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内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衙内新传-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来的玩意,不过落到这对父子头上,就成了老子要向儿子参谒,而且儿子还不能还礼,还礼就成了破坏祖制了!
  虽然高俅已经习惯了这套,而且一向宠纵儿子,看到高强少年早达,位子更在自己之上,这位踢球太尉行起礼来脸上都是笑容,眼睛都笑的细细了,不过高强身为儿子,这个老爹又一向待自己不薄,这个礼受起来委实别扭。
  等到朝议之时,还没说正事,高强先跳出来,请求圣裁,要太尉不须向执政和枢密行礼,只需礼敬当朝宰相便可。张商英一听,当即出来讲大道理,高强一句就顶回去:“凡觅忠臣者,须向孝子门,今臣若不以孝事父,陛下何能责臣以忠耶?”儒家讲究的是百善孝为先,在家孝父,在朝则忠君,因此皇帝又叫君父,便是此意。高强拿这个道理来驳张商英的祖制,正是好大的一顶帽子。
  张商英张口结舌,答不上来,余人多半与高氏父子交好,因此都在一旁赞叹高强纯孝感人,以此事君则必为国家忠良无疑,因请赵佶降旨依从,赵佶自然欣然随大流,命礼制局记入典章。
  这件事情说罢,才开始说国家大事。张商英便出来奏称,比年国家累兴大事,又西北和京东用兵,虽然两处称捷,不过靡费钱粮已是不少,况且捷报之后激赏的钱粮金帛也是一笔大花费。京东这里更是一举招募了十万山贼,近日济州府筹建梁山军的文告已经到了,说是点检梁山军卒,等杖以上堪披带人多达四万。其余不中式者也有近七万,总计十一万挂零。如何编制,以及整军所需钱粮,伏请朝廷降给。张叔夜并因京东匪患连年,十州板荡,百姓流离。因请求免去京东两路赋税一年。所谓等杖以上,乃是依照宋朝衡量士兵素质的标准,用一根木杖来衡量士兵的身高,超过的就算好兵,不够的就算孬兵,宋初全都以此招兵,以至于禁军建立以后,由于这些士兵的后代都得当兵,朝廷特意拣选个子高的女人来配给他们,希望生下来的小禁军们个子一代比一代高;后来觉得单单个子高还不行,又增加了负重要求,也就是可以披挂甲胄,因此叫做“等杖以上堪披带人”。
  西北童贯那里其实没什么好议的,一应赏格都有条例,照着办就是。难办的就是梁山这里,四万精兵,而且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即便对于号称养兵多达百万的大宋来说,这批兵员的素质和数量也是难得的。
  赵佶以此事先已有庭议,且是高强的功劳下面,因此一手点将:“高小爱卿,此事当如何?”眼下朝堂上两个高爱卿,因此对于高强要加一个“小”字,听起来有些好笑。
  高强也不去管那些不晓得从哪个角落里传出来的偷笑,出班道:“此事已有前议,今当依照施行。将此四万精壮悉数编入军中,余者悉入梁山军籍,由吏部选人充任梁山军诸曹官,以安其心,并由户部派员前往梁山军,考察彼处各水路堪行纲运船只与否,拟订诸纲。”
  高强话音刚落,张商英便道:“高枢密,此事各有有司,不劳西府。今本相只问你,前为进剿梁山,招讨司募军买马,整编六军一万五千人,内中五千马军;又有三千水军,水师战船百二十艘,再加上新增四万兵,便是陡增六万军。如今四海宴平,独西北有事,敢问高枢密,可是要将这六万人尽数调往西北参战?”
  高强心说你这不是找茬么?本衙内那近两万招讨军又不都是凭空招来,大多数还不是从大名府地原有军兵中选出来的?不过这话一说,又恐怕张商英就坡下驴,要求将这些兵将悉数打回原籍,那他费了半天劲整编的新军不就风流云散了!
  想了想,便道:“张相公之议似有不妥,国家用兵有时,平素当存心武备,难道用时方招?似相公这般说法,如今只西北有事,便只有西北有兵即可,他处无需兵将,倘若一旦河东河北有边事,张相公莫非再从西北千里迢迢调军去么?”
