识都有过人之处。通过怀禹的介绍,张全二人对康居国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自从月氏人迁走之后,康居与乌孙之间的缓冲不存在了,康居人直接受到了汉军的威胁,可他们不同与月氏人,他们已经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存了几个世纪,不想远离自己的故土。另一方面,匈奴人逐渐控制了康居的南部、西部和北部,现在已经进入康居的中部地区,康居王多次派人质问乌师庐,希望他们退回都赖水河谷。匈奴人对康居的使者一直都很客气,可就是不肯走,而康居王根本没有实力与他们一战,所以现在面临着鹊占鸠巢的危险。

    张全听完之后笑了:“当初你们大王引狼入室,现在尝到苦果了吧?”

    “是是是,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这次父王派我来,就是想和贵国合力赶走匈奴人,毕竟他们也是贵国的宿敌啊。”

    “哈哈……”张全放声大笑,“王子说得倒轻松,好象匈奴人占了我们的地方。不错,匈奴人是与我们有世仇,可他们已经被我们赶走了,我们斗了上百年,最后失败的是他们。所以他们现在做了什么,好象与我们没什么关系吧?”

    “将军说的是,可匈奴人一旦成势,恐怕对贵国的大夏也有威胁吧?”

    “大夏?呵呵,大夏当年还是我带兵打下来的,可我国对那里根本没什么兴趣,你没看到,我们只在瓦溪河谷象征性的驻扎了几千人马?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管理过那个地方。别说是大夏,就是月氏人留下的空白我们都没什么兴趣。”月氏人走后,汉军派出乌孙人占了他们原来的地盘,可汉军并没有正式进入该地区。

    怀禹有点着急了,让大汉出兵帮助康居人赶走匈奴人,的确不容易,因为康居与大汉之间的关系刚刚有所缓和,最多算是解除了敌对状态,可怀禹还是不死心,他想了想,又说道:“如果真让匈奴人占了整个河中,恐怕贵国与安息之间的贸易通道就要被切断,我想将军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吧。”

    旁边的李仲元看看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劝道:“是啊,张将军还是考虑一下,如果真的让匈奴人占了我们的商道,我的损失可就大了。”

    张全装着思考的样子半天没说话,怀禹见还有机会,又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纸,在桌上展开,然后说道:“将军请看,这是我国及阿兰国的地图,上面清楚的标着匈奴人的部署和驻扎情况,如果大汉肯出兵,我父王说了,可以将克什尔山以南割让给大汉,作为大汉出兵的酬劳。”

    张全一看,康居人还真下本钱,一下割让了三分之一的国土。张全看了看地图上匈奴人分布的情况,然后问道:“匈奴现在有多少兵马?”

    “常备军二十万,短期内能达到五十万。”怀禹不敢隐瞒军情,一旦康居与大汉联合,就是和匈奴人翻脸,那样的话,如果汉军败了,康居人也会被匈奴人灭国的。

    张全有些不解,匈奴人一向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有多少青壮,就有多少士兵,可怎么还有常备军一说。不过他很快就弄明白了,现在的匈奴人已经不同于过去了,他们占的许多地方已经是靠耕种为生,不可能再象过去那样流动作战了。一想到这,张全暗自高兴,他曾担心匈奴人会避开汉军的锋芒,等汉军撤走之后再卷土重来,现在看来不会了,他们已经由游牧变成了半定居的生活方式。

    张全又问怀禹:“如果联合,你们康居能出多少兵?”

    “十万骑兵!”

    “十万?那你们能对付十万匈奴人了?”张全故意问道。

    “这个……”怀禹一脸的尴尬,因为他知道,康居军的战力不强,如果真的打起来,这十万人恐怕连五万匈奴人也打不过。

    好在张全没有再追问他,而是对他说道:“好吧,我会向皇上禀报一切,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就算我军出兵,至少也要等两年。”

    “什么?!两……两年?”怀禹以为自己听错了。

    “当然要两年,你想想,对付匈奴,我们至少要动员三十万人,这么多的人需要多少粮草?两年之内能准备妥当已经不错了。”

    一听这话,怀禹暗自松了口气,如果从大汉国内运送粮草,两年能准备齐已经不错了,加上运送粮草的民夫和辎重兵,恐怕准备六十万人的粮草也不一定够,好在他们早有准备,他对张全说道:“粮草一事将军不必担忧,我康居为此已经准备了数年,现在备下的粮草足够五十万人征战一年之用。”

    张全暗自高兴,他本来就是想让康居人提供粮草,现在他们主动提出来了,省了自己不少口舌,于是点了点头:“你父王考虑得如此周到,甚好,这样省去了不少麻烦,好吧,明日我就进宫,向陛下面呈此事。”说完,他又转头对李仲元说道:“李大人,你看呢?”

