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财色-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养猪,也是一条最容易发家致富的路子。
  如今的世面上,副食品奇缺,猪肉更是逢年过节才能够凭着肉食票证领上那么三二斤,范无病家里面的条件虽然不错,可是吃到猪肉的日子也不多,肚子里面很缺油水啊!早已经习惯了大鱼大肉的范无病,重生之后的最大遗憾,就是没有肉吃。
  遥想后世的时候,虽然猪肉变得比唐僧肉还贵,起码还能吃到,如今这个节骨眼儿上,可是拿着钱都不好买啊!
  三兄弟若是能听自己的劝,好好养猪,用不了几年肯定能成万元户,比他们种地要强多了,范无病可没有坑害他们的丝毫意思。
  “小范,你知道我们父亲是为啥被划成右派的吗?”老大王爱国有些吞吞吐吐地说道。
  “为啥啊?”范无病好奇地问道。
  “我爹就是养猪的技术权威,被他们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给割了的——”王爱国说道。
  “啊——”范无病顿时呆住了。
  问清楚才知道,三兄弟的父亲当年是农大的教授,对于家畜养殖是很专业的,可惜生不逢时,遇到了十年浩劫,再有能力也只有靠边站了,只是他到了农村之后对于自己从事了多年的专业依然是念念不忘,村里面的猪圈每天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兄弟三个耳濡目染之下没有少得教诲,自然对于养猪很在行。
  “养猪这事情,里面的道道很多的,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老二王爱民说道。
  “哪敢情好,既然你们这个养猪是祖传的,咱们就干起来?场地就可以利用你们那片儿荒地,资金我来想办法解决,剩下需要什么的,大家一块儿商量着办,如何?”范无病心道既然人家三兄弟家学渊源,办起这件事儿来更是没得话说了,估计到明年,自己就可以重新吃上绿色无公害的猪肉了。
  “可是,人家不让养猪啊!”老三王爱党插嘴道。
  自打人民公社以后,自家养猪就给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给割了,这事儿是不容许的,否则三兄弟的老爹也不会给打成右派郁郁而终,如今范无病提到了这茬儿,兄弟三个的心情都有些说不出来的郁闷。
  “如果上面说可以自家养猪了,你们能养好不?”范无病最关心的是这一点。
  “当然不在话下了!”兄弟三个叫了起来。
  问他们会不会养猪,就跟问中国人知道不知道毛主席一般,简直就是侮辱人家智商的问题啊!
  “可是就算上面同意了,如果想要自己养猪,手里面起码得有个千把块钱才够用,我们上哪里找这么多钱去啊?”老大王爱国有些发愁的说道。
  范无病胸有成竹的回答道,“上面是一定会同意的,人家南方都开始介绍养猪经验了,咱们这里放开口子,也是早晚的事情,至于钱的问题,我来解决就成,现在我们要商量的,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事情呢——”
  养猪说起来简单,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养活是一回事儿,要养活好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在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下,养猪这活儿是村里面统筹安排的,饲养员也是专门选出来的,可是猪养好养坏却是另外一回事儿,反正养好了是集体的,养坏了也是集体的,养死了还是集体的,积极性不高啊!
  能够把养猪当作事业来对待的,而且兼备了技术与经验的,就更是万中难寻的事情。
  范无病能够碰到养猪专家的后人王氏三兄弟,不能不说是运气使然。
  条件是很好谈的,三兄弟都是厚道人,范无病又肯大包大揽,给出的条件足够诱人,这事儿就立刻谈妥了。当三兄弟了解到范无病的家里的情况后,信心就更足了,有这么大的领导做后盾(车间主任和副局长,虽然不大,不过三兄弟也没有见识过更大的官儿),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
  于是,在一九七八年的深秋的一个日子里,在一辆破旧的板车上面,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范无病同志,用相当优厚的条件,将后来的三位亿万富豪兄弟网罗进自己的囊中,使他们成为自己的第一班人马。
  来到这个重生的世界之后,范无病最苦恼的就是缺少一个可以迅速敛财的机会,限于政策的约束,很多事情都只能想不能做,眼看这十一届三中全会就要召开了,在一切向钱看的大方向指引下,相信很多人都会投入到发家致富的大潮当中,此时再不动手,可就失去先机了。
  养猪,虽然听起来不怎么样,但是中国人也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一旦中国人的胃口放开了,现在凭票证供给的那么一点点肉食,又怎么禁得住大家的口舌之欲消耗呢?
