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电视湘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码电视湘军-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医生不同意他出院回台。“那就把片子拿到这里来看吧。”
  梁瑞平等人抱着编辑机和显示器来到病房,手脚麻利地架机连线,把魏老板的病房变成了一个临时审看间。
  魏老板斜斜地靠在床头,形容憔悴,双眼布满饱含焦虑的期待。
  梁瑞平有些不忍地看他一眼,迟疑了一下,将节目带咔嗒一声推进放像机。
  屏幕上出现了熟悉不过的场景:动物园隔壁的电视台老院子,矮矮的一圈围墙,围着一栋四层高的办公大楼,一栋三层高的办公小楼,七栋宿舍楼,外加一座铁塔,总面积不足五十亩。摄像机镜头探进办公大楼,展现在屏幕上的是一派拥挤杂乱。随即主持人李兵面色凝重地出现在镜头前,道出忧心忡忡的疑问:
  “一个缺乏空间的电视台,我们能为它的明天倾注多少想像力呢?”
  紧接着出现在画面里的是老院子里高耸入云的铁塔。
  这是湖南电视上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成就,为扩大湖南电视的无线覆盖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建成投入使用的当年,曾令湖南电视台的广告收入翻了一番。但这也是一个令人酸楚的物件——*时代很快来临,铁塔建得再高,无线发射功率再大,怎能及得*的传输范围之广、传输速度之快、传输容量之大和传输质量之佳。回头来看,这座铁塔的修建,虽然也是不乏勇气与魄力的手笔,毕竟还是缺乏一点远见。卫星传输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今后将主要“采用广播卫星覆盖”。  湖南电视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修建的无线电视发射塔,难以避免很快落寞的命运。解说词发出一连串叹息与诘问。

第四章 跨越(5)
三年前峻工的电视发射塔,曾一度使我们产生过某种莫名其妙的昏旋,它在全国屈指可数的高度,曾使我们觉得湖南台可以在无形的电视空间里找到突破,但在高度之下,我们的电视生产方式,运作手段乃至电视表现手法并未完全走出黑白电影胶片时代。
  面对一场来自天上和地面的立体战争,我省一位权威的电视人士甚至搬用了‘节节败退’这个军事上最可怕的字眼来警示湖南台目前的处境。
  面对一个新的电视时代,湖南台将拿什么奉献给观众,旧的体制、旧的电视生产方式、旧的电视覆盖网、旧的办公楼、旧的电视观念还能让我们温情脉脉到几时?
  镜头随即转至湖南经济广播电台的“友谊直播室”。湖南经济广播电台于1992年8月8日开播,以当时还不普遍的直播为特色,并且富有创意地将直播工作间设在长沙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人气最旺的高级商厦的透明玻璃间里,首次将神秘的电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成为长沙都市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吸引了大批听众,掀起了一股广播热。然而广播同样面临为落后的覆盖方式所制约的悲哀。解说词写道:
  这是湖南广播一处带改革性的试验田和风景线,每天从这里发送的电波都在有力地团结和吸引一支越来越庞大的收音家族。但是出五一大道不远,‘友谊直播室’的声音便遇到了一座小山峰的阻拦,这山居然就是长沙的名胜岳麓山。风景独好的岳麓山,可以拒绝我们自己的名牌,却不去阻挡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和英国BBC,这到底是麓山的误导,还是广播的悲剧?
  当广播的悲剧连同电视的窘迫一起向我们逼近的时候,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国界的空中世纪之战已经打到了我们身边。黄土岭这个拥有我省广播电视首脑机关的小山头,必须同时对危机和挑战做出历史性的回答。
  4.6  从七里庙到洪山庙
  病房变成的临时审看间里,魏文彬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器。
  一支并未点燃的烟,叼在他的嘴上。
  “二平”的镜头掠过湖南电视台的老院子,掠过寂寞的铁塔,掠过袁家岭的友谊直播室,迅速调转到一片荒山野岭上。这一段解说词写道:
  不记得是从哪一天起,长沙市北郊村口农场来了一批又一批不速之客,也不知吹的什么风,省委领导也一个接一个的走在了这里的阡陌山道,在时间的伴随下,一幅巨大的建设蓝图,最后铺在了这片青山秀水之中。至此,湖南广播电视系统前后两代人,历时上十年的追求与梦想,终于可以在这片旷野中完成与现实的交接。
  魏文彬接任湖南广播电视厅厅长一职之前,湖南广播电视厅已经在原厅机关所在地黄土岭的周边完成了新的广电中心工程的征地工作,他推翻既定方案,变址马栏山,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黄土岭,顾名思义,曾经也是荒僻的一个所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随着芙蓉中路的拉通终于变得繁华。终于熬到繁华来临的人们再也舍不得这片迟来的繁华,不愿再从繁华走向荒凉。这还只是表面的心情,更深层的心态是,马栏山那边未来的繁华是不可预期的,魏文彬所描绘的美好明天不一定会出现,他的好大喜功反倒可能将整个湖南广电拖入累累巨债的泥潭。