    “行,我没意见。”

    怀禹满意地走了,仅仅几天之后,刘据就传下圣旨,准备来年征伐匈奴。



………【第64章 再次西征(5)】………

    这一次远征河中地区,汉军几乎派出了所有的精锐,由张全亲自领兵挂帅,主要兵力包括:禁卫军司令李锋率领的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师共十万人,御林军司令李陵率领的第十一师、第十四师四万人,西域总督郝平山率领得到加强的六个师六万人,总计汉军二十万。

    同时,刘据还下旨征召西域各国联合出兵,共同征讨匈奴。其中,康居出兵十万,大夏出兵三万,乌孙出兵三万,大宛出兵一万,其余西域小国出兵三万,各国联军四十万,准备一举荡平匈奴!

    由于兵力众多,各国联军利用冬季在轮台和赤谷城集结备战,乌孙、大宛、郝平山的西疆国防军,以及部分西域联军在赤谷城集结,张全率汉军主力进驻轮台,而大夏和康居都在本国集结。李仲元为此还准备了大量的粮草,虽然康居人已经答应提供所有的粮草,可张全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上,他还是让李仲元在轮台、赤谷城、以及大夏的和墨城准备了大量的粮草。

    而国内,由霍光亲自指挥御林军两个师守备长安城,太仆陈文博率领禁卫军五个师守备关中地区,禁卫军的另一个师则驻守玉门,保障汉军的补给线。

    张全长期的努力有了成果,没有人相信这么大的军事调动会在一个冬天里全部完成,可现在,随着一道道军令,所有汉军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大战一触即发。

    汉军如此大的军事调动震动了整个西域,对于西域各国来说,仅汉军人数是远远超过了他们全国的人口。几乎所有的西域国家都派出兵马加入联军,这不仅是他们对汉军的战斗力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当年伊犁河与文亚山之战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在他们看来,跟随汉军可以从战争中获得众多的战利品。虽然大部分国家只派出几百人,可张全并不在意,他需要的不是士兵,而是一个国家的,哪怕一个国家只派一个人来,那也说明他们国家是站在大汉一边的,与匈奴势不两立。

    当汉军在轮台和赤谷城集结的消息传到匈奴,匈奴人慌了,二十二年前余吾水河惨败的阴影还没有从他们的心头散去,每一个参加过那次会战的老兵都对汉军怀有一种恐惧的心理,汉军在余吾水河畔决死拼杀的身影依然是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而年轻一辈也早已从他们先辈口中听说过汉军的战力,同样怀有畏惧的心理。一时间,整个匈奴部落被一种惊恐的气氛所包围。

    单于乌师庐、自次王赵能、军师卫律、左贤王屠耆堂、右贤王都隆奇,还有匈奴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裨王及重要将领在乌师庐的单于庭商议如何对敌。

    在座的都已经知道了汉军即将进攻匈奴的消息,可乌师庐还是把最新的情况通报了一遍,最后问道:“此次汉军来势汹汹,我们应当如何应敌?”

    大帐内半晌都没有人说话,所有的人都紧锁眉头苦苦地思索着对策,过了半天,也不知是谁轻声叹了一口气:“唉,天地之大,何处才是我们的容身之所啊!”他的声音很轻,象是对自己说的,不过大帐内人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悲伤之情涌入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乌师庐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说话,于是继续说道:“虽然汉军要开春才会发动进攻,不过是战是和,我们要早做准备。如果打,怎么打?如果不打,我们往哪走?”

    乌师庐的话让赵能心中一惊,他不由得想起了二十二年前的西迁之路,当初,就是他的父亲赵信提出西迁,让匈奴摆脱了汉军的追杀,消除了灭族之祸。可那次西迁也让匈奴元气大伤,仅仅两三年的时间,出发时的六十万人,就只剩下二十来万,除了狐鹿姑带回去投降汉人的十来万人,其他人有一半倒在了西迁的路上,就连乌维单于也丧了命。如果再来一次西迁,还会有多少人跟随?又有多少人要死去?赵能不敢再想,他为了匈奴已经耗尽了心血,不忍心看着这一切在一夜之间毁灭。

    这时,大帐内已经有人开始发言了,左贤王屠耆堂开口说道:“二十二年前我们离开故土,几乎失去了一切,祖先几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现在,我们在河中之地刚刚站稳了脚,可如果现在离开,又将失去一切,难道我们还有能力再为自己选一块生存之所?汉军的确强悍,可我们现在兵甲近五十万,完全有能力与之一战!所以我主张与汉军决战,把他们赶回去!”屠耆堂是乌师庐的侄子,在年轻一辈中属于有头脑的一类,不然也坐不到左贤王的位置上。

    右贤王都隆奇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汉军此次来者不善,又有西域四十余国参与,就算我们能战胜他们,也一定是惨胜。所以我认为,我军当避其锋芒,坚壁清野,汉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用不了多长时间必定会退去,到时候我军再乘机袭击他们,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