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以前,中原的骑兵在军队中的比例很小,一般担负着侦察、穿插、奇袭等角色,上万规模的骑兵并不多见,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骑兵都是轻骑兵,常常靠弓弩作为主要的攻击武器。这与当时中原的战马数量和原始马具有着直接的关系,即使是三十年前,先帝刘彻派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征匈奴,也只有十来万骑兵,不足十五万战马,其余数十万都是提供补给的步卒或民夫。
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自从大汉控制了大漠,控制了东胡,控制了西域,甚至控制了中亚,军队的马场随处可见。更有一些豪强士族在塞外选购草地,作为自己的私人草场,仅李仲元名下的几处草场每年就可提供上万匹良驹,这些,都为扩充骑兵的数量和质量奠定了基础,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汉军骑兵通常配备两匹战马,至于禁卫军和御林军,往往配备三匹以上的战马。
另一方面,在李仲元改革了马具之后,骑兵的作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马镫的出现,可以使骑手们能够更容易地控制自己的战马,更容易地使用各种兵器,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全身力量集中在一点上,增加了骑兵的攻击能力。所以无论是大汉与匈奴,还是大汉与东胡各部之间的骑兵对决,骑射已经退至次要地位,两军面对面的冲锋成为骑兵交战的主要形式。
由于汉军的骑兵距离匈奴大营很近,匈奴骑兵根本没有列阵的地方,一队队匈奴骑兵从破碎的寨墙中冲出来,直接冲向了汉军。而汉军的床弩攻击也立即停止攻击,他们身后的骑兵则冲了上去,去迎战匈奴骑兵。
双方几乎在同时催动的战马,然后拼命地抽打自己的坐骑,双方都努力想把自己的马速提到最快,汉军的冲锋队形比起以往有了一些改进,冲锋的队伍前列的少量骑兵使用的是长矛或骑枪,他们担负着与对方直接碰撞的危险任务。随后跟进的骑兵多采用马刀加盾牌的方式,主要是对付与自己擦身而过的敌兵。
很快,双方的骑兵撞在了一起,许多骑兵来不及避让,直接撞到了对方的身上,这样的碰撞是不可能有人活下来的。接着,许多跟在后面的骑兵直接踏上了倒毙在前面的战马或战友的身上,纷纷从马背上翻滚下来,没有受伤,又没有被后面的马蹄踩到的人又急忙从地上爬起来,或寻找战马,或与对方展开徒步的搏杀。仅仅一个照面,双方就有上千人毙命,剩下的都从对方队伍的缝隙中穿过去,然后再掉转马头,进行第二次冲锋。
与其它三个师一样,丁虎在听到号角声响起的一瞬间就让第四旅冲了上去,在第四旅还没有和匈奴人接触的时候,又派上了第五旅,接着是第六旅。丁虎没有带队冲锋,但他一直紧张地注视着前面的战场,第四旅在旅长汪圣国的带领下很快就和匈奴人撞在了一起,先是汉军和匈奴的前队迎面相撞,接着是两军的后队直接撞到了自己的前队上。渐渐的,越来越多的骑兵混战在一起,双方密集的队列都使对方失去了穿插的机会,现在,双方比拼的是力量,是勇气,是运气。
汪圣国从一开始就成了匈奴人眼中的一块肉,他从军二十年了,以前是徐自为手下的一个普通士兵,靠着自己的军功和一身的武艺一步步地升到了今天这个位置,他是一个从来不知道害怕,从来不知道疲倦,从来不知死亡是什么的人。正是因为他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才在一次军内比武中被当时任第二师师长的李锋看中,抢到了自己的帐下,汪圣国带出的兵一个个都和他一样是不怕死的二楞子。汪圣国在两军冲锋时就冲在了第一个,他靠着手中的骑枪挑飞了几个与自己擦身而过的匈奴兵,带着他的警卫连冲进了对方的阵中。
………【第84章 平定中亚(6)】………