  1994年9月24日,距离马栏山广电中心工程正式动工还有四天的时候,魏文彬下了一个通知,要求全厅没有紧急事务的干部职工全部前往马栏山工地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他并不真的指望大家出工,此举真正的用意,是一个现场思想动员会,他所期待的,是大家会和他一样为一个瑰丽的梦想激动和振奋起来。

第四章 跨越(6)
梁瑞平他们的镜头,记录了那一天集体出工的若干场景。那当然算不上一次真正的集体劳动,而是更像一次嘻嘻哈哈的集体郊游。即算是一场嘻嘻哈哈的集体郊游,也未尝不是好事,问题是郊游的效应并不像魏文彬期待的那么积极。
  “啊呀,漫山遍野都是人啊,红衣服,花衣服,蓝衣服,到处都是。有的人呆在机关常年不出来,看到山上树呀草呀蓝天白云,兴奋得不得了,歌声笑语,飘得满山都是。我心里很高兴,以为大家喜欢这个地方,以为他们会说哎呀老板这个地方挑得好。
  “第二天上班,一进机关,办公室主任就告诉我,大家从马栏山搞劳动回来,都在说你。我说,说我什么,说你从乡里来的,我说我是从乡里来的呀,他们说你做事像乡里来的,从黄土岭搬到马栏山,从七里庙搬到洪山庙,不是岭就是山,离了庙还是庙。我说,这个话说得还蛮有水平嘛,总结得很好嘛。”
  这还不算太难听的怪话,魏文彬一笑置之。
  还有很多搬不上台面的话,办公室主任不敢一一汇报。
  还有很多曲里拐弯的小九九,藏着各自的肚肠里。
  还有一些精明的小算盘,在各个利益小堡垒里拨得哗哗乱响。
  4.7  舆论引导
  未来的繁华不可预期,眼前的好日子却立即要受到影响,谁愿意呢?
  不,《跨越》的镜头将会告诉你,也并非谁都不愿意。
  原省广播电视厅党组书记兼厅长杨世芳接受采访说:“这是一个超常规的、跨世纪的雄伟工程。这要是盖起了以后啊,那是湖南人民的一大喜事。这个事情非常好的,非常好。很有希望,很有希望,会搞得成的。”
  原省广播电视厅党组书记兼副厅长李青林接受采访说:“虽然盖得晚一点嘛,盖得晚一点就搞好一点嘛、大一点嘛,免得过一下子又不适应了,这次一次性给解决,少留点遗憾,我看很好,可以,他们的工作做得不错。”
  镜头里也出现了湖南电视台第一任台长李晓忠的身影。湖南曾于1958年试办电视未果,1970年重新建台,李晓忠出任第一任台长,见证了湖南电视二十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七十多岁的老人,为马栏山上宏伟瑰丽的蓝图激动不已,挥毫写下了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广播电视树栋梁,耸立空中放光芒。壮丽电波射四方,精神文明建三湘。”
  特别行动小组的采访话筒,也伸进广电中心工程指挥部,记录了一些普通员工朴实的话语。
  朱启贵:“我这后半辈子,搞完这个中心就差不多了。我觉得能够有这个机会来搞这么一个工程,确实还是人生的一大幸福。过清闲的日子有什么意思呢?没什么意思。”
  任魁升:“现在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如果能在我手上建成,我觉得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赵宗益:“人生一辈子嘛,总要做几样事情,干几样事情。”
  魏文彬毕竟不是孤独的。他的鸿鹄之志很多人不理解,但也有很多人为他所描绘的美好梦境激情澎湃。还有很多人,并不一定理解他的思想,他的梦想,却甘愿付出自己“盲目的崇拜”。这就是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有人说,卓越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是梦想的能力以及激起他人对他的梦想的激情的能力。魏文彬是这方面的强者。
  《跨越》对魏老板的宏伟目标进行了感性化的易于理解的描述:
  幅员七百亩的广电中心工地,不时的被一些小山头挡住视线,摄像机无法在一个画面里完整地表现出它的规模和庞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比较,来帮助各位加深对它的感性认识。

第四章 跨越(7)
占地七百亩的广播电视中心,在全国独一无二,它相当于目前十四个湖南电视台的面积。考虑到许多省级广播电视中心,包括中央电视台,因建在市区,往往一建成就感到拥挤,没有发展余地,因此湖南广播电视中心将同占地两千亩的外景拍摄基地融为一体,合组成全国最大的影视城。
  庞大的影视城不仅需要超常的胆识,巨大的跨越,而且需要庞大的资金,巨大的付出,据说仅第一期广电中心工程就需资金亿元。
  并且记录了方方面面对于马栏山建设的奉献与支持。
  大约在一个月前,当时的长沙市常务副市长袁汉坤率市属二十多个部门为广电中心举行了一次最具有实质意义的盖章会。这次会上长沙市郊两级共为广电中心免去税费两千九百多万元。9月24号,当我们带着谢意去拜访袁汉坤时,他坚持要从应该支持的角度表述他的观点,支持影视城的举动,有自己如何独到的见解。但作为一名普通的电视人,我们将同中心一道永远保留自己对他们的由衷感激。
  来自省委省政府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关心,更是一派空前。为了使工程能在9月28号准时动工,常务副省长王克英光现场办公会就召集过五次,省委副书记杨正午踏着七百亩山水绕行了整整一圈,储波、文选德、潘贵玉等领导更是中心的常客,支持关注中心的人越多,我们的采访面也越大,工作的误差率也就越高。
