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刚开始想发火,却在看到贾母的神情的时候软了下来。
他低声道:“老太太,元丫头是万岁的妃子,他的情况,不是我这个外臣能够打听的。若是您真的想知道,等二丫头或者倩丫头回来了,您再问问他们不就知道了?他们到底是陪着公主殿下住在宫里。不像儿子,不过是在太极殿上领了宴就回来了。”(未完待续)
006圣怒
外面的朝臣们也好,内宅的女人们也好,大家都等着这勺凉水,可谁会想到,最后勺起这勺水的人,竟然会是贾琏!
贾琏走的不是进士科而是明算科,从起点来说,他的位置的确很低。明算科出来的,大多都是九品、从九品的小吏,而且升迁的机会少,速度也比进士科的要来得慢。当初跟贾琏同一科上来的,还有人在部里做着九品芝麻官、被上司们当跑腿使唤。
贾琏当初被丢到边疆的时候,大家可没少在背地里笑话的,也有人明里暗里怜悯着这父子俩。大家都知道,这父子俩可是得罪了人、被人当成炮灰了。所以,对贾琏的品级问题,大多数人都保持了沉默。
要知道,进士科出来的那些人,除了三鼎甲之外,其余的人,进士出身和同进士们,运气不好或者是没有走动好关系的人,他们的品级也不过是在从七品到从八品之间而已。
大齐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刚刚进入官场的菜鸟们,只要是考上来的,那么最后留在京中成为京官的,品级最低;去地方上的,品级略高一点;如果是去边关,那么品级还要高一点。至于升迁速度,正好相反,京官经过三年的试炼之后,很可能被上面看中,或者成为各位郎官的副手,或者外放,他们的升迁速度是最快的;其次是地方官员,如果做出了成绩,又被上面留心了,那么三年一考评,六年一升迁,他们很快也会升官,他们要担心的。就是上面有没有人压着他们或者看中了他们的功劳。最惨的,就是被派往边关的官员,消耗大。随时有可能把命丢在战场上,或者没办法适应边关的艰苦把命丢在边关。又或者,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替罪羊,即便有幸活下来的,也很少有机会回到京里。在边关,军中主簿十多年不得升迁的,比比皆是。
所以,贾琏考中明算科,成为军中主簿的时候。即便他的品级已经是明算科新人能够得到的最高品级的官职,手续合法,也符合大齐官场的惯例。即便有人在背后嘀咕,贾琏是因为家世好、关系多才得到这个位置的,可是大家都知道边关的危险性,所以也只是在背地里嘀咕而已。甚至还有人庆幸,贾琏没有跟他们抢留在京里的名额,不然,他们一定抢不过贾家的长房少爷、张家的外孙的。
问题是,不到三年。贾琏就回来了,而且还成了正六品的兵部主簿。
天知道,跟他同期考上明算科的人还做着九品笔帖式呢。更不要说,比他早的进士科的出来的那些进士出身和同进士们,也多是八品笔帖式,他一个明算科的,竟然比进士科的官吏们升迁的速度更快!
更叫人无语的是,贾琏今年还不满二十周岁,还没有加冠!
