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夜明-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逢勤、李志安和元启洲都是军中宿将,观礼后提出各种很切合实际的建议,让几位东家大开眼界。

    兵器的优劣最终要由使用它们的人来评价,翟哲今日带三十多位武将来兵器坊观礼,也是想借此抛砖引玉,要三家兵器作坊常与军中将士交流,制备出军中需要的兵器。

    晋王一行在富阳逗留了四天,一直都在山中火器试验场。

    浙江巡抚张煌言、杭州知府和富阳县令分别求见,都未能见上一面。

    五日后,众人离开富阳,十几艘大船沿来时的道路返回。

    张煌言在杭州城设宴招待晋王一顿午饭,随后十几艘大船顺运河北上。

    逢勤等军中将领前往苏州。他一回到兵营立刻调配兵马,做好迎接操练燧发枪的准备。还有那些固定在木板车上的铁炮,野战时威力巨大。

    军中改制是整个大明同步进行,军中武器换装从逢勤部开始。

    翟哲在镇江上岸,刚回到南京城,立刻有两件事找上门来。

    他在南京时没那么繁忙,才离开南京五日,使者接踵而至。

    一位是吴三桂的堂弟吴三荣,另一位是左若军中参将李虎。

    翟哲知道吴三荣为何而来,他不着急见吴三荣,先召见李虎。湖广今年发生了许多事,远没有江南稳定,他对那里一直不那么放心。左若又是个闲不住的人。

    李虎第一次来南京,他到南京时晋王不在,他正好去见识了石头城的巍峨和夫子庙的繁荣。

    听说晋王回南京后,他不敢再随意外出,一直在客栈中候命。

    果然不假,辰时过去没多久,两个身穿晋王府亲兵卫号服的侍卫来客栈传令。

    李虎暗自庆幸,没想到晋王这么早就开始理事。

    侍卫将他带到晋王府内一座空旷的房子中各自离去,只留下他一人。快到巳时,又有一个侍卫前来传令,李虎随他往晋王府深处走去。

    李虎在大门口识了晋王府的威严,但心里却不畏惧。左若麾下的勇将,不会那么容易被吓到。左若帐中也有能写会说的幕僚,他不识字,却被派来南京办这件大事。

    李虎七绕八转,经过一个宽敞的校场,见到一排宫殿耸立在眼前。

    侍卫领他绕过第三排宫殿,换了一个文士服的年轻人带他往里走。

    两人走入一件宽阔的殿堂,那文士弯腰到:“湖广使者李虎带到!”

    这套礼仪是晋王府在推行军中改制后发生的变化。

    翟哲听柳随风的建议,不再随意接待外使和下属。礼为国之根本,他从前不那么注重的礼节,一直在被人劝谏。在大明,君臣有别,上下有别,父子有别,所有的分别因礼而立。晋王对一个人和善不拘小节被看做礼贤下士,但他对所有人都这样便被看做不分尊卑。

    李虎跪地,道:“参见大将军!”

    翟哲的声音很冷漠,问:“你追随左若几年了?”左若已经向大将军府上书,仍嫌不够,竟然派使者亲自来南京!看来想法是相当强烈。

    李虎道:“末将在山西被左将军招为亲兵!”

    “左若命你来南京,所为何事?”

    李虎书写不行,口齿相当伶俐,道:“清虏大军半个月前开始围攻汉中,镇西王派人来襄阳求援,左将军已经探明南阳府守备空虚,特命我请命,愿率襄阳军挺进中原,牵制清兵!”他抬起头,露出沧桑的面孔,接着说:“今年攻下襄阳整顿军制后,军中将士战意高扬,只待大将军号令!”

    他是军中参将,说出这番话不显得突兀,可视作军心可用。

    这也许是左若派他来南京的原因吧!

    左若真是迫不及待啊!