这一仗,汪圣国算是过足了瘾,他先是用骑枪挑,骑枪断了,他又用马刀砍,后来马刀又断了,他又捡起一根匈奴人的长矛,到了最后,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杀了多少敌兵。
与第二师的情况差不多,汉军的其它三个师也在第一时间派出了自己的主力,李锋就是要让匈奴人感到压力,让他们不敢与汉军进行面对面的决战。
此时,乌师庐与赵能等人也忙着集合自己的人马,他们的人刚刚集中起来,就见一人骑马从营外冲了过来,此人一身是血,也看不清模样了,他骑马刚到乌师庐等人的面前就一头栽下马来,有人急忙去把他搀扶起来,架到了乌师庐的面前。
来人是屠耆堂的卫队长,他用沙哑的声音向乌师庐禀报:“大单于,汉军攻击猛烈,左贤王快挺不住了,他请大单于赶快撤走,不然就晚了。”
“什么?”乌师庐没想到八万主力刚一上阵就顶不住了,他用询问的眼神望着赵能,希望他能拿个主意。
赵能知道乌师庐在问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他已经来不及解释了,直接命令都隆奇:“右贤王,你带人向北撤退,一直退往阿兰国境内去寻找郝宿王乌禅幕。”
“是!”都隆奇巴不得马上就离开这里,一接到命令,立即跳上马,带人向北而去。
赵能见他走了,才命令其他将领:“其他人跟我来,保护大单于向南撤退!”赵能没有说,但他心里明白,汉军一定会在北边设下伏兵,让都隆奇向北撤,只是为了吸引汉军的注意力。
很快,匈奴的两支大军分别向北和向南撤退,只留下屠耆堂的几万残兵在苦苦支撑。在后面观战的张全见匈奴主力开始撤退,知道大局已定,心才稍稍安定下来,他给李锋的任务是用八万禁卫军赶走二十多万的匈奴骑兵。从列队开始,他就没有干涉李锋的指挥,结果,李锋做得非常好,顺利地完成了他交待的任务。这个时候,他才命令身边的飞鹰:“去和李锋说一声,立即扫除当面之敌,然后向南和北各派一个师进行追击。”
“是!”飞鹰接令,亲自跑去通知李锋。
屠耆堂的八万匈奴主力并没有坚持太久,很快,李锋就将他彻底击溃,屠耆堂只带了三万余骑向东撤退,其他的多数被杀或被俘,少部分失散。李锋一见匈奴败逃,立即派丁虎的第二师向南追击,赵始成的第七师向北追击。
丁虎的第二师刚才位于汉军的右翼,当面之敌不多,所以除了第四旅之外,其它两个旅斩获不多,伤亡也不大,他一接到命令,立即率领手下向南追击,边追边调整队形,而汪圣国的第四旅依然是全师的先锋。
乌师庐与赵能等人向南逃窜,开始,乌师庐不明白为什么赵能要带他向南逃,他以为赵能要带他杀回恰奇城,重占图兰草原,甚至抢回都赖水河谷。其实赵能是担心北部有汉军的伏兵,要先向南,然后沿克什尔山向西,逃出汉军的追击范围,再撤到阿兰国。在他看来,汉军不会料到自己向南,这条路应该是安全的。谁知道,他们刚刚逃出去不到二十里,就发现身后扬起了阵阵烟尘,两人明白,一定是汉军追上来了,他们在担心屠耆堂的同时,更担心自己的命运,于是催促手下加快速度,没命地向南逃。
他们又逃了十多里路,突然听到一阵低沉的号角声,紧接着,一左一右各杀出一军,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赵能大惊失色,他想到这里会突然冒出了数万伏兵,他定睛一看,只见两支大军各有两三万人,互为犄角,左边一支打着乌孙的旗号,右边一支打着汉军的旗号。
赵能回头看了看追兵扬起的烟尘,向乌师庐建议:“大单于,追兵就要来了,我们现在只有冲过去了,汉军战力太强,我们全力进攻乌孙军,在追兵合围之前冲过去。”
乌师庐此时已经乱了方寸,听了赵能的建议,立即指挥手下向乌孙军冲去。其实,赵能上了张全的当,他现在看到的“汉军”,其实是煎靡率领的大宛及西域各国三万骑兵,战斗力并不强,而三万乌孙军受汉军调教了十多年,他们面对五万匈奴骑兵,却敢以死相搏,再加上煎靡领军在侧翼支援,硬是挡住了匈奴骑兵的数次冲锋,与他们混战在一起。
匈奴人一夜未眠,又狂奔了三十多里,现在是又累又饿,而乌孙军以逸待劳,士气正盛,所以乌师庐不可能在追兵赶到之前冲破乌孙军的防线。赵能很快发现对方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更难对付,于是再次建议乌师庐:“大单于,敌军势大,我们快向东撤,然后退往纳赫沙城,不然等追兵到了,我们想跑都跑不了了!”