这样的贾琏,虽然有无数的贵妇人在心中盘算着将他列入第二页女婿名单之中,可在男人们的眼里。这个小家伙就不那么讨人喜欢了。除了那些世家子弟,除了那些宰相、副宰相级别的老狐狸们。没有几个人看贾琏顺眼的,就是那些混吃等死的权贵子弟。因为成了对照组,也不愿意找贾琏一起玩耍了。
想想吧,人家考进士,几乎考白了头,也最后好不容易考出个二甲进士出身,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和人脉走关系拉交情,再加上几分运气,费尽心机,在进入官场之初留在京里做了八品的笔帖式,兢兢业业、忙进忙出,等着被上官看中,也等着三年一次的升迁机会。好吧,就在自己新官上任的那年秋,朝廷开了明算科,又一批官场菜鸟扑腾着进了官场。担惊受怕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能够庆幸自己运气好,没有被里面家世极好的那几个人抢走屁股底下的位置。然后又拍着胸脯庆幸自己保住了自己的官位,看着对方去了边关。谁想到,两年的功夫,还不到三年,这家伙回来了,还坐到了自己的头顶上。人家成了正六品的兵部主簿,可自己呢?还是个八品的笔帖式,还要听从对方的使唤。更过分的是,对方是个青葱少年,还没有加冠。自己呢?已经是一把胡子的大叔了,就是自己的孩子也比对方小不了几岁。
这种滋味,弥漫在好些官员的心中,有的人心理素质好,自嘲几下各自避开也就是的,有的心理素质不怎么样的就采取了消极怠工的态度。
再加上现阶段朝廷里面那诡异的气氛,更是让贾琏被孤立了。
贾琏刚到兵部那会儿,他直接就被人带到一间屋子里面,对方指着窗下的那张书案,道:“这是你的位置。”又指着满屋子的案卷道:“你把这个整理出来吧。”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可苦了贾琏,也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做,就只能沉没于堆满了一座座山一样高的书架的案卷海之中。
在没有人指点、也找不到人请教的情况下,贾琏就按照他在军中学会的办法来处理了。这个办法说简单也简单,说琐碎也琐碎,实际上,贾琏也就做了一个大大的表格,把案卷里面提到的有关物资和人员调动都一一登记了上去。
比方说,某年某月,上面决定给军中增添一笔物资,这些物资原来是储存在哪里或者是从哪里调剂过来的,什么时候入库,入的是哪个仓库,负责的是那些官吏。最后这批物资的去向是哪里。
还有每年的军饷军械军备,这些朝廷的旧例是多少,禁军和京营、边关各得多少,各仓库里储存有多少,理应发放多少,实际发放多少,禁军、京营、边关实际上领了多少,相关负责官吏是谁。实际过程中,谁做主挪借了哪一处的军饷军备,挪借多少,作何用途,负责的官吏是谁,相应公文、文件是哪一份,是朱批(皇帝下的旨意)还是蓝批(内阁决定)。
这不登记还好,一登记,立刻就发现,禁军的军饷军械军备一直都是整整齐齐的,甚至还有富余;京营虽然偶有拖欠,不过军饷也发下去三分之二,军械军备什么也满足了一半。问题在于边关,边关的军饷最厉害的地方拖欠了整整二十二年,而且大部分卫所的军械已经十多年不曾得到过补充,也就是说,边关大部分的将士都在赤手空拳地跟拿着弯刀的敌人战斗、靠着自己的一双腿跟骑着马的敌人赛跑。边关没有刀剑、没有弓矢,就连最便宜的枪也不够。
曾经,贾琏以为,安远卫的情况已经是个例了,现在,看到自己整理出来的文件,贾琏终于知道,原来一直以来,大齐的将士都在用自己的血肉换取和平。
刚开始的时候,贾琏愤怒,贾琏伤心,贾琏的心都在滴血,后来,贾琏也麻木了,也不再生气了,只不过,他一日日地泡在这些案卷里面,就是连换洗的衣物,也都是叫家里的小厮送到衙门里面去的。
也就那么巧。
那一天,皇帝跟太上皇不知道说什么,说着说着,就说起了那些权贵之家,说起了贾家,也说到了贾赦贾琏身上。听下面的人说,贾赦一回到家就闭门不出,贾琏天天窝在衙门里,也不知道做些什么,太上皇和皇帝一时兴起,就跑到兵部来了,结果,自然就注意到了贾琏整理出来的表格。
这一下,太上皇和皇帝都坐不住了。
没错,他们父子两个的确在争权夺势,但是他们一个是前皇帝,一个是当今皇帝,他们的荣华富贵和权势都来自于他们的身份,如果大齐不好了,他们会好么?就跟赤壁之战时的孙权,那些臣子们投降曹操之后依旧荣华富贵、依旧能够做官做宰,孙权呢?
