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处在中国的南北之中、江海之汇,南北之中就是在中国的海岸线,上海基本上就在中间到南北都能呼应,对外的话它的交通也是最方便的,还有江海之汇,就是长江,是国内最长的江而且是流域最发达的一个地区,这条江它跟海相会就是在上海吴淞口,所以上海处于这么有利的位置。
因此上海能够发展到今天,实际上是一个以港兴市的。所以上海离开了港口,就不能称其为上海。
改革开放之后,黄浦江里的文章更是使上海的发展令人目不暇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海港成为国内最大的港口,世界著名的大港之一。然而,河口里面好做文章,限制也在河口,黄浦江七米左右的水深,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从九十年代开始,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国际海运业发展的主流,远洋运输船舶越来越大型化,主流型号都已经是吃水在十五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上海加快了集装箱专用码头建设,但是新建的外高桥码头,仍然由于长江航道水深的限制,制约了港口的发展。
“我们上海也要有自己的深水港码头!”市长非常坚决地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却是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打断他的话问道,“这个,请恕我直言,深水港码头可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挖出来的,地利之便总是要考虑的,否则怎么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市长点头回答道,“不错,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哦,那请说来听听?”范无病对此也比较感兴趣,毕竟上海港与横山港的关系应该是属于此消彼长的,他也很想知道上海何以能够解决这个水深不够的大问题。
在听了市长的介绍之后,范无病不由得有了些感悟,心道这人一认真起来,还真是没有什么问题能够成为真正的问题的。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建设水深十五米以上的集装箱深水枢纽港,从五年前开始,上海市委市政府就将深水港选址列为十大调研课题之首,当时提出了北上、东进、南下三个方案。
北上就是到现在的宝钢那个地区,在长江里面到罗径地区,叫北上的方案,第二个叫东进的方案,东进的方案就是外高桥的方案,东进到浦东外高桥,第三个方案是南下的方案,南下的方案就是到杭州湾,当时提出三个方案,三个方案经过论证以后都感到不具备十五米水深的航道和码头。
既然这三种方法都达不到要求,就只有一个想法了,就是跳出长江口,到外海去寻找上海的深水港的新港址。
在深入长江口杭州湾进行调研踏勘之后,大家决定,可以在距离上海南汇芦潮港约三十公里的大小洋山岛,建设深水港,跳出黄浦江和长江口,走向海洋,向近海岛屿跨越式发展的全新模式。
但是要在茫茫大海上,建起海上深水港,前无古人,工程难度、技术难度、施工经验,林林总总,都是决策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仅仅是工程的前期决策论证工作,就整整进行了五年都没有搞定。
“按照前期的论证规划,必须在建港的同时,开工建设一座东海大桥作为港区与大陆的连接线,这将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市长对范无病说道,“规划中的东海大桥全长三十二点五公里,标准桥面宽度三十一点五米,分上下行双幅桥面,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
范无病听了之后,半天都没有说话。
第一千零二章 范总很吃惊
东海大桥是为洋山深水港进行配套建设的。也是为港区的集装箱的运输进行服务的,同时也是为港区的水、电、通讯、的、通道进行服务的,因为洋山岛是一个海上孤岛,没水没电,没有任何能源的,这就需要东海大桥来解决问题。
风、浪、流、潮、雾、雨是东海的常客,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要打下八千七百一十二根桩,架起六百七十片单跨六十米到七十米、每片重达一千八百吨到两千吨重的箱梁,难度可想而知。
要造这么大规模的桥,说实在的,从施工经验、施工设备来看,可以说是难度很大。
因为是在外海造桥,自然界的影响太大,比如说风浪,超过了七八级风人就不能乘船来往了,施工人员没有交通的话,就没有办法施工了。
架桥必须先打桩,东海大桥最先进行的是桥墩的沉桩工程,在茫茫大海上,如果用常规的陆域测量方式测量打桩位置。别说不可能达到厘米级的精度,还极有可能因为桩位不准而影响大桥的合龙,这也让专家们很费了一番脑筋。
上海市政府聘请的一位自身桥梁专家对范无病说道,“按照我们的测算,需要找八颗以上的卫星同时接收八颗以上的卫星的反射信号才能精确定位,用GPS方法当然是很方便的,但是我们是在海上,不是在陆地上,海上由于海浪的作用,由于水流的作用,使得你的脚是在动的,这个船是在动的,你站在船上,你人是在动的,所以定位就很困难。”
海上施工的特性迫使习惯于陆地作业的建设者必须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尝试新方法,专家们根据海上打桩工艺的具体情况,发明了一套海上GPS打桩定位系统,解决了海上打桩快速测量定位问题,突破了海上打桩的关键技术难题,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实践中针对一些偶发事件,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
“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因为GPS系统是美国军方的一个专利,为了这个信号让他独家专用,他经常发射无线电波干扰其它的接收机,所以经常造成我们在好天的时候打不了桩。而等到天不好了。卫星信号收到了,又打不了桩,所以这个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专家对范无病说道,“我们听说军方在搞一个北斗定位系统,以同美国的GPS系统相抗衡,如果能够启用这套系统的话,应该就可以解决定位问题了。”
范无病听了之后就表示道,“军方的事情虽然难搞,不过事关上海的建设,他们应该是会出些力气的,协调问题相信有国务院来解决,不会成问题。”
不过话虽如此,范无病还是对上海市外海建港的大手笔给惊呆了,暂时他还没有计算出来,这个投资究竟需要多少钱?