    有这样的下属,就像一柄鞭子在翟哲身后追打,有时候会让他奋进,有时候会使他有些心烦。

    翟哲知道北伐一事牵动着军中许多人的心。他对军队控制很严格,湖广停战后,左若只有坚守襄阳的权力,没有随意出击的权限。

    “北上中原,能取下南阳吗?”翟哲话中的明摆表达的意思是不信。

    李虎慷慨陈词,道:“大将军有令,吾等万死不辞!”

    翟哲沉默许久,道:“好,我许左若出兵河南骚扰!但,若败,军法无情!”

第560章 冬变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稳定)

    勋臣总想分个高下出来。

    翟哲对左若没有偏见;惦记他在草原练兵的功劳;所以才在收复湖广的战争中提拔左若的地位和威望。

    但是;他不喜欢别人逼自己。

    吴三荣觐见晋王后;领着满意的答复离去。他来南京走一趟;朝廷为表示四川一体;多多少少要做做样子。

    正好左若请战愿望迫切;翟哲才给湖广军松了口。但他只允许左若一支兵马兵进中原;又强调若失败会追究责任;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天气日益寒冷;各地兵马进入休整期;晋王府也越来越安静。

    翟天健和翟天行都是在江南成长大;远不如他们的父母那么耐寒冷。翟天健从苏州书院归来;最高兴的人不是他的母亲;而是比他小四岁的兄弟。

    翟天行天天缠着兄长。

    他已到了进私塾的年纪;翟哲无法给他找到方以智那样的老师;只让他在南京城就读。不过他的学识比他的哥哥同年时可是相差甚远。

    白雪覆盖下的江南宁静而安详;这是大明最美好的地方。

    平静的表象下;江南明廷正在全力筹备明年的北伐。

    于此同时;汉中攻防战进行的异常激烈。

    十一月中旬;大雪纷飞;清兵用巨炮轰塌汉中东面城墙;攻入城内。守将马宝率军突围;吴三桂亲自领一万骑兵出剑阁接应;带回来五千残兵败将。

    清虏士卒经过一个半月的厮杀;此时又是寒冬;阿济格率军在汉中休整;没有急于向成都进军。以剑阁地形之险;在冰雪天继续征战;他虽然张狂;但不是无知之将。

    收复汉中是清廷近一年来少有的顺畅的胜仗;因为吴三桂没有坚决在汉中抵抗

    大明岳州将军左若近一个月来常率军在南阳城外骚扰;但在镶黄旗骑兵的威胁下;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眼下不是合适的交战时候;三个月内;大明的军制改革已经完毕。忠贞营有五千擅骑的士卒被萧之言和车风选入骑兵营;其余兵马被打散派遣往各地充当府兵。

    忠贞营中虽然有李来亨这样的勇将;但也有郝摇旗、刘体纯等各怀私心的统领。翟哲对这种习惯流窜的兵马信任有限。他的军制改革有一小半的目的正是针对忠贞营的;

    长沙府。

    雪过天晴。

    阳光在雪地的反射下分外晃眼。

    一队旗帜鲜艳的队伍走出长沙府;许义阳身穿灰白色的狐皮大衣;带着一顶皮帽子。在雪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唇红齿白。

    五百士卒离南京半年;终于踏上归途。

    与许义阳同行的是一位老者;正是湖广总督堵胤锡。因在湖广推行两税改制有功;堵胤锡升任户部尚书;原户部尚书孙嘉绩因年岁已高;告老还乡。

    许义阳当然也会有封赏;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准信。南京城但凡有一点消息;他都能听到风声;但现在什么也没有。那可能是大将军也没想好要把他放在何处。

    “堵大人升至内阁大学士;但湖广对堵大人的感情一直存在;大人若是什么时候用空;要常来湖广走走”湖广巡抚姚启圣专程赶到长沙来送行;他说话相当客气;因为他真的很年轻。

    同来送行的还有陈友龙和张天禄两位总兵;他们也与堵胤锡没什么交情;来这里多半还是为了送许义阳。朝中有人好做官;陈友龙已经把翟哲当做靠山级的人物。

    湖广兵强马壮;姚启圣年纪轻轻;身居高位;羡煞旁人。但他这几年把无论到了哪里;军能使清虏不敢染指安庆府;民能让各地百姓安居乐业;即使有人不服气;也抓不到唾骂的言辞。