  范无病已经可以预见到,规划中的养猪场将会给自己带来多么丰厚的利润,当然这个前提是有的,就是王氏三兄弟确实没有蒙骗自己,他们真的是养猪专家的后人。
  第二十章 意外的发现
  送走了王氏三兄弟以后,范无病开始审视他们送来的东西,一件一件地归类,贴好标签,根据价值的高低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范无病在后世的时候,曾经为了单位迎接上级验收的事情,专门了解过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在自己的收藏上,他采取了与之类似的方法,将各种东西按照年代、收购价格、未来价值分门别类地摆放,以便自己随时可以找到需要的东西,为此,他专门弄了一个笔记本,用来进行详细的记录。
  这次收购来的东西之中,范无病最关心的,就是那个宣德炉。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
  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
  后世的时候,范无病也曾经搞到过一件宣德炉,结果被鉴定为是赝品,为此他还懊恼了许久,今日不经意间收到了一件,自然要多关心一下。
  据说宣德炉是用暹逻国(泰国)进贡的“风磨铜”,另外加金、银、锡、宝石等三十多种原料制成,宣德炉配料严格,冶炼尤精,一般须经过六至十二炼。
  宣德铜炉款式典雅精美,大多在宫中使用,只有一小部分赏赐给皇亲国戚或者有名望的文武大臣及全国著名的各大寺院、宗祠、庙宇。其用料考究,制作极其精良。在民国初年,一尊精美的宣德炉,索价往往高达数十万,可谓无价之宝。只是越到后来,真正的宣德炉已经难以见到。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还有黄红色的地、套上五彩斑点的,叫仿宋烧斑色;比珠砂还鲜红的斑,叫朱红斑;轻及猪肝色、枣红色、琥珀色、茶叶末、蟹壳青等等。
  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眼前这座宣德炉,样式奇古,整个炉身如同一只盘绕在云雾之中的蛟龙,线条流畅优美,色泽黯淡中透着微微的清光,托在手中温润如玉,分量却是奇重,范无病虽然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真品,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东西绝对不是市面上到处流传的那些仿冒品。
  更令范无病心动的是,炉身上有耳,却又不是简单的样式,仍是兽头形状,设计的非常巧妙,炉上有错金工艺,炉足规整,下面的印记清晰精致,重量更是达到了十几斤,若不是范无病的力气不能以常理来推断,他还真拿不起来这香炉。
  “红袖添香夜读书,只是不知道这香炉究竟是熏香用的,还是祭祀用的,若是皇家祭祀所用,那价值可就不可估量了。”范无病看了许久也无法推断出个究竟来,摩梭了一阵子后,才恋恋不舍地将香炉收了起来,转过头来仔细检视别的物件。
  “呃,这是个什么东西?”范无病忽然在大堆的文革用品中,发现了一个木头壳子相框,只是这相框看起来非常厚,显得有些笨重,里面的画像自然是领袖的标准像,表面的玻璃早就没有了。
  范无病看到这东西不由得楞了一下,拿在手里面掂量了掂量,觉得很有分量,由于他现在的身形实在有点儿小,这相框捧在手上倒像是举了个天大的东西一般,上下晃了晃,觉得里面似乎有东西在动。
  看来真的是有东西在里面啊!范无病意识到这相框里面一定有个夹层,不由得有些期待起来,于是将相框翻过来放平,然后将背面嵌着的小鞋钉给起出来。
  揭开背面的纤维板后,果然有一个比较厚大的空间,里面放着一个油布包裹,看上去厚厚的,约莫有两斤重的样子。
  “会是什么宝贝呢?”范无病有些激动,小心翼翼地将油布包拆开,平摊在地上,只见里面露出一大堆花花绿绿的东西来。
  “哦,天啊!果然是好东西!”范无病一见之下,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连带着呼吸都暂时停顿下来了,如果屋子里面还有别人的话,一定能够听到他的心脏在砰砰地跳动着。
  能够令范无病感到如此心动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第二十一章 无价可估
  邮票!各种各样的邮票!
  至于有多少张,那不是什么问题,范无病粗略地估计了一下,约有二斤的样子。
  范无病翻看了一下,发现这里的邮票用过的不少,可是新票更多,这个发现令他感到非常奇怪。
  一般来说,文革结束以前,大家的收入普遍都很低,除了少数有钱人外,很少有人专门收集这么多的邮票,虽然一般的邮票面值都是八分钱,现在看起来实在便宜,可是要知道当时的八分钱,是可以买到四个饼子的,若非是通信用到,谁会买那么多的邮票存在?