“总投资大概有一千两百亿元的样子——也可能最终会多一些——但是不会超过太多了——”市长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顿时就不说话了,他投资横山港,也就是一百个亿的样子,稳稳地就能够建起一个亚洲最大而且很可能是世界最大的枢纽港,这个投入比例是比较小的,而回报率则是非常高的,但是上海这边儿随便一开口。就是要外海建港,一千两百多亿的投资,建成之后的深水港,还要面临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因素的考验,这个回报率究竟如何,投资能不能收回来,都是存在很大的变数的。
就是目前而言,也有十多家外国物流和港口运营商在跟上海市政府谈判,商讨对洋山深水港区的潜在投资事宜,其中和记黄埔港口公司、马士基公司和新加坡港务集团等是最感兴趣的几个投资方。
“现在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就是引入外资的话,我们会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所以大家都希望,一期工程还是境内资本投资为宜。”市长对范无病说道。
一期工程采取境内资本投资,但码头经营将面向全球招标,因此可以肯定是中外合资的性质,而洋山港二期的开放程度将会更大一些,到时不仅是经营,工程的建设都可能出现外资,洋山港将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港口。
对于上海深水港愿意向外国投资者出售多少股权、以何种方式运作等问题,此时虽然还没有定案,但市长也表示,深水港会在年底之前启动与外国公司的实质性谈判,并会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分析和论证各境外投资者的方案和建议。
此时据他们所说,一共有二十一家大的轮船公司和港口投资公司表示要投资洋山港的项目建设,准备了书面报告的就有十一家,这其中包括位居全球前四位的著名港口投资商铁行渣华公司、和记黄浦、马士基公司和新加坡港务集团,而中远、台湾长荣海运、东方海外以及香港招商局等巨头也同样跃跃欲试。
预计建成之后。洋山深水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一千三百万标准箱以上,整个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总量将达到两千五百四十万标准箱。
总而言之,上海市的宏伟蓝图让范无病大吃了一惊。
直到众人分开之后,范无病都一直在琢磨这一次的事情,一千两百亿的投资,建成之后的港口未必就如横山港那么好用易用,投资却是横山港的十倍以上,这不能不让范无病感到吃惊,他很难想象这种投资提案可以获得中央的通过,与其这样的话,还不如在沿海一带投资兴建五六个如同横山港规模的大型深水港,那个资金也足够了,为什么非要把钱都仍在上海这个地方呢?
换句话说,纳税人的钱不应该是这样花的!全体国民的资源也不是这样浪费的!
作为一个商人,范无病关心的就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利益的最大化,如果用在整个国家当中来看,那就是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情,产生最多的效益,才是对人民最负责的,而不是像这样大规模举债发展,以发展经济的名义来行铺张浪费好大喜功之实,最终把一屁股债让老百姓们买单,这是很不合适的。
受益的实际上是境外资本集团。而老百姓得到的实惠非常有限,天知道一点点的受益又会填了哪个窟窿呢?