试问朝廷之上,有谁见过太上皇跟皇帝同时发怒,而且是为了同一件事情、因为同一个立场而发怒的?
当时贾琏就跪下了,他一直都不敢站起来。即便是低着头,跪在地上,贾琏也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太上皇和当今皇帝的愤怒。要知道,一旦被兵临城下,无论是对太上皇还是当今皇帝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再者,大齐的国都人口众多,一旦失去了补给,那么,接下来的事情,绝对难以预料。就是最后消灭了狄人,大齐会不会改朝换代也难说。
太上皇跟皇帝一个坐在贾琏原来的位置上,一个站在父亲的身边,两个人将贾琏整理出来的文件仔仔细细地看过,又跟桌案上和边上的小几上的案卷一一对照过,这才对跪在下面的贾琏道:“这个,朕会亲自处理。至于你,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你打回了京,就不曾好好与家人团聚,放你一个月的假,好好休息罢。”
贾琏什么都不敢说,只能磕了头,倒退着,膝行退到门口,然后才转身。这个时候,贾琏发现,自己的膝盖已经麻了,跟本就站不起来。(未完待续)
005暗示
薛宝钗比王熙凤更早就意识到,如今王家跟薛家一样,都要求着贾家了。
若是早两年,薛宝钗肯定不会这么认为,这一点,他们兄妹两个都是一样的态度。就跟他们刚进京的那会儿,薛蟠一听到要去舅舅家立刻不自在、等听到要去贾家立刻不理会一样,在薛蟠和薛宝钗的心中,他们的舅舅是个极厉害、极有权势的人物,有这么个舅舅就是薛蟠犯了人命案子也无所谓,只要花点小钱就能够了了。
薛蟠会怕王子腾,但是绝对不会害怕贾政,原著里,贾政就对薛蟠没有任何的约束力,现在,贾政也不过是逮住了薛蟠、对着薛蟠念书而已。如果说贾政对薛蟠有多少影响力,那还真的很难说。薛蟠会忍耐,也不过是因为他就住在贾政的隔壁,外加他不忍母亲和妹妹伤心、贾政布置的功课又着实呆板只要抄书就可以。
薛宝钗则要精明一点,他看到了贾政的无能,也看到了贾政的愚蠢。至于贾赦,在他眼里就两个词四个字:愚孝、窝囊。刚进京的薛宝钗其实看不起贾政也看不起贾赦。他认为,只要他的舅舅在,他完全可以拿出姐姐的款儿来,不用在贾家的女孩子面前低头。
可事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一个巴掌。他的舅舅被嫌弃了,先是被外放,走到一半又被召回来,然后就在家里坐了几年的冷板凳。
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薛宝钗对王子腾会马上起复一事充满信心的话,那么后来,他就迟疑了。现在,薛宝钗相信,即便是王子腾夫人和王熙凤摆出这样高傲的姿态。只怕王子腾也不会如愿马上起复,说不定还要求着贾赦这边呢。
对此,薛宝钗可是非常相信自己的感觉的。虽然说他不想做这出头鸟。不过,若是得罪了贾清。以贾清的孪生姐姐贾倩对长乐公主的恩情,说不得王家还有求到人家头上的一天。他是薛家的女儿,可王子腾到底是他的亲舅舅,王薛两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不是自己坐视不理的时候。
这样想着,薛宝钗在心里盘算了好几回,见不是说话的时候,当即又硬生生地忍下了。
直到此时。他才开口,道:“我来了这两年,冷眼看着,这满府里最能干的,除了老太太也就二妹妹了。就是二妹妹,也不过是学了老太太的两成本事罢了。”
