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以施福为赣州总兵如何?”
郑芝龙点头;又说:“南昌城高池深;想攻取下来不易。”
他想要的赣南已在自己的控制下;不想再出兵帮翟哲攻取南昌。
翟哲压制心不满。
郑芝龙想要的东西很多;但总想空手套白狼;平白得了个王爷;又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广东。而他得到的地方;无一不是麾下士卒浴血厮杀从清虏手抢回来的。
“王爷只需攻打;让金声桓知道厉害。”
第474章 定江西
南昌城下;明军终于做出了攻城的架势。'词*书/阁'
布置在东山的铁炮开始对城头轰击。
你做了什么;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郑芝龙的不作为和何腾蛟的萎靡让翟哲成为南明几大派系中的核心。声望也许会带来威胁;但翟哲此刻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他收复江南;俘获多铎那一刻起;一切皆已注定。
翟哲前脚离开南昌;金声桓的使者到达九江城下。
江南的明军视九江守军于无物;正在穿越九江城向瑞昌的清兵追击。
使者此来极其谦卑;一见翟哲立刻跪拜在地:“金总兵愿为大将军效力;恳请面见大将军一面。”
翟哲更加意外;金声桓要见他。降或者不降;与见他有什么关系?自己又不是绝色佳人;难道还能让金声桓一见倾心吗?
他只要攻下九江;留郑芝龙围攻南昌;金声桓不投降对湖广的大局没有影响。郑芝龙不攻下南昌;就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赣南和广东;他掌握了朝政;所以掌握了主动。
当然;如果金声桓随清兵退到湖广;还是个大麻烦。但那样金声桓也会失去自己的地盘。翟哲自己也是武将;知道武将最大的期望是什么。他在大明对武将限权;方国安还是得到了芜湖和池州;王之仁在富庶的吴淞进食。清廷在各地均设有女真人或者文官监视武将;比在南明还不如。清廷不信任他们这些才归降的明军;而是看重如孔有德、耿精忠那些早已加入八旗的汉人。
他斟酌片刻;答应道∶“好;何处能见金总兵?”
“愿在梅岭一见”
梅岭在南昌城北;方圆近百里全是山林。
翟哲微微点头;道:“好”
信使惊喜;急忙约定:“两日后;金总兵与大人各率两百骑兵;在梅岭脚下湾里镇见面”
“我会让延平王这几日暂缓攻城。”
翟哲每一句话都不是随意说出口;他这道命令正在表现大明大将军的身份
郑芝龙对大明的中枢没有兴趣;让他少了诸多麻烦。黄道周被赶出中枢后;闽人在朝廷中影响力渐渐式微;如吏部尚书张肯堂等几人与郑芝龙势如水火。郑芝龙想要闽粤总督之位;必须要依靠他的支持。
“多谢大将军”
使者与信使几乎同时离去。'词*书/阁'
郑芝龙不知不觉中成了衬托翟哲威望的最好的注脚。
翟哲之所以选择与郑芝龙合作;多次把熟透的桃子与郑芝龙平分;正是因为郑氏从未表现过对中枢的兴趣。到现在;郑芝龙想要的仍然只是闽粤总督;而不是尽快击退金声桓占据江西。
此人必定不会成为他的对手。
郑氏虽然有如狮虎般强大的力量;奈何郑氏没有成为大明之王的决心。
斥候营向梅岭进发;查看湾里镇四周的地形和动静。十年前;翟哲可以孤身入归化城;十年后;他身为大明的大将军;不会再冒这样无谓的风险。他不再年轻;再过一年;他将是当年卢公身殒的年龄。
“三十九岁啊岳飞和卢象升都在这一年殒命。”
想的到此处;翟哲没来由生出一种怪异的想法;对自己的安全格外看重。他不可想像当年的岳飞和卢象升那样死的不明不白;所以要尽快着手解决朝堂危机。
郑芝龙本就不愿意强攻南昌城;接到翟哲的信件后立刻停手。
南昌城和九江城下安静了两天;明军在瑞昌城外架炮攻城。有水军控制长江航道;翟哲不怕九江城的守军出城截断粮道。
两日转瞬即过;翟哲率两百骑兵出发往梅岭。
