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数量是很多,可细细数来,没有一样是与世界先进水平齐平的新锐战机,先不说强五和轰六都是五十年代的技术水准,就算是刚刚能够批量生产的歼七也只不过是苏联六十年米格21的仿制品,哦还有个未参阅的歼八,可充其量也只是个二代半,也就是说,咱们国家至今没有一款可以翱翔蓝天的第三代战机!
相比之下,苏联的前线航空兵早已换装性能先进的米格29,国土防空军也开始猎装新锐的重型战机苏27,即便是韩国也在大规模装备F—16,而日本更是在两年前就已经将F—15J飞上蓝天,哪怕是隔海相望的T地区也在加紧研制第三代的‘经国’号战机,可我们唉能早点就好了”
杨弘毅的话并没有说完,但一声无奈的长叹却道出了千言万语,而一句能早点就好了,更是说出难以言说的紧迫感,卢嘉栋知道,自从杨弘毅回到西南航空所以后,一直奔走呼吁,希望国家能尽快立项第三代战机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今年年初,高层介于周边与日俱增的空中压力,和各方专家的意见,
终于启动新一代作战飞机的研制计划,并为此向几大航空研究所下达了方案竞标通知,杨弘毅作为航空领域的资深专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早就将自己多年构想的设计方案递交上去,据说很有希望获得最终的研制项目!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节骨眼上,杨弘毅不可能将产业链完整的航空生产体系用作他途,要不然一旦项目确定下来,根本无法完成研制任务,对此卢嘉栋虽然表示理解,但也有些枉然,最终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接受现实:
“我其实跟你想的一样,只不过唉,不说那么多了!还是那句话,老杨,预祝你下个月的方案预选能成功通过!”
卢嘉栋并不是那种纠结的人,既然达不成目标便也拿得起放得下,于是脸上的无奈和惋惜一闪即逝,换之是那一抹熟悉的淡然微笑,而杨弘毅没想到卢嘉栋会这么快就想通了,要不然也不会拐外抹角的说了一大圈,
才极为隐晦的暗示出无法提供帮助,本来还以为卢嘉栋知晓后会想不通,可没想到卢嘉栋在明白过来后便就这般拿得起放得下,毫不拖泥带水的接受现实并预祝自己成功,这让早在老万山厂期间便于卢嘉栋相熟相知的杨弘毅心里很有些不是滋味,只觉得自己有些不太近人情,于是在思忖片刻后,才郑重其事的说道:
“小卢,在老万山厂的时候,我就知道你在航空方面的造诣不浅,既然也是要航空报国,那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你建厂的事我会替你想想办法!”
“真的?”卢嘉栋双眼一亮,身子好似上了发条的弹簧,嘭的一下,从沙发上弹起来,直直的盯着杨弘毅:
“老杨,你可不许骗人!”
听了卢嘉栋的话,杨弘毅噗的一下被气乐了,用手频频点着卢嘉栋佯怒道:“我老杨什么时候说过假话?没错,你这事却是很难办,但我会尽量在空军航空部替你走动走动,要是还不行的话,如果等下个月选型失败,只要你不嫌弃,我这把老骨头就住在你们万山厂,帮你把飞机搞出来!”
“不嫌弃,不嫌弃,只要你老杨能来,别说一个航空厂,就是给十个,也没法跟您老相提并论!”
“呵呵~~这几年真是学得油嘴滑舌!”
“哈哈~~~”卢嘉栋不以为意的大笑起来,旋即端起面前的茶杯啜了一口,好似漫不经心却意味深长的对着老杨问了一句:“哦!对了,老杨,你这次提交的是个什么方案!”
“老样子,以我多年坚持的歼九为基础的改进型!”
老杨不疑有他,回答的很干脆,恰在此时,他的秘书匆匆走了进来,在杨弘毅的耳边轻轻说了两句,杨弘毅看了看自己的手表,点了点头,旋即站起身对着卢嘉栋说道:
“航空部那边还有个会,我要立刻赶过去,你的事情我这几天尽快给你消息!”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同样的一言为定,杨弘毅这是坚定诚恳,而卢嘉栋说得意味深长,望着杨弘毅匆匆消失的背影,卢嘉栋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也愈加的玩味,原本平稳的手掌不知何时,已经攥成了拳头,激动的有些颤抖,嘴唇微微轻启,意味深长的自言自语道:
“终于捞了条大鱼!接下来,就看另一条大鱼能不能上钩后了!”
说完,便抬眼望着天花板,重重的将胸中那份有些兴奋的豪气,缓缓呼了出去,旋即自嘲一笑,只觉得自己终于有点姜太公的本事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二章 来自海军的厚礼
十月的北!!啊!!京,秋风阵阵,凉气袭人,已是傍晚时分,刚刚参加完国庆招待会的卢嘉栋,拖着疲惫的身子,依偎在黑色的皇冠轿车之中,摇下的车窗,灌入丝丝的凉风,将他脸上的那一抹微醺的醉意,吹散了几分,便在这时,始终拧着眉头的胡庆华满是忧虑的问道:
“嘉栋,你这样瞒着老杨好嘛?”