    “把湖广交给文宗;我不该有什么担心了”堵胤锡长叹一声。他升官进入中枢;一路上显得的愁眉不展;倒是许义阳一路眉飞色舞;闹得两个总兵闹的像亲兄弟一般。

    长江的边缘有碎冰;但江中水流湍急;五艘大船整装待发。

    眼看就要辞别;众人停下脚步。姚启圣道:“大人升官乃是湖广的荣耀;湖广好久没有人为内阁大学士了。”

    无论别人怎么奉承;堵胤锡一直没有开心起来。他不是不想升官;而是担心进入南京城后与大将军发出冲突。翟哲回到南京后;户部的权力渐渐增大;翟哲对他还是颇为照顾。他在对朝廷忠心和对翟哲知遇之恩上摇摆不定。

    堵胤锡在湖广任官多年;行礼不少。他自己单独雇佣了一艘客船;不用水师的船只搬运货物。

    许义阳两手空空的来;两手空空的走;半年间名扬湖南。

    等堵胤锡把家人安置上自雇的客船;许义阳邀请他同乘水师的大船。旅途单调;两人一路上谈起江南乃至天下的各处态势;竟然一改在湖广的敌对;相谈甚欢。

    冬日风大;几艘船飘飘荡荡到了南京。

    堵胤锡先拜见老友;找了住处。许义阳一入南京城;则直奔晋王府回命。他对自己湖广之行很满意;因此才这么迫不及待。

    翟哲接到禀告后;立刻召见他。

    离开时青涩忐忑;归来时成熟稳重。

    许义阳叩拜;翟哲只看一眼就能感受到他变化。他不吝啬自己的赞扬;道:“无论是监税使还是监军使;你做的都不错”

    “大将军深远布局;我只是恰逢其会而已。”许义阳谦虚回应。季弘在长沙可是帮了他不少忙。

    翟哲追问道:“你想在军职;还是像在文职?”这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他怕许义阳不明白;又解释道:“军职日后便要领军血战沙场;文职便是像南京金提督那般镇守一方。”

    能给许义阳自己选择的机会;晋王对他可谓格外照顾。

    许义阳想想;道:“我还是喜欢在战场上夺功勋封侯”

    翟哲心中暗叹;果然是个年轻人如当初自己出塞的那个年纪。他点头赞同;道:“好;既然如此;我向朝廷给你表功;你在江南过完除夕后要重返湖广;到你义父麾下效力”

    萧之言精通轻骑兵战法;让许义阳过去辅佐他;也算是后继有人。

第561章 官场险恶

    隆武四年;除夕之前;内阁表功。

    堵胤锡升户部尚书;宗茂升南直隶总督。许义阳官升一级为副将;前往湖广萧之言麾下效力。

    两位文官的变动是平衡的结果;如果堵胤锡不升内阁大学士;陈子龙未必会同意宗茂这么顺顺当当的当上南直隶总督。

    如今内阁权势越来越重;孙嘉绩年过七旬;只是临时被翟哲拉过来救救急;早有不少人对户部尚书之位虎视眈眈。

    让堵胤锡入京;是在平衡东林党、浙党和大将军府势力。东林党在中枢占据优势;但湖广和南直隶两地主官都换成了大将军府系的人。

    翟哲只是晋王大将军;他可以影响朝政;但并不能决定朝政。即便是皇帝;也要考虑朝臣的平衡;否则也就不会有天启年间阉党和东林党之争。崇祯当了十几年皇帝;其实只在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之间抉择。

    内阁中;孙嘉绩和钱肃乐都是浙党;张国维和陈子龙为东林党;首辅马士英曾经被当做阉党唾骂。

    只看表面的人无法想象;内阁中;其实首辅马士英的位置最为稳固。

    刺杀案涉事的人非死即囚;他不但逃过一劫;还稳稳坐在首辅之位上。

    他渡过了无数个难眠的夜晚;终于想明白翟哲为什么没有动他。

    因为他是阉党。

    他是与东林水火不容的阉党;其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就成了阉党。想当年;他在宣府当知府时;正是被宣府镇守太监王坤陷害才被罢官。十几年后;他因为复社张溥的之力当上凤阳总督;竟然被当做阉党唾弃。