南昌和梅岭之间均是平原;自明军在九江登陆后;这里的百姓多半逃入梅岭群山中;只留些老弱守家。沿途均有精锐斥候接引通报;鲍广率三千亲兵卫尾随在三十里外接应。
湾里镇背靠梅岭山脚下;一片稀疏的树林遮挡了向外的视线;再往外是一片雾气蒙蒙的平原。
已有斥候先在湾里镇查探;翟哲等人离湾里镇十几里路的地方停下脚步。
不一会功夫;从里面迎出来一列骑兵;队伍末尾打着一面“金”字大旗。
两列骑兵相距一里路停下对峙;翟哲见对面一个骑士迎上来;自己也催马而上。
战马走到极慢;两人近乎在龟速中靠近;都暗藏戒备之心。
相距三十步;金声桓下马拱手行礼:“大将军”
翟哲能真来此地见他;让他有了底气。翟哲能看重他;也愿意招降他。
“金总兵”
翟哲下马;他比金声桓高半个头。
“请”
金声桓仔细打量翟哲;朝廷的大将军英姿勃发;虽然来与他相见;但并未表现的特别热情。
“湾里镇;我们就不要进了”翟哲立在原地未动;“久仰金总兵的大名;我知道金总兵也是一条汉子;好歹给一句话;是继续给清虏当奴才;还是就此回归大明。”
翟哲语气悠悠;“姜镶、王永强等人皆在北方起兵;张天禄和杨守壮也已反正;这天下终究还是汉人的天下。”
“在下愿剃发反正;只是……”金声桓正在待价而沽。
他在九江对勒克德浑如此冷淡;其实已经断绝了自己的退路。
“天下这么大;金总兵难道还怕无法立功受赏吗?”
翟哲截断他的话;他的态度很明确;金声桓若是存自立之心;他宁愿让郑芝龙长期围困南昌;若他能拜伏在自己麾下;当然可以收在帐下。空口无凭;起兵为证;南昌这个地方是要交给万元吉的;这是他与郑氏的协议。九江归他;赣南归郑氏;南昌居中作为缓冲。
“大将军;……”金声桓不知该如何开出价码。
翟哲没有许下明白的承诺;但还是给了个暗示;说:“金总兵起兵随我击破勒克德浑;还怕没有封公侯的那一日吗?”
这两人都是明白人。
水浒传上说;杨志想上梁山也要先杀个人当投名状;金声桓剪辫易帜还想继续盘踞在江西;没有半点可能。
“暗算勒克德浑”
金声桓脑海中灵光一现。
翟哲双目炯炯有神看着他。
“末将愿统领本部兵马北上”
金声桓终于低头。
翟哲不拆散他的兵马是他最后的底线。无论在哪一方;他都是仅能统领这支兵马的总兵;相比较而言;为大明效力他能得到的更多。
南昌城没有急于剪辫易帜;金声桓亲自率一万兵马北上。
等翟哲再回到九江城下大营时;左若前来禀告:“勒克德浑今日午后撤出瑞昌城;退向武昌府。”
南昌城内有无数清兵的耳目;何言致在总兵府有眼线;听说金声桓出城与翟哲相会后;勒克德浑像受惊的兔子退向武昌。
金声桓回军南昌;下令剪辫易帜;率军退出南昌城。郑芝龙和万元吉率军进入南昌;这份功劳是郑氏应得的。
江西的乡绅割掉辫子;在这里;翟哲没有继续追究降清乡绅的罪责。金声桓把九江城交给翟哲;领四万兵马向武昌府进军。
明军收复江西如想象中一样顺利;翟哲命左若为先锋;督方国安和张天禄金声桓同行。
清兵水师惨败;金声桓反正后;已成为从九江、长沙和南昌三面包围九江府的态势;勒克德浑再留在江南毫无益处;率军放弃武昌府渡江进入承天府;返回江北。
武昌、荆州和襄阳如湖广的三角;如武昌在江北;尚可一守。失去江西后;武昌犹如当日在江南的南京城;失去了守御的价值。荆州和襄阳都是湖广重镇;那里的坚固的城墙将成为清兵最大屏障。
明军终于进入湖广地界;烦心的不仅仅是清廷的湖广总督洪承畴和勒克德浑;大明的湖广总督何腾蛟也如坐针毡。
收复武昌后;姚启圣督促江南总督府输送粮草弹药;准备渡江作战。
翟哲在南昌府盘桓数日;此刻他终于有闲心与郑芝龙和万元吉推杯换盏。江南形势已定;湖广战役拉开帷幕;他与郑氏的合作到此结束。郑氏需要时间来经营广东;南昌城有一万来自广东的兵丁将成为郑芝龙的棋子。
杨廷麟前来拜见翟哲;他是卢象升身边的老人;在士子中威望颇高;与黄道周是好朋友。
翟哲自称卢象升的学生;所以对杨廷麟执平礼。
杨廷麟当年在北京时就以直谏闻名;见面毫不客气;问:“翟将军真是要继承卢公的遗愿吗?”