因此在晚上和童玉山父女吃饭的时候,范无病就流露出不大愿意参与这种事情的态度。
“好不容易用你一次,太不给面子了吧?”童小云在旁边儿嘀咕道。
“不是你说的这么回事儿——”范无病摆了摆手,对童小云正色道,“如果是童叔叔自己的事情,那么一千亿也好,两千亿也罢,这个忙肯定是要帮的。问题是现在童叔叔在上海这边儿不过是当个跳板而已,将来肯定要外放的,最多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走到哪个省去干一任正职,然后跳到中央部委或者直接进政治局,所以我觉得这边儿的事情还是少掺和一些为好,毕竟上海这边儿的水实在是太浑了。”
“即便是不愿意全出,但是一期工程的投资也就是百十亿的样子,你还不意思一下啊?等到后续的工程,外资陆续进来了,也就无所谓了。”童小云显然不肯轻易放过范无病。
“光是一期工程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不过你也知道我这人啦,没有好处的事情肯定是不干的,如今这边儿搞起来,肯定是会影响到我的横山港项目的,所以能拖一段儿时间就拖一段儿时间了。”范无病回答道。
“也不用很着急——”旁边儿一直坐着吃东西的童玉山此时却说道,“我看这件事情一两年内怕是办不成的,首先总体设计方案并没有拿出来,现在只是做可行性分析而已,其次就是中央对于这个上千亿的计划,也不是很确定,认为这里面的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投资额度也太大了,所以这个项目一直没有批下来。”
范无病点了点头,中央没有批复,洋山港就没办法正式开工,现在中央财政虽然好转了,但是朱老板是个比较务实的人,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把钱交给他们胡乱挥霍,所以这事儿如果没有突破性进展,比如说自己点头表示可以承担一部分投资的话,怕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的。
而且从建设难度上来看,洋山港的困难也很多,完全不像是自己投资兴建的横山港,只需要资金到位,疏通海底淤泥之后,就可以顺利开工建设了,这边儿要考虑很多综合性的因素,最后才能开工建设,所以几年之内是见不到什么成效的。或者二十年后能够看到效果也未可知?
但是横山港却是最多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或者投入使用的时间还会更提前一些。
所以,洋山港能不能对横山港构成威胁,最终还是要看范无病自己的态度。
第一千零三章 总有很多两难选择
范无病自然是不愿意在洋山港投资的。因为这个项目实在是太费钱了。
虽然范无病自己有钱,而且在印尼和俄罗斯投放的无息贷款总计就超过了一千亿美元,但是这是有巨额的回报的,即便是这部分钱最后收不回来,范无病也可以通过跟印尼政府或者俄罗斯政府之间的合作,将这部分钱给赚回来,而且还是非常轻松的那种。
但是要在洋山港上投资的话,范无病怎么算都划不过来,这纯粹就是往里面扔钱啊,除了被人称作是烧钱的败家子之外,真看不出来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
假如没有横山港这档子事儿,那么为了在华东打造一个超级枢纽港出来,就只有上海港这一个选择了,但是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横山港这边儿条件非常好,而且东海省的经济条件也在积极向好发展,更重要的是这里完全成为范无病掌控下的地盘儿,发展起来得心应手,那就没有什么必要去到洋山港发展了。
要说洋山港的投资虽然听起来吓人,一千两百多个亿的投资,但是要折合成美元的话。也就是一百五十多个亿美元而已,比起范无病在俄罗斯和印尼的投资来说,只是毛毛雨。
不过正如范无病所言,他在上海这边儿没有大肆投资的理由,如果仅仅是为了童玉山的关系,投这么多钱进来,所得的回报完全不能够满足自己的预期,毕竟童玉山并不能直接从这项投资中得到什么利益。
这个项目即便是弄成了,受益者也绝对不是童玉山,为别人做嫁衣裳的事情,范无病并没有什么兴趣去做,况且他对上海帮的前景预期并不算好,当然就更不愿意加入这么长时间的投资项目了。
如今范氏总部一直在上海呆着,无非就是因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便利之处,还有就是各种优惠条件的吸引,至于说归属感什么的,真是没有什么,相对而言,他对国内的城市中最有感情的,也绝对不会是上海。
在范无病看来,几十年中国家对于上海的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投入,与所得到的回报相比而言,实在是入不敷出的,无非就是在长江出海口上营造出了一种片面的繁荣假象而已,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实际上也是水分很多的。
上海,从来就是冒险家的乐园。这一点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的改观,无数的资本运作,数不清的内幕交易,还有众多的利益纠葛,官场倾轧,甚至是豪门恩怨,都在这里上演得淋漓尽致。
要说范无病对上海没有感情,那也是扯淡,毕竟他在这里呆了几年,而且在这里也有过很多故事,比如说跟沈盈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在这里,从心里面来讲,他是希望上海能够进入良性发展的渠道的,但是看到现在这里的一些事情和一些做法,他总是有些不痛快,也就难怪在洋山港的事情上不冷不热了。
但是惦记范无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甚至于一号首长也给他打过来电话,问了他对于洋山港这个项目的看法如何,是否有投资的意向?
对于同样是从上海走出来的一号首长的问题,范无病显得有些踌躇。毕竟一号首长跟自己的关系一向是很不错的,自己应该是给这个面子的,但是他也注意到,即便是一号首长本人,也对这个投资巨大的洋山港项目有所疑虑。
毕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