  王氏三兄弟的父亲,据说在反右之前是农大的教授,收入比普通人自然是要高一些,可也没有能力收集到如此多的新邮票啊,要知道这里的很多邮票都是未公开发行的错版,比如其中厚厚的一沓“军人贴用”邮票,对于这套邮票,范无病是久仰大名的。
  一九五三年的时候,邮电部与解放军通信部商定,为了优待军人免费寄信,邮电部决定发行一套“军人贴用”邮票。邮票有三种,分别用于平信、挂号、航空邮件贴用。图案以“八一”军徽为主图,下面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及面值八百元(旧币)等字样。这套邮票共三枚,第一枚桔黄色,陆军贴用;第二枚紫色,空军贴用;第三枚蓝色,海军贴用。这套邮票发至各军区后,发现使用范围难以控制,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但个别邮局违章提前出售了。因为流出量极少,特别是“蓝军邮”仅一百枚枚左右,遂成为新中国邮票中的奇珍异宝!
  范无病依稀记得,后来在拍卖会上,一枚新蓝军邮的低价就是八十万!
  可是自己现在手里面持有的蓝军邮,怕是不下百枚吧?这究竟怎么一回事儿?
  还有一套邮票是《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也是错版票,该票全套四枚,也是一九五三年发行,但因名称有误而收回,虽然没有蓝军邮那么值钱,但是拍卖价新票一套也在十五万元左右。
  最多的一种是《北京名胜》特种邮票的第三枚,面值也是八分,图上的天安门大放光芒。这套邮票于一九五六年发行,原第三枚因误印未发行,后来新票一枚的拍卖底价三十万左右万元
  范无病越看越心惊,怎么这些邮票尽是错版邮票,难道说这个老王教授也是穿越重生来的家伙不成?
  继续往下翻了翻,范无病发现一个问题,这里的错版邮票和新邮票,基本都是一九五八年以前的,至于之后的邮票虽然也不少,却很少有收藏价值的,尽是一些用过的盖有邮戳的邮票,很明显是从用过的信封上面接下来的居多,虽然处理的很好,但总归是旧票。
  包裹里面的最底下,居然还有一封信,收信人果然是王氏三兄弟的老爹王秉川,而寄信人的名字则没有写出来,只是一个很潦草的连笔,难以辨认。
  范无病虽然对于已经作古的王老教授的私信兴趣不大,可是这信毕竟是被层层包裹的,或者里面有什么秘密也说不定,难道说这家伙真的是一个危险人物不成?
  心跳得砰砰的,范无病的猎奇心理更盛,终于决定打开来看看。
  信纸已经泛黄了,上面的墨水字迹却还很清楚,足以辨认,字迹很清秀,像是女人所书,口气也很委婉,看完之后才知道这原来是一封绝交的信件。
  这下子范无病才明白了这些邮票的来历,王老教师生前喜欢收集邮票,他的一位私密女友恰好是在邮电部管理发行邮票的工作人员,故而有错版要销毁的邮票,或者什么少见的邮票,总会想办法给他搞一些,知道一九五八年以后他被打成了右派分子,两个人的关系才冷了下来,这些事情,王老教授从未对人提起过,他的三个儿子自然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居然收集了这么多的邮票,也不知道这些邮票未来会有多么巨大的价值。
  随着信纸一起的,还有几张为庆祝井冈山会师四十周年的邮票,一共四枚,图案分别是毛泽东与林彪在天安门(俗称“大蓝天”)、井冈山会师、毛泽东语录、毛泽东诗词,面值均为八分,后因故未能发行,遂将印出邮票全部销毁,但仍有第一图“大蓝天”数枚流出,从而成为新中国珍邮之最,拍卖价单枚达到一百八十万元。
  剩下的各种邮票难以细数,有很多邮票范无病从未见过,范无病看着看着,不由得觉得有些心旌动摇,只要处理得当,再过个十年八年,这些邮票的价值绝对要上亿!而且还有增值的空间!
  “没文化,真可怕!”联想到王氏三兄弟空在宝山两眼不识,范无病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事情也怨王老教授,他明明收集了这么多的珍贵邮票,就算现在无法体现出价值来,却也是几十年的心血,可是碍于面子,却没有告诉儿子们,以至于三兄弟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真是不知道说啥好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眼下虽然也有人收藏邮票,却是极少,大家在肚子问题尚且没有安顿好的情况下,哪里有这种附庸风雅的闲情逸致?邮票的行情,还没有被炒起来,就算是把这些邮票拿出去,也无非就是博个彩头,吸引来无数的眼球,钱是卖不了多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