  张商英本来是反问他一下,意存讥嘲,不想高强装傻,反拿来将他的军,倒说的他完全不懂世务一般,顿时着恼,道:“高枢密,祖宗将兵柄归于枢密院,如今六万之兵,莫非枢密院竟无一策措置么?”
  一句话恼了枢密使侯蒙,他为人持正,平素也不大和高强来往,不过这事张商英是冲着枢密院全体来了,侯蒙当然不能装死人,便即出班,也不理张商英,径自向赵佶道:“陛下,前日密议,朝廷不可谓无事,今有四万精兵,又有两万招讨新军,正是国家之福。倘若今日措置不当,只因吝惜些许招募安置钱粮,便散了这六万虎贲,他日边疆有事用时,纵然耗费数倍钱粮,却未必可得,况且又要训练,选拔将佐,缓急亦未可用。一进一出,何其谬也?臣请陛下降旨,将六万军一体与大名府整编,以待不时,一应钱粮,应命州县支吾。”
  赵佶见说,想起日前才定下平辽策,不过几年间北边就得用兵,有这六万兵岂不是好?连连点头,正要允可。张商英见势不好,扑上来叫穷:“陛下,如今府库不丰。六万大军,单单从军的招兵钱绢就须六十万贯匹,再有军粮一年四十万石。军营建置须费五十万贯,兵将一年须饷八十万贯,犹不记七万厢军之费,军器制备之费,如今朝廷正务理财。如何能横增这一年二百万贯?万万使不得啊!”
  赵佶一听要这许多钱,吓了一跳,便有些犹豫,恼了高强。喝道:“张相公谬矣!祖宗之法,荒年时招募饥民为兵,以国法羁縻之。既免百姓流离,或铤而走险为盗匪,又可为国家增兵员,如此良法。张相公如何不省得?如今梁山兵员虽众,皆是招安而来,倘若朝廷此时顾惜钱粮绢帛,安置不当,一旦激反了这些人,甚或连同已经编练立功的那些新军也一同逼反,到时候难道是你张相公去平乱?”
  张商英被说得面红耳赤,却又反驳不得。这确实是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将灾民招募为兵,以减少国中的不安因素。而现在梁山军如此之众,又都是刚刚从贼变成兵的一旦处置不好,生出变乱来,恐怕比原先还要闹的厉害,那时候再要讨平,就不是这点军费能搞定的了。只是道理虽然是高强占了,不过这位衙内向来很少在官场中混,说起话来丝毫不给人留情面,张中书在大殿上就有些下不来台,呼哧呼哧地之喘粗气。
  左相何执中是惯于和稀泥地,见状忙出来解劝,说大家同为国家,何分彼此,张相公操心的是财计,高相公关心的是军队安定,大家都有道理。这下却提醒了张商英,高强可是号称本朝的财神,现在要花这么多钱,搞得朝廷今年又要出亏空,此时不敲他的竹杠,更待何时?
  当即先向皇帝告了罪,接着就说左藏库钱粮不足,计算全年用度,尚欠一百万贯匹。赵佶一听缺钱,又是因为高强招安了大批山贼而导致的缺钱,这眼光自然就转向高强了。
  高强已经晓得这一遭是逃不过了,也不作态,便向赵佶道:“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臣有一策在此,可支吾军需粮垧。”
  要说高强有什么办法?办法自然是有的,区区百万贯,对别人是钱,对手握着应奉局、海外船队、大通钱庄外加大宋博览会这四大财源的高衙内来说,这就不算钱了,随手签一张钱票,钱庄里立时就能拿出来。不过呢,钱可以出,帐目可不是这么作的,要是成了朝廷的提款机,那就有多少钱都不够填的了。
  因此高强的建议就是,发行大宋第一期护国债券,总额百万贯,年利息一分,由大通钱庄全数认购,这笔钱从钱庄打入户部左藏库,而后再通过钱庄遍布全国的各分支,将这笔钱向下分散下去;与此同时,在博览会下设的交易所里,设立债券交易项目,以便民间债券流通,从而扩大购买市场。
  这里面涉及的金融理念比较多,高强也懒得——解释,反正赵佶听说马上就能解决了,拍手叫好,立时就准备叫人拟旨了。张商英一见不妙,忙跳出来道:“陛下,岂有朝廷用度缺乏,反向臣民借贷之理?高相公有如此家财,正该佐军,而敢言贷于君父,其心可诛。”
  高强一翻白眼,心说你这叫什么道理?哦,我有钱就活该拿出来佐军,你这不等于明抢么?难怪中国民族资本发展不起来,都是你这种无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家伙给闹的!今儿本衙内就教教你什么叫赤字财政,什么叫天上不会掉馅饼!