翟哲的回答别有深意;“当以驱走鞑虏;收复北境为己任。”
“那翟将军就不该坐上大将军的职位;这是寻祸之道。”杨廷麟稽首;“翟将军收复湖广后;当辞去大将军一职。”
翟哲含笑不语。
杨廷麟还是曾经的脾气;可爱又可恨。他曾经如何对杨嗣昌;今日就会如何对翟哲。
见过饿虎吐出口中的肥肉吗?
在不久的将来;他会走到这些朋友的对立面。士子们有意无意的表现;让他愈发确定下一步的计划。北伐之战;必定倾江南所有;若不能确保后路无忧;他怎敢倾巢出动。
第475章 将军世子
为了牵制清兵;逢勤率军在扬州府的地界登陆骚扰;让清廷不敢调走江北驻军。'词*书/阁'江北英霍山区义军四起;清廷只能坚守各地县府。多尔衮现在放弃了一切;全力平定山西和大同乱局。
一个多月过去了;多尔衮在大同城下毫无进展。
他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铁打的大同城。
姜镶的长子姜日升被押在大同城下凌迟处死;凶横的刀斧手娴熟的手法下;片片肉飞。姜镶在城头大骂不止;一口鲜血染红了大同城头的青砖。
心中放弃这个儿子是一回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在眼前化成白骨是另一回事。
多尔衮怒了;所以祭起了终极杀器——杀人。
吴三桂奉命从四川入陕西围攻王永强。所到之地;只要是没有辫子的百姓一律斩首。
陕西各地;鲜血让黄土地变成暗褐色。
山西反正的县城不计其数;除太原城外;清兵全部被驱除山西境内。孔有德、耿精忠和尚可喜率汉八旗兵马从河北巨鹿攻入山西阳泉府。清兵铳炮齐全;义军连兵器也凑不齐;只能以鲜血坚守反正的县城。
金小鼎在太行山;他如当初的流贼一样在太行山立寨;招揽山西义军。眼下;他手中只有三千多人;不过范永斗离开时;留给他不少财物和人脉。他不着急与出兵与清虏交战;而是从各地购买牛马牲畜;粮草补给。
从山西穿过河南;到达南直隶地界;再走庐州府从芜湖渡江;这是一条最安全的路线。
范家商队日夜兼程;在芜湖登陆;再改坐马车赶往南京。'词*书/阁'
范家人口浩浩荡荡;范永斗把半数家产留给了金小鼎;其他东口六家全都抛弃在山西。东家八大家;都把他范家当做魁首;可他范永斗一向拿得起;放得下。
他盘膝坐在马车中;思考到江南的策略。
他是晋人;江南杭州等地有晋人;但那些人都已经是柳全的朋友了。他到江南已经晚了;但他有自己的优势;因为他是翟哲的妻舅;而且他在江北有无数人脉。
姻亲是无法割断的联系。翟哲在江南一定需要稳定可靠的势力;他能预测;范家和翟家必定会受到重用。
南京城越来越近;范家与江南生意往来多年;范永斗首次见识到江南的繁
江南远比不上往日;但现在的山西更萧条。
范家人先住在客栈;范永斗找人一打听;知道翟哲才离开南京西征湖广。(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稳定)他在南京逗留了一天;找了一艘小舟南下;前往杭州府。
江南的安定和北境的混乱形成鲜明的对比;客船行走在运河中无需担心遭遇水寇。运河中常见到运输各种物资的货船;有半数挂着大将军的旗号;这些货船将在镇江地界集结;由文林柱率水师护送;给武昌府的明军输送物资。