“有什么不好!”
“你以前可不这样,我觉得咱们还是跟老杨说明白,要不然”
“说明白?怎么说明白?如果他能听得进去,两年前在巴基斯坦的时候他就该转变思路了!”
没等胡庆华把话说完,卢嘉栋便回头望着眉头紧锁的胡庆华,斜歪的身子也就此坐直,而后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点上便深吸一口,徐徐的浓雾转瞬飘散到车外,而卢嘉栋的那几份仅存的疲惫也好似被冷风吹散的烟雾一般,暂时不知所踪,以至于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了几分:
“咱们都是老万山出来的,哪个不知道老杨对歼九的感情?那是他这辈子的心血,当年听说要下马,愣是几天几夜没吃没喝,说真的,与其说歼九是他的作品,还不如说那款战机是他的孩子!”
“既然如此,那你怎么知道歼九会落选?”
我怎么知道?当年在后世看资料报告的时候,早就白纸黑字的明确写着歼九下马的历史事实,纵使之后提出的所谓歼九改进型也没有得到空军和高层的认可,要不然那还有在后世独领风骚的歼十身影?
卢嘉栋心里想着,却不可能说出来,于是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抹淡然的笑:“很简单,无非就四个字,定位不明!”
说着,卢嘉栋又深吸了一口烟,随着丝丝青烟飘散而去,清晰而又明确的话音便再次在车厢内响起:
“说它是偏重高空高速的截击机,那他的气动布局却还要兼顾低空机动格斗;说它是争夺制空权权的空优战机,其内在武器配置还要融合对地攻击。很多指标性能直到现在来看都相当矛盾,可偏偏却要集成在一款作战飞机上,
贪多求全,最终的结果不是营造一个无与伦比的超级战机,而是彻彻底底的四不像,两年前我在巴基斯坦搞军售的时候,就跟在哪儿考察美制F—16的老杨说过这个道理,可老杨就是老杨,固执得一塌糊涂,唉说来说去,还是他太心急了!”
卢嘉栋最后一句话可谓是道破天机,杨弘毅当年在老万山厂时便是把一天当几天用,点灯熬油是家常便饭,不眠不休更是习以为常,为的就是能将落后的中**工追上去,将中**队的战斗力再提升几个新台阶;
恢复工作,并担任西南航空所所长的他,不但没有改变在老万山厂的习惯,甚至还有些变本加厉,用他的话来说:
中国的航空水平比之枪炮等兵工行业还要落后数十年,既然如此再不抓紧时间,那句落后挨打的话,就真的要落到头上了!
正因为如此,杨弘毅不敢有一天怠慢,更不敢有一天虚度,抓紧时间努力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一项快速提升中国空中装备性能的办法,最终,他得出一个十分大胆的结论,那就是利用一款超性能的多功能战机,替代现役所有老旧机型;
如此一来便不但能够节省成本,减轻后勤保障压力,还能将中国空军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提升一大截,而杨弘毅所圈定的超级战机,正是他曾经担任总设计师的歼九多功能战斗机
胡庆华作为军工人,很明白一味的贪多求全是武器装备研制领域的大忌,无论是地面武器还是空中平台,亦或是海上装备,讲究的就是一个适合自身需求的平衡性,要是为了追求先进性和打击能力,一味的贪多求全,那对武器装备来说轻则研制进度大大延后,重则会出现严重的伤亡事故。
旧日本海军最著名的“友鹤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排水量600吨以上的舰艇才会受到条约限制,于是日本海军便抓住这个条约上的漏洞,将排水量只有500余吨的水雷艇,硬是贪多求全的装备上足以匹敌驱逐舰的火力,导致整艘船的重心不稳,结果这艘“实力超群”的水雷艇,还没来得及与假想敌一决雌雄,便被一阵普普通通的海浪卷进海里喂鱼了
如今的胡庆华也算是军工界的老人,明知道老杨的做法有些激进,可依然无法劝说,因为他同样也是老万山人,跟老杨的关系也不错,平日的书信来往也比较频繁,所以不但清楚老杨的想法,更知道老杨是个怎样执拗的人,于是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哀叹道:
“唉~~看来老杨是逃不脱你的手掌心了!”
“首先明确一点,我不是如来佛,老杨也不是孙猴子,其次呢~~我们都是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就是来去自由;当然”
卢嘉栋说得很是义正言辞,一长串的外交辞令听得胡庆华有些晕晕乎乎,然而当卢嘉栋话锋一转,胡庆华顿时提高警惕,因为他知道当然后面的话,才是卢嘉栋的真正杀招,果不其然,在说完“当然”后,卢嘉栋自信的一笑,便一字一顿的接着说道:
“当然,老杨无论如何最终还会回到咱们万山厂!”
“为什么?”
“因为我会用另一种方式,将歼九重生!”
“让歼九重生?”