  “臣敢请问陛下,朝廷用度连年窘迫,可有臣僚愿出资以资给朝廷的?”
  赵佶摇头,进纳钱米买官者每年有之,不过顶多万石米而已,哪有人一把拿出百万贯巨资以助朝政的?也就是高强有这本事罢了。
  “臣再问陛下,是否今年以后,朝廷再不会有用度窘迫之事?”
  赵佶再摇头,这不明摆着么,过两年北面就是大战连场,到时花钱真如流水一般,眼下这几万兵的费用算得了什么?
  高强当即道贺,说天子圣明:“陛下,如今一度窘迫,倘若真能为国为君父解忧,虽百万贯钱,臣又何所惜耶?但此事可一而不可再,他日再有需用钱处,则臣财已竭,世间岂有另一高强,肯将自家百万贯家财尽出佐军也?即是说,今日朝廷取了臣的百万贯,他日便欲得一贯亦不能也。”
  赵佶连连点头,又看张商英。张商英这时已经是骑虎难下了,现在的辩论很有些当初和高强辩论钱引的味道,都是在高强的阵地上交锋,上次已经差点把裤子都输掉了,连方田法都险些不能废掉,这次不晓得又会输掉什么?硬着头皮道:“高相公巧言伪饰,为的便是要作陛下的债主。”
  高强眼睛一瞪,冷笑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今日之事,非只为区区百万贯也,乃是为了后世百代立法,一旦后世再有窘于用度时,便可向臣民发行国债。所谓集腋成裘,百世未必有一高强,能以一身而致百万贯,且愿以之佐助朝廷;但大宋臣民千万,家有百贯者何止万人?令此等人购买国债,国家得百万贯军资,其民则一年可坐致十贯利钱,公私两便,可为后世之法,何乐而不为?”
  尚书右丞刘正夫在一旁听的入神,忍不住插嘴道:“高相公,本相有一事不明,倘若一年之后,朝廷不能筹措一百一十万贯以还本偿息,失信于民,如之奈何?”张商英一听这问题提的犀利,赶紧跟着叫板。
  高强笑道:“此事易与尔,再发新一期国债,定额一百一十万贯便可!”
  赵佶以下,人人都听得目瞪口呆,心说这不是等于欺骗臣民么?还没等他们提出反对意见,高强正色道:“世间之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等为天子辅政,难道无意于进取,而期以年年相同么?今年国用不足,便当励精图治,这一年中多取一百一十万贯出来,上报陛下,下安百姓,这方是我等为臣之道。”他看了看张商英,大声道:“若是无意于政事,只知把些难题来令君父烦忧,或者筹划着刻剥臣僚的家财,此乃守户之犬尔,何可为天子之宰臣?”
  张商英险些一口血喷出来,心说这小子骂的够狠啊!无奈此时赵佶已经被高强的大话给感动了,率先拍手叫好,走下龙案来拉着高强的手,连声感叹道:“卿家真乃国家之栋梁也,朕得卿为辅,实乃祖宗之福,国家之福!”