贾母哈哈大笑,道:“我这么多孙女儿里面,大丫头是我花费心思最多的,也许是我太宠着这孩子了,有些事情上。大丫头还是不如二丫头沉得住气。至于二丫头,他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就是太有主意了。有的时候叫我猜不透他心里都在想些什么。要我说,我家里的这些孙女儿们啊,都比不得宝丫头。”
薛宝钗红了脸,低了头,不说话。
薛姨妈坐在边上赔笑道:“老太太,您过奖了。我们宝丫头哪里比得上郡君呢?虽然说我们家的账本都是宝丫头管着的,可是郡君却是管着这么大的府邸呢。”
薛姨妈还是这么笨嘴笨舌的。一来,在这个世界上,商人乃是贱业。即便是有这个财力插金戴银、遍体绫罗,可是在社会地位上。就是要低人一等,甚至与。在大场合上,他们就只能穿棉麻料子。二来,前面也说了,世人不喜欢女孩子的性格太强,尤其是未嫁之女管家这样的事儿,更是要避免。
贾玖也就算了,谁让邢夫人躺下了、贾琏又没有成亲呢?贾赦又只有他一个女儿,让这个女儿管着后花园里的事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再者,后花园里也就贾玖、贾倩贾清和还是个小娃儿的贾琮四个人的事儿,自然不算什么大事儿。可是薛宝钗呢?若是薛姨妈说,薛宝钗懂事,在他看账本的时候知道搭把手,别人还不会说什么,可直接说薛家的账本都是薛宝钗管着的,这就不合礼仪了。
贾清噗呲一下就笑了:“看薛家太太说的,姑姑在山上呢,哪里管得了家里。以前是张家两位婶婶帮忙照应着,后来请了嬷嬷,依旧是萧规曹随照章办事,如今也还是这么着,一直以来,都是祖父安排得好,又有嬷嬷们照应着。姑姑也好,我们姐妹也罢,若是得了闲暇,还是要练字、做功课,不过是看着记着想着罢了。”
贾母慈爱地拍拍贾清的手,道:“正是。他们才多大点年纪,正该多学多看。有些事情,等选秀之后再准备起来也不迟。”
坐在贾母身边的史湘云当即就瞪圆了眼睛:“老太太,怎么清儿也要选秀么?”
贾母点点头,道:“是啊。虽然说朝廷有规定,父亲在世且官爵在从四品和从四品以上的官家小姐都要参加大选,但是,身上有爵位的非国姓、非宗室的千金小姐们也是要参加大选的。你二姐姐还有你两个侄女儿,他们如今都有了爵位,自然是要参加。”
坐在史湘云身边的贾宝玉当即就皱起了眉头,道:“这是什么缘故?我们家已经送进去一个大姐姐,为何还要把二姐姐也送去那见不得人的地方?”
此言一出,保龄侯夫人、忠靖侯夫人和王子腾夫人都死死地瞪住了贾宝玉,他们的脸上,就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一般。
贾母连忙安抚贾宝玉:“宝玉,这是国法。”
“不,不要,我要二姐姐陪我,我要……”
贾清不等贾宝玉把话说完,立刻放下了脸,道:“宝叔,您说什么?我怎么没听清楚?您这是对当今万岁有意见呢?还是觉得国法都要为您让路?不然,我派人去请二叔祖过来,让二叔祖亲自为您解说一番什么是国法如何?”
贾宝玉一听贾政,立刻打了一个寒颤。
贾母搂着贾宝玉,瞪了贾清一眼,道:“你这丫头,胡说什么呢?”
贾清道:“老太太,宝叔年纪也不小了,只比姑姑小几个月呢。也亏得今日在座的都是自家亲戚,也知道宝叔是赤子心,受不得骨肉分离,不然,这话若是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只怕姑姑的命就要交代了。”
贾母还要再说,保龄侯夫人却是先开口了:“丫头,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贾清当然知道。他跟贾玖贾倩一样,都很清楚,贾赦身上的那个国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