乌师庐一听,只得留下一支骑兵抵挡乌孙军,自己则带着三万多人向东逃去。
很快,丁虎率领第二师赶到,他没花多大力气就与煎靡和宁厝相配合,将断后的匈奴人尽数消灭。丁虎来不及与煎靡、宁厝客套,只是在马上对二人拱了拱手说道:“二位将军,在下奉命追击穷寇,这里就烦劳二位了,二位打扫战场之后,还请速速北上,以防不测!”丁虎是听说这群败军中有乌师庐的大旗,建功心切,所以顾不得休息,带人继续追赶。而乌孙、大宛等军经过一阵拼杀,消灭了近两万匈奴人,自己也有不小的伤亡,需要休整,所以煎靡和宁厝也乐意返回大营。
这场马上追逐还在继续,经过半日的追赶,双方的战马都已疲惫,就算双方每人都配备两匹以上的战马,这么长时间也很难坚持下来。不时有战马倒毙在路上,一些掉队的匈奴人干脆脱离主力,四散逃窜了。
乌师庐和赵能带人又向东逃出十多里,才折向东北方,他们又跑了二三十里,实在受不了了,见追兵还没有上来,于是在一条小河边休息。他们刚停下,就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赵能等人以为又是汉军的伏兵,大声叫道:“敌袭!敌袭!准备迎敌!”
不过这一次,他们过于紧张了,来的并不是汉军的伏兵,而是屠耆堂的残兵!
………【第85章 平定中亚(7)】………
原来,屠耆堂从战场上带着三万多人向东逃去,跑出一段之后,他发现汉军并没有追赶,于是他想到了纳赫沙城,他准备先退回纳赫沙城,再向西北进入阿兰国境内。纳赫沙城离匈奴大营还有六十多里,他带人狂奔了半天,才来到纳赫沙城城下,他抬头一看,城楼上依然挂着匈奴的旗帜,屠耆堂这才安下心来,派人叫城。
“你们是什么人?”城楼上的守军大声问道。
“快开门!我们是左贤王的人,左贤王就在我的身后。”屠耆堂的卫队长上前答话,让城上赶快开门。
一听这话,躲在城楼上的怀禹不禁恨得牙痒痒的,他想起了自己的父王和惨死的康居军民,当初,在宝瓶口伏击他的主力,就是左贤王屠耆堂的人。他一面让手下准备,一面让城楼上的人假意给匈奴人开门。
屠耆堂不知有诈,见城门大开,立即催动手下进城,他们已经跑了大半天了,早就是人困马乏,恨不得马上就找张床躺下来。屠耆堂率领着手下三万残兵刚刚进城,还没有找到地方下马,城内突然响起了号角声,紧接着城墙上、屋顶上到处都是康居军的旗号,如蝗的飞矢射向他们,把一个个丝毫没有防备的匈奴人射下马来。
“不好!有埋伏!撤!快撤!”屠耆堂马上醒悟过来,自己留在这里的千余守军一定是完了,这里已经被康居人占了回去,只是情急之下,他还没搞清楚这是哪来的康居军,在他的记忆里,康居早已被灭国,成建制的康居军已经不复存在。
匈奴人现在想撤已经晚了,怀禹在前一天夜里占领纳赫沙城之后,立即做了部署,把许多街道全都堵死,清除了主街道上的障碍物,现在的匈奴人在大街上根本找不到躲避的地方,完全成了康居人的活靶子。
“杀!把这些畜生统统杀光!以告慰我们亲人的在天之灵!”怀禹率先从藏身之处跳了出来,他和他的两万手下是残兵,是匈奴人屠杀后幸存下来的残兵,他们对匈奴人的恨超过了这里的每一个人。对他们来说,单单把自己的仇人射死已经太便宜他们了,只有将他们碎尸万段方能解他们的心头之恨。在怀禹的带领下,所有的康居人都象疯了一样,不顾自己的安危全都冲了上去,他们不但要杀死每一个匈奴人,还要用手中的兵器将他们的尸体砍得稀烂。
