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美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花美眷-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蒙古大夫〃在京津一带的俗语里,是对那些本无医术、专门走江湖骗饭吃的人的戏称,后来大家把医院里那些医术不很高明的医生自然也叫作〃蒙古大夫〃。
  我表姐的医术高明与否我不知道。由我大姑主张,她嫁了一个很有背景的文弱书生作丈夫,很快有了一个女儿。那时候我正是对女人自身存在着强烈好奇的年龄,暑假我去看已经调回来的大姑一家和表姐,自然会问到她生孩子的事。她痛定思痛地说不生最好不生,那简直不是人能干出的事,那种痛苦,那种把女人最后一点羞耻暴露殆尽的方式。说这话的时候我看着她,她长得如此高大而强壮,而且,她是学医的,她自己就是医生呀。

与陌生人走过的佛罗伦萨(3)
“剪开,剪开”,小说中,医生在抢救一个难产的孕妇,没有麻药。
  或许,我是幸运的。
  我们渡假回来以后,我从我的德国女朋友哪里接来一只小猫养着,像儿子一样尊贵,它出奇地漂亮和精灵。
  那是一段我生命中宁静的时光。
  是在意大利。我们长时间地在山谷间行走,从一个小村落到另一个小村落。小的时候,我读,里面写到桑与友人远离巴黎,抗着猎枪,连续三四天在宁静的山谷间作徒步旅行,从那时候。我就向往着这样的旅行。
  我看到夏天的风从伞状的树冠之间吹过。山顶上空无人迹的中世纪小镇,老旧的石砖路,房屋全都没有阴影,阳光白得不似真实,钟楼上,时间指在正午的某一个固定时刻。像记忆深处我曾读过的某一首诗,一切全都似曾相识。
  还有我们去北欧的行程,漫长的两个星期,我们在路上颠簸,直到踏上欧洲最北的一块陆地。在哪里没有夜晚,午夜的时候我们沐浴着阳光。
  那条河上有许多桥。如果你沿其中一座桥走过河去,走上山坡,你就可以从那里看到佛罗伦萨最美的落日。
  向日葵,一大片一大片的向日葵,在夕阳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美丽得让人忧伤.
  列车轰隆隆地一驶而过.一些日子,一些人,一些事情,都消失在隧道的黑暗里.我看到我们浮现在车窗玻璃上的被日光灯照射得苍白的脸.
  那一次,是在我们最后一次一起去意大利的归途上.
  在我婚姻陷入危机的那段时间,曾经经常打电话到美国去给我的朋友李。我有几个朋友曾经长久地被我的先生怀疑,是不是我的男朋友,李是其中之一。尽管我先生从来没有见过他,而我到德国以后也没有再见到过他。
  在我到德国大约一年后,李去了美国。
  那段时间我比较经常地打电话到美国去,像以前一样在我陷入困境的时候向我可靠的朋友去求救。
  但这次,是仅有的一次,好像谁都救不了我了。
  我那时才发现,我其实是一个内心传统而保守的女人,正像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封信中对我下的结论那样。必须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朋友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
  但当我自己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我先生若有若无地换他的女朋友,我则从早到晚地呆在家里死守,希望有一天他能再忽然地回心转意。
  我愚蠢地想:我并没有做错过什么。像个“五。四”前旧式的封建妇女。
  我害怕破碎。
  许久以后,我重新回想当时的情景,我发现与其说,我是在守护爱情,不如说我是在守护家庭。很长时间我可以对我先生的外遇闭口缄默,是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家庭破碎。
  我重又像一个可怜而无助的孩子,害怕离开家走到外面去。我不知道外面那个冷漠的世界里等待着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和结局。

与陌生人走过的佛罗伦萨(4)
那时候,正是我心理上最虚弱的时候。
  在我姥姥病危的时候,我从她的病床前悄悄地离开了。我逃走了。逃向哪里不重要,我不能看着她死去。无论如何,我不能。
  那是我第一次感到家的破碎。我们一起用过许多许多年的东西,家俱、什物、我小时候的玩具、姥爷给我买回来的第一批字书……被陌生的手毫无感觉毫不经意地翻来翻去,值钱的拿走,不值钱的扔掉。也许被丢弃在角落里的那只有点破损的搪瓷小碗,正是我们用了多年还一直珍惜的东西,我小的时候,姥姥拿它来给我喂饭,她就是用那只小碗一口一口把我喂养长大的。
  从姥姥去世以后我再没有家。或者说,我再也没有家的感觉。在北京有爸爸妈妈的家,那是爸爸妈妈和妹妹的家,妹妹从小在家里长大。我对那个家的感觉一直是那是爸爸妈妈的家,而不是我的家。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住在单位,在单位有我的宿舍,也并不是家。
  我不知道我出国跟这种感觉有多少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没有家的地方,即使他是生在那里、长在那里的,那种感觉也多少带着一些漂泊或流浪的意味。
  我并不想说我曾经像一个〃十二月党人〃那样,在属于我自己的国家和城市里飘荡,但是姥姥的去世和那个家的消失,使得我的离去和告别轻松得不能再有任何牵挂和羁绊。
  出国之前,我叫辆出租车到旧书收购站,卖掉了我所有的书籍。