  皇帝调子唱的这么高,臣子们自然要凑趣,况且高强这一派眼下在殿上党羽众多,一时间从左相何执中以下,梁士杰梁子美刘正夫外加太尉高俅等人一体道贺,张商英无法,也只得跟着喊万岁了。
  于是皇帝降旨,拟发大宋第一期国债,总额百万贯,年利一分,由大通钱庄包销,并许于大宋金银钞引交易所上市交易,皇帝御赐名为“惠民国债”。责令中书和尚书省会同枢密院详议京东诸军安置事宜,一应用度不得扣减,并且以后每年中书编制国用时,须得将国债情况列入,今年须偿付多少本息,须再举债多少,务须详细,倘有不明处,得向大通钱庄咨议之。
  数日之后,朝廷的德音来到梁山,宣读了各军的编制和姓名,并伤几名大将各领亲兵赴汴梁面圣。此诏所到之处,万岁之声不绝于耳,梁山军士们连日来眉宇间的隐隐忧虑,一夕间全都变做了喜气。
  第十二卷 燕云中篇 第七章
  高强命宋江在梁山练兵,当然不可能只要一些精壮而且见血的兵员,这种人虽然比刚刚放下锄头的民兵好了太多,不过对比起很久以前就实现了全脱产当兵的大宋官兵来说,战斗力其实也没多大优势——前提是大家都保持了足够的训练量以及作战经验。
  因此在宣布的梁山军整编诏书中,虽然采取了招讨司军和梁山军混编的办法,但并没有直接将梁山军补充到招讨司军中去,而是扩大了招讨司军的编制,原先的招讨司六军番号不变,编制却扩大了四倍,每军都扩充到了一万人。如此大的编制,统兵将自然不可能还是原先的正将和准备将,由于讨平梁山有功,招讨司诸将一体封赏从优。韩世忠、关胜、杨志这三员正将升为统制官,李孝忠、史进、刘简三员准备将则升作统领官。鉴于统领官比统制官低了半级,因此皇帝特旨赐三将各带御器械,以示褒奖。
  而梁山军的兵员便在遴选了合适的头领和喽兵之后,以营和都为单位打散编入招讨司各军之中,官阶最高的花荣、武松、刘唐、朱仝、黄信等五人进封为统领官,挂在招讨司各军下担任将佐,其余梁山各头领则各赐官大小有差。公孙胜不愿为官,因此御赐封号通玄清一真人,皇帝特旨随同面圣将领一同进京,与赵佶讲论道法——显然,皇帝对于盗伙中有这么一位看上去卓尔不群的道人感到极为好奇。
  能够仍旧统领兵马,对于大多数梁山招安头领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这表明朝廷对他们给予了相当的信任,至少暂时没有卸磨杀驴的打算。
  再加上随诏书宣布了给予各军将士的优赏,这些绢帛钱币等物就直接排垛在军前,众将士一面恭聆圣旨,一面眼睛在那些财物上转来转去。等到钦使一宣诏完毕。几万人登时一起欢呼起来。虽说和招讨司的那些官兵不久之前还杀的你死我活,现在却要作同僚,而且还得居于对方之下,不少梁山将士心中难免有些不爽,不过相比起宋江猝死时的全山倾覆之危,现在这条吃粮当兵的道路可以说相当叫人满意了。
  这一日已经是梁山宣布分金大买市的最后一天。事实上,这次分金大买市进行了足足一个月。在石秀和武松等人的精心组织下,这次分金在商业上其实乏善可陈,却在暗地里已经划分好了新建的梁山军和周边各州县的势力范围。按照现在的管理术语来说,梁山军的各个管道已经和周边各州县的民生和军政各条线实现了初步对接成功。莫要小看了这次划分势力范围,通常如果在已经划分好的各块地盘中间突然出现梁山这么一个庞大的团伙,重新分蛋糕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好在,这次分金给予了周边各个“码头”以相当得好处,再加上石秀的斡旋,此事进行的相当顺利。梁山招安后的第一批私盐在三天前就已经从梁山过境,运往孟州快活林而后再进行分销,将宋江之前开辟出来的商路又重新拾了起来。当然,现在梁山已经重新纳入了大宋的和谐大家庭,不会再以地下的生意为主,从东南沿承州、楚州一带湖泊港汊北上的运粮船也已经过了扬州,只要这条航路走通了,就可以在运力趋于饱和的大运河之外,再度开辟出一条南北之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