康居人的疯狂大大出乎屠耆堂的意料,在他的眼里,这些康居军已经变成了恶魔,再加上他和他的手下又饥又累,所以在遭到突袭时,根本无力组织有效的防御和反击,一个又一个的匈奴人被拖到了马下,然后再被疯狂的康居人砍成碎片。
匈奴人吓坏了,他们全都不顾一切的返身向城门口逃去,上万人在城门处挤成了一团,昔日的饿狼成了待宰的羔羊,一个月前康居军在宝瓶口的一幕在他们身上重演。
与西域大部分城池一样,纳赫沙城也没有千斤闸,而且这些多人挤在一起,康居军也没有机会关闭木制的城门,这才使得少部分匈奴人从城门处逃了出来,屠耆堂也逃了出来,带着两千多手下没命的向南逃。而他大部分的手下则没有他这么幸运,他们都没能逃出这魔鬼控制的城池,全都死在了康居人的手上。本来就不大的纳赫沙城到处是被剁碎的尸体,战后,全城找不到一个匈奴人的俘虏,甚至找不到一具匈奴人完整一点的尸体。
怀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为自己的父王,为自己的亲人,为自己的部下,为自己的国人报了仇!
屠耆堂就是在从纳赫沙城逃出来之后遇到乌师庐的,相对于乌师庐的三万人马,他这两千多人已经被康居人的屠杀吓破了胆,许多人第一次感到了害怕,完全丧失了战斗下去的勇气。
“纳赫沙城被占了,就连克什尔山都有汉军,他们究竟有多少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逃出他们的包围圈?”乌师庐有些绝望了,他对自己能否逃出去没有一点信心。
赵能安慰他:“汉军就这么多人,不会处处设伏的,不过我们要快点离开这里,不能让他们有关时间再做出调整。”
屠耆堂与乌师庐相遇之后并没有停留多久,因为断后的斥侯来报,汉军的追兵已经离得很近了,乌师庐现在根本不关心有多少追兵,他只关心追兵还有多远,自己能不能逃出去。在得到追兵逼近的消息之后,匈奴人再一次跳上了战马,继续向东北方向逃窜。
在赵能看来,汉军在攻击匈奴大营的时候至少动用了十五万以上的兵力,南边设伏至少也有五万汉军和乌孙军,再加上纳赫沙城和最重要的北边,汉军不可能再有多少机动兵力了,向东走应该是安全的。
不过,汉军的部署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就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又一阵急促的号角声伴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在他们的前方响起,两支汉军从藏身处杀了出来!
“是汉军!是汉军的御林军!”匈奴人中发出了惊恐的叫声,因为他们已经看清对方的旗号,那是李陵率领的御林军第十一和第十四师。
“哈哈……本将军在此等了你们一天了,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李陵早就等得不耐烦了,现在一见几条大鱼都在,兴奋地直搓手。
他旁边的韩延年比他还急,叫道:“还有这群蠢猪废什么话,杀吧!”
赵能一见汉军杀出,当时就一哆嗦,等他看清是汉军主力之后,知道是不可能再冲破他们的防线了,于是建议乌师庐:“大单于,汉军势大,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