  这或许也是我日后会结婚的原因之一。我需要一个家,一个不论我从哪里都可以回去、都有人等我回去的地方,一个我可以培养和存放我的年月像我可以培养花朵和存放书籍一样的地方。
  这是我心理上致命的疲惫的虚弱。我本来可以不结婚的,像我的几个朋友那样,作一个洁身自好的独身者。
  我又站在佛罗伦萨阳光灿烂的老市政广场前,和米开朗基罗那座有名的〃大卫像〃合影。这次是请人给我拍的。陌生人。他们站在那里乘凉,或者是正在等去买冷饮的孩子回来。我端着大相机走过去,礼貌地问他们其中一位是不是可以帮我们拍一张照片。
  〃咔嚓〃,我那架品质纯优的老相机发出果断的声响。这中间,已又是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
  我见到那个女孩子,是在一个生日聚会上。她向我转过头,伸出手来,自我介绍着她的名字和住处。在那一瞬间,我忽然全都明白了。
  那个女孩子,是一个德国人和日本人的混血儿,有着白皙的皮肤和娇小的身材。我以前曾经看到过几次她在我们住的楼下走来走去,我好像还听到我先生跟我提起过她,说到过她的日文名字,我丝毫也没有多心和介意。
  那张脸,年轻而光洁,即使在她笑起来的时候,脸上也找不到一丝皱纹。看到那张脸,我好像看到了十几年前我无忧无虑的样子。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与陌生人走过的佛罗伦萨(5)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那正是我刚从埃及旅行回来,要到伊斯佳岛去的时候。等我从伊斯佳岛回来,我一个人从家里搬了出来。
  在夜色降临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这异国的城市行走,长长的裙裾飘拂过我们当年走过的街道。
  在我们当年和南美朋友坐过的那间小酒吧里,依然灯火通明。
  说是异国是不恰当的。这里是我的国家。在我行李的最底层放的不再是那本老旧的、磨损的、中间夹杂着许多国家签证的中国护照,取而代之的是一本崭新的意大利护照。它为我到许多国家和地方去提供了方便,省去了签证的麻烦。只是对我来说,在我和我先生分手以后,我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生活在德国的意大利公民,这多少有点滑稽的意味。
  〃回国〃,或是〃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样简单的说法和问话,对我可以变得相当复杂。回国,回中国?回德国?回意大利?我说我是意大利人,但我有一张中国脸,我不能说我和德国毫无关系,因为这么多年了我就住在德国。
  如果中国、德国、意大利踢起足球赛来,我说不出我更希望哪一个队赢。那种比重各占三分之一。
  夜色降临的时候,音乐响了起来。不要忘记佛罗伦萨是一座浪漫的艺术之城呀。
  我在那群古老而著名的雕像群中间坐了很久,我想如果再坐下去我自己也会变成一座雕像。在经过这许多年以后,我的心变得像水一样平静而简单。我可以忽略我所有的伤痛,若无其事地像在讲叙一件与我毫不相干的别人的故事。
  我知道我种在家里阳台上的玫瑰已经死了。我先生总是忘记给它们浇水。
  不然,在这样的夜晚,它们会绽放出怎样的美丽呢。
  坐在我身边的陌生人,为什么会对一个长头发的东方女子好奇?
  我把我的手伸出去,等待着它的是另一只温和的手。
  像所有以他的国家和都市为自豪的意大利人一样,我知道他会告诉我这个城市的美丽。
  佛罗伦萨的夜晚变得轻松起来。我和一个陌生人手拉着手,像相熟了多年的人那样,在阿诺河边悠闲地走来走去。
  我一直带着我结婚的指环。
  我每次写的,都是我们共同的名字。
  在我们分居以后,我先生经常会来看我,坐上一会儿,随便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他一直在养着我们的那只宝贝猫头,像是我们共同的孩子。他换了一个黑人女朋友,又换了一个黑人女朋友(像是真的在演)。后来这个黑人女孩子怀了孕。我担心孩子生下来以后他会把我们的猫送掉,他摇摇头说不会。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与其说他是我的丈夫,不如说他更像我的父亲、我的家长,结婚前后的几年,他对我更像是看管一个孩子;我也像一个孩子在家长面前那样,没有自我,没有自由。
  或许,是由于我过于顺从的天性。如果你见过欧洲人,见过非洲和南美的女孩子,你就会发现我们亚洲人是多么随和和宽容,我们具有怎样善良、忍耐和无私的天性和美德。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与陌生人走过的佛罗伦萨(6)
我还是像学会抽烟一样,学会了吵架、打架、发脾气、骂人,也像戒烟一样,轻而易举地忘去了这些。
  几年的共同生活,他还是给我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影响,比如我对摄影和徒步旅行的爱好。
  在我第一次到后来成为我的家的那套公寓里去的时候,他给我看了许多他拍摄的风景照片,那都是我所见到过的最美的照片。
  在一个露天小广场上,有现代派的小艺术团体在表演一些小节目,舞台、服装、色调,都是现代派的,却让我想起了电影《教父》中几十年前在意大利人聚居区小剧场里的表演。
  《教父》三部,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它有着如此精炼、完美、抒情、无懈可击的电影语言。