随处可见大将军威势;范永斗心花怒放。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初把妹妹嫁给翟哲;能有今日这般丰厚的回报。
客船一路需要避让输送物资的货船;行走不快;两日才到达杭州。
范永斗径直到西湖边的翟府见自己的妹妹。
前一日;范永斗到达南京时;季弘便给范伊传达了消息;毕竟范伊特地来找过他。
时隔九年;兄妹二人再次见面;范伊掉了几颗眼泪;范永斗倒是很沉着。
“到江南时;我还以为这辈子再见不到哥哥了”范伊见到范永斗;突然间就像找到了依靠。她不是个脆弱的女子;但幼年失去父母;范永斗是名副其实的长兄如父。
“你可不要这样”范永斗吓的连连摆手;“你现在是王爷夫人;日后再进一步就是要母仪天下。”
范伊止住了眼泪;被范永斗的话惊吓到。
“大将军迟早是要坐上那个位置上的”范永斗眼中有种狂热的兴奋;否则他怎么舍弃家业南下。
范伊担心的提醒;说:“这等话;还是不要乱说;宗茂才被处罚;禁足在宁波府。”因为绿莹的关系;宗茂曾经当过总兵府的管家;与她关系一向不错
范永斗才弄清楚南京城内发生的那场兵变;笑着说:“那不过是权宜之计;不出两年;宗茂必然会复用。”
宗茂也会是他的靠山;范家的两个丫鬟都嫁给了翟哲的得力于将;尤其是宗茂;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是还留在山西;那才是取了芝麻丢掉西瓜。
范伊怕范永斗着急;宽慰他说:“你才到江南;先安歇下来;现在是江南总督陈大人主事;等王爷回来后;再做安排。”连翟堂也在杭州府闲着;范永斗眼下也没什么好去处。
范永斗笑着说:“不着急;我来江南有大事要办;不差这么几天。”
还有什么功劳比拥立之功更大?他现在迫不及待翟哲早日坐上高位;相信有不少人有与他相同的想法。
翟天健前来拜见舅舅。他平日随方以智攻读。以他今日的身份无需再参加科举考试;方以智不教他八股;而是每日给他讲诸子百家。
“拜见舅舅”翟天健听母亲的吩咐向范永斗行礼;他今年十一岁;行事端正;看上去少年老成。他幼时曾见过范永斗;在江南生长了九年;早已忘的一于二净。
范永斗留意到翟天健脖子上挂着自己当年赠给他的玉佩。
“世子;长的这么高了”范永斗发出一声赞叹。
翟天健没有多少开心表情;他对这个突然出现的舅舅没什么好映象。范永斗是个光头;只有投靠过清虏剪去辫子的人才是这幅德行。他听别人说起过;自己的这个舅舅一直在为满清效力。
“你退下吧”范伊吩咐儿子。
目送翟天健离去;范永斗突然问:“小天健;订亲了吗?”
“尚没有”
除了翟哲;谁敢给翟天健定下亲事。现在也没有人敢上门来求亲;
“我听说乌兰也生了个儿子?”
范伊点头;答道:“正是;比天健小三岁叫天行”
她见范永斗似乎有些担心;连忙解释道:“那个孩子如蒙古人一般野性子;上学堂常常打架;他父亲每次回来都要训丨斥他。”
宗茂被撤职禁足;让大将军府在江南的影响力半个月间;下降到极点;陈子龙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