胡庆华难以置信的重复着卢嘉栋刚才的话,有些诧异,更是震惊,但无论是诧异还震惊,最终都被快速的摇头,拨弄得烟消云散:
“不可能,绝不可能,既然如你所言,歼九的定位不明,整体性能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缺陷,那空军又怎么会同意这种借尸还魂的重新立项!”
“话虽如此,可你要清楚,能驾机上天的可不单单只有空军,海军航空兵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哦!”
“海军航空兵?海军”
胡庆华楞了一下,紧接着脑海中闪过一幕幕这些天来,卢嘉栋与海军司令员江汇川,以及海军航空兵作战参谋徐远超频繁接触的景象,原以为这只不过是老相识见面的叙旧,直到现在胡庆华才猛然发现,这其中却另有深意,于是不可思议的惊讶道:
“难道江司令员会支持咱们建飞机制造厂!”
“嘿嘿,就知道瞒不过你!”卢嘉栋狡黠的一笑:“只不过咱们这位海军司令员可不是让咱们建新厂,而是直接给咱们旧厂——两个海军所属的飞机修理厂!”
“你看看这是两个厂的资料!”
四十分钟后,海军招待所的某件套房内,卢嘉栋与海军司令员江汇川相对而坐,拿着刚刚接过来的厂房资料,略略的扫了一眼,便交给身旁的胡庆华,看着位于昌~~南和江北的两个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修理厂的详细资料,胡庆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手上的材料,好半天才结结巴巴的说道:
“江司令员,这这这不违反纪律吧?”
“纪律?什么纪律?”
江汇川也是一愣,但旋即便反应过来,温和的笑了笑:“别说违反了,如果我现在报上去,高层的领导们说不定还会表扬表扬我呢!”
“表扬?把军用厂,交给地方,这这这怎么可能会被表扬?”
“那是以前,而现在高层已经下决心裁军一百万,我们海军这两个飞机修理厂属于重复建设,被列入裁撤的名单,既然如此,那自然要找个放心的‘东家’接受才是,所以呀,我就选定你们万山厂了,要知道这两个飞机修理厂的技术能力可是很强的,说是我们海军给你们万山厂的一份厚礼也不为过,怎么?胡厂长,你不会不乐意吧”
“不!不!不啊不对,是乐意,乐意”
江汇川的这番话实在是太劲爆了,裁军一百万,两个技术实力极强的飞机修理厂也在其中,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已经超出胡庆华的思维范畴,因为他从未想过中国会裁军,更不会想到裁撤的幅度会这么大,一百万,将是多么庞大的天文数字
“这是国庆前,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决定的,小平同志只伸出一根手指,便是一百万的员额将被裁撤,当然,正式的公报将会在明年发布,不过在这之前,我们也要做些必要的工作,毕竟很多指战员对军队还是有感情的,就算是离开,我们这些做领导的也不能让他们太难过,所以再找地方单位时,我们真是慎之又慎”(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三章 运十
江汇川说得没错,无论是陆军野战部队,还是海军、空军,在这次百万大裁军当中都无法独善其身,但却可以借此次裁军的机会达到真正的瘦身和精干,自60年代以来,中**队因为外部威胁与日俱增,在武器装备明显落后的情况下,不得不以扩充兵员的方式,来应对外部威胁。
在一系列深挖洞、广积粮、忙备战的大潮中,中**队的规模像气球一样,迅速膨胀,总数一度突破六百万,如此庞大的数量,不但造成众多资源上的浪费,而且过于臃肿的结构也导致战斗力持续下降;
这两个矛盾在改革开放后尤为突出,79年对越反击战,将中**队近十年的积弊暴露无遗,充分说明数量不等于质量,人员多不等于战斗力强,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军队还是高层都意识到,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是提高战斗力的必由之路,
于是在79年至82年间,中国先后将某些工程部队,地方军区下辖的武装部队,铁道兵部队,部分领导和指挥机关或划为地方,或就地专业,或干脆直接裁撤,特别是1982年铁道兵部队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被整体并入铁道部,划入地方,成为百万大裁军之前,最为重要的裁军事件。
当然,精简员额提到战斗力的道路并可能就此终止,特别是在中越牢山之战后,军队和高层的领导们意识到在未来的战争中,机械化、信息化才是军队必然的发展发向,尤其是激光制导火箭弹消灭越军被动电子侦察战的典型战力,更是让不少有识之士猛然发现,
真正的战斗力似乎并不是以往的排山倒海,出其不意的精准点穴或许更能从身体和心里两个层面打击敌人,所以在未来的军队建设中更应该提高新式装备,特别是高技术装备的占比,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小平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竖起了那根著名的手指!
只不过,裁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艰难的很,无论是新入伍的年轻士兵,还是历经战阵的经年老将,无不对部队抱有很深的感情,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撤就撤,即便是再铁石心肠的人,心里也接受不了;
更何况,有很多官兵在部队的年头很长,除了打仗和高效的杀人技能外,社会上的谋生本领一概不会,这样贸贸然的将其推入社会,就算不饿死,也必然不会生活的很好,都是多年的老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