  午夜之后演出结束了。人们鼓着掌三三两两地散开。我们走回河的这边,闲谈着关于天气、关于饮食、关于当地名门望族的名字。
  有一次在闲谈中,他忽然说起,说我一次次回到德国,至今为止还一直留在德国,是因为他在这里。在说这话的时候,他说得斩钉截铁、毫无怀疑。眼泪马上从我的眼里流了出来。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几乎是要恨面前这个男人了。
  因为在那一瞬间我再一次看到我是爱过他的,这个成为我丈夫的男人,也许一直还在爱着。
  而他明白这一点。再清楚不过的了。
  在我们的婚姻接近尾声,在我从家里搬出来前后的那段时间里。我又开始清晰地作梦。梦到我丈夫。在梦中,他的形像总是和我姥姥的形像模糊成一体,尽管他们是如此地不同。在梦中我们在一起的生活也和我和姥姥最后几年在一起的生活模糊成一片,尽管事实上那是两种多么不相同的生活。在梦中我对他和对失去他的担心以至到刻骨铭心,正是和多少年前我对姥姥和失去姥姥的担心和忧虑一样。
  我知道,几年的生活,潜意识里,我已经把他视作相依为命的人了。
  或者是因为,这世上除了姥爷、姥姥和他,我还没有和别的人如此相依为命地在一起生活过。
  他一直说我还是一个孩子。
  在老教堂前我忽然发现我找不到回旅店的路了。白天的时候,路两边摆满了卖衣物、皮鞋制品和工艺品、纪念品的摊位,我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摊位中间穿来穿去、来来往往,不会转向和迷路。晚上摊子拆了,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当我把这一发现告诉给他的时候,我们俩不由得在夜深人静的街道中间笑了起来,直到笑弯了腰。他拍着我的头笑道说像我这么一个傻傻的人怎么居然可以一个人跑出来旅行。我却想起了小时候读过的童话:小哥哥和小妹妹在森林中用面包和糖果作下了路标,面包和糖果被小鸟吃光了,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还是他问了我旅店的名字,幸好是他熟悉的那一带街区。他把我送到了旅店的门口。夏夜的路标下,两两刚刚相识的陌生人,按照意大利人的礼节拥抱着,相互亲吻左右面颊,在互道晚安。
  “像多年前一样……”
  从远处不知哪个窗口,飘出了那只老歌的旋律。
  1999年7月  Bonn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后记
在我回欧洲前的一两个星期,和朋友开车去了天津。天津,是我出生的城市,我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十八年,到北京上大学时才离开。一九###年姥姥去世以后,我再没有回过天津。事隔二十年,天津变成了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重新说出了“天津话”,天津的种种地方特色的饮食也让我感到亲切。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故乡故土”吧。
  因为在天津的时间匆忙,只见了一个朋友,初中的同班同学,我在《美丽》里面写到的王雯。我们那时候是男女分班,四五十个女生在一起,至今说起来还无限亲切。说到南开中学,教我们语文的李溥老师已经退休,作了校友会的董事长,还像以前一样热心南开的事,教我们物理的穆老师还在,还有教我们英语的柴老师和齐老师,叫我们体育的孙老师……可惜时间太紧凑,竟然没有抽出空来回南开看看,希望下次吧。
  我的姥爷和姥姥都是南开学校建校初的第一代学人,在当时很有名,也很有影响力。姥爷的名字叫李世珍,字伯续,姥姥的名字叫赵德葆,李伯续的名字曾因是南开学校篮球队的“五虎将”之一而响彻海河两岸,赵德葆的名字曾因在张伯苓校长生日寿辰(十月十七日,也是南开校庆日)庆典上全本的《龙凤呈祥》而名胜津卫,不亚于当时的赵四小姐(她们其实是表姐妹,天津“八大家”全都联亲,我的姥爷和姥姥也是表兄妹)。我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当时教我们语文的李溥老师曾希望我趁姥爷姥姥身体康健在世之日,有时会多纪录下一些南开旧事,可以成为为数不多的珍贵史料。
  是呀,关于天津,种种的人和事,八大家,南开学校,各类名流先范,各路志士仁人(如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中的魏仕毅,她的妹妹魏仕茹和弟弟魏仕贵都是南开学人,并和姥爷姥姥终生交往甚厚;还有周恩来总理在南开学校时的同班同学——比姥爷高二年级,著名的妇科名医顾学勤大夫和他的比利时太太,如我在《有乌鸦的麦田》第一节里所记述)。我很想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把它们写出来,都是精彩之极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却是比我所读过的任何小说都要传奇。
  零三年感恩节前夕,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在车驶向长滩方向的时候,有这样几行德文字,出现在我脑子里的屏幕上:
  Ich werde bestimmt
  Steben irgendwe
  Unterwegs
  Den wege
  Zur dir zuriide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