    人想走那条路;有时候不是由自己决定。

    想明白后;马士英每天便过的轻松自在。他现在不用想着独揽大权;也不用为国事操劳。只要探明晋王的口风;在内阁中挡住东林党的扩张;他的权势便能得到保障。郑芝龙、吴三桂甚至广西的陈邦博;逢年过节都有重礼往内阁首辅的府中送。

    陈子龙虽然是吏部尚书;晋王的亲家;但在权势目前;晋王也无法尽托其

    玄武湖边有玄武坊。

    在秦淮河畔河坊被打压后;这里成了南京城最繁荣的场所之一。

    能走进玄武坊大门的人非官及富;这是一般浪荡子弟能来的地方。

    外人以为玄武坊是晋王的产业;其实玄武坊是晋王的大舅子范永斗的产业。(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稳定)柳全、翟堂等晋王一系的人常常把这里当做聚会场所。江南的富商更是把这里当做交际的中心。

    但是;东林士子很少会来这里。

    玄武坊占地近两百多亩;分为不同的区;有**作乐的地方;也有闲情雅致的院落。

    靠近玄武湖东侧的一个院落观景最好;在进出玄武坊的客人的眼里;那里神秘又充满着**;听说那里只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能进出那座院子门的富商;家业至少有三四十万两银子。

    今日;这里没有富商。

    只是些家里人聚会。

    桂花树的翠叶衬托着残雪;腊梅花正散发着幽香。

    范永斗在泡茶;来到江南后;他似乎又找打了当初在张家口如鱼得水感觉

    沸水冲开毛尖;热气腾腾;与雪景交映。

    人生就是下注;他这辈子下的最成功的注就是他的妹妹。

    一个脸色消瘦头发花白的男子坐在他对面;见他繁琐的动作有些不耐烦;说:“为何堵胤锡升户部尚书;范兄的官位没有变化;至少也应该升侍郎啊

    口气中有怨意。

    范永斗脸色稍显尴尬;眼睛注视着翻腾的茶叶。他在这次官场变化中没有得到升迁;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朝廷推行的两税制改革;说他居功至首也不过分。

    “老弟;王爷有王爷的想法”范永斗想缓解对面那人稍显激动的情绪。

    那是晋王的大哥;他可以说过分的话;但是范永斗不能表现出不敬之意。

    翟堂心底的怒气显然不是一日累计;继续埋怨道:“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不用自家人;倒是把那些靠不住的人送上高位”

    范永斗知道;翟堂名义是为他;其实是在为他自己。晋王的兄长到达江南后;不但没有当官;在日升昌号钱庄里也只是二掌柜;屈居柳全之下。

    “王爷有王爷的难处;我只是个布衣;没有功名在身;能踏进朝堂已是格外施恩”范永斗能看清楚自己的劣势;也是难得。

    “哼哼”翟堂于笑两声;脸上的表情不以为然。

    他不仅是在为自己。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得到重用;不但不为官;连想再起商号也被翟哲阻止。

    翟家的日子比在山西好过多了;锦衣玉食;但翟堂现在不会仅仅满足于这些。就像守着一座宝山;不从中捞几件珍宝;怎么能甘心。

    屋檐上的冰溜子融化的水滴“滴滴答答”有节奏的落在白玉石的沟槽里。

    沉默了许久;翟堂道:“我要去找他说说”不为自己;也要为儿子争取一下。

    范永斗劝道:“除夕就要到了;王爷事务繁忙;你还是不要再去给他添麻烦了”他的话听起来怎么也不像是在劝。

    “他是我的兄弟;爹走到时候;也是我替他送的终;我在他面前几句实话还是能讲的。”

    翟堂端起青花瓷茶碗。

    茶香四溢;落在他嘴里却是寡然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