  诚如原广播电视厅厅长杨世芳所言,这是一个超常规的、跨世纪的雄伟工程。一场超常规的战役,就要用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武器、超常规的人才、超常规的投入来打。
  某种意义上,《跨越》一片本身,就是一件超常规的武器。
  它是魏文彬借助电视的力量对自己的梦想所做的一个形象化的报告,是魏文彬写给方方面面的一封感谢信,同时也是一份满怀激情的动员令。梁瑞平和潘礼平深刻地理解了老板的意图,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节目播出以后,方方面面反响极佳,从而为魏文彬的改革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跨越》也特意对要搬迁的山民进行了采访,一些山民表达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憧憬,这无疑会对拆迁工作起到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纯朴的山民对于电视还是多少怀有敬畏之心的,电视里头讲的一句话,比干部们撮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讲的一箩话,还要更管用些。
  片尾凝重含蓄,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记述了一个特殊的时刻,一个特殊的场面。蒙蒙细雨之中,山朦胧,树朦胧,一边是推土机冒雨进山,准备开工,一边是山民杀牛祭山,以古老的方式拜别自己的家园。
  “二平”撰写的解说词,“笔锋常带感情”。
  9月19号,推山机和工作人员第一次进山。天下着蒙蒙细雨,山景好重好重,马达声好沉好沉。
  为了看一眼最后的家园,为了答谢土地的恩惠,当地百姓按照传统的习俗,在山顶举行了杀牛祭山神仪式。
  庞大的推土机与神秘的祭山神仪式堆放在一起,居然没有让人觉察出不协调。祭祀长的祈祷声拉得很长,我们没能完全听懂。旁边的陪同人员说,他们一是祈求天神继续给他们带来风调雨顺,二是祈求广播电视中心早日建成,早日为他们带来洪福好运。
  雨还在下,祈祷还在继续……
  4.8  历史的力量
  2003年12月12日,*莅临湖南广电,实地视察之外,聚精会神地观看了一个题为《跨越》的专题汇报片,之后发表了长篇讲话,开首是这样一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跨越(8)
看了你们广播影视集团的发展情况,了解了你们的创业历程,很受感动。这里使我们看到了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所迸发出来的巨大威力,也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广播电视宣传文化战线认真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三贴近’的要求所焕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也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也更使我们增强了搞好文化体制改革的信心。
  *观看的这个节目,后来被称为2003版《跨越》,以与1994版的《跨越》区分开来。
  2007年,本书作者手持已经官至湖南卫视副台长的梁瑞平亲笔签发的借阅单,从湖南卫视新闻部的磁带库里借出了1994版的《跨越》,但只被允许当场观看,不得带离。磁带标签上赫然标注着:珍贵资料,不得外借。
  看完节目,本书作者写下了如下笔记:
  2007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坐在金鹰影视文化城金鹰大厦东裙楼湖南卫视新闻中心极具现代感的开阔的大编辑间里看完1994版的《跨越》,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夕阳从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射进来,落在很多忙碌着的年轻身影上。很多编辑机的屏幕上,显现着全国观众都很熟悉的那些台标、明星、片头以及各种节目广告,不时有定格、快进、快退这类的动作,外化着编辑们活跃的思维。
  透过玻璃望出去,可以看见建造精美的中庭,中庭里高高低低的绿色植物,可供疲惫的眼睛稍事休息。然而窗前几乎无人停留,编辑记者们总是匆匆掠过,无暇观赏。
  这跟《跨越》画面中的电视台老院子是迥然不同的气象。
  单就节目本身而言,现在的屏幕上所呈现的一切,也完全不是《跨越》可以同日而语。十几年间电视技术的发展和电视创作观念的变化以及电视人对于创新的孜孜以求,早已超越了《跨越》诞生的那个时代。现在的屏幕上所呈现的一切,光鲜,亮丽,时尚,现代,精美,人们普遍的评价是,单就节目的“看相”而言,比之欧美电视并无不及,犹有过之。相形之下,《跨越》是老旧的,灰暗的,粗糙的。镜头所记录的对象本身是这样,记录的方式方法也是这样。主持和解说的方式,与今天的审美趣味也大相径庭。节目的包装,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简直不忍卒睹。而在当时,那个如今看来简陋得近乎可笑的三维动画片头,竟然还是当时厅长兼台长的魏文彬先生专门特批经费为这个节目制作的华冠美服。
  然而这个如今看来土得掉渣的旧片子,却这样深深地打动你。
  让你唏嘘感叹,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